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教師考試備考:教育學各種影響因素與依據

在教師招聘的備考過程中,教育學中有很多相關影響因素和依據的考點,經常會以多項選擇和簡答的形式來出題。怎麼輕鬆的備考各種影響因素和確立依據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總結一下備考的規律。既然我們備考的是與教育問題相關的一些影響因素,那麼就先分析一下教育這個活動,弄清楚一些關鍵性的問題。

首先,教育的本質屬性。教育是有目的的培養人的社會活動。由此可知,教育的培養對象是人,同時教育又是一種社會活動,必然教育活動要受到社會的影響,具體表現為社會中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人口等因素。

其次,是學校教育的基本要素。誰來培養人呢?培養的人又是誰呢?答案顯而易見:教師也就是教育者來培養學生。那麼教師通過什麼來培養學生呢?怎樣培養學生呢?教師通過教學去影響學生,促進學生知識與思想水平的提高,而學生也就是受教育者,通常處於兒童青少年階段。教師主要是在哪兒培養人呢?在學校中。學生不僅會受到校內環境的影響也會受到校外環境,比如社會或家庭的影響。

總之,與教育問題有關的因素和依據通常離不開社會、受教育者、教師和課程。在我們學習過程中,共有以下幾依據和影響因素需要重點掌握:

一、確立我國教育目的的依據:

1.特定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背景。

2.受教育者的身心發展規律。

3.人們的教育思想。

4.我國確立教育目的的理論依據是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全面發展學說。

記憶確立我國教育目的的依據,我們可以將依據分為客觀依據、主觀依據和理論依據。客觀依據就指的是社會背景與受教育者的身心發展規律,主觀依據就是人們的教育思想,而理論依據就是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全面發展學說。這樣條理更加清晰,也利於多選和判斷題型的備考。

二、影響教育制度的因素:

1.社會政治制度。

2.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科技發展狀況。

3.人口發展狀況。

4.青少年兒童身心發展規律。

5.本國學制的歷史發展和外國學制的影響。

記憶影響教育制度的因素可以將前三個政治、經濟、科技、人口歸為社會中,而青少年的身心發展規律也就是受教育者的身心發展規律。同時處理好借鑑與傳承之間的關係,也就是外國學制的借鑑與本國學制的歷史發展傳承。

三、制約課程的因素:

1.社會:一定歷史時期社會發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性。

2.知識:一定時代人類文化及科學技術發展水平。

3.兒童:學生的年齡特徵、知識、能力基礎及其可接受性。

課程是教學內容的總和及其進程安排。因此,不光要考慮知識的問題,還要適應社會的發展以及受教育者也就是兒童或學生的身心發展。

四、課程內容選擇的依據:

1.課程目標

2.學生的需要、興趣與身心發展水平

3.社會發展需要。

4.學科內容本身的性質。

課程內容選擇的依據和制約課程的因素相比,就是比制約課程的因素多了個課程目標。課程目標是課程標準的核心,故選擇課程內容要結合不同學段、不同學科的課程標準,尤其要考慮課程目標,因為教師的教學目標的確定要結合課程目標。

五、影響課程實施的因素:

1.課程計劃本身的特點

2.教師的特徵

3.學校的特點

4.校外環境

課程實施是將課程計劃付諸實踐。故而,在記憶的時候可以用提問的方式來進行。課程實施是將什麼付諸實踐——課程計劃;誰來實施課程——教師;在哪兒實施——學校;除了校內的因素還要關注——校外的環境。

六、教學方法選用的依據

1.教學目的和任務的要求。

2.課程性質和特點

3.學生的年齡特徵

4.教學時間、設備、條件

5.教師的業務水平、實際經驗及個性特點。

6.教學手段、教學環境等因素。

教學包括教師的教,也包括學生的學,是教與學的相互作用。而教學方法也就是既包括教師教的方法,也包括學生學的方法,二者缺一不可,具有雙邊性的規律。那麼備考教學方法選用的依據我們可以圍繞這幾個問題來備考和識記:誰來教——教師;教誰——學生;教什麼——教學目的和任務、課程;在哪兒教——教學環境;用什麼教——教學手段、設備、條件;什麼時候教——教學時間。

尤其要注意的是,以上這些依據只有影響課程實施的因素和選擇教學方法的依據需要考慮教師,剩下其他的依據和因素不用考慮教師。

只要掌握了一些備考和識記的小竅門,這些依據和影響因素就可以通通拿下。有更多的技巧在中公的課堂,你還在等待嗎?一起來學習吧!

牛刀小試:

1.【單選題】制約課程的因素不包括( )

A.社會 B.知識 C.兒童 D.教師

1.【答案】D。解析:課程是指學校教育內容的綜總和及進程安排。學校教育的核心的就是課程。教育是有目的培養人的社會活動,因此要考慮社會的要求及學生、兒童的身心發展及需要。同時要明確用什麼內容影響學生,也就是知識。不需要考慮教師的業務能力和教學風格等要求。故選擇D。

郴州教師考試備考:教育學各種影響因素與依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