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對實體經濟會有很大影響嗎?

聽小王說故事


根據2003年非典的後果,對我國經濟影響還是蠻大的,但已經過去17年了肯定沒有非典的影響那麼大,影響肯定是有的,估計就非典的一半吧


瓷嘴小哥


簡單的通過身邊的實例說一下。這幾天小區物業群裡,有賣東西的,是一個養雞場,養雞場的說現在由於疫情的影響,產出去的蛋賣不出去,可以送貨到小區門口。而後我預約了一盒。到小區門口領雞蛋的期間看到送雞蛋的場主,順便聊了幾句,大致意思是:疫情很嚴重,之前的銷量很大,現在很多采購的超市都不拉了,也有很多經銷商不賣自己的雞蛋了,所以導致現在雞場裡雞蛋堆積,沒辦法只能出來送雞蛋了。這個雞場貸款還沒有還清,還有就是餵雞子的飼料現在也很缺,換而言之,如果如果沒有飼料了,雞子就會被餓死。

這場疫情相比2003年的非典,存在著時代的差異,也存在著產業結構的差異。2003年的產業多以第一產業為主,第二產業為輔,都看不到第三產業的影子。而現在2020年,第三產業的比重已經佔比很重了,而這個產業如餐飲,旅遊,恰恰是最重的,但如果說受其影響最重的行業還要算餐飲業,為什麼這麼說呢?生產加工業基本上可以在一個月的時間完成復工,煤炭,石油也可以隨時復工。但是餐飲業會受到疫情的影響,很多人還會在疫情結束之後不願意去飯店等公共場所就餐,這個是對人心理上有影響的。餐飲業也不會出現報復性消費,因為一天人吃的就那麼多,但是買其他的可以很多。

但更重要的我覺得是下面的,疫情過去大半,經濟實體該受影響的都已經凸顯,但到後時代,影響最大的就是人們心理的影響。在這個網絡發達的時代,每一個人都可以再網上迅速的獲得信息,而且都可以發出自己的聲音。很多在家已經呆到麻木的狀態,這個時候一個人的理智就會受到影響,心理學上講的:自我隔離的狀態。當網絡上出現負面的情緒或者一些攻擊性言論時是最容易被誤導,現在在網上是比比皆是,不明真相的群眾就會也會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殊不知別人看重的只是哪一點點的引流,流量費。他們才不管什麼國家,民族,公共安全。所以說不光是經濟有很大的影響,心理方面也會有影響。


金融北塔


影響很大!主要影響體現在幾個方面

1、延遲復工,導致實體企業無法正常開工:而實體企業的生產和銷售都是需要員工現場辦公,沒辦法做到在線辦公,尤其是生產車間的員工,基本都是需要操作機器來完成生產,而疫情的影響導致無法進行現場工作,從而拖累項目進度,無法按時按量完成生產;

2、銷售人員無法及時做業務對接,產品銷量不達預期:訂單不足導致生產的產品在公司擠壓,存貨不斷增加,會導致存貨跌價以及儲存成本上升,另外無法及時變現會影響企業的營運,償債及盈利能力,對後期融資造成影響;

3、企業收入減少,成本卻提高;尤其是管理成本,雖然企業員工都賦閒在家,但是公司依然要為員工支付薪酬,這無疑是公司的一項重大開支,造成營業成本增加,進一步縮減營業利潤,甚至部分企業第一季度會出現虧損;而實體企業一般都是重資產企業,閒置的資產無法得到有效利用,同時還得計提折舊,這也是造成成本增加的原因;


整體來說,疫情的影響是整體性的,但是對實體經濟影響偏大,不過疫情結束後,實體企業可能會迎來一波報復性反彈,所以建議逢低進入;


拉瑞


在人員流動大大受限的情況下,疫情對第三產業衝擊最大,第二產業次之,第一產業的影響較小。與2003年的“非典”相比,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既面臨一些放大因素,也有一些緩衝因素。

