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实力曹操完全可以称帝,为什么一直没有称帝?

汇集股侠


其实这样说起来还跟当时的伦理道德观念有关系。我们也都知道,古代是比较封建的,尤其是儒家思想占统治的地位。儒家最讲究的是伦理制度,说的是作为臣子的一定要听君上的话,作为儿子一定要听父母的话,作为妻子一定要听丈夫的话,这种观点一直深入人心,若是有人违反了这些制度,便会看成是大逆不道。

另外就是因为在他之前已经有人想称帝,就是董卓,但是他却没有落到一个好的下场。既然前面已经有了董卓的教训,他肯定不敢轻易尝试,若是引得全国上下的人一起来征讨他自己前半生所付出的努力就要全部白费了。

但要我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曹操非常的聪明,他之所以不称帝对自己也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因为在那个时候,他除了没有皇帝的称号,其他所有的权利自己一样不落。在历史上的名声也不过于太过难听,因为他并没有谋朝篡位。



你像故人来


感谢题主出题。大家好,我是苏州诚简,一名文化领域爱好者。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

三国鼎立之前,曹操为什么不称帝?

公元196年,曹操把汉献帝刘协从洛阳接到许昌,从此东汉便以许昌为都。这也开启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快速崛起年代。

在这个过程中,曹操之所以不称帝,是因为时机尚不成熟。

196年的时候,曹操还只是兖州牧,实力并不是很强。而整个天下除了兖州之外,还有其他地区十二个州,还有其他很多个地区军事力量,比如关中的李傕、郭汜;河内的张扬;河北的袁绍;安徽的袁术;荆州的刘表;徐州的刘备;东吴的孙权等等。也就是说,这时候的曹操相当于是刚起步不久,实力积累还不够,如果在这时候曹操称帝,那天下诸侯很可能一起攻击曹操,而曹操肯定兵败!所以,这时候曹操要做的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想方设法扩大自己的军事范围和力量。

三分天下之后,曹操为什么不称帝?

曹操以兖州为根据地,后来消灭了袁绍、袁术、吕布、马腾、韩遂、刘表等割据势力后,便独霸北方。这时候,曹操的实力达到了鼎盛时期,于是曹操趁势大军进一步南下,想着消灭孙权。结果就出现了著名的赤壁之战!战后,曹操大败,返回中原,孙权趁势夺取了江陵,刘备则趁势夺取了荆南四郡。这便呈现了后来的三国鼎立。

赤壁之战后,曹操元气大伤,而孙权和刘备则趁机崛起。后来三国鼎立以后,曹操的军事实力逐渐恢复,但是孙权和刘备也已经变得很强大了。论军事实力,尽管曹操依然是老大,但是这时候称不称帝已经意义不大了。因为天下已经没有几个诸侯了,就剩下孙权和刘备了。即使曹操称帝了,也只是一个虚名而已,因为孙权和刘备还在。而一旦称帝,曹操或许还会给世人留下千古骂名。所以综合考虑,曹操并未称帝!

这是因为没有了称帝的必要!

好了,以上就是我对此问题的回答,感谢您的阅读!欢迎各位朋友留言指导,祝生活愉快!


我本无心争天下


曹操没有称帝,但在很大程度上其实他跟皇帝没什么区别。

为什么曹操不自己称帝呢?首先他不想背上一个骂名,在东汉末年有许多名人想要自己掌握朝政,但是也没有自己穿上龙袍,也是为了怕被后世辱骂。能够成为一代枭雄,说明曹操也并不是一个愚蠢的人,他非常精明,他将当时的局面看得非常透彻。本身他已经掌握了一个国家的权力,所有人都在他的控制之下,不称帝相反曹操还可以打着匡扶汉室这个招牌。而当时还有孙权和刘备等主要的割据势力,倘若贸然称帝,正好给他们讨逆汉贼的口实,这时的曹操不管是在政治上、还是军事上就都是被动了,不再掌握主动权。在曹操的《述志令》中有这样一句话“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周室也。”曹操认为春秋时期的齐桓公和晋文公之所以能称霸中原、名垂千古,不光是他们的兵马强壮,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供奉周天子。所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也是吸取历史经验。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10月,蜀将关羽丢失荆州,被东吴吕蒙杀害,孙刘联盟破裂,孙权派使者给曹操送去一封信,表示东吴愿意归降,并极力劝曹操称帝。

