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的防“疫”之法


一、 存想法

原文:《素問·遺篇·刺法論》:黃帝曰:餘聞五疫之至,皆相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不施救療,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
岐伯曰:不相染者,正氣存內,邪氣可幹,避其毒氣,天牝從來,復得其往,氣出於腦,即不邪幹。氣出於腦,即室先想心如日,欲將入於疫室,先想青氣自肝而出,左行於東,化作林木;次想白氣自肺而出,右行於西,化作戈甲;次想赤氣自心而出,南行於上,化作焰明;次想黑氣自腎而出,北行於下,化作水;次想黃氣自脾而出,存於中央,化作土。五氣護身之畢,以想頭上如北斗之煌煌,然後可入於疫室。


按語:這段條文的防護措施主要針對醫護人員或瘟疫密切接觸者。這個方法又稱五氣護身避疫之法。邪氣雖從鼻孔吸入,又從鼻孔呼出。但正氣卻出自於腦,正氣存內,邪氣就不能損傷到身體。所謂的正氣出自於腦,就是說在屋內先要集中神思,觀想自心好像太陽一樣的光明。

引申之法:以上觀想法比較複雜,一般人很難做到。心為君主之官,可以簡化為以第一步為主:進入病房之前,觀想自心像太陽一樣的光明,由內而外,照耀自身和周圍。進入病房後,儘量保持這種光明、自信、無畏的狀態,當然還得嚴格做到防護規範。



二、 吐納法

原文:《素問·遺篇·刺法論》:又一法,於春分之日,日未出而吐之。

按語:這種辦法,是在春分日,太陽還未升起之時,運用吐納法,吐故納新,吐出積藏了一個冬天的濁氣,吸入新鮮的春生之氣。

引申之法:每天早晨在空氣新鮮處,都可以做呼吸吐納運動,緩慢均勻深呼吸,吸氣觀想白色清氣吸入,呼氣觀想濁氣呼出。可連續做36次。



三、 服藥法

原文:《素問·遺篇·刺法論》:又一法,小金丹方:辰砂二兩,水磨雄黃一兩,葉子雌黃一兩,紫金半兩,同入閤中,外固,了地一尺築地實,不用爐,不須藥制,用火二十斤煅了也;七日終,候冷七日取,次日出合子埋藥地中,七日取出,順日研之三日,煉白沙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望東吸日華氣一口,冰水一下丸,和氣咽之,服十粒,無疫幹也。

按語:小金丹方製作複雜,現很少使用。

引申之法:根據此次疫情的特點,藿香正氣水比較適合多數人預防之用,尤其是舌苔白膩或平時易於腹瀉者。



四、 藥浴法

原文:《素問·遺篇·刺法論》:又一法,於雨水日後,三浴以藥洩汗。

按語:這種辦法,是在雨水節氣後,通過泡浴的方法來適當發汗,連續三次即可,不可太過。在雨水之前則不太適合。此外,泡浴若不方便,可改為泡腳法。

引申之法:1、泡腳法:用艾葉、蒼朮、花椒、白芷按4:3:2:1的比例,煮水泡腳,雨水之前每次泡到汗欲出未出即可;雨水之後每次可以泡到全身汗出,隔日一次,連續三次即可。

2、燻煙法:用上方做成艾條或用普通艾條點燃,每天在室內不間斷點燃6—8小時,每次一根即可,不可使燻煙太大。



五、 刺疫法

原文:《素問·遺篇·刺法論》:黃帝問曰:剛柔二幹,失守其位,使天運之氣皆虛乎?與民為病,可得平乎?
岐伯曰:深乎哉問!明其奧旨,天地迭移,三年化疫,是謂根之可見,必有逃門。

...

