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2020高考語文作文題目會不會與新冠狀肺炎有關?

會,但不會直接說肺炎。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得明確一件事情,語文作文在考什麼?

這裡提供一一個觀點:語文作文考的是學生觀察和表達世界的能力。

所以,在本次國難化的疫情下,考的不該是疫情本身,而是面對疫情的舉措,和出現的問題。

所以在這裡,我們可以思考幾個假設:

1.社會和個人的矛盾。微博裡鋪天漫地的#逃離武漢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的武漢封城。為了控制疫情我們讓武漢人做出犧牲,這是社會的需求。個人想擁有更好的生活和醫療條件,這是個人的需求。如何平衡這個矛盾,是一個深刻的命題。

變種: (1) 疫情發生後,社會盈利機構是不是該無條件退款(車 票機票酒店等等) ;(2)國難財 應不應該發(是不是一-定程度上提升利潤,能更好地促進生產,最大效率滿足疫區需求)

2.信息傳遞機制。這裡不對武漢前期的疫情防控和對外機制做評價,單考慮一個問題: .公眾的知情權和社會平穩性的矛盾。說的太多,可能引發恐慌,反而不利於控制;說的太少,可能不重視,引發進一-步的擴散。是無條件去滿足知情權,還是一定程度,上去做一個平衡。

變種: (1)自媒體的興起的好處和弊端; (2) 社會監督機制應該怎麼建立,怎麼發揮作用。

3.物質&精神性的重建。這是一個老生常談,也是作文非常愛考的領域。比如以本次疫情而言,出現了反常的順序,- -開始,武漢政府說冠狀病毒相關醫療費用由政府承擔;第二步,各醫院面向社會需求物質支援(物質為主,可以捐款,但說實在的,不是缺錢,是缺資源),而第三步即將發生,對醫生和患者的精神性關懷。網上有一句傳的很多的話:實際.上哪有白衣天使,只是那些學生,穿上了防護服,學著去救人。在患者面前的救世主,本身也是需要關懷的主體,當物資滿足之後,一定會出現物質上的需求。

為什麼我說順序奇怪?合理的順序不應該是:調動社會資源滿足疫情所需 調用經濟資源緩解特定群體經濟壓力一調用其他資源完成各群體的精神性重建。

災難是可怕的,災後的重建卻是容易被忽視的。世界上最寒心的事情之- -恰恰就是社會的傷疤好了,但我們卻忘了還有那麼一些人在經歷著隱藏的疼痛。如何全社會完成特定群體的精神性重建,是後面很長時間的社會責任。

其實類似的角度會有很多,但本質只有一個目的:

還是一個學生的高中生,應該如何去看待這件事情。高考是走向獨立的標誌,年輕人的態度也很大程度決定了未來社會的趨勢。

附上魯迅先生的一句話:

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世界上本沒有公序良俗,當認可的人越來越多,也就有了更多的可能去成為潛在的公信。

聲明:部分資料來源於網絡,如果對文章內容存在疑問,歡迎通過評論反饋給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