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巨嬰”到“大師”,你是哪一個?直擊人心!

一篇文章,檢測一下你的思維層級!

“我”和“找”之間,只差那一撇,找到了,就是我。

找不到,一輩子其實只是活成了一個驅殼。

這個我是什麼?

是宇宙“我”,指導人類我

是未來“我”,指導現在我

是旁觀“我”,指導局中我

是精神“我”,指導肉身我

所謂智慧,即局外生智,無關生慧!

“我”在我局外,“我”與我無關

說白了,就是由一個內在的“我”,時刻監督和檢查另一個存在的我。

簡稱叫,反省,

狠一點叫,自我批判

馬雲的花名叫風清揚,他的辦公室,叫思過崖。

任正非在華為提出,領導者必須要有自我批判精神。

可見,這些都是用內在我時刻檢查存在我的表現。

人的一生都會經歷以下6種心智模式。

一、海綿性心智(0-6歲)

海綿性心智有幾個特徵:

一是兒童沒有固有心智模式,他們用無意識進行學習和記憶,所以毫不費力;

二是兒童可以同時進行多任務活動,比如一邊看電視,一邊和大人說話,一邊玩遊戲;

三是兒童的心智像海綿一樣,不分好壞,言傳的,身教的,不言之教的,全部吸收;

二、約束性心智(6-16歲)

進入小學以後,被學校和家長嚴格管理和督促(這是約束,不是自律)

這時他從小時候放飛自我的狀態,進入了被老師家長嚴格約束的階段。

從而被動吸收很多知識,大腦認知對人事物有了很多瞭解,一個“存在我”的意識逐漸形成。

小時候的天馬行空的“內在我”,也被逐漸掩蓋。

三、自我性心智(18-30歲)

自我性心智時間長短,每個人都不一樣。有人一輩子都非常自我,也有人一輩子都謙虛好學。

12-16歲,孩子的自主意識逐漸增強,有點像剛剛學會騎自行車,又不能熟練掌握,經常發生事故一樣,孩子在這一段特別叛逆。

一般,我們認為孩子16歲起,就具有相對的獨立人格。

18歲上了大學離開父母視線以後,約束突然沒了,自律還沒有形成,自主意識極度膨脹。

直到戀愛、結婚、生子,需要犧牲自主空間,需要與他人達成妥協,約束的規則又逐漸上來了。

有的人一生都走不出自我性心智,總覺得自己高人一等,經常批判別人,而無法反省自己

沒有思考反省的自我,就是固執,也就是佛家說的我執。

人生最大的悲劇,就是執著於一個錯誤的選擇。

窮人,大多拼命努力在一個錯誤的方向上,這是自我性心智的集中體現。

所以這也是解釋了,往往混的差,脾氣還特別大的原因。

四、對標性心智(30-45歲)

比爾蓋茨說,

看一個人未來的成就,就看他當下的偶像是誰。

一切目標的產生,都來自於首先找到偶像。

30歲前做加法,拼命體驗,嘗試,磨鍊。

30歲後做減法,專注一個事業,一個領域。

生命真正的開始,是從找到自己的使命開始。

什麼是使命?

就是清楚這輩子使用這條命來幹什麼。

所有成功的人,都是因為找到了自己要對標的偶像而成功的。

當然,對標性思維,之於某些人,會走向另一個極端。

就是羨慕嫉妒恨。

比如,一個人40歲左右,突然發現比自己優秀的同齡人比比皆是,再加上經常收到信息:

別人家的孩子又怎麼樣進步了?別人家又怎麼買房買車了?

於是,他進入了對標性心智。

有人會在對標中迷失自我,自信坍塌,跌進絕望之谷。

凡事都有利弊,也有的人一下子心態就轉變了,心也虛了,人也謙和了,空杯心態也出來了。

經常研究對方的長處,學以致用,就從絕望之谷逐漸爬出來了。

一個人最大的風險就是看不到任何風險。

一個人一生高度,取決於能找到多少個對標?

