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人為什麼只出產翡翠卻不愛翡翠?

夏醉淺夢201719422


大家好!本人家族都是做翡翠玉石行業的,對翡翠文化深有了解,而且再緬甸待了將近十年的時間,對緬甸🇲🇲的人民也深有了解。原石,成品,毛料都經常接觸對翡翠有一點的見解。

緬甸人其實也有愛翡翠的,為何不表現出來呢?原因很簡單是因為他們的生活水平跟不上。

第一,國內政府不夠穩定,平時翡翠礦區都是有武裝人員看守。

第二,窮人眼裡看到翡翠只知道它是可以換錢的商品。

第三,上層建築思想決定,實際行動,解決溫飽才能愛上翡翠藝術。

綜上所述,我們中國玉石文化源遠流長,國人愛翡翠,但是也要珍惜翡翠的來之不易。下面展示翡翠的一些圖片包括礦區,原石,毛料,成品的細節。








寧玉翡翠大講堂


作者在緬甸生活工作了四年多,現在以自己的切身體會告訴大家翡翠在緬甸人心中真實的位置吧!本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的觀點,在此聲明。

首先要說明的是,緬甸人對於出產自他們國家的翡翠是喜愛的,而且是很喜歡的。美麗的珠寶不管是哪個國家的人,都會喜歡的,說緬甸人不喜歡翡翠那純屬是無稽之談。剛來緬甸的時候,曼德勒交彎的珠寶市場看不到歐美人的存在,這些年經常看到歐美國家的商家前來進貨了,這說明翡翠也在慢慢被西方國家認可了。緬甸人喜歡翡翠是肯定的,但是緬甸人佩戴翡翠的人為什麼不多呢?

翡翠作為緬甸當地出產的玉石,絕大部分都是被中國商人採購以後運回國內了。由於緬甸當地的經濟十分的落後,人民還在為溫飽、醫療、基礎設施苦苦掙扎,賣掉的翡翠是他們外匯一個極為重要的來源。在飯都吃不飽的緬甸,翡翠作為一種奢侈品屬性的珠寶,佩戴的人少自然就有原因了。其實如果仔細接觸一些緬甸富商,佩戴翡翠的比例就會明顯增加了,所以並不是不佩戴,而是人民還沒有到有閒錢去購買翡翠的層次。

再一個不可否認的是,作為之前的英殖民國家,緬甸人的思想有很大一部分也是比較被歐美國家影響的,再加上緬甸的抹谷盛產紅藍寶石,這就造成緬甸人佩戴珠寶方面有很多的選擇,也分流了一部分喜愛翡翠的人群。

沒有人不愛美的物品,緬甸人也一樣,但是經濟實力決定上層建築,緬甸人的生活水平還是比較低,所以還是要特殊情況特殊判斷。最後,請各位翠友珍惜手中的翡翠製品,因為開採真的十分不容易,希望大自然的寶貝您能夠珍惜!謝謝🙏





澤玉匯ZYH


去過緬甸,也有一些緬甸的朋友,華人和緬人都有,所以還是有一定了解。

首先緬甸人並不是不喜歡翡翠,緬甸這個國家,在很多人印象中可能是貧窮落後,其實,緬甸是一個資源物產豐富的國家,不光是有翡翠,還有許多其它資源,比如紅木,琥珀蜜蠟,各種寶石等。但長期以來由於各種原因,緬甸確實經濟不發達,只能做一些原料出口和低端半成品加工,這很好理解,就像7.8十年代的我國一樣,由於生產技術的落後,只能是處於產業鏈的原始階段。但並不等於緬甸人會一直這樣,隨著慢慢市場化,緬甸人也會進入高端再加工領域,就好比進入90年代,我國也逐步從低端出口進入高端製造。

在緬甸從事翡翠行業的,大都是華人,或者說是緬籍華僑,這並不是侷限於緬甸,在整個東南亞國家很普遍,經商的都是以華人華僑為主力。一方面是華人的天性勤奮與吃苦耐勞,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緬甸人和其它東南亞國家一樣,都信佛,是佛教國家。不要小看信仰的力量,我一個緬籍華僑朋友曾和我說:緬甸人一生最大的追求就是禮佛,有了💰,不是去吃喝享受,而是去禮佛,所以對金錢的追求,沒有那麼強烈。雖然他說的可能有點誇張,但我去緬甸,確實看到的當地最漂亮最豪華的建築就是寺廟,並且全國各地,到處都是金碧輝煌的佛像,寺廟。而緬甸人,不是像國人那樣去遊玩,去拍照打卡。是非常真心虔誠的去禮佛。

