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蜀国为什么要斩杀大将魏延自毁长城呢?

骑蜗牛走高速


魏延死于与杨仪的兵权之争


史料记载公元234年,诸葛亮死后,魏延与杨仪因为争权,马岱奉杨仪之命率军斩杀魏延。235年,马岱率众伐魏,被牛金所击退。此后再无关于马岱的记载。

郝经称:“(杨仪)以私忿杀大将,罪浮于延”。


正史资料分析魏延与杨仪的兵权之争

234年(建兴十二年)秋,诸葛亮于五丈原病危时,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商讨退军事宜,决议由魏延断后,姜维次之;但若魏延抗命,就自行引军撤退。

诸葛亮死后,杨仪掌握军权,秘不发丧,并令费祎去端倪魏延之意。魏延说:“丞相虽然亡故,但还有我在。只需丞相府上亲近之官属便可将丞相遗体还而葬之,我当自率领诸军击贼(魏军),怎么能以丞相一人之死,而荒废天下大事呢?况且我魏延(前军师)是何等人物,居然还得要为(长史)杨仪所部制约,为其断后!”

因此留费祎一同留下率领部分,并令费祎与自己连名,告知以下诸将。费祎刚开始对魏延道:“当为君抓住杨长史(杨仪)及其手下一干文吏,以散杨长史之军权,必不违背命令。”费祎出门后便骑马奔驰而去,魏延寻思,并为此感到后悔,但欲追之已经不及。

同时魏延亦派人探之杨仪动态,得知杨仪已经依亮成规,诸营帐皆陆续引军而返。魏延大怒,趁著杨仪所部还未进发,先率领自所部南归,并烧毁栈道阻断杨仪南归之路。

之后,魏延、杨仪皆上奏对方叛逆之意,一日间都飞缴致成都。后主以之问侍中董允、留营长史蒋琬,两人都怀疑魏延而保杨仪。

杨仪等人经由山谷通道,日夜并行,亦追迹于魏延之后。魏延先至并占据了南谷口,遣兵逆袭杨仪等人,杨仪等人遂命讨寇将军王平(何平)在前抵御。

王平对魏延及其先行部队骂道:“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魏延部下将士认为错误在魏延,不敢为其卖命、军队溃散。魏延于是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

杨仪派平北将军马岱追斩之,并带回其首级,杨仪起脚踏之:“庸奴!复能作恶不?”遂诛灭魏延三族。起初蒋琬率领宿卫诸营,行数十里,听闻魏延已死,问其原委,乃旋而归返。

《三国志》言:“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

(原来,魏延之意不北降魏而南归者,但是欲除掉杨仪及其手下等人。平时诸将便常与魏延有不同意见、当时的议论却也期待他必可以代亮。本意如此。不能说他有背叛的意思。)

《晋书·天文志》曰:九月,亮卒于军,焚营而退,群帅交怨,多相诛残。

《晋书·宣帝纪》曰:亮部将杨仪、魏延争权,仪斩延,并其众。帝欲乘隙而进,有诏不许。

《三国志·蜀书·后主传》则提到:征西大将军魏延与丞相长史杨仪争权不和,举兵相攻,延败走。斩延首,仪率诸军还成都。大赦。

《魏略》曰:诸葛亮患病,告诉魏延等人说:“我死之后,但谨慎自守,更不要遣人来探视我。”令魏延摄行己事,密持丧而去。魏延遂隐匿之,行至褒口乃发丧。亮长史杨仪宿与魏延不和,见到魏延已摄军事,惧怕为其所害,乃张言魏延欲举众北附(魏),遂率其众攻之。魏延本无此心,不战率军而自走,被追而杀之。