曹操却说:“是儿欲使吾居炉火上耶!”意思是说:你孙权小子想将我放在火上烤吗?可见曹操对当时的局势看得非常的清楚。

另外在当时,曹操内部里还有很多拥汉的大臣,比如,他的谋士荀彧为代表的一批谋臣依然心向汉室,综合多方面的原因所以曹操他不称帝,称王,将自己比为“周文王”,其目的呢,就是要让自己的儿子曹丕做周武王,做真命天子。





西城长乐


按正常逻辑来说,曹操称帝的条件是十分符合的。

当时的东汉朝廷,曹操已经控制了大部分。而且军权和财权也是牢牢地掌握在手中。但是,曹操虽然受封魏王,加封九锡,基本上已经无限接近那最后一步了,但是他却没有迈出那一步。

没有称帝的原因有三点。

首先,曹操的内心里对大汉还是有点眷念的。一开始,曹操不论是起兵还是刺杀董卓,内心里还是想复兴大汉的。然而在现实面前,他渐渐抛弃了自己的道路。不过,作为世代汉臣,他也没有心做出那僭越的最后一步。

其次,一个人的死让曹操倍受打击。他就是荀彧。荀彧是一个王佐之才,曹操也对他极为看重。两人底下私交特别好,当年曹操遇到了刚从袁军那里逃出来的荀彧,拍着他的肩说这是我的张良啊。

可惜,荀彧这个人也是个死脑筋,他一辈子只认大汉,而不认曹操。当年投奔曹军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曹操手里有天子。荀彧为曹操出谋划策,无论是征吕布、伐袁绍、讨乌桓都立下了汗马功劳。

第三点,还有一个人是曹操的前车之鉴,他就是袁术。袁术认为自己家门显赫,而且自己手中还有玉玺,于是就做出了僭越这个念头。结果闹得一个众叛亲离,四方诸侯纷纷起而讨之,袁术最后惨死于淮南。曹操认为天下未定,如果自己贸然称帝,很可能弄成和袁术一样的下场,丧失自己政权的合理性。所以,他也没有走出那一步。

曹操不称帝,其实是明智的。




雨尾声


回答问题之前,先回顾一下曹操戎马的一生:

东汉末年,皇室衰落,群雄角逐,建安元年,手握雄兵的曹操亲自到洛阳朝见汉献帝。随即挟持汉献帝迁都许昌,将其变成了手中的傀儡和一张无可匹敌的王牌,取得了在三国时期最大的优势“挟天子以令诸侯”。

汉献帝任命曹操为大将军,封武平侯,后为安抚和麻痹袁绍,曹操让出了大将军的职位,改任司空兼车骑将军,开始主持朝政。

建安四年——建安六年,曹操和袁绍开展了汉末“三大战役”之一的官渡之战,此战以曹操的胜利而告终,至此,曹操一统北方,实力剧增,对于朝政的控制愈发严密。

到了建安十三年,曹操官拜丞相,自此彻底架空了汉家皇室。建安二十一年,也就是公元216年,曹操称魏王,献帝诏令曹操加九锡,套六马、称金银车,出行可用天子仪仗。同时,封其长子五官中郎将曹丕为魏国太子。

至此,曹操完成了夺取帝位和世袭权利的所有准备。在通往帝王的道路上,没有了任何阻碍,似乎已经走到了终点。不但早已事实上控制了朝廷的一切大权,成为了实际的皇帝,在形式上也与皇帝没有区别了。他差的只是一个皇帝的名号而已。

