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有多少次农民起义?较大规模的有哪些?

文史清谈


宋朝其实算上古代最好的时代了,如果能穿越,我就穿越到宋朝了,言归正传,既然那么好,怎么还有农民起义,农民起义哪个朝代都有,宋朝一共发生了400多次起义

比较大的规模

1.王小波,李顺起义

这个主要就是川蜀地区,宋朝平定后蜀之后,把大批钱财运往开封,造成蜀地大规模叛乱,宋朝花费十个月才剿灭

2.方腊起义

这个我们最为熟知,因为水浒传中,宋江大批兄弟最后都死在征讨方腊起义的过程中,方腊出生在睦洲清溪县,当时宋徽宗,蔡京贪得无厌,压榨当地百姓,方腊率众起义,攻占几十座州县,宋朝花费将近一年时间剿灭

3.宋江起义

他们的规模其实不大,总共有36人加上一些部众,主要是当时很多起义同时发生,才造就宋江做大,张叔夜征讨方腊凯旋的路上顺便剿灭宋江,宋史有记载


it从业


南宋由于金军入侵和吏治问题社会动乱,同时地主官府压榨百姓导致农民起义数不胜数,其中在南宋初期较大的农民起义有洞庭湖滨的钟相、杨么起义,钟相建立大楚政权,自称楚王,立年号天载,但钟相死于匪徒孔彦舟之手,后期由杨么领导,最终被被岳飞平定,但其提出等贵贱,均贫富的口号并免除其政权下农民的税赋得到了百姓的拥戴。还有在信州贵溪、弋阳一带(今属江西),王宗石利用摩尼教,发动起义,信州和饶川的贫苦农民纷纷加入,起义军迅速发展成几万人的队伍。福建路(路是行政区名称相当于今天的省)范汝为、叶铁等人领导农民起义,攻占建州(今福建建瓯),前后坚持三年,起义军勒令地主“计其岁入之数”交纳租税。否则,便剥夺其种粮、牛畜,而驱逐出境。赵构派韩世忠以优势兵力围攻建州,城破后,范汝为投火自尽。起义军余部在范忠领导下,又继续战斗了近一年,最后失败。从绍兴十三年起,福建路出现管天下、伍黑龙、满山红等多支起义队伍,攻打漳、泉、汀(今福建长汀)、建(今福建建瓯)等州,屡次击败宋军,绍兴十六年被福建安抚使薛弼镇压下去。绍兴十九年,汀、漳、泉州的何白旗的起义军曾发展到江南西路和广南东路境内,次年,起义失败。绍兴十四年,宣州泾县(今属安徽)摩尼教徒在俞一领导下举行起义,遭到秦桧之兄、知宣州秦梓的血腥镇压。甚至偏僻的海南岛也发生陈集成起义,反抗贪官的暴敛。由于军事官僚机构的腐败导致南宋农民起义非常频繁甚至在南宋末年农民起义依然激烈。


生活小谈论


宋朝一共发生过四百多次农民起义,民众起义极其频繁,仅北宋160余年就发生民众起义203次,主要有:王小波、李顺起义;宋江聚众梁山泊起义;方腊起义;八字军抗金起义;红巾军抗金起义等。

1、王小波、李顺起义

北宋初,川峡地区的土地大多被官僚、豪强、寺观霸占。许多农民沦为客户(包括旁户),缴纳重赋,阶级矛盾极为尖锐。宋太宗即位后,川峡天灾频仍,饿殍载道,民不聊生。淳化二年(991),任诱为首的义军攻打昌州(今重庆荣昌)、合州(今重庆合川)。

淳化三年(992),荣州(今四川荣县)、戎州(今四川宜宾)、资州(今四川资中)、富顺相继爆发农民起义。

淳化四年(993),在永康军青城县(今四川都江堰市南)爆发了王小波、李顺起义。王小波提出“均贫富”的主张,从者万余,占青城、彭山。不久,王小波牺牲,李顺继为首领。

次年占成都,建大蜀政权,控制四川大部。宋政府派兵镇压,攻陷成都,李顺遇害。余部坚持战斗,至995年失败。这次轰轰烈烈的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严重地打击了地主阶级,四川“旁户”这一名称从此很少出现,博买务也取消了。

2、宋江聚众梁山泊起义

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至三年,宋江聚众梁山泊(又名梁山泺,今山东省梁山、郓城间)起义,反抗官府,抗击官军镇压的作战。

北宋宣和年间,官逼民反,岂止方腊、宋江揭竿而起而已,史称:“河朔、山东群盗蜂起,大者攻犯城邑,小者延蔓岩谷,多者万计,少者屯聚。魏博间则有杨天王之流,青徐沂密如高托山等,至不可胜数。”

