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精锐部队关东军,为何最终沦为二战炮灰?

关东军1905年日俄战争以后,日本占领了辽东半岛和南满铁路。为了保护日本在辽东半岛的利益,1919年,日本下令在此建立一支拥有31个步兵师团,11个步兵和坦克旅团,1个敢死队旅团和2个航空军,以及包括伪满洲国部队在内的约120万人的军团,历史上称之为“关东军”。这支军队的建立,使日本在对外扩张,尤其是对中国的侵略道路上如虎添翼,关东军成为了日本在二战期间的主力军。但是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关东军最终随着日本在二战中的惨败一起烟消云散。

关东军自1919年设立起,就一直以正统军团自称,它共设有参谋部、军医部、情报部、特种情报部等20多个部门,其中参谋部就有4课,另外,在日本扩张历史上著名的731部队也是关东军中一个重要的部门。关东军有若干军,其下有飞行团、通信团、混编旅团等众编制,人数达到了120多万。

曾经统领过关东军的司令官和参谋长也都是臭名昭著的人物,如司令官曾有立花小一郎、河合操、武藤信义、村冈长太郎、南次郎、植田谦吉、梅津美治郎等,而东条英机、冈村宁次、松井七夫等都曾在关东军担任过参谋长等重要职务。


日本精锐部队关东军,为何最终沦为二战炮灰?


驻扎在中国的先锋队

1904年,正在大肆扩张的俄国瞄准了中国东北这块肥肉,而此时的日本也对中国虎视眈眈,双方的利益冲突使日本对俄国不宣而战,发动了在中国土地上进行的日俄战争。一年多的厮杀之后,日本以胜利者的姿态与俄国签订了《朴茨茅斯和约》,迫使俄国将中国辽东转让给日本,日本的利益得到了长久的保障。从此,日本完全租借了中国的辽东半岛,并控制了南满铁路的运输权。

对于辽东半岛这份既得利益,日本政府雀跃不已,因为对辽东半岛的控制,无疑为日本向远东的扩张奠定了一个非常坚实的基础。日本为了进一步实现自己的扩张计划,借口要保护南满铁路的权益,专门成立了一支所谓的“满铁”守备队,另外还留驻南满一个师团。与此同时,日本还将辽东半岛改名为关东州,并在旅顺设立了关东都督府,下设民政部和陆军部,而“满铁”守备队和驻南满师团都归关东都督指挥,当时总兵力达到了2万余人,这就是最早期的“关东军”。

1919年,中国国内爆发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五四运动,面对这种情况,日本决定加强对辽东半岛的控制。此时很多西方帝国主义国家也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了中国,随时准备对中国进行瓜分。鉴于这种形势,日本觉得有必要在中国成立一支具有绝对战斗力的部队,为进一步瓜分中国做准备。于是,在这一年,日本撤销了关东都督府,改设了权限较小的关东厅,并在关东都督府陆军部的基础上组建了关东军司令部,司令部设在旅顺,统帅驻扎在中国东北的日军各部,首任司令立花小一郎受日本天皇直接指挥,拥有极大的独立性。从此,关东军驻扎东北长达二十多年,进行了疯狂的扩张行为。

1926年,日本裕仁天皇登基,日本进入了昭和时代。天皇虽然具有“昭和”的良好意愿,但是田中义一内阁的上台,发展了日本的军国主义政治,日本开始加紧推行侵略中国和准备对苏作战的大陆政策,于是关东军制造的一系列事件接踵而来。1928年,为了给“不听话”的奉系军阀一个教训,关东军制造了“皇姑屯事件”,炸死了奉系首领张作霖。1931年9月18日,关东军又奉命制造了“柳条湖事件”,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给中国军队,后又以此为借口炮击东北军大营,发动了骇人听闻的“九一八事变”,拉开了长达14年侵华战争的序幕。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期,关东军拥有3个师团,但到了1932年伪满洲国建立时期,关东军师团达到了6个;到1933年至1936年间,它保持5个师团的兵力,此后每年都增多2个师团,到1941年关东军偷袭珍珠港前已经拥有了31个师团,人数上升到了85万人,由此可见关东军增长速度之快。


日本精锐部队关东军,为何最终沦为二战炮灰?


太平洋战场上的大惨败

在“九一八事变”期间,野心勃勃的关东军趁势从南满铁路属地冲出,一天内便占领沈阳、长春、辽阳等城市,控制了中国东北全境。为了进一步控制中国东北政权,日本在1932年建立了傀儡政权——“满洲国”,而关东军司令部也迁至长春,关东军司令兼任日本驻“满”大使和关东厅长官,掌握了“满洲国”军政大权。从此,关东军对中国东北实行了残酷的统治,并疯狂掠夺粮食和矿产资源,把中国东北建成了日本进一步侵略扩张的重要战略基地。

