淮安歷史上僅有的一位,他救人無數為何鬱鬱寡歡而死

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澤湖,她的整個形狀很像一隻昂首展翅欲飛的天鵝,由於洪澤湖發育在沖積平原的窪地上,湖底淺平,岸坡低緩,湖底高出東部蘇北平原4--8米,地理位置使然洪澤湖成為內陸的一個“懸湖 ”。為什麼洪澤湖會成為“懸湖”呢?

淮安歷史上僅有的一位,他救人無數為何鬱鬱寡歡而死


多年前,淮河還是一條獨流入海的大河。它西出河南桐柏山,東至江蘇雲梯關入黃海。在現今洪澤湖的位置有一些小湖群。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黃河決堤南侵,奪了淮河水道。洶湧的黃河水帶來大量泥沙沉積於淮河,使淮河逐漸水流不暢。1194年黃河在清江市附近再次奪淮河下游河道入海,使淮河更加宣洩不暢。於是,上中游流下來的水最後在盱眙以東滯留,很快成為水面寬大的洪澤湖。

每一座城市,每一個地方,每一處風景,都有自己獨特的歷史人物。今天我們就講一講,曾經治理過洪澤湖的治水英雄郭大昌。

淮安歷史上僅有的一位,他救人無數為何鬱鬱寡歡而死

乾隆七年,郭大昌出生於淮安府山陽縣高良澗(今淮安洪澤區)一個普通的漁民家庭,其祖輩皆為貧苦漁民出身。他從小在水鄉長大,常年與水打交道,對水有深刻的認識,並練就一身水上硬功夫。自幼聰明、伶俐、勤勞、勇敢、忠厚、善良。他尤其喜愛學習農田水利方面的知識。

淮安歷史上僅有的一位,他救人無數為何鬱鬱寡歡而死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黃河在清江浦老壩口決堤,洪水氾濫成災,淮安、揚州、高郵、寶應四地百姓不得已只能爬到屋頂避難。時任江南河道總督的吳嗣爵嚇得手足無措,只好請郭大昌來主持堵住決口事宜。吳嗣爵原計劃撥款白銀五十萬兩堵住決口,五十天完工。由於郭大昌對災情瞭然於胸,又心繫百姓安危,他向吳嗣爵保證,工期只要二十天,工款可減至十萬兩左右。施工期間,只需官方派兩人維持工地秩序即可,物料錢糧由他負責支配。工程果然如期完工,並且僅花費白銀十萬二千餘兩,為國家節約了幾十萬兩白銀。

淮安歷史上僅有的一位,他救人無數為何鬱鬱寡歡而死

但河道官員們不僅不感謝郭大昌,還認為郭大昌擋了他們的財路,因此郭大昌並沒得到重用,郭大昌雖是一個平凡的老河工,在清代中期河政腐敗,河道凋敝不可收拾的局面下,他關心全局,能夠積極提出建議,並親自參加治河實踐,終於一度使黃、淮併力入海,緩和了黃河的緊張局勢,減少了黃河兩岸人民災害之苦,他不愧是一位治河的高手,不愧是一位治黃的水利專家。他治河的偉大業績和與貪官鬥爭的動人事蹟將永遠載入史冊,將永遠為人們所敬仰!

郭大昌一生不得志。他做事認真,對工程堅持節約、省料,精打細算。他這樣廉潔,堵塞了河官們的發財之路,肯定遭到河官的排斥、打擊,所以一直得不到重用。他在治河實踐中,積累的豐富經驗,發明的治水科技,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和發揮,致使他鬱鬱寡歡、積勞成疾,於1815年病故於家中,享年73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