3、方腊起义

睦州青溪人方腊,原本是漆园主。相传其性情豪爽,深得人心,能号召很多生活困苦的农民。 宋徽宗时,到睦州青溪县(今浙江淳安西北)万年乡帮源峒保正方有常家当佣工(一说方腊是漆园主)。当时宋徽宗、蔡京、童贯一伙贪得无厌地压榨人民,赋役繁重,“人不堪命,遂皆去而为盗”。

宣和二年十月初九(1120年10月)方腊率众在歙县七贤村起义,以讨伐朱勔为号召,见到官吏及其爪牙全都杀掉。百姓正苦于官吏掠夺勒索,果然到处响应。不旬日,聚众数万,从者如云,攻城夺池,自号圣公,建元“永乐”。很快接连攻陷几十座州县,部众发展到近百万,威震东南。

4、八字军抗金起义

北宋灭亡后,在金军占领地区,义军纷起抗击金兵。建炎元年九月,王彦率岳飞等十一将7000人北渡黄河,收复新乡(今属河南)后,遭数万金军围攻,因寡不敌众,率部众突围至共城(今河南辉县),联合太行山区两河(即河东、河北,今山西与河北中、南部一带)义军,坚持抗金。

所有将士面刺“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字,以示决心,故称“八字军”。未几,两河忠义民兵首领傅选、孟德、刘泽、焦文通等亦率所部19寨10余万人来附,屡挫金军锋锐,声势大振。

5、红巾军抗金起义

南宋初,金军占领河东、河北部分州郡,残暴掳掠。两河(即河东、河北,今山西与河北中、南部一带)民众组成忠义民兵,纷起反抗,袭扰金军营寨。建炎元年九月,河东忠义民兵以红巾为标志,号红巾军。

起初在晋城、长治一带活动,后来扩大到河北、陕西等地。声势浩大,组织严密。他们的器械虽不如金兵,但了解敌情,而且“略无所惧”,所以能屡败敌人。曾于泽、潞州间猛攻金左副元帅完颜宗翰大寨,交战中,完颜宗翰险被俘杀。

后完颜宗翰屡闻各地营寨遭袭,痛恨红巾军,急令出兵逐捕,因红巾军战时集中,散时隐匿于平民中,故金军每次出击皆无所获,常妄杀平民以泄愤。而红巾军却愈益壮大,成为南宋初期著名的抗金义军之一。





先秦说书将


宋朝一共享国319年,据记载,共经历433次农民起义,其中北宋发生230次,南宋发生203次,平均每年发生约1.4次。

南宋较大规模的的农民起义大体有以下这些:

一、宋高宗年间的农民起义

1. 宋高宗年间最大的农民起义是鼎州(今湖南常德)人钟相组织的农民起义,攻占了洞庭湖周围的十九县。钟相建立大楚政权,自称楚王,立年号天载,设置将相官属。钟相被匪徒孔彦舟杀害后,杨么继续领导斗争。起义军实行陆耕水战,凭借水军优势,发挥车船威力,屡次痛击朝廷军队。钟相、杨么起义后来被岳飞镇压。

2.在信州贵溪、弋阳一带(今属江西),王宗石利用摩尼教,发动起义,起义军迅速发展成几万人的队伍。赵构派刘光世前往镇压,王宗石等二十多名领袖战败被俘,二十万无辜平民惨遭杀害。

3.福建路范汝为、叶铁等领导的农民起义,攻占建州(今福建建瓯),前后坚持三年。赵构派韩世忠以优势兵力围攻建州,城破后,范汝为投火自尽。起义军余部在范忠领导下,又继续战斗了近一年,最后失败。

4.婺州(今浙江金华)有和尚居正领导的起义,虔州(今江西赣州)有陈颙、罗闲十等几百支起义队伍,约十多万人,互相联络,共同反对朝廷军队,后被岳飞镇压下去。

5.从绍兴十三年起,福建路出现管天下、伍黑龙、满山红等多支起义队伍,攻打漳、泉、汀(今福建长汀)、建(今福建建瓯)等州,屡次击败宋军,绍兴十六年被福建安抚使薛弼镇压下去。

6.绍兴十四年,宣州泾县(今属安徽)摩尼教在俞一领导下举行起义,遭到秦桧之兄、知宣州秦梓的残酷镇压。

7.南安军(今江西大余)有吴忠、宋破坛、刘洞天等起义军,荆湖南路有邓装、胡元奭等起义军,李冬至在郴州宜章(今属湖南)起义,杀入广东路,号称“平天大王”。绍兴十九年,汀、漳、泉州的何白旗的起义军曾发展到江南西路和广南东路境内,次年,起义失败。海南岛也发生了陈集成起义。