轶事


反骨之相

  • “反骨之说”源自罗贯中长篇小说《三国演义》。该书第五十三回“关云长义释黄汉昇,孙仲谋大战张文远”写关羽取长沙时,因黄忠没有用百步穿杨之箭射杀他,被太守韩玄推下问斩。正在这当紧时刻,账外闪进一将,手起刀落斩杀韩玄救了老将黄忠。这人正是以后蜀汉名将魏延。然而,当关羽引魏延归来时,孔明却“喝令刀斧手推下斩之”。刘备问何故,孔明说:“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先斩之,以绝祸根”。之后魏延在刘备力保之下保全了性命,并获得重任,但与诸葛亮之间早已心生嫌隙。直到诸葛亮死后,魏延果然反了,马岱受军师遗命于军前斩之。《三国演义》安排这一情节,可能是为了证明诸葛先生具有识人先识骨的本领。但,小说没有描绘魏延具体的骨相,历史上真实的魏延有将才,但“性矜高”,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有骄傲矜持,持才傲物,正是因为这一点,诸葛亮才要刻意压抑魏延,致使延“叹恨己才用之不尽”。所谓“脑后有反骨”为不忠,其实是一桩冤案。《资治通鉴》在魏延被杀后,就明确指出:魏延“实无反意也”。
  • 由于蜀汉无专职史官,对魏延与杨仪兵权之争的脉络细节有所记述不周的遗阙,加上后世戏曲与演义凭空捏造的情节普遍大为流行,使得在大众留下不正确史观认知。
  • “反骨”是泛指在古代封建社会是指那些具有叛逆性精神的异端、不忠不义之人。因传统文化的熏陶,人们在对现实本质缺乏了解的时候,开始倾向于宗教或迷信,开始倾向于这些玄乎的说教,一度时候,甚至把它作为了重大选择的指南。粤语中的“反骨仔 ”就是这个意思。
  • 在现代社会中,反骨成为勇于开创,思维敏捷的象征,即“反骨精神”。有一说:头有反骨,万中无一,热播剧《永不磨灭的番号》中李大本事即有反骨,被算命先生称为奇骨,五百年出一个,他日必成大器,纵然不能登基坐殿,也是一代王侯。按照风云子相法:脑后有反骨.将来能登科.传说李世民、李自成便生有反骨。


梦麒麟

  •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时,魏延被任为前锋,驻扎在十里之外,一日梦到自己头上生角,于是请赵直解梦,赵直说:“麒麟有角而不用,这是敌人即将不战自破的征兆啊!”等魏延离开后却对其他人说:“角这个字拆开来看就是刀下用,在头上用刀,其凶甚矣。”


阴谋论

王夫之的《读通鉴论》称:“魏延于蜀国的权力只亚于诸葛亮,而雄壮难以猜御,蒋琬未曾参与军旅之任,而且缺乏威望,假如魏延先回军并且挟持弱主(刘禅),蒋琬当然无法与之争权,蜀国大权必然落入魏延手中。只有令大军撤退,使魏延不能孤立于外,杨仪先入军而魏延不得为主帅于军中,虽然这样会造成蜀国将士激愤甚至几乎成乱,但只需一人(王平)就能制服。”

  • 此属于王夫之个人臆测,与史料之间不尽相符。(蒋琬时任留府长史统领宿卫诸营,史载亦称魏延无反乱之心。)


无罪之叹

冒鹤亭称:“魏延的反乱,亦是词冤而已。其为人虽然过于自负,叹恨己才,用之不尽。但欲遣行者护丞相归丧,而自留渭南,与司马决斗。其才虽不及诸葛,其兴复汉室之心,则与诸葛同。而杨仪素与延不睦,仪不欲居其下之,便引诸营相次还,延于是怒,先仪南归,烧绝栈道,使仪归不得。此则逞一朝之忿,而忘君国之大事矣。陈寿于延传末云:‘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就背叛。’由此可知。蜀中人才本少,横加延以反名,长城自坏,令人愤恨欲食杨仪肉!”

郝经称:“(杨仪)以私忿杀大将,罪浮于延”。


魏延简介

魏延(2世纪-234年),字文长,荆州义阳郡人,三国时期蜀汉中期重要将领,作战英勇、并有将略、屡立战功,深得蜀主刘备信任、丞相诸葛亮重用。于诸葛亮北伐时期出任前军师,参与北伐时前线战事之决策。


历史的影像


一、诸葛亮死后,蜀国无人可制衡魏延,这是其被杀的最重要原因。

魏延是一员猛将,较早跟随刘备,立下赫赫战功,“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

刘备称汉中王后,出人意料地任命他为汉中太守,也可见刘备对他的信任。

“先主为汉中王,迁治成都,当得重将以镇汉川,众论以为必在张飞,飞亦以心自许。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尽惊。”

这样的一员猛将,当关羽张飞等五虎上将纷纷凋零之后,他就是军中的标杆。

只不过此时还有诸葛亮能制衡他,且他与诸葛亮有很大的分歧。

“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

魏延有不甘居于人下的心,尤其是在军事上,常常和诸葛亮的想法不一致。

在诸葛亮死前和死后,也能看出这一点。

诸葛亮死前下密令,“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诸葛亮早知道他死后魏延会不听自己命令。

