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皇帝朱元璋,因殺功臣被後世詬病,淺析朱元璋屠戮功臣的原因

前言:

歷朝歷代的皇帝大都出身不凡,不是家世厚重就是手握兵權奪嫡皇位,但是有一個皇帝不同,他曾經是吃不飽飯的農民,在社會底層被受壓迫,最後憑藉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上了皇位,這個人就是朱元璋。

朱元璋一生堪稱一個神話,十幾年戎馬生活奪得天下,在位期間勵精圖治,因為從小生活再社會底層,對貪官汙吏尤其憎惡,因此他在位的時候政治清明,勤懇為民,為了治理國家嘔心瀝血,但是朱元璋並不是一個完美的皇帝,他在位的時候誅殺功臣舊部,被史官批判,被後世詬病,許多人認為朱元璋是卸磨殺驢,是一個殘暴的皇帝,但是從一個皇帝的立場來看,朱元璋真的是一個不講情面的帝王嗎?今天我們就簡單分析一下朱元璋屠戮功臣的原因。

開國皇帝朱元璋,因殺功臣被後世詬病,淺析朱元璋屠戮功臣的原因

朱元璋畫像

功高蓋主,已有異心

首先在分析朱元璋屠戮功臣之前,要先為朱元璋正一下名,朱元璋當政確實有一些殘暴,但是並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是一個殘暴的帝王,他殺過功臣,不過沒有那麼多,別的不說,30多位開國重臣中只有四位是朱元璋殺的,因此殺盡功臣的說法是不存在的。

現在我們來分析朱元璋屠戮那些功臣的原因,第一點就是功高蓋主,這是很多帝王與功臣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朱元璋也不例外。朱元璋期間非常著名的兩個案子就是“胡惟庸案”和“藍玉案”,胡惟庸和藍玉都是非常有名的開國功臣,最後都不得善終,被朱元璋所殺,還株連家族,牽連者更是不計其數,而朱元璋殺這兩個的原因就是功高蓋主,不得不除,這不是朱元璋剷除功臣的藉口,而是確實存在的矛盾。

胡惟庸是明朝宰相,權力極大,早年跟隨朱元璋在外征戰立下過汗馬功勞,但是慢慢的,胡惟庸的勢力越來越大,最後甚至威脅到了皇權,而且胡惟庸本人也是非常驕橫的一個人,仗著自己往日的功勞,肆意妄為,有時候甚至不把皇帝放在眼裡,對待政事上也開始不認真,偷懶消極怠工,朱元璋早就有廢除宰相的想法,再加上胡惟庸的一系列做法,朱元璋不得不除掉胡惟庸。

還有藍玉, 藍玉本來就是一個非常高調的人,也曾立下功勞,但是後來恃寵而驕,甚至有些不服管教,這樣的功臣就變成了禍患,因此朱元璋屠戮功臣第一個原因首先是大臣功高蓋主。

開國皇帝朱元璋,因殺功臣被後世詬病,淺析朱元璋屠戮功臣的原因

胡惟庸案

鳥盡弓藏,自古有之

上面我們說到了那些功臣的原因,下面我們來說朱元璋的原因,那就是鳥盡弓藏,縱觀歷史,有很多大臣,尤其是立下汗馬功勞功臣很少有能得到善終的,因為帝王之心不可測,即使功臣不曾有一絲不臣之心也不一定被帝王容得下,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

而且人心是最難揣測的,功臣手握權力,即使現在沒有歪心思,不代表以後沒有,所以每一個帝王都會有這樣的憂慮,所以優秀的帝王都會將權力握在自己手裡。朱元璋是一個疑心很重的人,所以他會比其他皇帝更加疑心那些功臣,所以很多功臣稍有不慎就會被疑心,然後喪命,何況那些功臣本來就不完美的。

開國皇帝朱元璋,因殺功臣被後世詬病,淺析朱元璋屠戮功臣的原因

朱元璋劇照

朱標早逝,為孫子鋪路

朱元璋是一個皇帝,而且是一個為國為民的好皇帝,如果我們非常武斷的說朱元璋僅僅因為疑心就大肆屠戮功臣未免將朱元璋的格局看得太小,他殺那些功臣重臣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為後代鋪路。

朱元璋有很多兒子,其中出類拔萃的不少,但是在這些皇子中朱元璋最器重的就是長子朱標,在朱元璋心裡,朱標的地位是不可動搖的,也是毫無疑問的皇位繼承人。朱標這個人也是很有能力的人,性格溫和但不軟弱,處事果斷認真,很得民心,朱元璋在外征討期間朱標多次監國,將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由此可見朱標的能力。

為了讓朱標順利繼位,朱元璋為朱標培養了一批大臣,這些大臣都是國家肱骨力量,能夠輔佐朱標的能臣,如果朱標順利繼位肯定也能成為一個好皇帝,但是天不隨人願,朱標哪裡都好,就是身體不好,朱標從小體弱,即使再三調養也還是先朱元璋一步去世,朱標死後朱元璋非常傷心,而且王位繼承人也空缺下來,正常朱標死後朱元璋可以再從兒子中選一位有能力的,但是朱元璋卻選擇讓朱標的兒子朱允炆即位。朱允炆和朱標不同,朱標有民心能服眾,無論是大臣還是親王都誠服,但是朱允炆只是一個乳臭未乾的孩子,根本不能服眾,朱元璋為朱標準備的輔佐大臣就成為了一個隱患,為何保護朱允炆,很多人不得不除掉,這也是朱元璋屠戮功臣的一個原因之一。

以上就是對朱元璋屠戮功臣的三點原因,客觀因素居多,歷史上還有劉伯溫、徐達都是被朱元璋所殺的說法也是站不住腳的,多是對朱元璋的抹黑,以客觀的眼光來看,朱元璋屠戮功臣有大臣居功自傲,朱元璋疑心重和為朱允炆鋪路這三點原因。

開國皇帝朱元璋,因殺功臣被後世詬病,淺析朱元璋屠戮功臣的原因

朱允炆畫像



參考文獻:

《明史》

《明朝那些事兒》

《朱元璋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