二、宋孝宗年间的农民起义

1. 在宋孝宗即位之初,广南西路爆发王宣和钟玉起义,李云起义。

2.乾道元年,郴州宜章县弓手李金发动起义,攻破郴州(今湖南郴县)和桂阳军(今湖南桂阳),并南下广南东路,围攻连州(今广东连县)、英州(今广东英德)等地,朝廷从荆襄前线抽调精兵到湖南镇压,李金被俘,起义失败。

3.淳熙二年,荆湖北路的茶农、茶贩在赖文政领导下举行起义,起义军转入荆湖南路,又进入江南西路,多次击败官军,并南下广南东路。江西提刑辛弃疾结集大批民兵配合官军,扼杀了起义。

4.淳熙六年,在郴州,陈峒起义。起义军攻克连州、道州(今湖南道县)、桂阳军所属诸县。

5.广南西路境,李接起义,起义者张贴榜文,各地人民纷纷参加起义,称李接为“李王”。起义军陆续攻下容州(今广西容县)、雷州(今广东海康)、高州(今广东高州东北)、化州(今属广东)、贵州(今广西贵县)、郁林州(今广西玉林)等地。

6.淳熙十一年,汀州(今福建长汀)有姜大老起义,起义军遭到朝廷的残酷镇压。

三、南宋中后期宋理宗年间的农民起义

绍定二年(1229),汀州(今福建长汀)有晏梦彪起义,赣州有陈三抢和张魔王起义,江南西路、福建路和广南东路农民纷纷“截发刺字”,起而响应。这支起义军被朝廷镇压以后,另一领袖小张魔王仍坚持和朝廷军队作战。


没事闲拉呱


宋代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其数目之多是空前绝后的。有记载的农民起义中,从宋太祖乾德三年(963年)的第一次农民起义,到宋朝末年(1275年)最后一次农民起义,宋朝前后300余年中经历了433次农民起义,其中230次发生在北宋,203次发生在南宋,平均一年就有1.4次。

南宋建立初期,就有大量从前线溃败下来的士兵、流寇等啸聚山林。著名的有李成、孔彦舟、曹成等人。刘光世镇压王宗石起义时,被杀的义军及平民多大二十万人。

南宋初期最著名的、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就是钟相、杨么在洞庭湖发动的,他们有国号,有年号,有百官,声势浩大。

在岳飞招降政策下诱惑,义军大首领杨钦、刘衡、金琮、刘诜、黄佐等相继出降,惟杨么、夏诚等仍据寨自固。岳飞知湖深莫测,乃纳杨钦献策,遣人开闸泄放湖水,放巨筏堵塞港汊,并于湖面散放青草,以破义军车船优势。后以杨钦为向导,进围杨幺水寨。杨幺率水军出战,因水浅,车船机轮又被草缠住,滞不能行,被官军击败,各个水寨或降或破,至此,前后相继6年之久的湖南农民起义被镇压。最终被岳飞等人平定。

其次还有范汝为起义: 也是发生在南宋初年的起义。起义军几乎席卷了福建一省。范汝为起义在极盛时一度拥兵十余万。规模与杨幺军不相上下。然而福建的地理环境相对封闭,所以这场起义的名声没有杨幺起义响。这场起义虽然名声不大,但却产生了个浪漫的爱情故事。《警世通言》第十二卷《范鳅儿双镜重圆》。就讲了范氏子弟范鳅儿和美人顺哥的乱世佳人传奇。也算是对那个乱世的一点慰藉吧。

宋孝宗、宋理宗等皇帝在位时期,也都爆发过规模较大的农民起义,但与上述两个相比,反响并不是很大。




风在吹tmy


钟相杨么起义

南宋初在洞庭湖地区的一次农民起义。钟相为鼎州武陵(今湖南常德)人,自北宋末就在家乡利用宗教组织秘密结社。起义之前,他从事传教和组织活动已有20余年。南宋初,金军不断南侵,战争对江南一些地区破坏极大。南宋政府又横征暴敛,被金军击溃的宋朝官军又乘机抢劫,民不聊生。建炎四年(1130),钟相遂率众起义,自称楚王,建国号楚,改元天载。钟相被俘牺牲,其部众在杨么领导下继续战斗。


海洋说历史


你好,我是理简。

南宋的农民起义按照学界研究,估计有215次多。

规模较大的如表所示。


理简


较大规模的有北宋时期四川王小波,李顺的大起义,北宋末年的浙江方腊起义,南宋期间的钟相,杨幺起义


辉哥说故事


南宋起义大大小小共有400多次农民起义,规模最大的是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和方腊为首的农民起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