而事实也是如此,诸葛亮死后,大军回撤,魏延却想继续北伐,“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

他的想法也大多数人相违背,最终以反叛罪被杀。

魏延即便不死于当时,他以后也会被处理的。

二、杨仪等人的诬陷加害也是重要原因

这还是性格惹的祸,魏延“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当时估计除了诸葛亮,他没有把任何大臣放在眼里。

但是杨仪也不理他这一套,“唯杨仪不假借延,延以为至忿,有如水火”,使得两人关系极差。

诸葛亮去世前,与杨仪等人商议撤军计划,魏延本来以为诸葛亮死后,自己能代替诸葛亮,却不想还要受杨仪节制,很是不满。

“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

于是魏延不按诸葛亮遗嘱断后,后来又日夜兼程,抄在杨仪前面烧断栈道,接下来两个人都各自上表说对方叛乱。

结果刘禅身边的人为为杨仪担保,刘禅也就认为魏延谋反了。

最终魏延被杀,杨仪还用脚践踏魏延的头颅骂道:“庸奴!复能作恶不?”,并且夷其三族。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杨仪是恨极了魏延的。

魏延最终被杀,与杨仪泄私愤不无关系。


微史春秋


魏延之死是个冤案,但是,魏延在那个时候,他必须要死。至于是不是杨仪杀他,已经不是重要的事情了。换其他任何人都随时随地可以杀他。因为诸葛亮早就把一切都安排好了。

杀魏延的理由是因为他已经没有用了,而且他活着,会破坏诸葛亮留下的国策。为了蜀汉的长治久安,魏延非死不可。

在诸葛亮活着的时候,孙权有一次和蜀汉的使者饮酒的时候,就说道,魏延和杨仪都不是安稳之人,在诸葛亮死后必然要作乱,不知道诸葛亮如何相处。当时的蜀汉使者就说,用他们是因为他们有才,是权宜之计。后来这件事汇报给诸葛亮,诸葛亮深以为然。

以外人孙权都能够看出来的事情,诸葛亮怎么会看不出来。只是当时诸葛亮的主要任务是北伐,魏延骁勇善战,杨仪擅长后勤,都是诸葛亮不可或缺的左右手。因此,诸葛亮必须要用他们。

但是,在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时,诸葛亮知道自己身体状况,时日无多。所以在这一次北伐中,他投入了最大的力量,想要最后一逞。可是,到了弥留之际,他的理想还是破灭了。

诸葛亮在死前,已经定下了死后蜀汉的国策,那就是停止北伐,修生养息,以待将来。如果留下魏延,以魏延的资历、才能、性格,他肯定要继续带领蜀军北伐,这是和诸葛亮的遗策相违背的。因此,必须要除掉魏延,才能保证自己的遗策能够贯彻执行。

所以,诸葛亮在北伐时,已经为后事做了周密的安排。他将蒋琬等人安排在刘禅的身边,并且密表刘禅,让蒋琬作为自己的继承人,而下一个继承蒋琬的人就是费祎。

至于魏延和杨仪诸葛亮也做好了安排。那就是让他们自相残杀,全部除掉。大家都知道,诸葛亮喜欢唱两桃杀三士的《梁父吟》,这种计谋对他来说小菜一碟。他在北伐前就已经安排好了一切,只是杨仪和魏延还蒙在鼓里。

在诸葛亮的计划里,要先杀魏延,后除杨仪。因为魏延是蜀军中的二把手,有军事才能,又善养士卒,能得军心。魏延不除,很可能会造成军队的内乱。而杨仪一介文官,如果不听从诸葛亮的安排,除之不难。

在诸葛亮死前,安排撤军时,召开军事会议就根本没有通知魏延。并且让杨仪统帅全军撤退,魏延为之断后。如果魏延不从,就不管他,全军只管撤回。

这个命令,如果有一点头脑的人就会看出,这是让魏延和杨仪互相争斗的伎俩。魏延身为仅次诸葛亮的二把手,怎么可能会听从这样的命令。更何况他和杨仪势同水火,怎么可能为他断后?这必然会造成两人的争斗。

为了让这个计谋能够进行的更圆满,费祎又火上浇油,在里面推波助澜。我们可以看到,费祎以假借传达命令的机会,去挑逗魏延。果然魏延上当了,他不但不听从安排,还把自己的计划告诉费祎,想动员费祎和自己一起行动。

