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锦江区残疾人联合会积极投入防疫工作

他们或许听不见繁华与喧嚣,但爱是真诚的;他们或许行动不便、需要依靠,但情是真切的;他们或许看不见世界的美好,但心是温暖的。

成都锦江区残疾人联合会积极投入防疫工作

成都锦江区残疾人联合会积极投入防疫工作

疫情面前,锦江区残联党组积极联合各类群团组织及社会力量,依托街道残联、社区残协和党员志愿者,开展群防群控工作,许多残疾人朋友主动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他们用力所能及的付出,诠释着这场人民战“疫”中积极乐观、共克时艰的温暖和斗志。

听不见声音,但我的手指会弹奏最美的旋律

“大音希声,大爱无疆”。锦江区聋协主席张江是一名残疾人党员,疫情防控以来,她率先响应组织号召,召集聋协党员进行线上紧急会议,要求大家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通过聋人宣传平台及时、滚动发布各级防控通告,确保各方信息畅通。她还第一时间发布手语版防疫宣传知识,要求大家暂停所有聚集活动,关注自身健康,及时汇报情况,将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传递到位。

在张江的感召下,有听力障碍的残联专干、专委们也纷纷放弃假期,配合社区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专干蒙亚非每天都会到他守护的院坝里,配合社区干部挨家挨户爬楼排查、登记,遇到无人的住户就张贴告知书;专干杨雨国说“居民们的健康安全需要我们去保护,我多宣传一家,多调查一家,就多安全一家”;专委刘一从大年初二开始进行入户调查,他说“我年轻,我多跑几家”;聋协成员陆进主动来到街道社区为一线抗“疫”的同志免费理发,他说“疫情当前,我想尽我所能出一份力”……

作为听力残障人士,他们同样有一个回馈社会的愿望,他们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在无声世界里默默守护着居民的平安和健康!

走不了院落,但这些口罩会代我去一线

董睿双腿先天性残疾,程度较重,只能勉强行走,依靠着母亲的全心照顾,父亲董勇是一名退役军人,经营着一个小茶铺。疫情发生后,董睿就嚷嚷着要为抗“疫”战争尽一份微薄之力。考虑到自己行动不便,父母也人到中年,不适宜去社区做志愿者,就恳请父母购买些防疫物资赠送给社区工作人员,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后顾之忧。“平时社区很关心我们,得到了大家很多的帮助,在这个特殊的时候,我家也要出一份力。”春节前家里高价购买了200个口罩,董睿毫不心疼地对爸爸说,先送100个到社区吧,那里的工作人员每天要上门入户,要排查登记,他们更需要这些口罩,我们出门少,可以省着用。董爸爸见儿子这么懂事,又多方拜托朋友帮助购买防疫物资,分几批次向锦江区经天社区捐献了300个口罩、30斤酒精,向锦江公安分局、东光、成龙、柳江等派出所捐献了1000斤医用酒精,给奋战在疫情一线的工作人员很大的鼓舞。

还有许许多多如同董睿一样的普通人都在默默的为这场“战疫”付出,尽管自己的生活也很困难,但是他们的所作所为却温暖了更多人的心。

看不到光明,但我的微笑会迎接最美的春天

“请理解我拒绝你的到来,这不是自私与狭隘,是对社会的一份爱……非常时期,好好地在家里呆,等待把病毒击败,等待好消息传来,中华民族永不言败!”这一片段节选自锦江区盲人按摩院视障残疾人口述的一首诗《拒绝示爱》,在这朴实无华的语言中,我们却能感受到无尽的温暖。在疫情面前尽管无法做到更多,他依旧用自己的方式激励他人,鼓舞大家的斗志,坚定大家的信心,为共同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春节在家还好吧?家里还有口罩吗?生活必需品还够用吗?”她叫朱宝霞,是一名视力障碍人员,也是黑暗中对话(成都)的一名工作人员。疫情发生之后,她的心中始终挂念着曾经服务过的视障伙伴,在家人和同事的帮助下,她常常与其他的视力障碍者通过电话进行联络,宣传防控政策、普及防疫措施、进行心理辅导,她一样不落。她还鼓励大家按照防控要求,共同克服当下的困难,并悉心询问视障伙伴的生活情况,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为大家树立起战胜疫情的信心。

黑暗中的前行者,带着微光为战胜疫情做着力所能及的贡献,疫情没有阻碍他们前行的步伐,反而加快了爱的传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