事实上,曹操代汉意图早就昭然若揭,但终其一生,至死也没有迈出最后一步,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一是不让孙权意图得逞。孙权劝他称帝是从东吴的利益出发的。首先,孙权认为这样劝进可以获得曹操的信任,使得吴、魏的矛盾得以和解,从而专心对付蜀汉。在襄樊战役中,孙权为得到荆州,趁关羽和曹操对战之际从背后偷袭,虽说帮了曹操大忙,却得罪了刘皇叔。吴、蜀长达十年的联盟关系就此破裂。这时他比什么时候都需要缓解与曹魏的矛盾,不然就会陷入到腹背受敌的不利局面。其次,孙权认为曹操如果真的称帝,肯定会得到拥汉派的反对,会因此陷入困境,会减轻对吴国的威胁。
二是从当时形势来看,如果贸然称帝,确实会给政敌和拥汉派势力一个舆论上的借口,使曹操在政治上会陷入被动。纵观曹操一生,内部的反对和反叛大都发生在他称魏公、魏王之后,这就是最好的证明,因此继续维持着汉献帝这块招牌,对于安抚拥汉派,巩固内部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是从建安十五年起,曹操一直在“自明本志”,说自己绝对没有代汉自立的意图,不论他是出于何种目的,但至少言辞恳切。这样说了差不多十年,如果突然改变主意,否定自己,势必对自己的声誉名节会造成不利影响。

四是曹操一直都是一个讲究实际的人,只要掌握了实权,虚名其实并不重要,“施于有政,是亦为政”一语应该就是曹操内心真实的写照。

五是到了建安二十四年,曹操已经65岁,年纪大了,估计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吧,勉强也可算是曹操不愿意称帝的原因吧。

综上,曹操不称帝是从策略上全面权衡得失后所作出的决定,是一种周密而明智的谋略。


历史长河缓缓淌


曹操说:“是儿欲使吾居炉火上耶!”这是史书上大书特书,用以说明曹操一生不敢染指皇帝二字的心态。

其实,曹操不是不想当皇帝,只是前车之鉴,使他不敢登上这个王位罢了。

汉献帝刘彻这一生,过得十分窝囊,先是董卓擅权,后是曹操当国,他只是一个傀儡,见到董卓也好,见到曹操也好,都如芒刺在背,战栗不安的。可是,江山坐稳了,大权旁落,便不甘心做一个符号式的统治者,成为曹操手下的一个高级俘虏了。于是,便要搞复辟了。这也是历史上所有失去王位和虚有王位的人,忍不住要尝试的一种危险游戏。




温柔十度


论实力曹操完全可以称帝,为什么没有称帝

大家都知道,曹操是中国古代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平袁术,灭袁绍,杀吕布,一统北方挟天子以令诸侯。天下九州占据其六,实力雄厚。那种磅礴的气势足以吞并天下。曹操是完全有实力去称帝,但他却审时度势的睿智的选择了至死也没那么做,大致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曹操他个人的志向,他最初的愿望是希望后期的战争中死后能在他的墓碑上面刻上汉故将军曹操之墓,从这里可以看出他对国家还是很忠贞的,只是想做个将军报效国家,为国家立功。

他最初起兵,也是怀着兴复汉室为目的,因为始终是大汉的忠臣,理想也只不过是想成为征西大将军。只是随着战事的不断升级和周围环境不断地改变,将曹操推到了一个和皇权相对立相冲突的位置上面。但是他做不到背叛自己的理想去称帝,也做不到出卖曹氏和部下的生命、前途、利益去继续延续汉室。

第二当时天下尚未统一,不能贸然行动,曹操当时挟天子以令诸侯就已经使自己处于政治上非常敏感的一个人了,如果曹操贸然急着称帝,而刘备和孙权,也会跟着称帝,甚至打着兴复汉室的正义旗号讨伐曹操,或者贬斥曹操。这样曹操在政治和舆论上将处于劣势。

如果保留汉献帝,曹操在当朝也是一品大员汉朝的丞相。他和刘备孙权的关系在名义上,就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只要保持这种关系他不称帝,他们就不敢也不会枉自称帝的,这样曹操在政治上有足够的优势

第三曹操当时本来也是汉相了,权力和实力已经非常强大,但是要让汉献帝完全听自己的,光有强大的实力还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另外一个身份,想来想去,还是国丈这个身份比较好,于是就把三个女儿嫁给了汉献帝。这样也就名正言顺的有权又有名又有利了,试问这样的一个曹操还有谁敢与之争锋

所以曹操有实力有能力称帝他没有称帝。各位有什么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楚汉文化


关于这个问题,实际上用曹操晚年的一句话就能回答了,那就是:“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

这番话的意思很明确,就是称帝与否,对于曹操而言,不是实力够不够的问题,而是他自己愿不愿意的问题。那么,曹操究竟又是为何不愿意“称帝”呢?小编认为,主要是因为曹操终其一生都没完全跳出“汉臣”的身份!

