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新型肺炎统计显示肥胖患者预后相对差?

张垒医生


你好,据我所了解的是有些报道说的是肥胖患者患病的风险性提高,肥胖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差,这种说法我目前还没看到过相关报道,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肥胖对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等很多疾病的转归都有一定的影响,而患有基础疾病的人得新型冠状病毒比较重,预后也会受影响,也是可以解释的通的,毕竟根据概率事件来说,正常体型的人比肥胖的人健康的人多。以下就你的问题表达个人观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肥胖的人为什么预后会比较差呢?

这次新冠状病毒易感人群是人群普遍易感,特别中老年及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心脏病人群及肥胖患者,而且这部分人得病后,重症的危险度比较高,预后也受到影响。


2、那肥胖患者得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这么办?

肥胖和对很多疾病的预后都有影响,就像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心脏疾病等,很多人控制体重后,病情会有一定的好转,很多糖尿病门诊直接放的有测体重指数的仪器,随访近期内的体重控制情况。而对于新乡冠状病毒性肺炎来说,是在相对比较短的时间的发病的,潜伏期不超过14天,没患病的,短时间内不需要通过极端减肥来预防疾病,造成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像,这是不科学不合理的。预防的关键还是做好自我防护,保持充足的睡眠、营养,精神放松,体型只是一个影响因素。而患者该病的肥胖患者也不要过度焦虑,并不是说每个肥胖患者患了这病都控制不住,预后不好,要放松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但是平时的话,还是建议肥胖人群通过健康饮食、合理运动,等良好的生活方式把体重控制在合适色范围内,规避患四高、心脑血管疾病等其他病的高风险。



小结:新型冠状病毒是在较短时间内发病就诊的,肥胖的人要放松心态,出门戴口罩帽子、室内常通风、勤洗手、运动、睡眠营养跟的上,保持一个强健的体质,对预防和预后都有积极的作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以医院为准!用心码字,认真回答问题,感觉还可以的话,点个关注吧!

有温度的住培医生


但并不是说肥胖的人一旦感染新型冠状肺炎就必死无疑,我们先来看看这份死亡报告的来龙去脉,首先从年龄分布上来看,这56个患者年纪在36-89岁之间不等,年龄跨度超过56岁,平均年龄是72岁,但其中死亡的人大部分都在60岁以上,也就是老年人预后较差。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治疗的时间,在这份报告中,大部分死亡的患者都在治疗一周内相继去世,其原因与感染较重有关,也就是他们无法扛过病毒的一个治疗周期,哪些能扛过的人,反而死亡率会大大降低。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患者的基础疾病情况,在死亡的患者中有超过60%的人合并了基础疾病,比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等,这些疾病本身就会降低患者的身体素质,这让他们在面对病毒的打击之时,很难有战胜疾病的能力。

所以,并不是说肥胖是导致新冠病毒肺炎死亡的主要原因,它只是其中的一个维度,我觉得患者年老体弱、重度感染才是他们死亡的根本原因。

其实我们的身体在面对疾病的时候,影响预后的因素有很多,不仅包括肥胖,各种代谢性疾病以及心态等因素也决定着疾病的预后。


医心雕龙


截止到今天,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已经高达17000余人,死亡361人。关于新型肺炎的预后现在还无法准确统计,毕竟疫情每天都在变化。

新型肺炎与肥胖患者之间的关联,仅在疫情早期看到相关统计,发现危重、死亡者多为老年人、有基础疾病者及肥胖者。而近期并没有相关统计报道。可能只有疫情结束后,统计数字才会更为准确。

一、冠状病毒预后数据

1、让我们先来看看17年前那场浩劫——SARS冠状病毒导致非典型肺炎的一些数据。

对“非典”的大部分研究认为老年人及存在基础性疾病与病死率存在明显关系。年龄大于60岁,存在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等基础疾病者,预后差、病死率高!

