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學習中醫,如何入手?

用戶7195694138390


學好古文,背中醫基礎知識,掌握簡單的小病的治療方法,可臨床驗證一下,有了療效,治好了別人的病,才能讓人信心大增,繼續深入下去。


炁無炁道一炁


學習中醫如果是學生,可以考慮報考中醫學院中醫學專業,在學校進行系統學習。

如果是自學,先應考慮學習的目的是什麼,想學到什麼程度。如果只是瞭解,可以先看看劉力紅的《思考中醫》,艾寧的《問中醫幾度秋涼》等普及性的書籍,也可以看看青斗的《大中醫》這部小說。這些書未必能完全看懂,但可以留些總體的印象。然後學習一下經脈穴位,刮痧,按摩,拔罐,然後再學習日常食材的功效,學一些簡單的藥膳。基本就可以了,如果想再深入一些,學一些感冒咳嗽發燒等常見病的診斷和調理就差不多了。

如果想深入的完整的學習,先準備一套《中醫基礎學》、《中藥學》《方劑學》、《病理學》、《診斷學》之類的教材,好好翻閱一下,目的為了掌握一些專業名詞,對這些有個統一完整的印象和理解;然後學習《藥性賦》、《本草四百味》、《瀕湖脈學》、《湯頭歌訣》、《醫學三字經》、《醫方集解》、《黃帝內經》、《難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神農本草經》、《溫熱論》、《溼熱條辨》、《溫病條辨》等等。如果想學習針灸,那《針灸甲乙經》、《針灸大成》、經穴分寸歌訣及各種針灸歌訣就需要學習了。這些都是基本的,等後面增加見識時,《中藏經》、《諸病源候論》、《千金方》、《外臺秘要方》、錢乙、劉完素、李東垣、朱丹溪、張從正、《本草綱目》、張景嶽、喻嘉言、傅青主、《醫宗金鑑》、黃元御、陳修園、《醫學折衷參西錄》、《血證論》等等都是需要了解參考的。

以上是本人對於初學中醫者入手方面的一點建議,希望能有所幫助。


喃語低徊


分享醫學健康知識,共享幸福快樂人生,我不是知識的創造者,只是醫學文化的傳遞者。關注我,共話健康。

您好,我是騎著蝸牛去戰鬥的小李子,很高興能與大家探討初學中醫的問題。

中醫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為中華民族的五千年傳承保駕護航做出了重大貢獻。像提問者這樣想學中醫的人來說真是佩服。傳承中醫需要這樣想學、愛學,堅持學的人。

作為科班出身的我,也經歷過沒有人指導,迷迷糊糊走入中醫世界的感受。要想學好中醫,不能三分熱度,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首先,需要對中醫感興趣,有學習中醫的強烈意願。興趣是學習的老師,如果不喜歡😔,就算是華佗再世也教不了這樣的弟子。

其次,中醫是經驗醫學,只有興趣還不夠,需要記憶,熟讀經典,做為初學者最好還是看《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剛開始不需要理解,就是要背,背到滾瓜爛熟的程度最好。

最後呢,還是跟師學習,剛開始的時候肯定什麼都不懂,就需要好好聽、好好記,熟悉臨床病歷,聯繫自己所記憶的書本知識,逐漸就可以體會里面的精髓。

當然啊!可以同時背誦《湯頭歌》、《瀕湖脈學》等。“三人行,必有我師”,多向身邊的朋友們學習中醫基本操作技術,比如簡單操作的艾灸、推拿按摩、拔罐、刮痧,也可以關注我,會定期發一些中醫方面的知識。

我是騎著蝸牛去戰鬥的小李子,希望我的表達能對大家起到一定的幫助,碼字不易,謝謝給予支持


騎著蝸牛去戰鬥


我個人認為,從經絡穴位開始學習吧!可以看很多視頻,在親戚朋友身上試著練習,同時熟讀黃帝內經,傷寒論


任予芳


先把《傷寒論》一書抄寫5遍再熟讀,再看《胡希恕經方傳真》聽胡希恕傷寒論錄音。看鮑豔舉錄像帶,再返回讀巜黃帝內經》《神農夲草經》,先難後易這樣學的快,如按一般規律學習很容易混雜。


陳大偉23


請問你是也餘愛好還是職業方向?如果業餘愛好那要直接學基礎性的東西,把穴位和經絡掌握就夠你忙幾年的了!如果想做為職業方向,那你必須符合國家的要求,一定要有一個正規的學習,當然起碼的東西還是要學的!


李凌宇


從學習《中醫基礎理論》入手,把經絡表裡關係,走向,臟腑表裡別通關係,先學明白了"凡病源於髒,凡病歸於髒″。


健康是最大的財富


從經典入手,《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傷寒雜病論》《金櫃要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