就是“用徒者亡,用師者霸”那種對標。

不是說高手往往不合群,而是他的群裡根本沒有你。

真正的高手,只喜歡找更高的高手過招。

只有窮人喜歡跟比自己差的人在一起交朋友。

沒有利益關係的朋友,其實最後都會分開。

不信?時間會給你答案。

五、成長性心智(45-55歲)

心理學大師榮格說:

一個人有兩次生命。第一次是活給別人看的,

第二次是活給自己的。

第二次生命,常常從四十歲開始。

40歲以後,一部分人性格溫和了,把注意力從外部評價上,往回收。

不需要得到別人的表揚,也能自我燃燒。

被別人誤解,被惡意批評,也不會影響自己的情緒穩定。

一部分人找到自己的第二次生命,豁然開朗。原來“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

於是,進入成長性心智。

但大多人無法走向這個階段

因為這個年齡的人,已經形成了大量固化思維和經驗依賴。

成長,就是一系列的破殼而出,自我革新。

破的就是固化思維、經驗依賴、舒適區、對不確定性的恐懼,也叫破我執。

少數人會進入“自我覺醒”的心靈狀態,從而開啟人生的第二高峰期。

六、覺知性心智(56歲以後)

一個人一旦進入成長性心智,就很容易進入覺知性心智。

我們對外界事物的認識,通常分為兩種:一是靠感性來感知,二是靠理性來認知。

覺知性心智,有一種方法,叫放下分別心。

不以任何自己過去經驗,和周圍人的聲音,來對一件事對一個人做出判斷。

只相信事實結果。

對任何事物保持嬰兒般好奇和吸收。

就是老子說的“復歸嬰兒”這種心理狀態。

此時,我們就會迴歸到,我們只有在6歲前才有的那種心智,叫海綿性心智。

遇到一切事物,吸收一切事物。

覺知性心智,與吸收性心智有相似之處,但還是有本質不同的。

儘管不判斷對與錯,並不意味著人就好壞不分了,而是“知世故而不世故,了知分別,而不起分別心”。

理解別人對自己的不理解,接受別人對自己的不接受。

因為此時已經超脫與人的思維層級。

如同人不會跟螞蟻吵架對錯是一樣的。

我們與自我和解了,很多一直在糾結的“我執”與眾多心結,在這一刻就打開了。

覺知性心智,對認知過程與認知角度,都加以覺察與監控。

生命,會呈現一種強大的旁觀者效應。

這個旁觀者,正是來自於潛意識。

覺知性心智,對事物的分析洞察會出現極為精準的效應,出現狙擊手效應。

在覺知性心智中,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心無沾染,出入無礙。

專注、聚集、直指人心,乃至創新思維都大大激發了。

從“巨嬰”到“大師”,你是哪一個?直擊人心!

總之,這六種心智模式,是一個人從巨嬰走向大師的戰略路線圖。

海綿性心智和覺知性心智,都是“我執”比較弱的返樸歸真。

區別是:前者是一張白紙,後者是知世故而不起世故心。

自我性心智,是“我執”比較強的自我實現。也會成為無法再一次成長的最大障礙。

約束性心智和成長性心智,都是一生中自我迭代最快的時光。

區別是:前者是別人約束,以學習知識為主,考試,成績,成長大腦的基礎人類認知。

後者是成長覺知,提升全局思維,最後進入潛意識狀態的大智若愚。

對標性心智,既是天使,也是魔鬼。天使的一面,可以催人奮進;魔鬼的另一面,就是自信坍塌。

經常有人會問:為什麼學習了大量的知識,懂了很多的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答案是:知識是別人的,覺知是自己的。只有覺知被徹底喚醒,人生才會徹底超越。

學習一切的終極目的是什麼?

不是成為任何人

而是找到你真正內在,覺知的自己。

你,是你最好的老師!

人生有兩大任務:

一是洞察人性,二是看透規律。

而這,都需要你內在覺知的醒來!

——點關注,成長不迷路!

從“巨嬰”到“大師”,你是哪一個?直擊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