所以,並不是說緬甸人不喜歡翡翠,而是由於各種原因,一直處於翡翠產業鏈的原始端,而中高端的成品加工製造銷售,大都由華人華僑所控制經營,由於在原始端的默默無聞,給人以不喜歡翡翠的印象。

圖一,緬甸寺廟

圖二,緬甸街市

圖三,緬甸原石交易市場





翡翠鑑賞風


看有的人說因為緬甸窮?如果僅僅是因為窮,緬甸人帶黃金的也不少啊。而且緬甸窮,加工成本也低,礦主手裡的石頭成本,恐怕比公盤價格百分一都不到,如果流行,富人來說完全可以接受。普通人?直接去礦山撿石頭就好了吧,也就是去年開始才不讓散戶入場的,從前,大礦主扔的石頭隨便撿,都會撿漏。。回來隨便磨一磨就是好東西了!

其實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緬甸的小乘佛教文化決定的。文化不同流行不同!

緬甸是東南亞國家,信仰的是小乘佛教,看到這裡恨的牙癢癢,頂著佛教的光環,盡幹些齷齪的事情!原石,片料,成品造假層出不窮,染色注膠真的當事業在做,做的相當仔細,甚至不惜把假石頭埋地裡幾年再挖出來,皮色會有自然沁色變化。

扯遠了,為什麼緬甸不喜歡翡翠?華人喜歡翡翠是因為背後的文化,其中,道家文化佔70%,佛家文化佔30%,而且是大乘佛教哈。

所以緬甸人不喜歡翡翠,因為信仰不一樣。

華人戴著竹子吊墜,節節高升,在緬甸人眼中最多一句,戴竹子幹嘛?我又不是熊貓!!!!

一些瑞獸,緬甸文化中根本沒有,比如龍鳳,貔貅,麒麟。

緬甸也不講究十二生肖,是8生肖,按照星期的。。。。

還有什麼?總不能讓老緬信財神?關公?鍾馗?

沒有了文化的支撐,翡翠就普通了,所以緬甸富人也喜歡,但是沒有那麼崇拜,這就尷尬了,國內明星帶翡翠,同行羨慕也要買,粉絲瘋狂羨慕。緬甸呢?富商戴了,也沒反應啊,內心是這樣的:不就是北邊山區的石頭嘛,有神馬好看的。。。

所以沒流行起來而已。

這樣的一個首飾盒,是國內每個大姑娘小媳婦的夢想,緬甸人沒這個概念的。

所以說,緬甸是唯一寶石級的翡翠產地,中國又是唯一的翡翠消費大國,所以,人為刀俎 我為魚肉啊!

雖然他們不流行,難道賣石頭的價格便宜了?今年8月公盤價格,整體的底價比去年都翻好幾倍,真的是看到中國人瘋狂了哈!

雖然他們不流行,但是,賣成品,喊價絕對不含糊!去買過的都知道!

雖然他們不流行,但是造假層出不窮,還那麼耐心!試問多少老闆吃過虧?

說多了都是眼淚


開雲珠寶石頭書


看了不少回答,都沒說在點子上。

首先,要搞明白,我們通常說的緬人是指緬族人。緬族是緬甸的主體民族,約佔百分之六十。說緬人不喜歡翡翠,主要是指緬族人不喜歡,他們主要居住在瓦城以南至海邊的平原地區。

緬甸的華人華僑怎麼會不喜歡呢?傣族,景頗族等北邊少數民族,怎麼會不喜歡呢?

到目前為止,大多數老緬也不知翡翠這一說法,只知道叫玉。

我們大都知道,緬人喜歡黃金,喜歡寶石,翡翠還真不是什麼心愛之物。

有朋友說是因為窮,顯然太牽強,曾經的緬甸很長一段時期,可以說是東南亞首富之國。有人說因為老緬沒有受天朝玉文化薰陶,這倒有幾分道理。但不要忘了,緬甸的國石是紅寶石哦,寶石文化還是有的喲。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那麼漂亮的翡翠,黑老緬咋就不愛呢?

大家要明白,出翡翠的地方屬於克欽邦,歷史上大多數時間,屬於天朝的勢力範圍。老緬在平原上,對翡翠的認知幾乎為零。

元朝以前屬南詔、大理國管轄,元朝直接設土司管理,明清以來也是如此。

玉石開釆,大體上始於明朝,盛於清朝。

英國人入侵後,強行從清政府手上搶去。但玉石的開釆權仍就租給雲南玉石商人開釆,沒老緬什麼鳥事。

其實,一直以來,翡翠都被稱之為雲南玉。

只是後來,緬甸政府才逐步加強了對玉石礦山的管理。

現在來說,經營翡翠仍以華人華僑、嘎拉(羅興亞人)為主。

說到這裡,為啥老緬不喜歡翡翠,明白了吧?