魏延说诸葛亮一死,自己应该接管军队。并且把军队的指挥员的调动调换方案也告诉了费祎。我们可以从这里知道,蜀中不是没有可用之才,而是诸葛亮有眼无珠,将这些人才压制使用,尽用些自己看的顺眼的庸才。但是,魏延不知道费祎的真实目的,他的肺腑之言不但没有换来费祎的帮助,还加速了自己的死亡。

费祎借口逃回大营,将魏延的态度向大营的人员进行了汇报。杨仪不必说了,他害怕魏延掌握军权后会杀了他。而那些魏延想要撤换的将领更不要说了,肯定义愤填膺,听从杨仪的命令。我估计魏延要撤换的将领里就有王平、马岱之流。

于是杨仪率领大军撤走,魏延和杨仪在路上相遇,争夺军权,发生火拼。当时,魏延和杨仪都上奏刘禅说对方造反。可是,由于诸葛亮事先安排好的计谋,蒋琬这些诸葛亮安排的人员一致认定魏延造反,这就造成了魏延的死命。

最终,魏延被马岱所杀。而那个小人杨仪也没有得到什么好下场。汉中被诸葛亮收买的,魏延过去的搭档吴懿接管。诸葛亮的位置由蒋琬接管,杨仪一无所得。在随后的时间里,杨仪还看不清自己的处境,到处乱发怨言。这时,费祎又来看望他,转头就向刘禅告发了他的怨言。因此,杨仪削职为民,被发配到边郡。不久又因为上书诽谤,被迫自杀。

我们可以看到,从头到尾,诸葛亮留下的计谋都执行的很顺利。在这里面,费祎立下了汗马功劳。到蒋琬死后,费祎接替了他的职位,成为蜀汉的执政。

魏延之死是个冤案,在《三国志》中,明确给他下了“不便背叛”的结论。但是,为了执行诸葛亮留下的修生养息的国策,魏延非死不可。可惜的是,魏延一死,那些魏延想要提拔的将才肯定也遭到了清洗。从此,蜀军人才凋零,落得个“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境地了。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历史笑春风


蜀汉后期,战功彪炳的魏延为何最终逃不过被杀?

魏延早年率领私人武装跟随刘备入蜀,屡立战功。刘备自立汉中王后,需要派一位有才能的将军镇守汉中。外人都认为该人选非张飞莫属,连张飞本人都认为是他自己,结果刘备选择了年轻的魏延镇守汉中要地,顿时舆论哗然。

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先主为汉中王,迁治成都,当得重将以镇汉川,众论以为必在张飞,飞亦以心自许。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尽惊。——《三国志》—魏延传

众所周知,刘备的识人之术是很高明的,年轻的魏延最终用优异的表现再一次证明了刘备的慧眼识珠,成为仅次于五虎大将的优秀将领。

随着五虎大将的陆续凋零,蜀汉进入到兵匮将乏的时代,在“三军易得,一将难求”的战争年代,一代名将为何逃不过被杀?这里面既有魏延自身的缘故,也有当时外界的干扰,具体原因分下如下:

一、魏延性格矜持高傲,外人难以驯服,恐将蜀汉拖入危险境地

魏延之死,首在他性格矜持高傲。

蜀汉死于性格的名将不少,先有骄傲狂妄的关羽,再有粗犷急躁的张飞,后有矜持高傲的魏延,都是属于能力突出,但情商不高之人。

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三国志》—魏延传

魏延由刘备一手提拔,从普通军士到刘备称帝后升为镇北将军,可以说魏延的仕途得益于刘备的赏识,所以对于刘备是倍存感激,但是对于其余人便没有那么多的认同,包括诸葛亮。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后期魏延跟随诸葛亮北伐期间,希望跟韩信一样,单独掌握一路兵马和诸葛亮共同会师潼关,但是遭到了诸葛亮的拒绝。

此后,魏延对诸葛亮甚为不满,甚至私下对人说诸葛亮的用兵过于胆小,叹恨自己的才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三国志》—魏延传

连三国时期公认的俊杰诸葛亮都无法驯服诸葛亮,一旦诸葛亮去世,蜀国又有谁还有谁可以使唤魏延,尤其是刘禅这样的一位懦弱的君主,这就成为当朝者不得不去思考的一个问题。

更为关键的是,蜀汉立国以曹魏为死敌,“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这样的政治纲领已经深入魏延心中,不会因为诸葛亮的离去而果断放弃。因为这是先帝刘备的信念,作为一手提拔起来的魏延,自然会尽力完成刘备的理想。

