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十大書院

本文原載訂閱號《學者劍川》,作者毛靜


劍川按:江西是中國書院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江西書院開辦之早、延續之長、影響之大、地位之崇、名師之多、造士之眾,舉世罕有其匹。其中有制定中國書院制度併成為“天下書院之首”的白鹿洞書院,有思想史上朱熹和陸九淵舉行“鵝湖之會”的鵝湖書院,也有養成江西“文章節義之邦”美譽的白鷺洲書院等,都是在中國書院史上有著重要歷史地位的著名書院。

在中國書院史上,誕生於唐代大曆六年(771)的豐城羅山書院是較早的紀念性書院;此後,高安桂巖書院、奉新梧桐書院、德安東佳書堂、永豐皇寮書院等晚唐五代書院,開啟了中國書院的先聲,也使書院的教育功能進一步突出。南唐時期的白鹿洞書院更是升格為“廬山國學”,是當時最高學府之一。此後,江西書院的數量,在五代、北宋、南宋、元、明等時期均保持全國第一,到清代才屈居二三。據不完全統計,江西曆史上曾有書院約兩千餘座,性質大致分為藏書處所、文士書齋、人物紀念館、講會場所、科舉教育機構等,當然主要還是以為科舉服務的書院為主流。從宋到清,特別是清代中晚期,除了全省、府道、州縣學宮普遍命名為書院外,一些家族書院甚至是小型私塾也以書院命名,形成了蔚為壯觀的書院體系。值得一提的是,江西還分佈著一些特殊形制的書院,如客家人獨立興辦的書院;洋務運動後的西式書院,以及成為“紅色書院”的革命聖地和革命遺址等。

筆者從事書院方面的學習近二十年,僅目力所及、踐履所至參觀考察過的江西現存書院約有五、六十所,現歸納為所謂十大者,均系從其歷史地位、學術影響和形制等方面而言,大約能反映江西源遠流長的書院文化之一斑。

2019年12月2日於洪城


江西十大書院

華林書院遺址,位於江西奉新、高安交界處的華林山。現存明代弘治年間萬年宮牌坊及召神臺等。但不要忽視它的歷史地位,五代時期華林胡氏聲震朝野,人才輩出。


江西十大書院

和幸南容創辦桂巖書院一樣,五代時期的羅韜在故鄉泰和創辦了匡山書院。

江西十大書院

不管哪個版本的“四大書院”或“六大書院”,白鹿洞書院學規是其他書院信奉的準繩,其行業標準起草單位的地位無法撼動。

江西十大書院

鵝湖書院,江西鉛山。鵝湖書院的歷史價值在於,不同學說、不同流派的思想可以在這裡激烈而友好地交鋒,現在的辯論未必有先賢那樣的友好。因為古人多是謙謙君子,而我們已然不是。

江西十大書院

鵝湖書院門楣小,裡面建築體量卻很大。江西貴溪的象山書院這處明代刻的招牌掛在了懸崖上,但建築全毀。我的朋友正發心修復,不久的將來我們將看到它重煥光輝,陸象山先生泉下有知,定感欣然。

江西十大書院

龍光書院是兩宋之際豐城陳氏家族書院,乾道年間隨著朱熹在此講學而聲譽鵲起。這座書院也是我主持或參與修復的五座書院之一。從中我們可以發現,宋代形成的這些書院大都分屬朱陸兩個學術流派。

江西十大書院

江西吉安的白鷺洲書院是著名的人格養成地。南宋末年主持講學的歐陽守道和吉州知州江萬里都是一代名臣。白鷺洲書院有一個學生二十歲就考中了狀元,位至宰相,後來成為民族英雄,他的名字叫文天祥。

江西十大書院

從弋陽疊山書院的門洞裡看明倫堂。它的名字是紀念另一位民族英雄謝枋得(疊山)。有趣的是,謝疊山與文天祥(文文山)都是南宋寶祐四年進士,後來有一個去臺灣的姓方的江西人,為自己出生的兒子取名方文山。

江西十大書院

贛南興國縣的瀲江書院。在興國任縣令的河南人程珦把兩個兒子拜託給了自己的上司兼學者周敦頤。兩個兒子後來都成了大家,一個叫程頤,一個叫程顥。激情年代這個奢華的建築沒有被清算,是因為毛和賀在這裡居住過。

江西十大書院

井岡山的龍江書院本是江西湖南交界處客家人集資興辦的書院,以扭轉教育資源被土著人壟斷的局面。由於革命搖籃的薰陶,這裡成為一所紅色書院,井岡山革命鬥爭時期的幹部培訓機構就設在這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