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復工復產,這些地方在下“先手棋”

湖北外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連續15天下降,今日其他省份新增確診病例全部個位數,總計56例,西藏、青海等省份已連續多日保持零增長。

在全國疫情形勢出現積極向好趨勢之時,如何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推動有序復工復產,成為擺在各級政府面前的一道現實考題。

就在有的地方還在“勸返”外地人之時,浙江已為復工復產的人才儲備下了“先手棋”。

有效复工复产,这些地方在下“先手棋”

↑全國鐵路首趟定製務工人員返程專列抵達杭州。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 攝

16日下午,鐵路部門節後開行的服務企業外地員工返程的首趟復工人員定製專列從貴陽開車,直抵杭州。

定製專列跨省接工,這樣的“新鮮事”還不止一件:永康市與雲南省鎮雄縣“點對點”對接,支付費用在當地租用大巴車,直接把員工送到崗位;嘉善縣包飛機,從四川接回154名返崗員工;義烏對2月22日前通過鐵路列車、客運汽車方式來義的企業員工,車票費用全額補貼……

不僅於此。浙江省政府17日召開發佈會,提出本省疫情防控已由“封閉式管控”向“精密型智控”轉變,疫情防控的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已經從原先的疫情防控為主,轉變為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兼顧。

浙江採用“一圖一碼一指數”不斷動態調整“新目標”,分區分級精準防控,在抓好防疫同時全力推動經濟社會秩序恢復。

16日深夜,江西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發布了第14號令。要求江西復工復產改為報備制,返崗員工無需提供健康證明;除來自湖北等重疫區人員外,對其他地區的務工人員在進行必要的健康監測後,一律取消隔離要求。

對於讓人頭疼的“進不來出不去”問題,江西14號令要求,除疫情防控需要實施封閉式管理的城市小區、農村村組外,其他實行流動性管控的城市小區、農村村組,進出人員和車輛時分別進行必要的體溫檢測和消殺後,一律予以放行,不得限制人員和車輛通行。

第14號令還明確規定,對該令落實不力的單位和個人,必須追責問責。

有效复工复产,这些地方在下“先手棋”

↑江西凱馬百路佳有限公司生產的105臺客車發往中東市場,這是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江西省交付的首批海外客車訂單。新華社記者 萬象 攝

早在2月13日,江西就發佈公告,明確省內縣(市、區)之間全面取消國道、省道、高速公路出入口設置的疫情防控檢疫點或檢測站。

湖南與湖北臨近,受疫情影響較大,面對複雜情況,湖南及時調整防控措施打好“組合拳”。

2月10日,湖南就提出了嚴格落實“一斷三不斷”要求,嚴禁擅自封閉高速公路出入口,嚴禁阻斷國省幹線公路,嚴禁硬隔離或挖斷農村公路,確保運輸通道暢通。除與湖北省交界的高速公路入口處外,對於各市州在省內高速公路出入口設置的還沒有完全撤離的衛生防疫點,必須在近兩日內全部撤離。

廣東在“搶人”方面和浙江不相上下。廣東和周邊勞務輸出省份協調,開通多趟專列,把農民工接回工廠,返崗復工。

有效复工复产,这些地方在下“先手棋”

↑在位於廣州開發區的廣州創維平面顯示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工人佩戴口罩在流水線上作業(2月10日攝)。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廣東還有一件事走到了前邊。佛山市政府18日晚出臺關於推動企業有序復工復產的十條指導意見。佛山市政府提出,取消以疫情防控限制企業復工復產的審批、備案等行為,企業復工復產無需批准、無需簽訂承諾書,不得要求返崗員工提供健康證明。

佛山市政府提出,全面取消超出防疫必要、不切實際的復工條件和要求;各區、鎮(街道)、村(居)不得擅自下發通知或變相推遲企業復工復產時間,不得在國家、廣東省、佛山市的要求以外搞層層加碼;復工復產後一旦發現確診或疑似病例,應按照防疫要求迅速妥善處置,不能簡單一關了之、一停了之。

這些地方為何要在防控疫情的艱難時刻急於抽出精力恢復經濟社會正常秩序?這是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精準施策的必然選擇。

2月12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消息稿件中,有三句話需要仔細研讀、認真思考。

一是“要毫不放鬆做好疫情防控重點工作,加強疫情特別嚴重或風險較大的地區防控”;二是“非疫情防控重點地區要以實行分區分級精準防控為抓手,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秩序恢復”;三是“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既是一次大戰,也是一次大考”。

這三句話透露出一個關鍵詞:統籌。

當前,如何統籌好防疫與發展這對矛盾,考驗著各級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擔當。

記者:劉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