我国的研究结果显示60岁以上老年SARS患者的病死率为11%~14%,而SARS的全国平均病死率6.5%,全球平均病死率10.9%,老年人群病死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

2、再来看如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我们用现阶段的死亡病例数量除以确认病例数量来计算死亡率,近期的死亡率基本处于2%-3%之间。

这个数字略低于非典初期的数字。在2003年2月底至4月初,非典的死亡率一直处于3%-4%之间。4月份之后,死亡率开始上升,并最终达到全国平均病死率6.5%水平。

二、数据解读

1、老年人群预后较差原因。

△老年人呼吸道解剖屏障的防御功能和咳嗽能力减弱。

△免疫功能下降(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目前尚无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特效药物,对抗病毒主要靠自身免疫,免疫低下时,病毒在体内可以不受阻拦,迅速大量复制。

△老年人各脏器储备功能低下,像开了多年的汽车,各处零件都已经老化,受不了打击,有一点风吹草动就有可能趴窝了。

△老年人大多数同时合并多种慢性病,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病毒不易控制;反过来病毒又导致基础疾病加重,形成恶性循环。

2、存在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等基础疾病者预后差的原因。

△糖尿病引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后差比较好理解,因为糖尿病病人的抵抗力低,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包括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而一旦感染病毒,病人的免疫功能对病毒没有多少招架之力,病毒的破坏力就较大,死亡率比普通人群高!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本身肺功能就较差,而新型冠状病毒主要侵犯的也是呼吸系统,使本就有疾患的支气管、肺泡雪上加霜,病人更容易出现呼吸困难,需要动用呼吸机,否则,一口气上不来,病人有可能就永远无法呼吸了!

△高血压、冠心病,是血管疾病,如果没有心衰、心梗、脑梗、脑出血等,还影响不是特别明显。但是人体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出现高血压、冠心病时,营养肺部的支气管动脉也会出现病变,受到损害,继而可引起肺组织结构的改变,肺功能的下降。导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后变差!

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预后与肥胖患者关系

肥胖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关系并没有多少研究报道。

△肥胖是一种代谢性疾病,肥胖的人群血脂往往超标!而血脂异常又会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高发。

△同时,肥胖者更容易并发糖尿病。

△另外,肥胖的人群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哮喘、低氧血症等发病率也高于常人。

正是因为肥胖的病人多并发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等慢性病,导致统计上出现肥胖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后较差!实际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与肥胖并无直接关联,而更可能是与肥胖并发的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等慢性病有关!

注意:由于统计所用的是早期数据,样本量过小,后期是否还有同样结论尚无法确定!

图片上为疫情早期特点,早期未发现儿童患者,但现在发现儿童也可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全年龄段均可感染

所以,胖子也不必过度惊慌!


王成大夫


武汉协和医院李伟教授在1月29日晚在头条在线直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时,就重点强调容易重症化的人群中,增特别说明除老年人、心肺脑肾等器官功能缺陷的人群外,肥胖人群及免疫力低下应特别关注。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肥胖人群所伴随的基础性疾病较多

一,一般来说,BMI≥28的肥胖人群多伴随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或者高血脂等心脑血管疾病。

二,肥胖多因代谢功能障碍而引起,多数伴随有甲状腺功能低下、糖尿病或高尿酸血症等代谢性疾病。

以上这些基础性疾病,必然会导致肥胖者的免疫功能低下,抗病毒感染能力下降,一旦感染新冠肺炎就很容易转化为重症、甚至多器官衰竭导致死亡。

与肥胖者的体质特征有关

按照中医的说法,肥胖者一般都湿气较重,多以湿、热、瘀为体质特征,这个正好印证了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急诊科齐文升主任按照中医理论,对这次新冠肺炎的说法。齐文升主任曾做为第一批中医专家,于1月21日抵武汉考查,并以中医症候学原理把这次新冠肺炎定义属于中医“疫病”“湿瘟”的范畴,其病因属性为“湿毒之邪”致病。

这可能就是这次新型肺炎所统计显示肥胖患者预后相对较差的原因。因此,肥胖群体在这次疫情面前也应该与老年人一样,远离感染源,尽量不要感染新冠肺炎。


yc老杨话养生


肥胖的人血液循环慢,有三高,很多胖子都有,瘦下来就好说了。胖的人免疫系统差,走路也喘气。


独坐静饮淡看世态炎凉


不是肥胖者预后差,是身体弱、免疫力差的人预后差;是有基础疾病的人预后差

肥胖的人,三高患病率高,心脏等主要器官功能差,无论感染病毒,还是得了其它疾病,都会影响预后!




庄德生


一般来说,传染病毒,不分人群,但是身体健康,体质强壮的,比较抗拒一段时间,然后服用有一定的疗较药方,才能有避病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