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歲幼兒不用手指算100內加減,怎麼教?

青黛COOL


我娃不到四歲的時候。有次去姥姥家玩。就玩計算器。因為有聲音有數字。他正好也上幼兒園兩三個月。他說那個計算器好玩。我說給他買一個,現在四歲半,100以內加減法。大部分都會。乘法口訣自己自學都會。關鍵1+2+3+4***+10等於多少他都會,反正我不教他,也不管他,他自己自學,反正就當遊戲。畢竟家裡玩具有限。還好,他對數學特感興趣。關鍵愛學。拼音也還行,都是買了掛畫。自己玩。要求不高。開心就好


小碗哥


我家孩子不到五歲半,去年還是口算20以內的加法。現在已經開始接觸100以內兩位數的加法。前兩天甚至還說自己懂減法乘法。當然最後一句我驗證了,吹牛!

說說我自己的經驗,主要根據我孩子的性格,來制定學習方案,注重兩點:首先學習氛圍,其次是學習方法。希望對您有幫助。

  1. 我家是從不坐在桌椅板凳上學習,全是走路的時候以聊天的形式,沒有筆和紙。他現在可能連減法符號怎麼寫都不知道。算為以後小學保留一點新鮮感吧!
  2. 以遊戲的輕鬆方式。四歲前放學回家路上,問他,我們做個遊戲,十以內剛開始還需要搬著手指頭數,後來在心裡默數,再後來玩的多了直接就能說出答案。
  3. 保持良好的親子關係和學習氛圍。千萬不要在孩子學習的時候,吼吼吼。沒用。越是吼,孩子越是怕,一害怕,腦袋就會自我保護,不靈光。我記得以前看過一篇文章,這個是有科學依據的。家長心態平和,也要記住循序漸進才是學習的基本態度。
  4. 最後說學習方法。告訴孩子0是一個非常神奇的數字。你看,任何一個數,加0等於它自己,減0也等於他自己。利用這一點,可以增加口算的信心與準確率。幼兒園小朋友先是熟悉十以內的加減法。這是基礎。

然後十以上的,比如4+8等於多少?方法很多。依據0的特性還有熟悉的10以內的加減法來變變變。比如拆分湊整:4+8=4+6+2=10+2=12;比如借位法,8找4直接借2個湊10,即=2+2+8=2+10=12。

舉一反三,最後來說100以內兩位數相加的情況。首先孩子要明白個位十位對齊相加,30+45=75,這樣的整數相加很容易計算。如果是27+38呢?還是想辦法湊整數變0。比如拆成25+2+38=25+40=65;比如=27+3+35=30+35;比如27+3-3+38=30-3+38=68-3;計算的過程表現的是口算的思維方式。

那減法呢,73-40=33,容易。那73-48呢?可以試著把48變成一個整數,先給他2個,最後再減去兩個,也就是=73-50-2=23-2。我想這是最簡單我的方法了。

我家那小子,昨天考我28+多少=100。我心想好小子開始減法了。我從不說正確答案,隨口說60,就等他糾正,激發他的興趣。他立馬來勁,媽,你說錯了,28加60等於88呀。應該是72呀。我假裝低頭計算,呀是呀,你還厲害,教教我方法唄。他說20+80等於100呀,多了8個,再減掉。就是72啦。得意洋洋,我超級厲害吧!我伸出大拇指,你牛!哈哈! 他本身對減法還不太熟悉,所以直接用了反加法,也用了拆分與湊整。點贊!

歡迎專業老師指導糾正!


開心的一條魚媽


現在剛開始教育孩子加減法時,有很多地方是用數手指頭的方法。

這種方法到了小學是要拋棄的,我們家孩子先是在老家上小學一年級,回來就遇到這樣的問題,當時也是很頭疼。

最好的方法是,買一本口算書,每天堅持脫離數手指計算,長時間堅持,慢慢就糾正回來了。

我們現在四年級,還在每天算。這是他的口算書。



聰明森森


我作為一線數學老師來說說方法吧。

首先,100以內的加減法是以20以內加減法為基礎,先把20以內的加減法滾瓜爛熟。如何做到20以內的加減法的熟練呢?