在关东军对中国进行残酷统治的同时,中国抗日军的蓬勃发展也给它带来了明显的压力,于是关东军开始急速增加兵力,为即将到来的帝国瓜分大战做充分的准备。1939年5月,满洲军队跟蒙古军队在满、蒙边界的诺门罕发生了小规模冲突,后因利益关系,日本与苏联先后以“满洲军”和“蒙古军”的名义参战,一场小规模的冲突演化成为关东军与苏联红军的正面对决。当时苏联著名将领朱可夫指挥六个旅七万名苏联远东军,以机械化部队击败了两个师团约四万名的关东军,报了1905年辽东半岛战役中俄国惨败之仇。此次战役,关东军有18000名士兵战死或受伤,引起了日本全国的震惊。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英、法等国先后卷入了对德国的反法西斯战争中,而此时日本的军国主义思想也发展到了一个高潮,1941年7至8月间,德国进攻苏联久攻不下,日本企图雄霸苏联之心开始有些动摇,不敢贸然进攻苏联。于是,日本渐渐把目光转向了正忙于欧洲和非洲战事而无暇顾及其他的英法等国,因此决定先发动太平洋战争。关东军奉命南下。

日本军经过精心策划,在1941年12月7日夜,趁美军丝毫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偷袭了珍珠港,挑起了太平洋战争,将二战进一步扩大,关东军的主力部队也逐渐被抽调至太平洋战场。但一个小小的日本岛国又怎能抵挡得住全世界的反法西斯力量?1942年6月,日军在中途岛海战中遭到惨败,被迫转攻为守,嚣张的关东军也不敢再主动挑起事端。


日本精锐部队关东军,为何最终沦为二战炮灰?


1943年下半年,日本为了挽回太平洋战场的失败局势,又陆续地从关东军中抽调出大量增援兵力,希望关东军这支“精锐之师”能够挽救日本在太平洋上飘摇的命运。可是,关东军的参战并没有给日本带来好运,当时的美国依靠先进军事设备,不断对日本加压,至1945年4月初,美军攻占冲绳岛,并对日本本土开始空袭,而关东军则充当了对美作战的炮灰。

1945年5月,德国战败,决定无条件投降,而苏联的视线也逐渐转向了一直对苏联虎视眈眈的日本。与此同时,中国东北的抗日武装掀起了打击和消灭日军力量的狂潮,关东军只好重新扩充力量,进行备战。首先,关东军从25万退伍的日本军人中重新征集兵力,编排成8个师团、7个混成旅团、1个坦克兵团和5个炮兵联队,作为临时部署兵力的补充。经过迅速的招兵买马,关东军总人数达到了70万。但此时的关东军已经失去了“精锐之师”的势头,不仅人员羸弱,武器装备亦大不如从前,24个师团的战斗实力仅相当于以前的8个半师团。日本在太平洋战场的失败,在中国国内的接连失败,都使得关东军士气低落,往日的嚣张气焰已经不复存在。

难逃解散的命运

随着德国的投降,欧洲战事宣告结束,苏军与中国达成协议,开始向日本宣战。而日本根本没有料到苏联可以这么快结束欧洲战事,尽管关东军早就做好了对苏作战的准备,但是,却不是在四面楚歌的现在。苏联的加入,令关东军在中国的战场上更是占不到一丝便宜。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苏军元帅华西列夫斯基率领150万重兵在中苏边境列开。9日凌晨,苏军突然从三个方向同时向日军发起了强大的进攻。在日军的惊愕之下,苏军迅速跨过了国界,强渡了额尔古纳河、乌苏里江和黑龙江,分别从后贝加尔、黑龙江沿岸等地区进入了中国东北境内,从正面攻击日本关东军,打得日军措手不及。在此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也发表声明——《对日寇的最后一战》,以配合苏军的进攻行动,关东军的压力蓦然增大。在中苏强大的攻势下,关东军阵线很快面临崩溃的边缘,关东军不得不放弃在长春的司令部,退守离长春400千米的通化,企图借助通化多山的地形与苏军展开决战。


日本精锐部队关东军,为何最终沦为二战炮灰?


但是面对烽烟四起的战事,关东军的官兵已经完全丧失了斗志,在战斗中节节败退。相反,苏军各个方面军的作战行动都进展得非常顺利,不到一周时间,苏军就进占了东北中部地区,给关东军以沉重的打击,从此,关东军一蹶不振。

1945年8月15日,日本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强烈抗击下,终于宣布无条件投降,对于此消息,关东军借口没有收到日军大本营的停战命令,仍然继续抵抗。到17日,关东军除了海拉尔、虎头和东宁等少数地区的部分师团在战斗外,其他地区关东军已经完全丧失了抵抗能力。鉴于此种情况,关东军最后一任总司令山田乙三大将认为,关东军已经彻底失败了,于是向苏军提出了停战谈判的请求。

19日,日军与苏军代表阿尔捷缅科上校带领的苏联军使团,在长春机场举行了谈判。山田乙三认识到当时的形势对日军极为不利,就算继续抵抗,也只有失败,迫于各种压力,山田乙三向苏军代表交出了象征指挥权的军刀,宣布自己和部属成为苏军俘虏。至此,践踏中国东北几十年的关东军彻底解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