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追肥时间怎么确定?肥料怎么选?

水果小哥66


我来自我国种植小麦的大省——河南,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小麦是我国大多数北方人的主食,一日三餐都离不了。以前小麦的产量很低,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肥料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小麦的产量,现在亩产能达到一千多斤。科学追肥是小麦高产的一大关键要素,追肥时间和肥料的种类都十分的重要,要根据小麦的长势和具体情况来合理施肥。

底肥不足的低产地块、长势较弱的小麦在过完春节浇返青水之际追施尿素

我国北部地区是盛产小麦的基地,由于北方地区降水量偏少,干旱天气比较多,特别是冬天干燥缺水,所以冬小麦受影响比较大。一般在过完春节小麦返青之际就要开始浇水追肥了,这个时候正是小麦开始快速生长发育的时期。今年由于我国赶上了一场疫情,道路交通中断,不能出门,肥料运不进村,导致小麦追肥受到一定的影响。

根据往年的经验都是看小麦的生长情况,缺水、发黄、营养不良、长势较弱的麦田这个时候就要开始追加肥料了。

肥力良好,长势健壮的麦田3月中旬拔节期追施尿素或复合肥

进入三月份以来,气温逐渐升高,小麦长势比较快,是吸收肥水的高峰期。根据大量实践证明,拔节期追肥也是一个投资少、简单易行的增产措施。可以追施尿素或者专用复合肥。

尿素含氮量高,对小麦的生长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在施肥的时候要讲究方法,否则达不到增产的效果。

追施尿素注意事项:

1,掌握好用量,施用均匀。每亩地用量15—20公斤为宜。施用太多会烧坏小麦,而且造成肥料浪费,严重的会导致小麦倒伏等现象。低产地块增加施肥量,高产地块就减少施肥量。

2,有的农民朋友为了省事直接把尿素抛洒到麦田,这样施肥方法不正确。尿素见水既融,会被浇水或者雨水冲走,而且洒到地表还会烧伤麦叶。应当采用施肥机施于小麦根部,5公分左右深。尿素属于中性肥料,不可与碱性肥料混用,以免影响肥效。但可与氯化钾、过磷酸钙、磷矿粉等肥料混用,增产效果比较明显。

总体来说小麦的追肥时间要看小麦的具体生长情况来决定,返青期和拔节期是两个最佳的追肥实际,一定要合理科学施肥,祝大家今年都能有一个好收成!


精彩尉氏


小麦追肥时间的确定,要根据小麦的需肥规律和长势来确定,在小麦对养分需求的临界期和最大效率期施肥,是小麦获得高产的必要条件。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小麦的追肥技术。

一、小麦的营养特点及需肥规律
1、小麦对氮、磷、钾的平均吸肥量

根据长期的种植经验和测定结果,在中等肥力的土壤上种植小麦,每生产1000千克的小麦,对氮、磷、钾的需求量分别是:氮(N)30千克,磷(P2O5)12.5千克、钾(K2O)25千克,在减去土壤本身存在的养分,理论上讲,每生产1000千克所施用的养分量要小于上述的数字。

2、小麦吸收养分的临界期和最大效率期

对小麦进行追肥时,要把握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两个极其重要的养分时期,即小麦的营养临界期和小麦的养分最大效率期。

(1)、小麦的营养临界期

在小麦的营养临界期,可能对某种养分的需求绝对数量不是最多的,但绝对是敏感期。如果在营养临界期,某种养分缺失,小麦的生长发育就会受到限制,后期无论如何补充养分,前期造成的损失再也难以挽救回来。

  • 氮素:氮素的养分临界期在小麦的分蘖期和小麦幼穗分化的四分体期,在这两个时期,氮素缺乏,会导致小麦分蘖数和穗粒数明显减少,造成减产。

  • 磷素:磷素的营养临界期在小麦的三叶期。

  • 钾素:钾素的营养临界期在小麦的拔节期。

(2)、小麦的养分最大效率期

小麦养分的最大效率期,也因养分的不同而有差异。

  • 氮素:氮素的最大效率期在拔节前至孕穗期,对氮素的需求量占到总需求量的37%以上。

  • 磷素:磷素的最大效率期在抽穗至扬花期。

  • 钾素:钾素的最大效率期在孕穗期。

根据小麦的生育规律和营养特点,对小麦的施肥应重视基肥和早施追肥。一般情况下,基肥用量占到了总施肥量的60%~80%,追肥用量占到总施肥量的20%~40%。

三、小麦追肥时间的确定及肥料的选择

按照小麦的种植习惯,基本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施肥期也略有差异,但基本规律和施肥量大体差不多,下面我就以冬小麦的追肥来说说小麦追肥时间的确定及肥料的选择。

