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中流砥柱 書寫醫者擔當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曹萍 聶冬晗

2月20日,晚上9點,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新冠肺炎隔離病區內,病區執行主任李彬正帶領大家進行今天的科務會,“3床病人今天血氧維持得不錯,明天繼續密切關注。”“5床注意血壓波動……”大家仔細分析每位患者的病情變化、對危重患者病例重點討論,總結治療經驗並提出改進。雖然,從早上七點開始,李彬已經忙了十幾個小時,此時卻依然精神飽滿。

抗“疫”中流砥柱 书写医者担当

夜已經深了,隔離病區的工作卻還在繼續。“病人馬上就到,大家做好準備!”李彬穿著防護服,準備出發。原來,今天晚上有一個重症病人馬上從焦作轉過來。救護車呼嘯著載著病人停到了轉運通道的門口,李彬帶領大家將病人抬到轉運床上,一路小跑把病人推進了病房裡。基礎檢查、瞭解病情、體徵監測……凌晨一點,忙乎了一個多小時,病人終於安頓好了。

脫下密不透氣的防護服,李彬暢快地呼吸了幾口,渾身已被汗水浸透,取下口罩臉上深深的紅色勒痕清晰可見;身上因為多天來穿著防護服密封悶熱,起了不少溼疹,奇癢無比。“戰鬥”的一天終於迎來了尾聲,而這樣每天16個小時、連軸轉的日子,李彬帶領團隊已經堅持了半個多月。

抗“疫”中流砥柱 书写医者担当

逆行而上 勇擔重任 深入抗疫第一線

1月底,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被確定為我省新冠肺炎省級定點救治醫院,需要設置隔離病區收治確診病人。李彬得到消息後,第一時間向醫院主動請纓,要求加入到隔離病區救治工作中。李彬的專業就是呼吸科,從事呼吸系統疾病診療已經十幾年,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而且還曾在鍾南山院士帶領下的廣州呼吸病研究所(健康研究院)進修1年,學習內容就是呼吸重症及呼吸介入方面技術。

作為一名醫生,李彬有著紮實過硬的專業技術;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李彬有著敢為人先的責任擔當,這就是他走向“戰場”的底氣。他向醫院領導堅定地表示:“學習就是為了救人,隔離病房是更需要我的地方,我一定發揮我的所學、專業特長,傾盡全力救治患者。”他寫下了這樣的誓言,做出了莊重的承諾:“我要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帶頭作用,全力以赴、抗擊疫情,不計個人報酬、不論生死、逆風而行,為保障黨和人民的生命健康而奮鬥!”

勇氣,並非無所畏懼,而是即使心懷恐懼,依然選擇直面向前。1月31日,李彬正式進入隔離病房,任執行主任,帶領團隊開始了與病毒的“正面交鋒”。“以前沒有遇到過這種事情,第一次面對這樣的疫情,心裡還是有些忐忑的。但是,既然來了,就一定要克服困難,把病人治好。”李彬說。

抗“疫”中流砥柱 书写医者担当

病區陸續開始收治病人,李彬也全身心地投入到救治工作當中。醫院對他們進行了最高的三級防護,提供了充分充足的後勤保障。當被包裹在嚴密的防護服內,嚴格按照規範嚴謹的流程去收治、救治,有全院上下各個部門提供的有力支持,有從院領導到每一個同事給予的鼓勵和關愛,李彬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心:“病毒並沒有那麼可怕,我們一定可以取得勝利!”

技術精湛 醫者仁心 傾盡全力救治患者

衝在第一線,李彬時刻牢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時刻不忘一名醫者的初心與使命,在病區內身先士卒,永遠衝在最前面。哪裡有困難哪裡就有他堅毅的身影,哪裡有危險哪裡就有他無畏的奔跑,帶領隔離病區團隊“衝鋒陷陣”,與病魔鬥爭,與時間賽跑。

雖然每天晚上都要忙到後半夜,但李彬早上還是會在6點多就雷打不動地起床,開始一天的工作。深入每個病房查房,詳細瞭解每個病人的病情變化,蒐集最新的病人資料;之後,將這些資料帶到全院的會診會議上,通過遠程視頻,與醫院其他科室專家共同為病人治療出謀劃策;根據會診結果,對病人的治療進行調整,開出新的醫囑。他為每個患者都“量身定製”了詳細周全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並根據病情變化隨時調整。

