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仁心 大爱有你——记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工作者

怀化新闻网讯 1月28日晚23时,有怀化61名队员参与的湖南省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救治队抵达湖北黄冈市。“寒冬里的黄冈街头没有来往的车辆和人群,只有各行各业众志成城抵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志愿者为这座城市增添了活力与生气。”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许娅鹂在日记中写道。

“从除夕至今,向志还没有回过家。”2月11日,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及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向志的妻子向雪梅写下一篇长文。“每每宣布确诊病人出院时,便是向志和他的团队最兴奋的时候,他们总是高兴地和治愈患者拍合影,放飞生命的希望。医者用‘舍我其谁’抵御肆虐的疫情,用‘妙手仁心’造福患者,在到处是刺鼻消毒液味道的密闭空间里绽放芳华。”

以一身白衣、舍一己安危、守一方平安。在这场与疫情的搏斗中,广大医护人员在病魔与人民之间垒起“隔离带”,筑牢“防火墙”,撑起“保护伞”,靠坚守传递希望,以生命守护生命。

逆行:有惧,但无怨无悔

“赴湖北支援的医疗队,我报名!”怀化市中医院16病区的明鑫燕是一位准军嫂。接到派遣通知后,还未等到军人老公归来的她,剪掉了特意为婚礼留的长发。

1月31日早上,明鑫燕在内的湖南省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正式挺进“大别山”。

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三病区护士长、湖南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护理组组长杨晶身先士卒,对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六楼区域进行考察。她认真录好视频,为后续即将抵达的医疗团队提供前线的境况。她说,进驻“大别山”的当天,医疗队临时党委决定,成立由20人组成的护理“尖刀连”。

“我们都是最前线的抗疫战士,是最勇敢的战地之花。”杨晶说,当天,她带领“尖刀连”5位护士穿着防护服,第一批进入隔离区服务病人。

2月2日,一位79岁的确诊患者入院。“他并发糖尿病、肾病、冠心病、高血压,还有消化道出血。入院时全身都是大便,异味难闻。”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治医师张田慧说,“尖刀连”的护士们明知有可能存在“粪口传播”,但她们没有退缩,立即给他清理干净,更换了衣服。随后,张田慧和同事给患者抗感染、消炎、降压及无创机械通气等对症支持治疗。

从第一次医疗队选拔的“尖刀连”,到第二次支援大别山医疗区域中心ICU的“排头兵”,再到后来组建“湖南ICU”的“先锋队”,医疗队把湖南精神、湖湘文化烙印在了黄冈老区的大地上。杨晶动情地说:“我们不为那铮铮誓言,只为那大疫后黎民百姓的欢颜。”

可是,铁血勇士亦柔情,他们心底的那一丝畏惧,都来源于对家人的牵挂。

“我什么都不怕,唯一担心你……珍重,我的妻。”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病中心主管护师徐红在隔离病房工作20余天,医生丈夫提笔写下了这首诗。

“比起抗击疫情的英雄,我更希望你只是我的妈妈,但也因为如此,我会更加敬佩你,不论怎样,你永远是我的英雄。等你回家!”2月1日,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病中心主任医师于红缨前往隔离病房治疗患者。临走时,女儿的一封家书让她泪目。

“孩子,爱有很多种,妈妈希望用自己言传身教的行动去爱你。”

战“疫”:病房,就是战场

2月16日,支援湖北医疗队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护士戴怡勰写下日记——ICU病房里,“尖刀连”战士这样“排雷”。

“今天是我作为护理‘尖刀连’与突击队队员进入‘湖南ICU’进行危重症患者护理的第3天。我像往常一样给患者更换液体、翻身拍背……突然,17床的中年男性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快速下降。时间就是生命,我遵医嘱快速动脉采血行血气分析,结果显示患者I型呼吸衰竭合并代谢性酸中毒。我立即将患者改为端坐位、高流量面罩给氧,同时守在患者身旁安抚他焦虑的情绪。经过相关治疗后,患者症状逐步缓解,血氧饱和度明显上升……我们长长地舒了口气,转身投入到其他患者的诊疗中……”

病房,就是战场。在ICU病房工作的他们,这种因患者病情突然加重、经过抢救转危为安的场景已经成为常态。但面对“新冠肺炎”的疯狂肆虐,他们没有丝毫恐惧与退缩。

“我不怕被传染,我担心这紧要关头不能继续上前线。”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急重症医学部主任蒋朝阳一直担任着救治危重症病人的重任。1月26日晚,新晃危重症患者小彭病情突变,呼吸衰竭,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随时有生命危险。蒋朝阳和呼吸科的专家等市专家组成员前往救治。路途颠簸,病人身上插管又多,眼看推车上的病人倾斜下坠,他一个箭步冲上前扶起,全然不顾个人安危,冒着被感染的风险给病人“吸痰”,不曾想病人气管插管内的血水突然喷到了脸上。

进行消毒处理后,蒋朝阳被隔离在医院感染中心ICU,值得庆幸的是,截至目前,他没有出现被感染的症状,没有耽误他上“战场”,小彭也从命悬一线到治愈出院了。

1月27日,古稀夫妻袁奶奶谢爷爷确诊为新冠肺炎,因病情危急,相继入住湖医附一ICU病房。

1月30日19点,该医院紧急建了“隔离区抢救群”。群里43名成员就是进入隔离区的医生和护士们。这个群的成员,有个叫“弋阳”,“弋阳”却不是一个人。由于医院的新冠ICU是临时使用ICU病房,实时音频视频来不及改装,“弋阳”就是留在隔离区内的一台专用手机。因此,隔离区内参加抢救的医生和护士,每个人都是“弋阳”!

2月3日凌晨,袁奶奶病情急剧恶化,“湘西汉子”的一条简单的指令传来——“插”。“弋阳”们马上行动,立即给她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从死神边将袁奶奶拉了回来。

无论什么时候,这群战斗的“弋阳”们都毫不犹豫坚守岗位,直至二老治愈出院。

感恩:谢谢,白衣天使

“隔离病房里没有电视,患者没有亲人陪伴,我们便成了患者最亲近的人。”支援湖北医疗队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贺兼斌说。为了有效缓解患者的恐惧和焦虑,他们除了尽心治疗、精心护理,还注重和患者沟通。无微不至的照顾,患者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出院时纷纷写来感谢信。

“感恩有您和您的医疗团队,给了我很大信心战胜病毒,不然的话我不会好得这么快,谢谢!”

“如果没有你们的付出,我们可能会承受更大的痛苦。希望疫情早日结束,希望每一个医护人员都平平安安,健康快乐。”

“如果可以,我愿意捐献我的血浆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

一字一句,让医护们倍感欣慰。

“我不会忘记你们湖南医疗支援队,更不会忘记你——刘晓琴,不会忘记你们给我的帮助,你们一定要好好的。”2月14日,支援湖北医疗队怀化市中医院刘晓琴护理的一位曾叔叔治愈要出院时,高兴得像个孩子一样手舞足蹈起来,惹得同病房的其他病友哈哈大笑。他迫不及待收拾起了衣物,为了减轻护士的工作,还不忘给床头柜喷洒上随身携带的消毒液。

“曾叔叔要走时非常严肃地向我鞠了一躬。我连忙扶起他,心里万般滋味。”刘晓琴说,在这场战斗中,医务人员与患者建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这些“战友”们出院后,经常通过电话、微信叮嘱她们好好照顾自己,温言细语让人很是感动。

“勿念,我们一切安好!”刘晓琴总是这样回复。(记者 李青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