(1)、苗期追肥

施肥时间在出苗后的分蘖初期,这一时期的施肥以氮肥为主,每亩追施尿素4千克或碳铵7.5千克。

(2)、越冬期追肥

许多地方把越冬期追肥也叫“腊肥”,这一时期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小麦分蘖生根和长成壮苗。肥料的选择以施用半速效性和迟效性农家肥为主,每亩施尿素4千克或碳铵7千克。

(3)、返青期追肥

返青期追肥要根据前期水肥供应、麦苗长势来确定。

对于肥力较差,前期基肥不足、麦苗长势弱、分蘖少的麦田,返青期肥水有良好的作用,可在起身初期趁冬季解冻“返浆”的机会追肥,可以提高成穗率。因此,应早追或者重追返青肥,每亩追施尿素6千克或碳铵17.5千克,追肥时应深施6厘米以上。

但对于群体过大、苗旺的麦田,要控制肥水,因为这次肥水把握不好,常常会导致群体过大,后期容易发生倒伏,穗重降低。因此,肥力高的土壤,且冬季施肥浇水的麦田,返青期可以不用追肥,但需要进行中耕或顶凌耙压以提高土壤的保墒能力,或通过深中耕伤根达到控长的作用,促进麦苗早发稳长。

(4)、拔节期追肥

拔节期的施肥量要根据麦苗长势具体确定。壮苗或旺苗应少施或不施氮肥,弱苗根据具体情况每亩追施尿素12.5千克。

(5)、小麦的根外追肥

在小麦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从抽穗到乳熟期,如果小麦的叶片颜色出现发黄,有脱肥早衰现象的麦田,每亩可喷施1%~2%的尿素溶液50千克左右防止脱肥早衰现象的发生;而对于贪青晚熟的麦田,可每亩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50千克促进小麦成熟;

或喷施多元素微肥,结合防病治虫进行,起到一喷多防的效果。在小麦生长的中后期,小麦根系的吸收能力已经退化,对西南风的到来,小麦不熟逼熟,可以通过根外追肥,能够有效抵抗西南风的危害,让小麦顺利完成灌浆期,一般要比不喷肥亩产提高200斤左右,每5~7天喷施一次,连喷2~3次。

对于小麦追肥时间和肥料的选择,要根据小麦的生长规律及需肥规律,结合小麦自身的长势,科学合理的施肥,才能有效促进小麦的分蘖和提高成穗率,从而为高产打下基础。

新农鸣


每年春回大地的时候,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总是一派纷纷向荣的景象。特别是在我们农村中,春耕、播种、浇水、施肥等事项也进入了农户的议事日程中。而这个时期我们种植冬小麦区域里,农田中种植的小麦开始分蘖,马上要进入营养生长最快速的时期,因此,此时也正是实施小麦追肥的关键时期,这时期为小麦实施追肥也是小麦吸收肥力最好的关键期。因为,初春土壤化冻后,土壤表层聚集的水分较多,土壤返浆,此时施肥能够促进根部对肥料的吸收,提高肥料利用率,为麦苗生长提供足够的营养,为小麦下一时期正常生长而提供了有力保障。


当然,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小麦种植区域比较广泛,在小麦是否要实施追肥和肥料的使用,自然要因地制宜并结合以下几个因素,合理制定小麦的追施肥计划。这样才能保证小麦的正常生长需要,达到高产丰收的目的。