除了常規治療,李彬還是病區的“滅火員”。“主任,2床病人感覺不舒服了。”“主任,那個阿姨有些血壓有點不穩……”遇到緊急問題,他總是會第一時間衝到現場進行解決。病人就算不能時時在隔離病房內看到他,也能通過微信、視頻找到他,大小問題隨時交流。最讓李彬擔心的就是重症病人,有時他們的病情會突然發生變化,讓人措手不及,他的心也跟著病人的病情忽上忽下。為了儘量減少這種情況,李彬把這些病人的每一個指標都盯得緊緊的,一點點變化都不放過,及早地採取干預措施,把惡化的苗頭撲下去。

抗“疫”中流砥柱 书写医者担当

每次進入到病房,在李彬的眼裡,他們不只是需要治療的病人,還是家裡的母親、父親、兒女,他們的背後是一個個的家庭,他似乎看到了病人親人那些期盼的目光,也讓他感覺到肩頭沉甸甸的責任。雖然穿著防護服、帶著口罩、護目鏡,說話也不方便,他還是會和病人多說幾句,“今天情況挺好的,別太擔心,很快就會好了。”幾句簡單的家常,讓患者暖心、寬心,也更有信心。在他藍色的隔離服上,經常會有新生的綠葉圖案,寫著大大的“加油”字樣,無聲地為患者、也為隔離病區的醫護人員加油打氣。

有一天早上查房,李彬剛進到病房,就看到40多歲的女病人情緒激動、崩潰大哭,護士說她一晚上都沒睡覺了,原來她得知自己的女兒也被傳染了。李彬也是一個父親,也有女兒,他能體會到這個母親的心情。看到眼前的場景,他心裡很酸,趕緊上前去安撫病人。後來,李彬聯繫到了病人的家屬,專門把病人女兒的房間安排在了媽媽的隔壁,第一時間告訴病人,女兒的病情很輕、不嚴重,很快就會治好的,不用擔心。已經幾天沒好好睡覺的病人,終於睡了個踏實覺。

不負重託 不辱使命 彰顯黨員先鋒本色

在隔離病區內,讓李彬最踏實、最開心的事情,就是病人的病情好轉。經過李彬和團隊12天的悉心治療,病區收治的第一例病人、也是一位危重症病人治癒出院了。走出隔離病區的那一刻,患者緊緊地拉住了李彬的手,眼淚止不住地流了下來:“謝謝,謝謝李主任的救命之恩,我還會回來的,回來看您和大家!”李彬笑著哭了,這是喜悅的淚水,所有的艱辛、勞累在這一刻都值得了!

抗“疫”中流砥柱 书写医者担当

來自溫縣的患者鄭女士,治療6天后就痊癒出院了,捧著那張出院通知書,如同獲得了第二次生命。提起筆來,她一字一句寫下了深深的感激之情:“自己本來已經踏進了鬼門關,現在重新獲得了新生,一聲謝謝,太過情淺,感謝你們把孩子們的爸爸媽媽還給他們。等這次疫情過去了,我們一起帶著孩子們再回到醫院看看,送上我們的錦旗,表達我們的謝意。”閃閃的淚光映著李彬身上的白衣,他沒有辜負這身聖潔的白色,沒有辜負黨和人民的囑託,沒有辜負醫院和病人的信任。

功夫不負有心人。截至目前,隔離病區已經收治了來自全省各地的新冠肺炎患者,其中,重型患者比例達到了50%,如今都取得了很好的治療效果,病區患者的好轉率達到了100%。在這個不尋常的春節,李彬帶領隔離病區的救治團隊,逆行而上,為更多家庭帶去了溫暖和希望。

抗“疫”中流砥柱 书写医者担当

李彬的家裡有兩個可愛的女兒,進入隔離病房後,照顧她們的重擔就落在妻子一個人的身上。然而,妻子沒有一句怨言,跟他說的最多的話就是“注意安全”。兩個女兒也很久沒有抱抱爸爸了,只能偶爾在視頻上見到爸爸。女兒給李彬寫了一封信,她在信中說:“爸爸,您安心工作吧,我會聽媽媽的話,儘量不出門……爸爸,我為您而自豪!在醫院,您也要注意身體,多喝水啊,希望病人儘快康復,我能早日見到您!”

每每看到這些話,李彬就感到有無窮的動力;每每看到病人期盼的眼神,李彬就深感責任重大;每每想到醫院上下對自己的期待,李彬就衝滿了力量。“為了更多兒女能守著父母,為了更多家庭沒有別離,我會堅持到底,直到最後的勝利!”李彬堅定地說。

把人民放在心中,把責任扛在肩上。在隔離病區內,李彬發揮了中醫一附院人敢打敢拼、迎難而上的精神,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我是黨員我先上”的錚錚誓言,用無私奉獻詮釋了新時代醫務工作者的使命擔當,使“黨員先鋒崗”的光榮稱號在戰“疫”中閃閃發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