一是屬地原因,翡翠歷史上與老緬沒多少關係;二是明清對下緬甸經濟、文化影響力偏弱,雖然緬人稱臣納貢。

至於以後就不好說了。現在緬甸政府全面加強了翡翠的管控,不僅控制毛料,還想搞加工升級,重點出口成品。

這麼美麗而又價值連城的寶石,老緬如再不愛上它,那隻能說腦子裡有水了,呵呵。






聊齋志玉


首先拋磚引玉,說一下最近緬甸原石公盤出現的網紅,再來以此反思一下翡翠光鮮的背後,希望從中可以找到大家需要的答案!

網紅登場,登鄧等燈……

這次公盤的第一位“網紅”在開盤的第一天誕生了,相信很多翠友的朋友圈都有機會看到這組圖片,小編的朋友圈當晚就被刷爆了,幾乎每位同行在同一時間都轉發了“兩小塊原料不過200克重底價88萬歐元摺合人民幣700多萬”。

出自著名的木那場口,圖片可見材料本身並不完美

打燈明顯可見天然裂紋

底價88萬歐元只能說明翡翠確實瑕不掩瑜

“200克”、“88萬歐元”、“700多萬人民幣”,如此富有視覺衝擊力的數字組合,最適合以此借題發揮向世人宣告:翡翠價格不菲,大家且買且珍惜!小編放棄了這個念頭,因為小編認為翡翠在商業範疇的價值,人盡皆知,不過翡翠在產業範疇的代價,卻是鮮為人知。翡翠之於緬甸是商業,還是產業?

回顧2014年緬甸公盤“標王”,以底價6000萬歐元成交01

回顧2014年緬甸公盤“標王”,以底價6000萬歐元成交02

回顧2014年緬甸公盤“標王”,以底價6000萬歐元成交03

翡翠的商業依賴於中國,它在中國人心中象徵著“高端大氣上檔次”,翡翠的產業植根於緬甸,它在當地人眼中意味著“戰爭貧病海洛因”。先幫大家回憶一組更有視覺衝擊力的數字組合:2014年緬甸官方數據翡翠總產值超310億美金,這個數額相當於緬甸當年GDP的一半,僅僅當年公盤的“標王”競得金額6000萬歐元,這筆資金就足以維持緬甸第二大自治區克欽邦的147個醫療機構運作一年。

克欽邦位於緬甸北部,外媒眼中的“金玉之鄉”

如此說來,翡翠的產業應該是推動了當地的發展,為何卻被小編形容得像一場災難?!這與當地政治局勢有關,緬甸長年處於內戰,正是由於翡翠產業可以帶來鉅額財富,衝突各方都想方設法控制翡翠這個重要資源,使得翡翠絕大部分的產值都落入了軍方控股的公司,成為各方政府的籌集軍費的重要手段,普通百姓根本沾不到這些財富,碰到的只是衝突動盪和流離失所。

緬甸玉礦開採全景

大規模開採,植被完全破壞

高山變谷地,水資源被汙染

緬甸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國家,克欽邦地區的當地居民卻沒有耕地,此地礦產資源最為豐富,盛產黃金和翡翠,素有“金玉之鄉”的稱號,向來就是內戰各方居家旅行必爭之地。不可再生的有限的翡翠礦產資源,不但無限放大了翡翠帶來的財富,更是無限放大了既得利益集團的貪婪,瘋狂無度地開採,以致該地區整個土地結構被破壞,山都變成了谷地,河流也被徹底汙染,失去了耕地和家園的當地居民為了養家餬口,成為礦工幾乎是活下去的唯一選擇。

玉礦礦工簡陋惡劣的生活環境

惡劣的開採條件,山體滑波每年奪走了多少生命

玉礦開採條件極其惡劣,時有礦難發生,而且礦區裡毒品橫行,買海洛因跟市場買菜一樣方便,礦工們飽受終日體力勞動帶來的疲勞和抑鬱,大多依賴海洛因逃離殘酷的現實世界。礦工徹底淪為了當地既得利益集團的生財工具,被體活掏空身體,被毒品蠶食精神,被戰爭摧毀生活,他們無暇欣賞翡翠的美麗,於他們而言翡翠只是一種生存工具。

