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鬧情緒、撒潑、怒吼,有什麼好方法調節嗎?

平安福健康福


養育者要了解孩子鬧情緒、撒潑、怒吼的原因是什麼。孩子身邊的長輩們,情緒的自我控制能力如何?會不會也是起伏不定,易怒暴躁?

有的孩子鬧情緒僅僅是描述不清楚自己內心的感受,所以用怒吼來發洩。但有的孩子就是有樣學樣。還有的孩子是不明白事情的邊界(或者明知道家長的底線,僅僅是為了試探。)必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再逐一針對問題找到解決方法。


土裡的種子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孩子鬧情緒、撒潑、大聲怒吼,肯定都是不好的表現!我家也有倆孩子,一個6歲、一個3歲,倆都是男孩,所以平時老打架,我每次拉架斷案,你要護著老大,老二有情緒,護著老二,老大也不願意了,天天如此也是受不了,後來只要不是很過分的行為,我讓他們自己解決,孩子的世界很單純,一會倆兄弟就和好了,所以我覺得孩子鬧情緒、撒潑這些行為,家長不要慣著,也不要一位順從,先讓他自己冷靜下來,然後再問一問他為什麼要這樣,瞭解原因之後再慢慢告訴他這樣做的後果,有時候家長的一些表現孩子也會模仿,所以家長也要注意在孩子面前的一些行為和處事表現,家長以身作則,孩子也會改變這些不好的行為!




晨曦東潔


大家好,我是兔兔槽媽媽說的小野媽媽。很高興能為這個問題做我的思考。😊

小野妹妹現在一週歲,在這個年齡段她的認知水平不斷提升,內心情感的不斷豐富。也開始有了越來越多的情緒通過身體,語言,表情表達出來。我也在嘗試學習進一步理解小野妹妹的表達,才能更好的關注到她的需求。

總結以下一週歲左右寶寶的情緒特點

  1. 依賴父母。小野妹妹在疫情期間的表現特別明顯,我和爸爸每天在家陪伴,確也不能多離開視線,察覺到我們誰要離開身邊就會大哭起來,直到爸爸媽媽再次出現。同時,也表現出一定的獨立性,她在前兩週學會走路以後會自己離開爸爸媽媽身邊,去到自己想去的地方。儘管自我意識強烈,仍然在獨立與依賴中搖擺。
  2. 固執己見。大部分寶寶開始想要的東西,就必須得到,小野妹妹也一樣有這樣的情緒特點,她有一次玩爸爸的工具箱,翻到了一個釘子,很危險。我立馬就搶了過去,果不其然當場就大哭,安撫許久。寶寶無法理解“等一等”,“不能”等。這時候我們應該即使排查危險,避免出現。同時,小野這樣的小寶寶用轉移注意力方法很好用,給她做選擇題,“釘子和玩偶你想玩哪一個?”類似這樣,她很快會被新物件吸引注意力。強行奪走直接拒絕難免傷害寶寶的情緒心理。
  3. 喜歡拒絕。隨著這幾天我慢慢發現小野越來越愛拒絕,特別是遇到不愛吃的食物,遇到不喜歡的事情(例如換紙尿褲),最開始我總是想為什麼不願意,開始嘗試陪她玩食物,她還是會吃的。那麼意味著她不是不愛吃那個食物,而是多了一份自我探索的心態,不滿足就連吃也一起拒絕了。

當了解寶寶有這些情緒狀態我們才能更好的找到對應方法。

  1. 家長自己少說不。我開始意識到自己應該少給小野說“不”,以身作則很重要。我有很多時候陷入思維誤區,多次直接說“不可以”,各種不可以😭。甚至還教她搖頭,說nonono,不可以。現在想想都自己難為情。
  2. 多給寶寶選擇的機會。在之前我經常會以為自己在引導問小野“你要不要吃橘子🍊呀?”,類似這樣的話,沒有意識到這樣也給了寶寶反駁和否定的機會。如果從小就多給選擇題會好很多,我們開始換成“你是吃草莓🍓還是橘子🍊?”
  3. 原則性問題不要商量。像安全性問題我們不需要跟寶寶商量,我在之前開車帶小野出門的時候,她很不願意坐安全座椅。我甚至還傻的問她“小野要不要做安全座椅?”,這時候寶寶大多會表達“不”!😣這時候換成“小野妹妹請坐。”會好很多。
  4. 不要因為寶寶鬧情緒發火。在小野妹妹鬧情緒的時候,我心態一直是好的,因為她儘管會鬧鬧,還不屬於那種瞎鬧的寶寶。冷靜很重要,我會耐心跟她解釋,儘管感覺大多情況都是“對牛彈琴”😅
  5. 在寶寶情緒強烈時,換個環境。無論是小野妹妹這樣的小寶寶還是大一點的寶寶,其實對錯自己是有基本的認知的。像小野妹妹,每次轉移注意力的方法屢試不爽。😄
  6. 家長偶爾妥協。我們家長容易擺出一副強勢的姿態,我自己在遇到無關緊要的事情,不涉及致命危險的事情時,我都多會尊重小野妹妹的意願。為此我經常被小野外婆批評😂,例如我“縱容”的最嚴重的事情是小野在家裡滿地爬,口欲期寶寶抓著東西就往嘴裡吃。😂
  7. 強化寶寶對自己情緒的理解。當寶寶做出“鬧情緒”等激烈拒絕情緒,卻做出“是”的舉動,家長應該及時解釋,行為與表現不符合。理解自己情緒的正確表達。至少現在小野妹妹還並沒有理解“搖頭”是代表“拒絕”的意思。😂