所以,能力过人的魏延总是希望诸葛亮死后,自己可以率领蜀中的将士继续北伐,从而完成统一大业。不过在当时魏强蜀弱的强大现实面前,要击败曹魏简直难于登天,在诸葛亮临终前已经看到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下达的命令是将军队全部退回蜀中以求自保。

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使自发。——《三国志》—魏延传

如果任由魏延继续北伐,那么只会将本就孱弱的蜀国进一步拖入深渊,这注定是当朝者所不希望看到的景象。所以蜀汉必须想办法杜绝这种军事行动,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去除魏延,以保蜀汉平稳。

二、魏延与同事不和,最终受人陷害

魏延性格高傲,又自恃能力过人,随着刘备等众人的陆续离去,逐渐变本加厉,对人甚为苛刻。

据《三国志》—费祎传记载:魏延因为自身性格原因,导致众人都对他敬而远之。只有杨仪对他对着来,这使得魏延对杨仪十分仇恨,两人关系有如水火。

更为过火的是,普通人争吵只是斗嘴而已,但是魏延跟杨仪争吵起来,会拔出自己的佩刀拍打杨仪的面部,使得杨仪经常哭泣。

值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刃拟仪,仪泣涕横集。——《三国志》—费祎传

魏延的行为简直十分过火,一言不合就用刀拿出来吓唬自己的同僚,这种行为既没有礼仪、也没有法制?虽说受辱的是杨仪,但是同行的官员都看在眼里,对于连长史杨仪都不放在眼里的人,又保不齐哪一天欺负到自己的头上来,众将士心里或多或少都不希望魏延后期大权独揽。

诸葛亮病逝后,与魏延不和的杨仪在不同魏延商量后,计划按照诸葛亮的安排率军撤回蜀中。得到消息的魏延,气不可耐,率先带领自己的兵士赶在杨仪前面南归,并且烧毁大军返回蜀中的栈道。

仪未发,率所领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三国志》

魏延的这种短视的行径最终给自己付出了代价,杨仪针对魏延的举动上表刘禅控告对方叛变。当刘禅将此事向身边众人询问时,大家众口相信杨仪而不信魏延,朝廷上竟无一人替魏延说话,这简直是做人失败到了极致。

最终杨仪派马岱追杀魏延,并砍下魏延的脑袋,诛其三族。一代名将最终竟落得身首两处,令人唏嘘不已。

魏延可以说直接死于杨仪之手,杨仪本就是一位心胸狭窄,睚眦必报的人。这样的人只要损伤到他半点利益,他就会以牙还牙,甚至不择手段,变本加厉的去偿还。

魏延对待杨仪这样的人时,不仅没有采取敬而远之的做法,反而不断当众凌辱对方,这本身就埋下了一颗引雷。等到杨仪有合适的机会,自然会尽可能污蔑,栽赃魏延。所以说,魏延之死直接的原因是与同事不和,最终受人陷害。

总结

魏延之死,还有很多原因,比如政治觉悟不高,朝廷没有值得信赖的同僚,没有忠于自己的军队等等,但是造成魏延死亡的主要原因就是:

  • 魏延性格矜持高傲,外人难以驯服,恐将蜀汉拖入危险境地!

  • 魏延与同事不和,最终受人陷害!

一个手握重权的将领,既让朝堂统治者担心,又和关键同事不和。在这种情况下,魏延被杀其实就是必然的事情了!


诧寂说史


魏延,这位三国时期的名将,千年以来一直被陷入“反骨”门事件之中,难以洗清。相信很多人与我一样,最早知道魏延,也是被诸葛亮的神奇所迷惑,他第一次见魏延,就要杀了魏延,理由是看到了魏延脑后一块“反骨”。

如今,不在钦佩诸葛亮那CT般的眼睛了,倒是很佩服罗贯中的笔下生花。

历史上魏延对蜀汉的功劳,不亚于关羽,张飞等人,汉中战役后,魏延被刘备重用,为汉中太守,镇远将军。由此可以看出魏延深得刘备的信任,功劳自然不用多说。“反骨”一事,只是演义而已。