“翡翠夢”就是黑暗中那縷陽光,礦工們賴以生存的念想

海洛因竟然是礦工們最大的娛樂

逃離殘酷的現實,哪怕只是瞬間

對於緬甸翡翠是如此血汗寶石,這份愛目前對緬甸的普羅群眾而言還是過於沉重,況且緬甸是一個佛教國家,大部分緬甸人民都是虔誠的佛教徒,“人靠衣裝,佛靠金裝”,可見佛教跟黃金的密切關係,因此相對翡翠飾品,黃金飾品在當地更受追捧。

最後小編還想嘮叨一些話,翡翠並不是罪惡的根源,緬甸如今的窘況並非一朝一夕,這是一個歷史難題。說到底小編也是翡翠的既得利益者,沒有資格站在道德制高點高談闊論民生問題,而是希望向大家講述翡翠光鮮背後人類的代價。翡翠這份美麗確實來之不易,並不只是不斷刷新眾人認知的高昂原石價格,更多應該是感受翡翠背後的各種辛酸故事,賦予我們手中的翡翠更多層次的意義。


翡翠噠人


其實也不能說不愛吧,應該最懂翡翠的是我們國家,最愛翡翠的也是我們的國家,緬甸只是說作為這個寶石級翡翠的唯一出產地,原產地,才被人們所熟知,說不愛,那也不完全對,只是說在我們面前相比較於我們,就顯得不是特別愛了,題主這麼提問也是有道理的,我簡單說一下,為什麼緬甸是唯一的產地,卻沒有國人這麼熱愛。

第一

緬甸是一個戰亂極其繁多的國家,同時也是戰亂特別多的國家,能賣錢就賣錢,自己留起來沒什麼用,因為他不可能大老遠跑到中國來尋找賣家,而且在緬甸脫手是基本比較簡單的,因為有大批的中國商人會去他們的公盤購買,他們也是有就賣,這不是說喜不喜歡的問題,是你自己做生意賣衣服,你不可能看到好看的就自己穿,那這樣生意就做不了了。

第二

整個國家處於一種比較落後的狀態,翡翠作為為數不多的出口量大的商品,每年的成交額這麼高,如果都因為喜愛,把好翡翠藏起來,那麼以後就沒有商人會到緬甸去做生意了,當生存都成問題的時候了,就不要談興趣愛好這些了,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第三

有些時候也是怎麼說,喜歡是喜歡可是價格太過高昂,可以出手為什麼不呢?而且他們的觀念就是賣給你們,我再去挖不就好了,何必那麼辛苦放著錢不賺,總體來說還是咱們太熱愛翡翠啦,所以那些緬甸那些商家你們就會覺得他不愛翡翠,其實生意就是生意,跟喜不喜歡沒有什麼關係,哪裡都有喜歡的,有不喜歡的,還是一個對比吧,我國應該是最熱愛翡翠的國家,沒有之一。


每天學點翡翠小常識


在緬甸礦區經常走動,對緬甸也有一定的認識。


1、緬甸地方軍、土匪,戰亂多

戰亂導致緬甸的人們民不聊生,政局動盪,緬甸人喜歡的是黃金和錢,對於翡翠這種不是很感冒,那時候去緬甸收翡翠,遇到土匪,直接要幾千塊錢過路費,其他不要。

2、相對比較貧窮

緬甸不比中國,沒有那麼富有,國內比較亂,人們吃不飽穿不暖,怎麼能消費得起。很多緬甸人為了尋求生計,不惜賭命去挖礦,每年很多緬甸人都死於礦難,沒辦法吃不起飯啊。


3、沒有中國那麼濃重的玉石文化

中國人自古以來的玉文化濃厚,翡翠給人一種美好的追求和象徵,很多國人把翡翠當做傳家寶,清朝也只有皇家貴族才能用得起翡翠。幾千年的傳統文化讓人們對翡翠有著濃厚的興趣和研究。


4、緬甸國內經濟落後,雕刻技藝沒有中國發達

緬甸的經濟水平比較落後,解決溫飽問題是首當其衝的,其他的應該是在這種前提下再去考慮的。所以翡翠這樣的收藏品對緬甸人並沒有太大的誘惑力。中國從緬甸帶回來的大多是翡翠原石,通過玉雕師傅的鬼斧神工般的技巧,給了我們精彩紛呈的視覺衝突。

尤其是廣東地區,雕刻師非常多,很多人以此為生,逐漸形成了一大批雕刻工作室。雖然機雕越來越普遍,但是總歸不如手工雕刻的好。


當然還有其他一些原因,以上是總結的4點主要原因,

喜歡翡翠的朋友關注“恆高翡翠”瞭解和交流更多翡翠知識。


恆高翡翠


我們都知道,市面上的翡翠基本都來自於緬甸,作為玉石之王的翡翠深受我們中國人的歡迎,種水好些的翡翠更是受到熱烈的追捧。可作為翡翠的產地緬甸,喜歡翡翠的人卻並不多,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為什麼緬甸人不愛翡翠