1、熟記10以內的數的組成和分成。學校在教10以內的加減法教學就根據數的組成和分成來教的。例如:5的組成(按次序,有序能不重複不遺漏):1和4組成5,2和3組成5,3和2組成5,4和1組成5,那麼如果學生碰到加法算式3+2=?時,可以想3和2組成幾來得出答案。5的分成:5可以分成1和4,5可以分成2和3,5可以分成3和2,5可以分成4和1。如果學生做減法算式:5-3=?時,可以想5可以分成3和幾來找到答案。也就是說10以內加法算式都是根據數的組成來計算,10以內的減法算式是根據數的分成來計算,因此要熟練記住10以內的數的組成和分成(和背乘法口訣一樣重要)。10的組成有一個歌訣(湊十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親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湊成一雙手。根據這個歌訣,學生10的加減法計算得很快。

2、熟練20以內加減法法的計算。

(1)加法不進位類型。如12+5=?,思考方法:將12拆成10和2,先用2+5=7,然後再用7+10=17得出結果。

(2)加法進位類型。如8+6=?,先湊十,利用前面湊十歌,先想8和幾湊成10,孩子記住了歌訣(二八二八好朋友)很快就知道是2,就將6分成2和4,這樣先計算8+2=10,然後再用10+4=14得出結果。

(3)減法不退位類型。如15-3=?,思考方法:將15拆成10和5,用5-3=2,然後用10+2=12得出結果。

(4)減法退位類型。如15-7=?,思考方法:將是15拆成10+5,先用10-7=3,然後用3+5=8得出結果。也可以用拆7,將7拆成5和2,15-7轉化成15-5-2,然後得出結果8。

注意:20以內加減法是基礎,一定要爛熟於心!

3、計算100以內的加減法。10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加減法的方法是一樣的,分為四類,只是數據變大而已(具體例子見下面的圖片)。所以一定要把20以內的加減法的方法熟練,並能準而快的計算出來,100以內加減法就輕而易舉了。

另外100以內的加減法還可以採用列豎式的方法來計算。

以上是我的個人想法,希望能幫助到你。




一線老師的教書心得


本人有十年以上的學前教育經驗,整理出一整套完善的教學方法。百以內不用手指計算分如下幾步。

1.數與實物的對應以及數字的比大比小:

首先,讓幼兒知道數與實物之間的對應關係,比如大人寫出數字5,孩子就要知道拿出5個實際物體來代表數字5,讓孩子深刻理解數字與實物之間的對應關係。然後,進行數字的比大比小,知道哪個數字大,哪個數字小。

2.10以內的加法:

在熟背加法表的同時,運用記大數進小數的方式來進行計算。比如:2+5=,先在心裡記住大數5,再在5的基礎上順數兩個數字,也就是6、7。那麼2+5就等於7(這種方法就是脫指運算的基礎)

3.10以內減法:

與10以內加法類似,唯獨不同的是我們在熟背減法表的同時,運用的是記大數退小數的方式進行計算。比如8-3=,先在心裡記住大數8,再在8的基礎上逆數三個數。7、6、5。那麼8-3就等於5

熟能生巧,練多了自然就會反應出結果,就不用挨位數了。

4.20以內加減法

20以內加減法實際分為五大類題型:20以內不進位加法,20以內不退位減法,20以內進位加法,20以內退位減法,以及20以內的混加減。

但基礎是運用好補數表,並熟背補數表。那什麼又是補數表呢?補數表就是兩個數字相加結果正好等於10,那麼這兩個數字互為補數。比如說7的補數就是3,因為7+3正好等於10。在熟背補數表的同時,必須知道在兩位數中,哪位是個位?哪位是十位?這很關鍵。以下為各類型例題。