魏延守汉中,善待士卒,治军严谨,勤政抚民,关羽失去荆州时,汉中还是安然无恙的固如金汤。

魏延被杀,应该说纯属个人恩怨,并不是蜀汉政权或是刘禅要杀的。

魏延是早起跟随刘备的武将,一路上征战无数,立功无数,老臣宿将,有些自持功高。而杨仪是个文官并且年轻气盛,诸葛亮看他有才,将其提拔成了幕僚长(相当于参谋长)。

这与诸葛亮用人的局限性有关,蜀国建国后,诸葛亮重用了除杨仪外,还有马良,马谡,廖化,尚郎,董恢等,都是诸葛亮襄阳的老乡。

杨仪是诸葛亮的参谋长,自然会代他下达很多的施令。这是魏延不买账,两人发生矛盾。《三国志-蜀书-费祎传》记载:“魏延与长吏杨仪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刀拟仪”。由此可见,魏延与杨仪矛盾已久,大家讨论问题,魏延便想动刀,不太合适。也说明其胸无城府,是一个坦荡之人。


诸葛亮临死前,只有杨仪与姜维在旁边,所以命杨仪领兵逐渐退回,魏延断后。杨仪故意派人通知魏延,而魏延不信这是诸葛亮的“遗嘱”。于是杨仪抓住了把柄,一天数次飞书成都说魏延反叛。魏延也派人送书信去成都说杨仪反叛。

在成都的那些蜀汉大臣们,只是凭借印象打分罢了。杨仪在朝中关系多,魏延长年在外驻守,朝中谁认他呢?所以大家都信了杨仪。

魏延对蜀汉是忠心耿耿,他只是不买杨仪的帐,想抢先回到汉中。敌人在北方,,如果魏延反叛,为何不去北方投敌,而是南下呢?最终,杨仪利用魏延对马岱的信任,杀了魏延。

陈寿在《三国志》说了句公道话:“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司马光也肯定这一点说:“延欲杀仪等,冀时论仪已代诸葛亮辅政,故不降魏而南还击仪,实在无反意也”。


魏延是不是谋反,在他死后,看杨仪的表现便可知道真相。《三国志-蜀书-魏延传》记载,马岱将魏延的首级交给杨仪时,“仪自踏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不!”遂夷延三族”。

就算魏延真谋反,杨仪是奉命杀魏延,也不该如此恶相吧。诸葛亮刚死,大敌当前,杀了大将,并不是高兴的事。杨仪却踏着魏延的首级大骂,表现出小人得意的快意,与卑劣的本性。

而真正有意谋反的不是魏延,而是杨仪。回成都后,杨仪觉得有功,该是他接替诸葛亮辅政,结果却是蒋琬代替了诸葛亮的位置。他开始满腹牢骚,费祎去看他,他说了实话:“往者丞相殁之际,吾若举兵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复及”。

由此看出,杨仪曾有过降魏的想法,没有行动后悔了。费祎不敢隐瞒,上报了刘禅,杨仪被贬为庶人,后自杀。刘禅后来念魏延有功,赐棺椁葬之。


可惜魏延去世后,蜀国真成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局面。魏延一生刚直,却盛气凌人,与杨仪之争犹如君子与小人。君子做事识大体,不拘小节,所以,小人就有了空隙,每每得逞。杨仪费劲心事除掉魏延,自取灭亡,又自毁蜀汉长城,罪不可恕!


路遥lgy


魏延:今河南桐柏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深受刘备器重。官封将军等职。

魏延善养士卒,勇猛过人,但性格高傲,性情极恶,人人都避其锋。

魏延被杀有其如下因素:

首先:性格因素。魏延勇猛过人,能力出众,但性格高傲,性情不善,与同事关系相处不和。并且与扬仪,诸葛亮,马岱等蜀国主要势力关系极其恶劣,使其使自已处于孤力地位,为今后被杀埋下隐患。

其次:魏延与领导关系不和谐。第一次在襄阳与诸葛亮相见时,诸葛亮便对他没好印象,且要杀他,在今后诸葛亮成为他的顶头上司期间,二人之间多有意见相左,相互冲突,令诸葛亮非常不满讨厌,认为魏延有反叛不敬之意,生前便有杀他之意。且当时欣赏魏延的刘备已死,无靠山了。

总之,魏延被杀是可惜。


历史天平


魏延之死,确实颇有争议,说其是因谋反被诛,却无直接证据。题面上有两个有意思的地方:第一,魏延是蜀国所斩杀吗?第二,杀魏延是自毁长城吗?

历史上魏延是因为在诸葛亮死后与长史杨仪不和的矛盾激化,魏延在与杨仪的争斗中失败,为马岱所追斩而死。马岱自然不能代表蜀国,当时的杨仪,显然也不能。能代表蜀国的不争人选,非诸葛亮莫属。然而,斩杀魏延,是诸葛亮授意杨仪的吗?