农嫂所处的居所是在山东半岛的烟台,在我们这一带,小麦进去营养生长的快速期是在3月中下旬这个时间段。我们小麦种植农户在为小麦实施追肥一般是根据秋季播种时的施肥情况而定。如果在播种时底肥施用了足量的有机肥,或者按照测土方法施足了肥料的而且墒情也是较好的地块,那么这样的田块中的小麦在返青前或是返青后的长势一般都是会较好的,麦苗旺盛且壮。对于这样前期肥力较足的地块我们农户在这个时期一般对其不加以追肥和浇水的,施肥和浇水的时间我们一般都是推迟到拔节中期进行,追肥所选择的肥料也只是施用一些磷钾肥而不施用氮肥。


因为,这类田块的麦苗如若我们在过的早对其进行追肥浇水或是过多的施用氮肥,那么就会造成小麦出现旺长的现象和产生一些大量的无效分蘖,这些无效分蘖不但会消耗大量营养而且还会造成田间郁闷增加了滋生病虫害的几率;也容易造成后期小麦贪青,出现青粒。

而如果在播种季节施肥不足,或是因墒情差、或是由于播种比较晚而出现的肥力不足、苗弱、苗差的现象地块,对于这样的地块,我们应在浇封冻水之时就应予以追肥,肥料应以尿素为主。每亩可小量置入,以8–10公斤即可。进入返青阶段时应尽量提早进行施料的追施和浇水工作,以促进分蘖提高成穗率。这时候的肥料应以每亩施入速效尿素15–20公斤和配比10斤的磷钾肥为宜。另外施肥后应配合浇水工作一并进行。有灌溉条件的要深耧深施,防止肥效挥发。


另外,在小麦拔节期间至杨花期后和灌浆期也可以进行根外追肥。拔节至扬花期前喷施硼肥,可增加小麦千粒重。扬花期后至灌浆期,结合喷施磷酸二氢钾叶面用肥吸收更快捷,比基施上肥效果显著。


农嫂话农事


感谢能回答这个问题,我是在农村,自己种的也有小麦,根据自己的一些经验,通过以下4点给大家分享。

1、看苗施好返青肥 对2、3类苗要早施返青肥。1般于2月上旬每亩施尿素5⑺千克。对群体严重不足的弱苗,应适当重施返青肥。麦田有点片弱苗时,可酌情施“偏心肥”。稻茬麦地区可适当早施。旺苗、壮苗返青肥不施氮肥,但基肥磷钾肥施用较少的田块可亩施磷钾含量较高的小麦配方肥10⑴5千克,对壮杆防倒伏有好处。

2、普施、重施拔节肥 1类苗于3月中下旬,每亩追施尿素8⑴0千克。已追施过返青肥的2、3类苗,可推延到3月下旬至4月上旬,亩追施尿素5⑻千克。如果拔节早期麦苗叶色正常不落黄,肥料分两次施用,拔节期、孕穗期各半。返青肥与拔节肥总量每亩尿素不超过10千克为好。

3、防范“倒春寒” 早春容易产生“倒春寒”,各地要加强土壤墒情监测。在寒流到来之前,如果土壤墒情不足应及时灌溉浇水,可有效减轻冻害对小麦的伤害。冻害产生后要及时追施速效肥或喷施叶面肥,如尿素和磷酸2氢钾混合液,或美州星、黄腐酸等叶面肥,增进小麦恢复生长。

4、适时叶面喷肥 小麦生育后期进行叶面喷肥,是延长叶片功能期和保持小麦根系活力,避免早衰,防御干热风,增进子粒灌浆,增加粒重、提高子粒品质的1项重要措施。叶面喷肥1般在4月底5月初小麦孕穗至灌浆前中期进行,可每亩用1千克尿素、200克磷酸2氢钾兑水50千克进行叶面喷洒,喷洒次数2⑶次,相隔时间7⑴0天,喷洒时间以早上10点之前和下午4点以后为好。也可结合防治病虫害进行,但应注意随配随用。

以上是个人经验和建议,只供参考。





仁哥小农


【庆双与三农同行】小麦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播种,尤以北方播种面积最大。而给小麦确定施肥的时间,是根据小麦一生中生理在不同时期对肥料的需求确定的。