说到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曹操与刘备应该说是最为闪烁的了。正如《三国演义》的经典片段煮酒论英雄中,曹操所言:“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只不过,小说却刻意拔高刘备,贬低曹操,把刘备塑造成一位胸怀仁义、志在中兴汉室的大忠臣,却将曹操塑造成挟天子令诸侯的“汉贼”。然实际上,曹操与刘备,两人早年起兵的初衷是如出一辙的!

其实早年的曹操,也是一位心怀天下,志在匡扶汉室的能臣。

这一点我们只需稍微了解下曹操早年经历,就知道了。曹操早年在京师洛阳担任北部尉时,可是一位不畏权贵、明令发纪的能吏。他不惜得罪大宦官蹇硕,将其为非作歹的叔父蹇图绳之于法。正是在曹操的治理下,洛阳的治安大为好转,史书记载:“京师敛迹,无敢犯者”。

由此可见,曹操早年也是颇有志向,想要成为一名“治世能臣”的。可惜,尔虞我诈、群雄涿鹿的汉末乱世最终却让其转变成“乱世枭雄”。

汉末乱世虽然把曹操塑造成“乱世枭雄”,但他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汉贼”。董卓作乱天下时,曹操逃回家乡,散尽家财,招募兵勇,起兵讨贼。那时,他起兵的目的并非是想要当皇帝,而出于对汉室的忠诚,想要挽救大厦将倾的东汉王朝。因此,曹操晚年所说的:“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自己早年人生志向的一种回应。

所以,统一北方中原,晋封魏王的曹操,纵使已是朝廷的实际控制者,完全具备了废汉开国的实力。但这些“荣耀”对于将近油尽灯枯的曹操而言,都不过是过眼云烟罢了。因此,曹操没必要为了争夺“皇帝”这个虚衔,而违背自己当初的志向,违背自己身为“汉臣”的信念,让自己在历史上留下”谋朝篡位“的骂名。

此外,曹操之所以不愿意称帝,实际上也是想恶心下刘备。

刘备晚年曾说道:“每与操反,事乃可成耳”,这可以说是刘备一生的成功经验。但实际上,刘备却无时无刻都在紧盯着曹操的步伐。其实,曹操心里也明白,当时打心里盼望着自己称帝的,可不光只是自己手底下那些文臣武将,还有一个人,那就是刘备。

因为,当时的天下局势基本已定,占据巴蜀、又是汉室宗亲的刘备,实际上早已有了称帝的野心。只是,由于刘备当初是打着“中兴汉室”的大旗起事。所以,只要曹操一天不称帝,那么汉献帝终究还是天子,东汉朝廷就始终存在,那么刘备就没有称帝的理由和借口。因此,刘备无时无刻都在盼望着曹操带这个头。

因此,曹操实际上也是故意不称帝,也好恶心恶心刘备.......



这些历史要读


实力上曹操确实有能力称帝,但在时机上不仅曹操不适合称帝,就连曹丕篡汉我都感觉操之过急

魏晋南北朝时期最让我们印象深刻的社会现象就是世家门阀和九品中正制。然而这两种现象是极不利于封建王朝专制集权的。

曹丕篡汉时为了拉拢世家大族,让世家大族对其背书。于是对世家大族投桃报李发明了九品中正制。

这种阉割国家权利机构的制度,无疑是给曹魏政权埋下了一颗炸弹,结果显而易见,曹魏被司马氏咬了手。

曹操不是不想称帝

赤壁之战对曹操来说就是统一天下的战争,然而曹操败了。如果胜了,汉献帝可能就是死路一条。连成为山阳公的机会都没有。

大一统王朝跟割据王朝的区别就是。大一统王朝统治下,文人想要当官就必须为王朝背书。而割据王朝曹魏,想要维系统治,就必须要拉拢上层精英阶层,如果强行想要专制集权,就会不可避免的切割了世家大族的利益。其结果就是世家大族(精英阶层)的外逃!或逃蜀,或逃吴。

曹操不是不想称帝,只是没有统一天下。他可能早就预见盲目称帝的后果!