在罗贯中《三国演义》中,为了凸显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示诸葛亮在临终前设下一计,令马岱怂恿魏延大叫“谁敢杀我”,趁其不备斩杀魏延头颅,方才奏效。但是,在陈寿《三国志》等正史中,却没有这些记载。一定程度上,关于诸葛亮下令要处死魏延的说法,也是缺乏史料佐证的。按照正史上的记载,公元234年秋天,诸葛亮病情加重,秘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魏延断后,如果延或不从命,就随他的便。

“随他便吧”。这就是诸葛亮的态度。诸葛亮之所以如此,也许是想确保蜀汉大军可以有序撤退,也许是想着在人才凋零的蜀汉,保全一位人才和经验丰富的老将。不管是何种原因,魏延都不是被诸葛亮及其身后的蜀国所杀,就只是死于党争而已。

这也就引出了第二个问题。魏延之死,真的毁了蜀国之长城吗?恐怕未必。

。《三国志·蜀书·魏延传》中记载:“唯杨仪不假借延,延以为至忿,有如水火。”就是说他们两个人就像仇人一样,互相仇视对方,关系如同水火。

魏延虽骁勇善战、善养士卒。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能力越高,内斗造成的伤害就会越大。以魏延与杨仪不可调和的关系,没有了诸葛亮的制衡。两人之间的内斗足以把整个蜀国的国运耗尽。

一切自有命数,魏延虽非蜀国必杀之人,但从国之长远来看,却也死得不冤。可悲乎?可叹乎!


朵朵看历史


对于魏延被杀的原因是多方面,下面我将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一,在蜀汉前期,人才济济,如关羽,张飞,赵子龙,诸葛亮等,一系列力量之间相互制约,魏廷虽然武力超群,但是但众多力量相互制约之下,也只得保持在一定平衡状态,可到了后期,其他老一辈的武将文将等等陨落,对魏延失去了制衡,这也是魏延被杀的主要原因。

二,魏廷与诸葛亮有些矛盾,当时魏延随诸葛亮北伐,曾率军大破魏将郭淮等人,加为征西大将军。魏延曾向诸葛亮提出著名的奇袭长安“子午谷之计”,但遭向来谨慎的诸葛亮反对,因而认为自己无法完全发挥才能,心怀不满。也许正是因为已经埋下了仇恨,魏延被杀也是在情理之中。





历史风云wjk


引言:

首先魏延是被杨仪陷害的,其次是益州的众多大臣,已经厌倦了被诸葛亮掌控的时代,怕魏延得了军权以后成为下一个诸葛亮。

蜀汉名将魏延的死杨仪负主要责任;董允、蒋琬负次要责任;当然魏延自己也是有一定责任的。

魏延的责任

魏延在诸葛亮病逝后,存在一些过激的行为。魏延在和费祎作出退军部署后,费祎骗魏延说去劝杨仪,等魏延发觉后不对后,已经不能将费祎追回。魏延率兵南回,而且所过之处将所有栈道尽数烧毁,这一行为被杨仪利用作为魏延有谋反意图的佐证。

其实魏延并不是真心的想造反,只是想自己独揽兵权,继续和曹魏进行抗争,发挥自己的才能。

杨仪的主要责任

诸葛亮病情加重后,私下里曾召杨仪、费祎、姜维等谋划死后退军安排。让魏延断后,姜维其次,如果魏延不服从命令,大军就自行退回蜀汉境内。其实诸葛亮的意思是,如果魏延执意率兵继续攻打曹魏,那么让蜀汉的大部分主力按照计划退回关中,等待魏延兵败后,魏延自会退回汉中。

结果杨仪因为和魏延之间的私人恩怨,污蔑魏延造反,将魏延火烧栈道的事情上奏给刘禅。刘禅一天之内接连接到魏延和杨仪二人的奏书,两人互相攻击。

蒋琬、董允的次要责任

在后主刘禅不能拿定主意时,刘禅选择询问董允和蒋琬二人的意见,二人均保证杨仪是忠臣魏延是叛臣。董允,蒋琬二人属于益州的内政大臣,而诸葛亮在世时,军事、政务一手抓,他们惧怕这样的情况继续延续下去。如果魏延得到了兵权,那么魏延就掌握了军事的主动权,如果灭了魏延,那么军权上他们有可能会分到一杯羹。