●小麦需肥的特点:小麦在整个生长过程中主要有三个需肥时期段,只要在三个主要的需肥时期段满足其肥料供给,就能夺得小麦的丰产。

○倒扦期:小麦在出苗后不久,分生出叶片,由针状直立生长转为散状生长,称为“倒扦期”。此时,小麦苗幼嫩,脱离母体(种子)自带营养消耗殆尽,需要得到外源营养的补充。此时应及时给小麦幼苗施肥,以速效性氮素化肥为主,施肥量占总追肥量的20%一一25%左右。此期施肥称为“倒扦肥”,是小麦一生中第一个需肥期。

○分蘗期:小麦“倒扦”后约10一15天就进入了分蘖期,此时小麦根系发达,植株生长旺盛,能从基部分生出数个萌蘖,称为“分蘖期”。此期,小麦要分蘖出有效的基本苗数,才能够达到丰产,因而需肥量大。应以氮肥为主,施肥量占总追肥量的35%一一40%左右。此期施要“猛”,以促进小麦快速分蘖,而此时外界气温也较高,有利用小麦对肥料的吸收。此期施肥称为“分蘖肥”,是小麦一生中第二个需肥高峰期。

○拔节期:在南方,小麦的拔节期是在“立春”之后。随着气温的上升,小麦苗停止分蘖,由分蘖期的散状生长转为立直生长,是小麦一生中第三个需肥高峰期。此期施肥后,不但要供给小麦拔节壮秆,而且还要供给小麦以后的孕穗、抽穗、扬花与结实,需肥时间长,需肥量大。因此,此期施肥要“重”,以满足小麦中后期生长对肥料的需求,施肥量占总追肥量的40%左右,以碳酸氢铵或尿素为主,可对入清粪水配合施用。

●小麦施追肥的原则与肥料的选择:在给小麦施追肥的时候,为了及时为小麦生长发育提供营养,以避免小麦需肥脱节,要选择施肥后能够快速地释放肥效的肥料。适合作小麦追肥的肥料主要以氮素肥料为主,其中碳酸氢铵、尿素等常用的化肥是不错的选择。


庆双


#大 家好,我是三农领域创作者金秋麦穗儿#由于今年疫情的影响,我们给小麦地送农家肥的事都没提上日程了,但我是个农民,而且小麦是我家年年必种的农作物 ,那么小麦追肥都需要在那几个关键时期和注意哪些事项呢?今天我就给大家说说。小麦在我们北方地区是最早种植的农作物,也是最早熟的,收完小麦的地翻耕后不误种植大白菜。



小麦的底肥在种植时候早已施过了,接下来的肥要根据苗的情况来施。过早过晚施肥都不好,也不利于产量形成。春小麦施肥多在3月上旬,小麦植株主茎节间长度已经定长,第二节间正在起身伸长时施肥,因为此时施肥就不会造成茎部节间太长而削弱植株抗倒伏能力。


小麦生育期氮肥的总用量一般为13公斤/亩左右,如果基肥施入的氮量已达到13公斤/亩,给小麦施肥除了把握好时间,肥量也是关键,麦田株体过旺的话,就该考虑不施或者少施氮肥。施肥数量以亩追尿素8-10公斤为宜。说真,我们每年给农作物施肥真的是拿秤 来称,生怕多了少了亏待了庄稼。

老人们常说“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现在种地,除了粪,肥是重点。给小麦施肥也得根据当地气候条件,来对应施肥方法。 风和日丽的日子,麦田就比较干旱,如果观察小麦焉头塔拉,就赶紧浇水,浇完水等地里能下去人了再施肥,小麦墒情好了,施磷钾复合肥最适宜。



而尿素适合于机械化施肥。由于 尿素容易结块, 消化比较缓慢,它们不易直接被作物所吸收,要在土壤中转化成铵态氮后才可以发挥其的价值。我家购买回来的尿素有两种,有一种颗粒比较大,而另一种正好相反,所以尿素无论颗粒大小,做追肥施用时都要比碳铵提前几天。


小颗粒尿素一般被水溶后做叶面施肥,其浓度一般为0.5%~2%。 而大颗粒尿素则需要埋土才能把肥性发挥到最大,小颗粒尿素溶解和释放的速度要稍快一点。大颗粒尿素在土壤中的溶解和释放稍慢一点。总之,农业知识太多太杂了,掰着指头反正是数不过来的。