13+5=,運用個位與個位相加,十位與十位相加。個位相加得數寫到個位上,十位相加得數寫到十位上。個位相加得數等於或大於10需向十位進一。

18-2=,運用個位與個位相減,十位與十位相減。個位相減得數寫到個位上,十位相減得數寫到十位上。個位不夠減時,需從十位借一當十。

5.進位加法:

那麼,現在就出現一個問題,比如說7+8該怎麼算?7和8這兩個數字中8大7小,8的補數是2,8+2=10,在這道題中8+的是7,而不是2。7又比2大很多,所以這個得數肯定超過10,這個時候就需要運用補數了。

8的補數2,7又可以分成2和5,也就是7-2=5。那麼,8+2=10,再加那個剩下的5,就等於15。

還有讓孩子熟記一個特點,十加幾就等於十幾。10+3=13;10+8=18:10+4=14,以此類推。

6.退位減法:

16-8=,6-8不夠減,借一當十,就用10-8回頭再加剩下的6。因為8的補數是2,那麼10-8就得於2,再加上前邊剩下沒用過的6,最終結果就得8。

等20以內運算達到熟能生巧的地步,還可以用另一種更簡便的方法來計算。

減法加補數十位退一,加法減補數十位進一。

比如15-7=,7的補數3,5+3十位退一,就得8。

比如7+9=,9的補數1,7-1十位進一,就得16

是不是很簡單!

7.百以內計算:

20以內達到滾瓜爛熟的程度。百以內我一個月就能教會孩子,因為20以內才是最重要的基礎。

35+26=,6的補4,5-4=1,1落到個位上,3+2+進的1就得6,6落在十位上,最終得數61。

73-28=,8的補數2,3+2=5,5落在個位上,7-2-退的1就得4,4落在十位上,最終就得45。

注意:個位夠減或個位相加不大於等於十,就用不著補數法。

最後提醒各位家長,學習切勿囫圇吞棗只求快,一定要按部就班穩紮穩打的。要知道,這套初級教學方法是我們幼兒園三整年的課時內容。分為九步十一階教學法,你若想讓孩子個八月就學會真的不現實,那樣做只會坑了孩子。

補充一句,學習數學主要是先搞懂數理,尤其是在幼兒數學啟蒙階段尤為重要。不明數理的死記硬背還不如不學!


紫微星君


七歲孩子大概是一年級的,不用手指算100以內加減,涉及到孩子教學進度的問題。按教學進度基本上可以分為10以內的加減、20以內的加減、100以內的加減,同時在教法上面還需要結合記憶方法、訓練技巧來引導強化。

一、教學進度講授要按孩子的最近發展區進行

教學進度的學習上,建議要根據孩子的學習情況,以及孩子在學校裡的學習進度,根據教材的安排進行恰當的教學。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不能過快地講授,學得多,不見得就能學得好,需要在孩子的接受範圍內進行教學,抓住孩子的最近發展區來擴展孩子的學習內容。

最近發展區指的是孩子還沒有學會,但又剛好適合孩子學習的那部分內容。這個最近發展區就是孩子的學習區,是需要孩子用各種方法去學習和理解的。

二、教學過程中要注重記憶能力的訓練。

數學計算,在一定程度上等於記憶。10以內的加減法,是最基本的運算內容,所以是孩子一定要牢牢掌握的,不管是用理解還是用死記硬背的方法都要讓孩子牢牢記憶下來。所以,我們此時就可以運用記憶的方法來幫助孩子記憶。

有的人用手指的方式輔助孩子計算,有的用實物輔助孩子計算,有的用實物做演示幫助孩子理解……方法可以說是非常多的。我談一談我家對孩子在計算10以內加減法的引導方法。

孩子在計算10以內的加減法的時候,除了告訴孩子基本的方法、原理外,也做了各種演示,但這些東西是不是能幫助孩子掌握計算呢?不是那麼容易的,孩子學得快,但也忘得快。因為他們不知道這個東西是不是重要的,對學習上的概念還不夠強。所以,這時候我就用反覆做題練習的方式給孩子訓練,幾乎每天的題目都是類似的。