总结:如果魏延真的造反,当初为什么不率兵北投曹魏。魏延的心思就是诸葛亮去世以后,蜀汉中再没有可以率兵北上攻伐曹魏的帅才了,而北伐的职责只有自己可以担任。魏延完全是过于自信了,不然也不会被杨仪坑杀。



感谢大家阅读,个人观点如有不妥之处请大家斧正。


青梅煮酒品三国


魏延是一名有勇有谋、骁勇善战的大将,在蜀国后期,魏延也是蜀汉第一大将;魏延的死对蜀汉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损失。刘备取得长沙后,魏延率众部曲投靠;刘备取得汉中后任命魏延为汉中太守、镇东将军镇守汉中,四镇将军名号是仅次于前后左右将军名号,此时的赵云还是个杂牌将军。

魏延镇守汉中没有发生意外,诸葛亮北伐的时候,魏延都是独领一军跟随,功勋卓著。魏延在诸葛亮病死后,和杨仪发生火拼被杀。

魏延和杨仪早已经水火不容、积怨很深

魏延在蜀国后期,因为战功卓越、资历老,开始变得骄纵起来,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也就诸葛亮和赵云能够压制一下魏延,其他人都让着他,可杨仪就偏偏是个直肠子,对魏延不假颜色,惹得两人经常争执。

杨仪在蜀汉后期也是挺有才能的,诸葛亮的数次北伐,都安排杨仪调度粮草,杨仪能很出色的完成工作,深的诸葛亮的器重;可魏延和杨仪就是水火不容,最后到了相互杀了对方的地步。杨仪杀了魏延后,将魏延的首级仍在门口用脚狠狠的踩,还诛杀了魏延的三族。

杨仪之所以杀魏延,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两人视同水火,杨仪担心魏延掌权后对自己不利;另一方面,蜀汉后期,魏延无论资历还是能力,都有可能接替诸葛亮继续北伐,而杨仪自己也想继承诸葛亮的职位。据三国志记载,杨仪回到蜀中后,是蒋琬继承诸葛亮做了丞相,杨仪很不服气,经常抱怨发恼骚,其他人都不愿意搭理他了,后来他抱怨说:早知道这样当初还不如带着部队投降曹魏呢,结果被举报,杨仪被贬为庶人发配到江嘉郡。

杨仪和魏延的火拼,既有私人恩怨,又想争夺权力。

蜀汉后期的魏延骄纵跋扈,自掘坟墓

到了蜀汉后期,大部分的功臣元老、良将都已经逝去,魏延成了蜀中第一大将,开始目中无人。据三国志记载,蜀汉中没人敢惹魏延,都是躲着他;就诸葛亮和赵云的资历能够压制魏延。魏延甚至对对诸葛亮的话也不是完全的听从。

数次北伐,魏延都请求诸葛亮给他几万人马,他单独带领一军,独自走子午谷北伐曹魏;在诸葛亮死后,魏延也不想撤军,还想继续率军北伐。魏延的所作所为,就四个字,持功而骄。这历来就是取祸的做法;诸葛亮死后,蜀中在无人能够压制魏延。

正因为此,刘禅在接到魏延和杨仪同时送来的上书,都指责对方谋反,群臣一致认为是魏延造反,而不是杨仪,于是蜀汉朝廷派军队堵截魏延。朝臣一致保仪疑延,这与他平时的所作所为有着直接的关系。

诸葛亮临终的两道命令有意除掉魏延


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临终前秘密召见杨仪、费祎、姜维等人,安排他死后全军撤回蜀中,让魏延断后,姜维次之,杨仪率大军先行,如果魏延不同意,就不管他了,由杨仪率军直接撤回蜀中;另一道命令是个魏延的,令魏延在他死后不要发丧,代他统摄全军。

正因为这两道相矛盾的命令,杨仪因魏延坚持北伐,没有管魏延独自撤军,魏延听到杨仪撤军都直接率军南下,抢在杨仪前面拦截诛杀杨仪,最终魏延被杀。

诸葛亮的两道命令有故意激发魏延和杨仪的矛盾,借机除掉魏延的意思。诸葛亮死后,确实没有人能够压制住魏延。

结语:

魏延的死一方面是内部相互争权的结果,另一方面与魏延平时的骄纵跋扈、目中无人有着直接的关系。魏延的能力毋庸置疑,可关键是谁能指挥的动魏延,能压制住魏延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