总之,北方的春播小麦、还处在弱苗状态就要早追肥,促进分蘖,正常苗情下起身期追一次肥,尿素的施用量15-20公斤/亩就可以,而对于强筋小麦,则要在扬花期加1次追肥,施尿素4-5公斤/亩,增加小麦中蛋白含量,小麦是早熟作物,有的地方喜欢套种,在麦地里套种玉米和葵花,这样就能一年收两茬粮食,我家种小麦则一种一片,就是为了收割机割完赶快种冬菜,也是一年两收。好了,今天就到这里。(三农领域创作者金秋麦穗儿)喜欢我关注我



金秋麦穗儿


根据苗情施肥。冬小麦的苗情可分为群体和个体两个方面,将群体与个体综合起来看苗情,如果麦田属于群体大、个体旺的苗情,首先要适当控制其长势,亩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30-40克加水30公斤喷雾,控制旺长。其次,这类麦田应将追肥时间向后推,当麦苗长到倒二叶时,就是小麦穗分化到四分体时进行追肥,恰到好处。过早追肥不好,过晚也不利于产量形成。对于晚播瘦弱小麦,多在3月上旬,小麦植株主茎第一节间长度已经定长,第二节间正在起身伸长时施肥,这样不会造成茎部节间太长而削弱植株抗倒伏能力。

二、冬小麦年后追肥的数量应统筹考虑土壤肥力和麦田前期底肥施用情况。根据麦田生长的实际情况,小麦生育期氮肥的总用量一般为13公斤/亩左右,如果基肥施入的氮量已达到13公斤/亩,而且施肥位置较浅(10cm),麦田群体过旺的话,可考虑不施或者少施氮肥。从越冬苗数来看每亩有40万头以下的麦田或仍处于单根独苗的麦田是施肥的重点,施肥数量以亩追尿素8-10公斤为宜。

三、要根据天气条件和肥料种类,采用相应的施肥方法。天气晴好,麦田比较干旱,必须以浇水为主,推后追肥。对墒情好的麦田,以亩施磷钾复合肥5-7公斤为宜。

四、大颗粒尿素与小颗粒尿素在施用方法、肥效上都有什么异同点?

大、小颗粒尿素,有效成分都是水溶态速效性氮素分子,而且含氮量都是46%。只是两者的粒径大小不同,大颗粒尿素相对小颗粒尿素粉尘含量低,抗压强度较高,流动性好,可散装运输,不易破碎和结块,适合于机械化施肥。

尿素都是分子态氮,它们直接被作物吸收的数量不多,要在土壤中转化成铵态氮后才可以大量吸收。所以尿素无论颗粒大小,做追肥施用时都要比碳铵提前几天。

注意,大小颗粒尿素都不能与硝酸铵、硝酸钠、碳酸氢铵等吸湿性强的化肥混合使用。

大颗粒尿素的溶解速度稍慢,适于做基肥,不宜做追肥和冲施肥施用。它的颗粒大小与磷酸二铵相匹配,可以用做掺混复肥的材料。

小颗粒尿素适用于各种土壤和各种农作物,是含氮高的氮肥,可作为基肥和追肥施用。将小颗粒尿素作追肥使用时,最好是条施或穴施,尽量不要撒施。若无法条施或穴施时,则最好在小雨前后,土壤湿润时撒施。作返青肥时用量不宜过多,作分蘖肥、穗肥时要施足。作根外追肥时也有一定增产作用。小颗粒尿素宜做叶面施肥,其浓度一般为0.5%~2%。

大颗粒尿素价格略高于小颗粒尿素。

小颗粒尿素溶解和释放的速度要稍快一点。大颗粒尿素在土壤中的溶解和释放稍慢一点,二者肥效的快慢之差是很小的。做追肥时,小颗粒尿素的肥效要稍快于大颗粒尿素的肥效。而从损失的角度来比较,大颗粒尿素的损失较小,同时大颗粒尿素缩二脲含量低,这对作物有利。