三、孩子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孩子的訓練技巧

在每天的練習,如果僅僅是計算題目,那作用是不夠的,還需要給孩子計時,看看孩子完成題目的時間,以時間來觀察孩子的計算能力是否進步。這時候就是對孩子的正式訓練,訓練時需要用到秒錶。秒錶就像一個法寶一樣,會讓孩子感覺到有儀式感,非常正式,孩子的心態就有所不同。

與孩子一起進行計算訓練的時候,家長可以與孩子比賽。比賽的過程中,可以先表現得差一些,讓孩子找到一點自信,感覺到自己比較厲害。然後根據孩子的計算能力提升,逐步提升計算的速度,適當的時候可以讓孩子在比賽中輸掉。一方面可以給孩子一種挫折,讓孩子學會遇到挫折解決的一些方法。另一方面,也讓孩子感受到不是必須拿第一,其他名次也是可以接受的,把心胸打開。

通過計時、比賽,孩子的計算能力就會提升的非常快速。

結束語

孩子的計算能力訓練,要在基礎的知識講解上,進行必要的記憶訓練與練習。在練習的過程中不要擔心題目的重複使用,這不是孩子覺得無聊的根本原因。我們要在這個過程中用類似於比賽等技巧,讓孩子感覺到有趣、好玩。

更多教育理念、學習方法,請關注@童教雷鳴,提升孩子綜合素質,營造書香家庭氛圍!


童教雷鳴


7歲孩子算100內加減,能用手指算,就一定要多用!這是鞏固孩子“具體形象思維”、形成“數感”、建立數學邏輯思維的最佳正確方式!為什麼不用?而去南轅北轍用什麼錯誤的方法誤人子弟呢?!

南京大學的兒童數學教育專家張俊教授的《幼兒如何學數學》一文寫到:“數學知識是一種什麼樣的知識?簡單的說,就是一種抽象性和邏輯性的知識。抽象的邏輯思維是從具體的外在動作逐步內化,然後在頭腦中進行重新的構造,最終形成一種抽象的邏輯關係......”

再參考國家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裡關於數學學習的大綱指導意見:學齡前兒童數學啟蒙的要點是,讓孩子在發展形象思維的同時,初步嘗試歸類、排序、判斷、推理,以此發展抽象邏輯思維能力。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幼兒要從自己的動作中逐步建立“數”與“量”的關係、通過具體的實物感知,形成“具體形象思維”,再內化到頭腦中思考,最終形成“抽象邏輯思維”,才能脫離手指這些實物去思考計算。

2歲前孩子的思維是靠自己的直覺感知和動作來完成的,思維是在動作中進行。最開始時孩子的動作往往是雜亂無章、漫無目的的,可是當他們反覆一個動作後,他們自己會慢慢感悟,原來某個動作的背後會對應一個結果,他們在“聽、看、玩”的過程中,就是在進行思考,是從不斷的操作過程中理解達到自己的目的的。

3歲的孩子就開始具體形象思維,並逐漸發展突出,他們會運用已知的具體事物去思考對應的關係。但卻缺少立體感和空間感。比如,我們讓孩子用數字加減去計算 2+3 等於多少,他們可能半天反應不過來,可是如果你用手指來舉例,問他們左手出兩個手指,右手出三個手指,一共有幾個手指,這樣孩子就很容易理解了。 在這個階段,家長要注意增加孩子的經驗,豐富孩子的詞彙和生活常識,多給孩子動手的機會,去豐富孩子的“已知面”,拓展培養孩子的具體形象思維。有些家長和老師片面地、刻板地教孩子多識字、寫字、計算等,對孩子的思維發展並沒有好處。