以上多是對於一週歲左右小寶寶情緒的思考,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兔兔槽媽媽說


我來說一下我的處理方法,我是兩個男孩的媽媽,他倆個偶爾也會鬧脾氣,我先不理他,讓他鬧讓他吼,冷處理,等他安靜下來了低著頭生悶氣的時候我再把他拉到懷抱裡問他為什麼要發脾氣,是爸爸媽媽那裡做得不好了還是有什麼其他的原因,他經常說我冤枉他不相信他,是我錯了我就給他道歉,然後告訴他這樣發脾氣解決不了問題還會傷媽媽的心,有問題就說出來,亂髮脾氣的孩子老師同學都不喜歡,一般這個時候孩子氣也消了也知道錯了,然後再逗他兩句:我家青洋怎麼長得那麼帥那麼可愛呀,就算是發脾氣哭鼻子也好看,媽媽就是喜歡你!他就破涕為笑雨過天晴了!現在很少會發脾氣了,有什麼事都會跟我說。以上是我的方法,希望能幫到你![害羞]


青海青洋媽媽


對於這一類孩子而言,你跟他來硬的肯定是不行的,這類孩子的個性屬於是火著了往活裡跳的主。對於這類孩子,你只有冷處理,一言不發讓他鬧,鬧夠了你再跟他講道理,一般他是會聽的。假如你不摸準他的性格,跟他對著幹,那麼他會越鬧越來勁,以後,一直會用這種方法來達到他的目的。

我是佳期有遇 歡迎互動留言


佳期有遇


您好,我是阿然。很高興回答vlog領域問題。
孩子鬧情緒潑灑怒吼,這其實在小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是很正常的一個現象,當然了,他也給家長帶來很多煩惱,非常理解浪漫,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我們得搞清楚孩子鬧騰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只有搞清楚原因,我們才能進行下一步的該怎麼做。


首先原因我覺得有以下幾個方面。
1,小孩想滿足自己的需求。在日常生活當中,小孩經常會提出一些無理的要求,給我們的家長帶來煩惱。我們的家長朋友肯定是不能毫無底線的去答應小孩的要求。小孩想要什麼就買什麼,想要什麼就給什麼,這個肯定是不合適的。但是小孩他不會考慮那麼多,不會考慮到他的要求有多麼的無理取鬧,有多麼的不切實際。小孩的第一想法就是他想要就一定要得到,所以當家長不給他的時候,就會通過哭鬧的形式去爭取。其實小孩是非常聰明的,他們知道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最大限度的為自己爭取利益。
2,尋求家長對他的更多關注。很多家長平時只是忙自己的,缺少了對小孩的一個關心和愛護。因為家長對小孩的用心陪伴不夠,所以小孩會感覺缺少陪伴缺少愛。他們會通過鬧情緒,沙坡怒吼等直接抗議的方式,來引起家長對他們的一個重視,讓他們得到一個愛的呵護,其實這是一個情感的需要。
基於以上兩個方面的原因,我覺得作為家長,遇到小孩鬧情緒,撒潑,怒吼等情況,應該做好這樣的應對。
1,如果小孩是因為想要東西,家長不給,那麼應該等小孩平靜下來以後,跟他認真地說明為什麼不能滿足他的要求,這時候注意說服的語氣,不要對小孩施加暴力和以剛克剛的方式。

2,如果家長覺得自己平時是對小孩的陪伴少了。那麼在小孩鬧情緒的時候,應該積極的向小孩賠禮道歉,說明原因。要表達自己對小孩的一種愛意善意,表達自己其實也想多多陪伴他的。希望他可以理解父母,父母也可以保證以後會多陪伴她。
綜上,對於小孩鬧情緒的情況還是多多的溝通為主。多家施以愛意和呵護。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粗淺的看法,歡迎溝通😊。