富川后生仔


作为世界三大作物之一的小麦是中国最重要的口粮,我国北方人民以小麦面粉为主食,又是北方农民每年必种的农产品之一。小麦追肥时间怎么确定?肥料怎么选?下面我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1、与季节、气温、气候有关

开春之后是小麦的返青期,这时候应适当追肥尿素,可以使小麦茁壮成长,。为小麦能更好的生长,吸收肥料最好再进行一次春灌,冬小麦的生长温度为15℃~20℃,最高温度35℃~40℃,当室外温度达到15℃左右便可以增施氮肥,这时候应同时进行一次补水,注意温度不能过于太低,为防止气候突变,温度降低而引起冻害。

2、根据小麦生长状况

小麦分为返青期、拔节期、孕穗期,施肥时要结合麦苗的生长情况,如麦苗过旺要适当控制长势,以防倒伏。

3、肥料的选择

小麦的生长需氮、磷、钾、铁等多种元素,相对氮钾较多,底肥可用农家肥、有机肥、复合肥等元素。科学正确的混合使用,追肥以氮肥为主可适量增加钙肥等微量元素

综上所述,小麦的茁壮健康成长要选择合适正确的好肥料和注意追肥的正确时间,保证小麦的生长,提高小麦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农村敏子


一、根据苗情施肥。冬小麦的苗情可分为群体和个体两个方面,将群体与个体综合起来看苗情,如果麦田属于群体大、个体旺的苗情,首先要适当控制其长势,亩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30-40克加水30公斤喷雾,控制旺长。其次,这类麦田应将追肥时间向后推,当麦苗长到倒二叶时,就是小麦穗分化到四分体时进行追肥,恰到好处。过早追肥不好,过晚也不利于产量形成。对于晚播瘦弱小麦,多在3月上旬,小麦植株主茎节间长度已经定长,第二节间正在起身伸长时施肥,这样不会造成茎部节间太长而削弱植株抗倒伏能力。

二、冬小麦年后追肥的数量应统筹考虑土壤肥力和麦田前期底肥施用情况。根据麦田生长的实际情况,小麦生育期氮肥的总用量一般为13公斤/亩左右,如果基肥施入的氮量已达到13公斤/亩,而且施肥位置较浅(10cm),麦田群体过旺的话,可考虑不施或者少施氮肥。从越冬苗数来看每亩有40万头以下的麦田或仍处于单根独苗的麦田是施肥的重点,施肥数量以亩追尿素8-10公斤为宜。

三、要根据天气条件和肥料种类,采用相应的施肥方法。天气晴好,麦田比较干旱,必须以浇水为主,推后追肥。对墒情好的麦田,以亩施磷钾复合肥5-7公斤为宜。

四、大颗粒尿素与小颗粒尿素在施用方法、肥效上都有什么异同点?

大、小颗粒尿素,有效成分都是水溶态速效性氮素分子,而且含氮量都是46%。只是两者的粒径大小不同,大颗粒尿素相对小颗粒尿素粉尘含量低,抗压强度较高,流动性好,可散装运输,不易破碎和结块,适合于机械化施肥。

尿素都是分子态氮,它们直接被作物吸收的数量不多,要在土壤中转化成铵态氮后才可以大量吸收。所以尿素无论颗粒大小,做追肥施用时都要比碳铵提前几天。

注意,大小颗粒尿素都不能与硝酸铵、硝酸钠、碳酸氢铵等吸湿性强的化肥混合使用。

大颗粒尿素的溶解速度稍慢,适于做基肥,不宜做追肥和冲施肥施用。它的颗粒大小与磷酸二铵相匹配,可以用做掺混复肥的材料。

小颗粒尿素适用于各种土壤和各种农作物,是含氮高的氮肥,可作为基肥和追肥施用。将小颗粒尿素作追肥使用时,是条施或穴施,尽量不要撒施。若无法条施或穴施时,则在小雨前后,土壤湿润时撒施。作返青肥时用量不宜过多,作分蘖肥、穗肥时要施足。作根外追肥时也有一定增产作用。小颗粒尿素宜做叶面施肥,其浓度一般为0.5%~2%。