我认为三国时代称帝最好的时机

曹丕称帝后,对于统一天下异常积极,三次伐吴。曹丕也是心狠手辣的一个人,为什么汉献帝还能安稳一生?因为他需要汉献帝活着,来证明自己政权的合法性。只要汉献帝出了一点意外,世人就会对曹魏产生阴谋论,其余的两个政权也会借此说事。这样在大义上曹魏就站不住脚了!

曹丕也是一个很有智谋的人,他和曹操一直都知道汉献帝这个吉祥物的意义。除了称帝这件事,曹丕是曹操最完美的接班人。所以我认为什么时候能杀了汉献帝,且不会引起抵触和反弹,就是称帝最完美的时机。

因为如果曹魏统一了天下,任何流言蜚语都会销声匿迹。

九品中正制下的皇权是残缺的(西晋王朝)

至于晋武帝司马炎篡魏统一天下后,世家大族已成尾大不掉之势,牵一发而动全身。甚至世家大族都看不起皇室。晋武帝司马炎立弘农杨氏之女杨艳、杨芷为后。晋惠帝司马衷立西晋开国勋贵贾充之女贾南风为后。这些都是晋朝皇室为了维系统治的手段。

为什么说世家大族看不起皇室?就以晋惠帝司马衷为例,那么多世家大族就没女儿给皇帝当皇后?就以贾家来说,他家何止就一个贾南风?为什么要拿贾南风这个又丑又彪悍的女子来充数?

所以曹操不称帝是因为时机未到!以曹操雄才大略肯定不会选择像曹丕那样建立一个被阉割的政权。


璨若朗星


东汉末年,皇室衰落,群雄角逐,建安元年,手握雄兵的曹操亲自到洛阳朝见汉献帝。随即挟持汉献帝迁都许昌,将其变成了手中的傀儡和一张无可匹敌的王牌,取得了在三国时期最大的优势“挟天子以令诸侯”。

曹操曾经写自己说到“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尽管这句话是曹操对自身功绩的肯定,但是另一方面,这也说明了一点,那就是曹操认为,为汉室维持天下是自身的功绩,拥有这样思想的人是不会每天对着帝位茶不思饭不想的。

若天命在我,我为周文王。这或许是曹操对自己一生最重要的诠释。这个若字代表着无限的不确定性,曹操本人不确定,天下群雄也不确定。

多少人不理解曹操,其实从他观沧海的那首诗里,我们就能看得出,曹操是一个胸怀大志的英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认为自己虽然岁数大了,可是还是需要继续奋斗。虽然创造了如此大的功绩,完成了北方大一统。他的志向跟我们不同,我们吃饱穿暖就是幸福生活,他的志向是要一统天下。

在中原地区,曹操能行使皇帝所能够行使的任何权力,这就是曹操厉害的地方。汉献帝虽然还活着,可他只是一个摆设而已,没有任何用处。如果没有他的话,真不知道这世上有几人称王几人称霸了。虽然没有皇帝之名,但有皇帝之实,又何必在意那虚名?

人老了一般都保守,喜欢守成,承受不了这种变革动荡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而且挟天子以令诸侯应该是是曹操认为的他实践过程中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在敌对势力完全消除之前肯定不能丢。而终其一生也未能完成统一,所以也就无所谓取代汉室了。

统一北方后,曾率军南下,希望统一天下。但功败垂成,没能够攻破孙刘联军,反而是自身力量受到重创,孙刘也趁势坐大。然后以他经验和已经成熟稳重的性格来看是断然不会做出任何不利于稳定的巨大变革行为的。

曹魏一朝挟天子,他就是天下正统,天下士子大夫有能力的人都会向他聚拢,而若他称帝了,就丧失了这一优势。进亦难,退亦难,他确不在乎。大权在手,人心在我,剩下的事儿就让后人去做吧。曹丞相,真枭雄也!真英雄也!

《曹操,为何不称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