緬甸人之所以不喜歡翡翠,無外乎這幾個原因:

1、緬甸格局動亂

我們老祖宗有句古話叫做“亂世黃金盛世玉”,意思是在亂世中,黃金更受歡迎,因為黃金是相當於貨幣存在的硬通貨。在亂世中能直接換到生活必需品和想要的東西,而玉石和古董之類的物品在這種情況下則很難出手。

緬甸這些年來戰亂頻繁發生,政局不穩定,當地人更喜歡黃金這樣的硬通貨以保障他們在戰亂中生存,像翡翠這樣不能直接變現的自然就不受他們的喜歡了。

2、緬甸的翡翠量很大

俗話說物以稀為貴,在中國,翡翠都是通過商人去產地挑選、購買並加工後才最終出現在我們眼前的,尤其是種水好的翡翠更是數量稀少,自然非常珍貴;而緬甸本身就是翡翠的產地,翡翠的數量遠大於在中國的數量,緬甸的許多寺廟甚至用翡翠原石直接砌牆、鋪地,在中國人眼裡,這簡直是暴殄天物的行為。

被用來砌牆鋪地的翡翠原石

3、緬甸玉文化缺失

我國自古就有玉文化的氛圍,翡翠在中國人的心中不僅是一件值錢的物件,更代表著一種品行和傳承。我們以佩玉為美,甚至將玉當成傳家寶,悉心保存後傳承給下一代繼續佩戴。而緬甸並不存在玉文化的氛圍,自然不會覺得翡翠代表著品行和美好的事物,也就談不上如何喜愛翡翠了。

4、緬甸翡翠加工技術落後

中國的玉商從緬甸買回來的翡翠基本都是原石,再通過國內的加工和雕刻工藝,最終才呈現出精美的翡翠飾品。而緬甸的加工技術非常落後,戒面已經是他們能加工的極限了,那些精巧絕倫的吊墜雕工他們是很難做到的,緬甸人看的最多的就是翡翠原石這種幾乎沒有美感的石頭,肯定是提不起對翡翠的喜歡的。

5、緬甸經濟條件落後

我們都知道,緬甸的經濟水平相對落後很多,而在落後的國家,解決溫飽問題才是最首要的需求,其他的都是次要的,所以像翡翠這樣主裝飾和養生效果的東西對緬甸人並沒有太大的誘惑力。而中國改革開放之前,人們對珠寶首飾的購買和收藏力也很弱,直到後來生活水平越來越好,人們的經濟條件上來了,才開始把眼光瞄準到兼具裝飾和收藏升值能力的玉石上來。


拍品彙


關於緬甸人不愛翡翠的一些看法:

1、不管何時,經濟是影響人做選擇的主要因素。主要體現在一方面緬甸國的總體經濟水平不高,社會福利低下,人們面臨的社會問題多更需要資金的保障; 另一方面是普通民眾的經濟能力低,絕大部分普通民眾都是貧窮的,翡翠作為收藏品或者裝飾品,並非生活必需品,自然重要性不是很大。

2、生產並不是人人擁有。打個比方,金礦員工挖到的金子是他的嗎?很顯然不是,因為礦產不是他的,他只是幫人打工。 在翡翠礦區幾乎都是被利益集團或者各方勢力控制,而因為挖翡翠導致的各類汙染、水土流失、植被毀滅更是加劇原住民的收入和溫飽來源,所以越來越多原居民或者附近的人只能選擇幫礦區所屬方挖翡翠。


3、文化傳統和信仰上的本質差異。由於緬甸是一個傳統的佛教國家,大部分緬甸民眾都是虔誠的佛教信徒,而佛教跟黃金的密切關係遠比跟翡翠的關係大得多,對於緬甸人們來說,黃金比翡翠更受追捧,而翡翠的高價格也讓普通民眾難以承受。

而我們國家作為一個玉石消費大國,從古至今對玉的熱衷度都不曾退落。對於翡翠,不管是文化方面還是收藏方面的需求都很大,特別是現代,由於翡翠具有收藏性和潛在升值空間、以及翡翠價格存在不確定性,更多人想通過翡翠來提升自己,不管是個人收藏,還是後期市場等等。。。


4.修身養性。這方面主要體現在國人身上,人們相信玉可以陶冶一個人的情操,凸顯一個人的性情,好玉配好人,更能提升人的思想境界,也就是更深層的精神層面。也是是千百年來文人義士所追求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