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夫妻志願防疫 怕被“遣返”從不喊累

經歷是一面鏡子,它可以照出世間百態,也可以照出奉獻與執著。點滴行動可匯聚成守望相助的磅礴力量,構築起抗擊疫情的鋼鐵長城,長城之上,無數的志願者在書著的光輝與真誠。新春街道通順社區一對黨員夫妻就這樣執著地堅守著,值得一提的是,他們都已年逾古稀,並且已經做了七年的社區志願者。

古稀夫妻志愿防疫 怕被“遣返”从不喊累

“現在國家有困難,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們有義務和責任為抗擊疫情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老黨員、退役軍人肖貴仁和老伴兒李淑華的堅持要到防疫一線參加志願服務。肖叔叔是一名退伍老兵,71歲的他已有50年的黨齡。李阿姨今年70歲,是一名有著47年黨齡的老黨員。通順社區的人都認識二老,七年來他們成為了社區服務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大家都肖叔、李姨地叫著,但是好多居民都不知道他們倆的名字。

疫情發生後,老兩口時刻關注著疫情動態。1月27日,看到社區工作人員從農曆大年三十開始就夜以繼日地開展疫情防控工作,肖叔叔給通順社區的苗書記打電話,強烈要求參加社區的防控工作,他說:“看著這些孩子們為了大家起早貪黑的,我們心疼啊,我想幫幫他們。另外,我是老黨員,應該衝上去!只有我們黨員帶頭,大家才能跟著幹!”

接到老爺子的電話,苗書記很感動,但是考慮到老人年紀大,又趕上春節,就婉言謝絕了。可肖叔叔當時就急了,他說:“苗書記,這都是啥時候了,身為一名老黨員我們就應該走在前面,咱們好了,家園才能好,所有的家園好了,國家才能好,我倆是非去不可了!”說完就掛斷了電話。第二天,老兩口全副武裝加入到社區的防疫志願隊,並稱他們已經做好了防護,大家不用擔心。

在開展志願活動期間,二位老人和其餘的年輕志願者一樣,每天8點左右準時來到社區認領當天的任務。為了緩解社區工作人員的壓力,兩位老人總是認領時間緊、任務重的工作來完成。拿著移動小喇叭播放防疫知識、發放宣傳單、巡邏、為居民運送消毒用品……在這些日子裡,肖叔叔和李阿姨每天想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怎麼儘可能多地做一些貢獻,為了節省時間,他們每天的早午飯也總是簡單地對付幾口。可這些兩位老人從來沒和社區說過,因為他們有自己的顧慮,“老伴兒,咱倆要是累了就悄悄地找個地方歇會兒,可別讓社區的孩子們看見了,要不又該讓咱倆回家了!”肖叔叔不停地叮囑李阿姨,生怕被“遣返”回家。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在此次疫情防控過程中,社區裡了兩個寶貝,兩位老人對轄區“人清、樓清、街清”的經驗優勢也發揮了巨大作用。2月14日,長春大學生藍天救援隊黨支部來到社區對居民樓棟進行消殺。兩位老人自告奮勇,主動承擔起了引路的工作。此次消殺工作歷時10個小時,在此期間,兩位老人一直默默堅守,不曾離開半步。救援隊的工作人員頻頻豎起了大拇指。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王寅 南關區政府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