如果你認同我,請記得關注我。
如果你贊同我的說法,請記得點贊後再離開哦👍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4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30000000079e22938e97e\

屬馬阿然


簡單歸納:孩子身上所反應的情緒,多數是父母的情緒的投射,所以最好的方法是父母要改變自己對孩子的態度。

少對孩子撒潑、怒吼,孩子是能感受到父母的心意的。當你打算吼孩子時,提醒自己,多點耐心,孩子也自然就會好起來。


道定領悟


你好,不知道你的孩子多大,孩子鬧情緒,撒潑、怒吼,因為他不懂得如何表達情緒,只能用憤怒的方式發洩出來。


那麼家長需要引導孩子。

首先,需要幫助他認識情緒。


如果你的孩子比較小,一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撒潑打滾,這時候家長不要著急,也不要對孩子發脾氣,我們蹲下來,問問孩子,你現在很不高興是嗎?因為媽媽不讓你玩遊戲,所以你生氣了?


或者,有的孩子撒潑、怒吼,其實不是因為生氣,而是因為傷心,或者害怕,比如媽媽要出門上班,孩子不願意媽媽離開,他大哭大鬧,這時候,我們可以問問他:你擔心媽媽不要你了是嗎?你很傷心對不對?


先通過這樣的引導,讓孩子知道自己的感受,到底是傷心,還是憤怒,這是第一步,讓孩子認識情緒。


然後,讓孩子學會表達情緒。


在多次詢問和引導後,孩子應該認識了情緒,那麼我們要引導他準確地表達出來,而不是隻通過撒潑的方式。


接著上面的例子,媽媽不讓他玩遊戲,寶貝很不開心,我們引導他說:寶貝現在生氣了,那麼你可以和媽媽做一個約定,什麼時間玩遊戲,每週玩幾次遊戲,好不好?


引導他表達自己的情緒,同時也幫助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讓孩子明白,事情和情緒的解決有其他方式。



最後,父母一定要做榜樣,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很多父母,遇到孩子鬧情緒的時候,火大得很,生氣地怒吼孩子。但其實,這樣不僅不解決問題,還會給孩子做壞的榜樣。


我們心平氣和地先解決自己的情緒,分析自己生氣的原因,是單純因為孩子太鬧騰了,還是因為工作或者其他原因,自己本來心情就不好?


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我們能冷靜地處理孩子的情緒,是對孩子情緒管理最好的教育。


如果你覺得我說得有道理,也歡迎你轉給自己關心的朋友看。


歡迎關注“一點心理學”,讓生活輕鬆一點。

一點心理學


你好

孩子鬧情緒,撒潑,怒吼的行為表現,不知道怎麼處理也會讓我們自己感到生氣,上火甚至有種無力感。

這裡不知道孩子多大?

單從你說的問題來說。

處理孩子的情緒,我們按著“接納感受,限制行為”的原則來,先處理情緒再處理問題。

孩子的情緒感受沒有好壞對錯,比如,生氣,難過,傷心等,這是需要我們接納的。

那你提的撒潑,怒吼是孩子應對感受的方式,這個有對錯的區別,這是需要我們制止和引導的。

所以這裡需要我們自己能夠區分感受和應對感受的方式。

那怎麼處理情緒呢?

這裡給幾個建議:

一是,擁抱,一個簡單動作可能就化解了孩子的情緒,也是對他情緒感受的看到和接納

二是,故事引導,平時可以通過親子共讀幫孩子去認識表達情緒,比如,情緒小怪獸,猜猜我在想什麼,菲菲生氣了,生氣湯等很多情緒方面的繪本,或者其他繪本閱讀中去觀察體會人物的情緒感受有意識引導,即可以提升親子關係又能處理情緒。

三是,用隱喻的方式去引導,比如用天氣,陰,雨,大雨等表示生氣的程度是有點難過還是發火啦,也可以用物體大小去類比,比如,現在的生氣像葡萄那麼大,還是蘋果那麼大還是像氣球快炸了。

四是,我們自己需要去學習情緒管理,能夠更好的覺察情緒,處理情緒

當然,孩子的情緒也要反思我們自己平時是不是也會情緒不穩定呢。

我們自己情緒穩定也能給孩子足夠安全感,也會很好的調節自己的情緒。

水平有限,希望對你有啟發和幫助。

附一張認知情緒的臉譜[微笑]



大魚故事屋


我堅信一個理念,孩子所做的所有舉動,都跟父母所有關聯,首先父母應該反思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是否到位?比如說父母有無溺愛孩子?如今生活條件改善,對於孩子的需求從來都是有求必應,而當某個時候沒有達到孩子的要求時,孩子便會輕易的鬧情緒。調節方法當然就是不在溺愛他了,哭便讓他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