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張槎:下好復工“先手棋”謀劃經濟“一盤棋”

近日,安靜了半個多月後,企業雲集的禪城區古新路又有了人氣。藍箭電子、康思達、佛山神威、三技精密等公司紛紛復產。當戴著口罩的職工經過體溫檢測合格和信息登記無誤後,徑直走向車間,投入緊張的作業中,爭取把受疫情影響的效益“搶回來”。對於這一天,企業和職工都等了很久。而為了這一天,佛山市禪城區張槎街道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

作為佛山工業重鎮,張槎集聚了大量企業和大小工地等3萬多個市場主體。為確保有序安全復工復產,張槎對企業和工地進行統一指導、分類管理、先急後慢、分批覆產,既抓好疫情防控又保障經濟運行,首批47家企業昨日有序復工,64個工地繼續延後開工。通過未雨綢繆,下好復工“先手棋”,張槎謀劃並“弈活”經濟“一盤棋”。

統一指導 分類管理 反覆核查準備情況

2月10日早上7時多,禪城區張槎街道80名工作人員,分小組到企業督促復工工作:是否有疫情防控內部責任機制、是否有應急預案、隔離觀察場所是夠有準備……當核查人員在《張槎街道企業復工核查表》的21個項目上勾選了“是”,再次確認企業達到“四個到位”“八個一”標準後,佛山市藍箭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啟動了關閉多日的生產線。

包括藍箭電子在內,張槎47家企業能順利復工,離不開政府的幫助和指引。2月3日,在禪城區發佈《企業復工申報工作指引(第一版)》後,張槎街道就立即跟進,按照“網上申報、實地核查、備案巡查”三步走,連日來加緊與企業聯繫,符合條件的方可復工。

考慮到《指引》內容眾多,企業短時間內難以消化,張槎加強宣傳指引與分類管理。張槎街道經濟和科技促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局聯合張槎總商會號召企業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向企業進行統一指導,併為企業提供防疫知識培訓視頻、復工復產指引等,要求企業復工前必須申報員工信息及防疫方案。

為讓企業有序地復工,張槎對企業按照納稅大戶及規(限)上企業、公有資產園區及封閉管理的民營產業園區、村級工業園三種類型進行分類管理,壓實企業園區的主體責任。

佛山張槎:下好復工“先手棋”謀劃經濟“一盤棋”

2月10日,佛山華永科技有限公司節後返工第一天,員工佩戴口罩在生產車間作業

對符合復工標準的企業,張槎主動聯繫並上門落實復工情況。截至2月9日,累計聯繫289家企業,擬復工23500人,其中2月10日當天復工共47家,復工人數7954人。

重點人員的篩查是復工核查的重中之重,而由於企業多,員工來源分佈廣,對於開展人員排查來說,無疑是一個大難題。為此,張槎街道未雨綢繆,此前就聯合第三方公司,開發出“復工企業員工健康情況摸查表”小程序,要求企業把每一位員工的信息每天上報員工情況,利用大數據比對篩選出重點人群,並要求企業進行重點管控,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強化摸排核查。

2月10日,已是工作人員在一週裡第三次到藍箭電子開展實地核查。“指引得很細很實,特殊時期彰顯政務服務。”藍箭電子總經理袁鳳江表示,在政府部門指引下,其公司早已準備了口罩、消毒液、測溫儀等物資,500多名員工復工後實行分班制,錯峰上班,避免集聚,企業順利有序安全復工。

掛圖作戰 責任到人 64個工地延後復工

和企業相比,工地的人員流動性大、人員組成複雜,加上工地類型多,涉及房地產開發、市政道路、水利等領域,管理難度大,防疫工作量龐大。知難而進,張槎街道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專門下設了工地環衛防控組(下稱防控組),並制定專項方案,由44名組員負責張槎64個工地項目、3個環衛管養企業以及15個村的環衛保潔管理的疫情防控工作。

“針對工地多且複雜,我們畫出了在建工地位置分佈圖,分成五個小組進行掛圖作戰。”防控組辦公室主任、張槎街道國土城建和水務局常務副局長張瑞錦介紹,防控組強化督促指導,落實各工地春節後返工、復工人員申請報備,明確工地返工與復工前工作準備、復工復產後防控等工作,並與各工地簽訂疫情防控工作責任書。

目前,五個小組堅持每天對64個工地項目多次巡查,要求各工地在復工前做好人員出入登記管理、每日體溫監測、督促留守員工佩戴好口罩,儲備好防疫物資和做好應急準備,加強內部環境衛生管理,做到定期消毒。

張瑞錦表示,為防止因人員流動而產生篩查疏漏,張槎多了一道“返工”申請的程序,即在工人未回佛山前,工地就需把計劃復工的員工信息上報。通過審核後,工地方可通知員工回佛山並申請復工。

“申請復工的名單要和返工的名單進行逐一核對,如果不是此前通過審核的人員,一律不得進入工地。”張瑞錦說。在復工審批上,張槎按照先急後緩、分批覆工的方式開展指引,項目急的先開工,項目必需的工種先進場。按照統一部署,張槎所有工地繼續延遲復工。

經濟恢復是“一盤棋”,下好復工“先手棋”,是張槎保障經濟有序運作的第一步。

雖然還沒復工,但是各大工地已經在為復工做準備。位於江灣路的帝歐大廈項目,已經準備了必要的物資。“10名管理人員每天在研究和準備復工準備工作。”項目生產經理謝德全表示,項目去年8月動工,原計劃在今年9月竣工,受到疫情影響,工程順延,預計在今年10月可完工。

“把前期工作做好了,復工後通過加班把工期搶回來,最重要的是大家都身體健康。”謝德全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