而到了7歲這階段的孩子已經初步具有了抽象的邏輯思維能力,他們能開始通過之前積累的“數”和“量”的關係、及簡單具體的表象去思考更深一層的問題了。比如,奧數中的“雞兔同籠”問題,假設孩子都沒見過雞也不知道兔子幾條腿,你如何絞盡腦汁去根據總腿數教孩子計雞算兔,孩子也會一臉茫然。正因為孩子見過兔子4條腿,在他腦中形成了數感,那麼即使你身邊沒有兔子,你再問他一隻兔子有4條腿,兩隻兔子有8條腿,那三隻兔子有多少條腿呢?他就很自然的答出來。再者,為什麼珠心算,一定要先通過實物算盤來訓練孩子呢?因為這就相當於孩子的手指,孩子通過這些具體物品來鞏固思維並在大腦中建模。

較為傳統的教學方法,都是從認知概念入手,告訴孩子,數是什麼,讓孩子鞏固數的認知。如果有孩子在上早教或補習機構的家長可以觀察一下,你孩子的老師在玩遊戲的時候、在教學的時候,是不是會很快地說出答案,或者不給小朋友去思考規律的時間,只是帶領小朋友按他的方式照做!這種學習方式,其實不符合小孩子的學習規律,只是在無數次地鍛鍊孩子的記憶能力,它和思維能力已經沒有關係了。

正確的數學啟蒙思路,應當是藉助生活中的實物,讓孩子在腦海中形成初步的數學概念。小孩子的學習過程不是被灌輸知識,而是應該從“啟發思維”入手,讓孩子自己在動作(遊戲、生活)中進行思考、琢磨出來的。如果7歲孩子自己能通過算手指正確得出100內的加減法,說明他已經能從具體的事物中(具體形象思維),懂得思考,形成了邏輯思維,建立起對應數學關係的理解了,已經非常OK了!

畫重點:

1、數學不是單純的“認識概念公式”、“數字計算”,而是以孩子的認知能力為前提,培養孩子數感,親近數字,建立數學思維習慣去動手實踐結論的一種“從多個角度看問題並解決問題”的邏輯思維能力。

2、算術≠數學,算術好≠數學思維好。 算數更多的是訓練孩子的機械記憶能力,而往往忽視了孩子數學思維的培養,隨著學習的深入,難度加大,有數感、幾何思維和邏輯思維的孩子就顯現出優勢了。

3、數學不僅僅是數字的運算,本身考察的就是孩子的數學思維,更是邏輯思維的推理能力。所以,要想孩子今後學習不掉隊,數學不拖後腿,從小就要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新資優教育CEO吳新


1、對於7歲的孩子來說,基本可以脫離數手指來算數學了,不過如何脫離,就是要提升孩子的數感及數學思維能力,在生活中、在遊戲中多和孩子互動,讓孩子理解數學的真正含義。

  2、要知道數學不僅僅是指學某一個知識或者概念,學習數學其實很重要的是孩子的思維方式,在數學啟蒙過程中,有些家長急於求成,以成人思維來教數學,讓孩子死記硬背一些加減乘除口訣,實際上孩子對於數的理解要通過不斷的操作、不斷的體驗才能夠了解。

  3、還可以給孩子買一些數學用具或者早教機,讓孩子在玩中學習,那樣孩子會學得更快樂。

  4、生活中,其實很多時候都暗含著數學計算,家長要做的就是發現這些計算的機會,給孩子提供多樣化的計算環境。比如超市就是一個非常適合給孩子練習計算能力的地方,在購買多件商品後,到底需要花費多少錢,可以讓孩子自己來算一算。同樣的產品,在打折促銷時,不同的方案,到底應該買哪一種,會更加優惠。數學是一門實用性非常高的學科,家長只要善於發現,就能找到很多練習的機會。  

希望能幫到你



龔十三


不用手指算是對的。兩種方法算理不同,不用手指算更能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這是我的看法。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3a7000d751599477d3e\

光頭笑爸王


先學會加大和減法口訣,死記硬背下來,然後教會算式上下±,俺家寶寶已經開始學這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