大颗粒尿素价格略高于小颗粒尿素。

小颗粒尿素溶解和释放的速度要稍快一点。大颗粒尿素在土壤中的溶解和释放稍慢一点,二者肥效的快慢之差是很小的。做追肥时,小颗粒尿素的肥效要稍快于大颗粒尿素的肥效。而从损失的角度来比较,大颗粒尿素的损失较小,同时大颗粒尿素缩二脲含量低,这对作物有利。





勤奋的老赵


小麦追肥的时间确定和肥料选择

01 根据苗情施肥

冬小麦的苗情可分为群体和个体两个方面,将群体与个体综合起来看苗情,如果麦田属于群体大、个体旺的苗情,首先要适当控制其长势,亩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30-40克加水30公斤喷雾,控制旺长。其次,这类麦田应将追肥时间向后推,当麦苗长到倒二叶时,就是小麦穗分化到四分体时进行追肥,恰到好处。过早追肥不好,过晚也不利于产量形成。对于晚播瘦弱小麦,多在3月上旬,小麦植株主茎第一节间长度已经定长,第二节间正在起身伸长时施肥,这样不会造成茎部节间太长而削弱植株抗倒伏能力。

02 追肥数量怎么确定?

根据麦田生长的实际情况,小麦生育期氮肥的总用量一般为13公斤/亩左右,如果基肥施入的氮量已达到13公斤/亩,而且施肥位置较浅(10cm),麦田群体过旺的话,可考虑不施或者少施氮肥。从越冬苗数来看每亩有40万头以下的麦田或仍处于单根独苗的麦田是施肥的重点,施肥数量以亩追尿素8-10公斤为宜。

03 根据天气选施肥方法

天气晴好,麦田比较干旱,必须以浇水为主,推后追肥。对墒情好的麦田,以亩施磷钾复合肥5-7公斤为宜。

04 尿素大小颗粒如何选?

大、小颗粒尿素,有效成分都是水溶态速效性氮素分子,而且含氮量都是46%。只是两者的粒径大小不同,大颗粒尿素相对小颗粒尿素粉尘含量低,抗压强度较高,流动性好,可散装运输,不易破碎和结块,适合于机械化施肥。

尿素都是分子态氮,它们直接被作物吸收的数量不多,要在土壤中转化成铵态氮后才可以大量吸收。所以尿素无论颗粒大小,做追肥施用时都要比碳铵提前几天。

注意,大小颗粒尿素都不能与硝酸铵、硝酸钠、碳酸氢铵等吸湿性强的化肥混合使用。

大颗粒尿素的溶解速度稍慢,适于做基肥,不宜做追肥和冲施肥施用。它的颗粒大小与磷酸二铵相匹配,可以用做掺混复肥的材料。

小颗粒尿素适用于各种土壤和各种农作物,是含氮高的氮肥,可作为基肥和追肥施用。将小颗粒尿素作追肥使用时,最好是条施或穴施,尽量不要撒施。若无法条施或穴施时,则最好在小雨前后,土壤湿润时撒施。作返青肥时用量不宜过多,作分蘖肥、穗肥时要施足。作根外追肥时也有一定增产作用。小颗粒尿素宜做叶面施肥,其浓度一般为0.5%~2%。

大颗粒尿素价格略高于小颗粒尿素。

小颗粒尿素溶解和释放的速度要稍快一点。大颗粒尿素在土壤中的溶解和释放稍慢一点,二者肥效的快慢之差是很小的。做追肥时,小颗粒尿素的肥效要稍快于大颗粒尿素的肥效。而从损失的角度来比较,大颗粒尿素的损失较小,同时大颗粒尿素缩二脲含量低,这对作物有利。

5,高氮复合肥

很多种植户会用高氮复合肥追肥。小麦种植时,底肥施用过少容易出现缺素症,症状为麦苗发红、发紫,如单一补氮素,不好缓解,还需补磷肥、钾肥等,但以氮素为主,这些情况下最好施高氮复合肥。

6、追肥方法

追肥时不建议撒施,沟施最好,尤其是追施尿素时(尿素转化为氨,易挥发),沟施覆土,利用率能得到大大的提高。

以上就是小麦返青追肥的介绍了,大家要是还不了解,也可以请教有经验的种植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