2019年第三產業佔GDP的比例已經由2003年的32%升至54%,這意味著在同樣的時間長度下,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更大。春節假期是交通、旅遊和娛樂等行業的旺季,全國鐵路客流下降七成,電影票房降至冰點,表明疫情對服務業的衝擊較大。此外,由於此次新型肺炎的傳染性更強,即使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情況下,服務業恢復正常所需的時間也可能更長。有利之處在於,由於春節因素,一季度是全年經濟活動特別是工業活動的最低點,如果能在一季度使疫情完全得到控制,4-5月和9-10月的工業活動旺季受到的影響就會相對較小。

此外,儘管世界衛生組織在1月31日正式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定義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但認為沒有必要、也不推薦採取限制旅行和貿易的措施。儘管後續仍有可能將湖北或武漢列為“疫區”,預計不會因此對中國整體出口造成重大負面衝擊。

2003年4個季度GDP增速分別為11.1%、9.1%、10%和10%,2季度GDP增速比前後兩個季度平均增速低1.5個百分點,放到全年來看,非典對經濟的影響並不顯著。

綜合來看,即使發生小概率事件,疫情拖延到3月甚至4月,我們預計疫情對中國經濟的負面影響為0.5-1.0個百分點。同時,如果政府採取強有力的財政、貨幣政策提振經濟,有望對沖疫情的負面衝擊。


富融


影響是有的,不僅是對中國,對世界經濟都有很大的影響,中國是一箇中端製造裝備和勞動密集性產業大國,各國對中國的依附程度很高,美國依附程度達到30%多,這一環節直接影響整個世界工業化進程,由於不能復工,工人面臨著失業,加大社會問題,工廠不能復工,靠貸款維持的工廠倒閉風險加大,壞賬率增加,金融風險加大,工廠倒閉工人失業會引發金融和社會等問題。


一本好書評天下


會的。因為疫情使得大家都宅在家裡,工商業陷入了停滯狀態,實體經濟的生產、消費和流通都倍受影響。

首先,疫情來襲後,農產品,尤其是生鮮農產品,沒有辦法從原產地運輸出來,沒有辦法順利進入流通市場,於是只能任由它們壞掉。之前已經有媒體報道稱,由於沒有人去收奶,奶農無奈之下,只能把牛奶倒掉。

其次,對於工業而言,這是需要大量工人聚集在廠房內,才能製造出產品的。疫情來襲後,工人都宅在家裡,生產出現了停滯,就算目前正在逐漸復工,產能也還遠遠沒有達到100%,這有可能會造成商品供給不足。

最後,對於商業而言,一方面如果疫情長期持續,有可能面臨無貨可賣的窘境,另一方面,現代商業中主要是服務業,而服務業是需要直接和消費者進行接觸的。目前大家都宅在家裡不出門,服務業接觸不到消費者,自然是一分錢收入都賺不到,如餐飲、影視、共享充電寶等行業,已經站在了懸崖邊。


速讀財經


本次疫情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太大了,但隨之而來的是互聯網經濟興起,分佈式辦公成為常態。回憶非典時期,當初還是嬰兒的在線購物平臺淘寶嶄露頭角。時勢造英雄,區塊鏈技術和數字貨幣在這樣的特殊時期,正迎來了蓬勃發展的良機。


Aql申卡新世界


本次疫情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太大了,但隨之而來的是互聯網經濟興起,分佈式辦公成為常態。回憶非典時期,當初還是嬰兒的在線購物平臺淘寶嶄露頭角。時勢造英雄,區塊鏈技術和數字貨幣在這樣的特殊時期,正迎來了蓬勃發展的良機。


Ms何先森


我相信真正懂經濟的人對這個問題非常難以回答,難的並不是問題本身,而是實體經濟這個概念很大,一次疫情,什麼叫影響很大?所以這個問題壓根就是無解的問題!現在的人喜歡談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互聯網發展到了今天,所謂的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己經不能像以前一樣去劃分,因為實體經濟己經和虛擬經濟相互依存度越來越緊密,將來就是一個載體與工具的區別!所以我覺得疫情對實體經濟會有什麼影響改成對各行業有什麼影響比較好!


俠客斯巴魯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e2b0001837ebe75c93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