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靜結合冬釣鯽

一、習性變、人找魚蹤跡

寒冬鯽魚,雖會吃食,但因新陳代謝緩慢,深居坑窩冬眠,很少主動出窩尋食,要想釣取,只有把釣餌送到魚兒嘴邊,做到人找魚下鉤,引誘它上鉤。

寒冬陰晴溫差大,要按照氣溫的變化,尋找魚蹤,一般陰天宜找深窩,這些地方的水溫相對略高一點,魚兒擠聚一起,互相取暖,如河灣、洞穴、樹枝、枯草等堆積處。風和日麗,多日晴好天氣,避風向陽的淺水區域,水溫回升較快,鯽魚也很敏感地出窩,遊向淺水灘曬太陽取暖。曬足太陽的鯽魚,咬鉤率也特別高。

動靜結合冬釣鯽

二、欲取之,必先與之

“金餌銀餌,魚兒喜歡吃的才是好餌”,冬釣鯽魚,釣餌要小而精,以葷為好。葷餌中有蚯蚓、蝦仁、紅蟲、麵包蟲、動物內臟等。但以紅蟲蚯蚓為最佳選擇。它色、香、腥俱全,鮮嫩可口,蛋白質含量高,顏色紅,下水後頭尾還能蠕動,魚兒見此美味佳餚,豈肯棄之。

動靜結合冬釣鯽

三、善其事,要利其器

冬季寒冷溫度低,鯽魚遊動緩慢,吃食量少,動作小,釣具組合為“輕、細、小”。釣竿長度要適中,可選用37調手竿,釣組應以兩小(小鉤、小墜),兩細(細線、細漂)相組合。鉤小魚易吞進,線細魚唇接觸感覺弱,可以消除吃食的疑慮,軟竿輕靈便捷,人不受累。

動靜結合冬釣鯽

四、靜守窩,引逗取勝

冬釣多為手竿近岸垂釣,人魚距離近,魚兒的聽覺、視覺較靈敏。靜守窩,就是釣時切忌發出聲響,使魚兒有一個安靜環境吃食,消除咬鉤的疑慮。與此同時,釣魚人要有耐心,集中精力,手不離竿,眼不離漂,及時提竿取魚。力避窩內魚兒受驚擾而散去。

如果在一釣點較長時間不上魚,就要採用輕挪慢動,停停動動的方法,先將釣鉤輕輕提離水底10~20釐米,再慢慢地放回原處,如此這般在窩子內斷斷續續向前向後、向左向右提逗牽引,誘使魚兒開口。

動靜結合冬釣鯽

釣無定律,適者為佳,我是執竿野釣,喜歡野釣的朋友可加關注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