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裡,我們是這樣"寵"白衣天使的

2月18日,在上海的疫情防控傳出了好消息——

連續36個小時沒有新增確診病例,有9個患者完全痊癒出院,這些天來合計出院人數達186人……

上海加油,感謝白衣天使們這麼多天來的努力!自從戰"疫"打響後,上海的市民們用自己的方式向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們提供著相關的支持。

在這裡,我們是這樣

1. 張羅口罩

要說"寵",我腦海裡第一個想到的便是為醫護人員張羅口罩。在疫情開始時,網上出現了不少自發為前線的工作人員購買物資的愛心人士。在仁濟醫院東院,出現了一位"不速之客",她身著黑色外套,帶著普通的一次性口罩,快速走到藥房門口匆匆放下了兩個箱子。箱子外貼了張紙條"尊敬的白衣天使們,在一線奮戰的你們辛苦了,這裡面有500只N95口罩,但不是醫用的。如果您不在能在醫院內使用的話,可以把它留給您的家人。在前戰鬥的你們,也無需再為家人的安危擔心。"

在這裡,我們是這樣

在浦東新區疾控中心,一個浦東女孩說自己剛剛放棄了在美國的工作,她在這次疫情中捐贈了兩大箱防護用品,包括:N95口罩、N100口罩、無接觸體溫槍、防護服、護目鏡,價值1.2萬餘元……

"我帶的物資不是很多,我希望能夠幫得到正在前線奮鬥的醫生。每個人獻出一點點,我們浦東、上海、中國何懼疫情!"

在這裡,我們是這樣

2. "投餵"開啟

給醫務人員捐獻物資對他們來說,是"常規操作"。他們還擔心著白衣天使們的健康情況,擔心他們過於投入工作無暇吃飯,便開啟了"投食"模式。

他們買了大閘蟹、訂了奶茶、買了車釐子,市民們投食起來毫不吝嗇,愣是讓上海各大醫院成了"美食園"。醫生們感慨道"太溫暖了,就像是老百姓給紅軍送物資的感覺。"元宵節時期有居民自發為志願者們準備了湯圓。

在這裡,我們是這樣

在這裡,我們是這樣

3. 企業加足馬力

當光明乳業得知在武漢前線的上海醫護人員因為長時間戴口罩,耳朵上出現了傷痕,還有部分耳朵被磨破,增加感染的風險性。公司緊急採購了牛奶盒提手,緊急通知正在休息的員工加班拆卸牛奶盒,迅速湊齊了3萬個送往了醫療隊,只為再帶口罩是可以舒適一點。

在這裡,我們是這樣

不只是這些,很多企業也都加足馬力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助著大家。在線教育優秀企業美術寶在這次疫情中緊急研發出了針對全國3-8歲的孩子免費聽的公益美育課,且終身有效。

課程會為孩子介紹這次疫情,並且讓孩子在心裡瞭解衛生健康的防控。課程以繪畫的方式展開,不僅能讓孩子做好了解,還能無形中培養繪畫能力,何樂而不為?想學的私信我就可以直接領取!

感動於這背後一群人對白衣天使的愛,當疫情來臨,我們將自己能做的都毫無保留的奉獻了出來。在上海,這群人就是這樣"寵"著白衣天使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