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考研和留學如何選擇?

一邊準備考研,一邊準備留英碩士。

這樣做的好處在於,如果你考研失敗了(初試成績不理想/複試被刷),你還有英國碩士的offer可拿;如果你兩邊都成功了,那麼你也可以擇優選擇。 不然的話,你要麼就是憂心忡忡地等待初試成績,要麼就是憂心忡忡地等待複試結果。如果你考上了還好,如果沒考上的話…. 而且我相信,在你有了出國留學這一條後備選項後,在面對馬上要來臨的考試時,一定會有更多的選項。

英國碩士和國內碩士有哪些不同?

相比國內的3年研究生,英國的授課類研究生只需要1年,在時間上完勝國內。 想一想,等你一年碩士畢業後回國找工作,你的小夥伴們卻還在幫著導師做項目;當你已經在職場遊刃有餘時,你的小夥伴們才剛從學校裡畢業。 不過也正是因為只有短短一年,導致了很多人認為英國碩士就是“水碩”,他們的看法大概是:英國碩士不用考試,直接申請,有錢就能上!一年時間能學到多少東西呢?!

這樣的說法還有很多,但這其中存在一定的誤解。 英國大學的傳統就是沒有一個統一的(類似於國內考研)考試,它申請的主要依據是你大學四年的所有科目成績。

它更強調你大學4年裡的平時功夫,而不是在最後一年的衝刺。英國碩士也不是想讀就能讀的,如果你的均分達不到要求,存款再多也沒用。

其次,能學到多少東西和學制幾年真的沒有絕對的關係,並不是說你在國內讀3年的研究生就一定比留英碩士學的多。 給你們看看那些前人的苦逼經歷,你就知道他們學的多不多了:

開課第一週。幾乎每天都是七點後才能回家。十一月前要寫四篇論文。然後明年一月之前還有四篇。從圖書館回家都是小跑到車站。時間不夠用,真的不夠用。

座標華威大學,每節課上課前都要讀六十多頁英文文獻 一週閱讀量趕上國內大學四年閱讀量熬夜成狗 打印太貴天天對著電腦讀 那個皮膚毛孔掉頭髮 誰說英國水我真的要打人了

開學周就六本資料要讀,一週大概三天課,剩下兩天全泡在電腦跟前讀老師給的reading list,累如狗,各種group report, presentation,individual essay,exam,說水的出來我保證不打死你 但小曼姐不得不承認,確實有很多人去了國外就整日混天度日,畢業後什麼都不會,但這樣的人即使是放在國內,他也不會在3年裡學到更多的東西。 所以,只要有上進心,即使是在英國待一年,你的收穫會比國內3年的研究生多得多。

如何在考研的同時,準備留學?

初試結束後,你們可以先放縱幾天,沒K的歌現在補上,沒打的王者現在去打,沒追的劇現在去追。 知道你們被憋壞了~ 放縱過後,就可以一邊等初試成績,一邊開始準備留學的事情咯:

2019年1-2月: 準備留學的申請材料及遞交申請 (申請文書,如:個人陳述、推薦信2封、三年完整成績單、在讀證明等) ,同時還要學習雅思。 PS:從現在開始就有很多學校的熱門專業開始陸陸續續地截止申請了,所以建議大家考完研後就儘早開始準備,不然會白白錯過好學校噠。

2019年2-4月: 依照往年情況,在2月中旬基本上考研成績就出來了,之後便是複試分數線的公佈。如果同學們通過了分數線,就可以好好的準備面試,如果沒有通過也別難過,你還可以等待英國大學發放錄取通知書。 2019年4-5月: 這個時候基本上留學申請和考研的最終結果都出來了,同學們就可以進行擇優選擇了。如果你傾向於海外留學,那就可以確定入讀的英國院校,根據院校規定繳納留位費,申請學校宿舍。 2019年6月: 準備簽證材料,進行面籤培訓。

2019年7-8月: 遞交簽證申請。

2019年9-10月: 行前準備,開始留學生活噠。


最完美的“考研、留學一手抓”就是這樣啦,如果等到你4月份複試被刷後才想起留學的話,那就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好大學給別人發offer了… 英國大學的申請是“先到先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