假令壬午剛柔失守,上壬未近正,下丁獨然,即雖陽年,虧及不同,上下失守,相招其有期,差之微甚,各有其數也,律呂二角,失而不和,同音有日,微甚如見,三年大疫。當刺脾之俞,次三日,可刺肝之所出也。刺畢,靜神七日,勿大醉歌樂,其氣復散,又勿飽食,勿食生物,欲令脾實,氣無滯飽,無久坐,食無太酸,無食一切生物,宜甘宜淡。又或地下甲子丁酉失守其位,未得中司,即氣不當位,下不與壬奉合者,亦名失守,非名合德,故柔不附剛,即地運不合,三年變癘,其刺法亦如木疫之法。

按語:又或在泉為甲子丁酉(2017年),不得遷正,失守其位,不能與中運司天之氣相應,即下位不能奉合於上,也叫做失守,不能合德,因而為柔不附剛,即在泉之氣,與中運不合,三年便可變為疫癘,其針刺方法,與上述針刺木疫之法相同。

引申之法:此次疫情乃木疫脾病,又逢金運太過,有肝鬱脾虛夾溼,肺收斂太過的特點。

1、針刺法:木疫易傷脾土,當先取背部之脾俞穴,以補脾土,隔三日,再針刺足厥陰肝經脈氣所出的大敦穴,以瀉肝木。若脾胃虛弱,木疫之邪侵犯,可以先刺足陽明脈氣所過的原穴“衝陽穴”,再刺背部脾臟的俞穴“脾俞”,以補本髒之氣。

2、艾灸按壓法:灸太白穴、足三里及關元穴,按壓

行間穴

太沖穴

,可改善肝鬱脾虛的狀況,提高身體抗病能力。


注意事項:安靜神志,不可大醉及歌唱娛樂,使真氣再度消散,也不要過飽或吃生冷飲食,要使脾氣充實,不可滯塞飽滿,不可久坐不動,食物不可太酸,不可吃一切生的食物,宜食甘淡之味。

《黃帝內經》的防“疫”之法

腎病科簡介


江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江西省中醫院)腎病科是江西省腎病中醫醫療中心,江西省腎病臨床重點專科,慢性腎功能衰竭為省級重點專科專病。目前擁有3個病區,開放床位99張,門診診室2個,科室設有血液淨化室、腹膜透析室、腎臟穿刺室、慢性腎衰水療室、腎病中醫特色治療室,開設腹透門診。


科室有國家級名老中醫工作室2個,現有專科的醫護人員共57名,目前已形成了一支基礎知識紮實,技術力量雄厚、中醫治療特色突出的中西醫醫療技術團隊。現有國家級名老中醫2名,醫生21名,其中正高級職稱9名,副高級職稱1名,主治醫師5名,住院醫師5人;博士生導師3名,碩士生導師5名;博士學位5名,碩士學位12名;跟師全國名中醫繼承人3人。


科室醫療設備先進,擁有德國和日本進口的血液透析機、血液透析濾過機和CRRT透析機共32臺,全自動結腸透析儀1臺等醫療設備,能夠全方位開展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腎臟病及危急重症的搶救。


科室以中西醫結合診治原發性及繼發性腎臟疾病。開展中藥口服、中藥針劑、中藥藥物燻蒸、雷火灸、耳穴壓豆、中藥保留灌腸、中藥結腸透析、穴位敷貼等多種中醫特色治療。並有腎衰洩濁湯、三草尿毒靈、鳳錦尿感合劑等院內製劑治療慢性腎衰、尿路感染,療效顯著。現已開展動靜脈造瘻術、腹膜透析置管術、深靜脈置管術(臨時及長期導管)、腎穿刺活檢術,開展了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濾過、血漿灌流、CRRT和腹膜透析治療等。科室承擔國家自然基金課題、省自然基金課題、省科技廳課題、省衛生廳課題等60餘項,發表核心、國家級、省級論文280餘篇,論著40餘部。



疫情防控關鍵時刻,省長來到我們身邊,為中醫藥加油鼓勁


陳明人帶隊到附屬醫院督導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抗疫一線】徐超:就怕拉肚子,提前吃了思密達


【抗疫一線】劉濤:挺身而出返家鄉 義無反顧戰病魔


【抗疫一線】護士周世妹:一刻不敢放鬆


【抗疫一線】這個支部衝在疫情防控最前線


【抗疫一線】請優先考慮我們,不計報酬,無論生死!


【抗疫一線】我院4名援助武漢醫療隊員出征


【抗疫一線】第二批援助武漢醫療隊員出征



【江中良方】熱敏灸可以在新型冠狀病毒防治中發揮作用


【江中良方】江西省第二版新冠病毒肺炎中醫藥防治方案


【江中良方】江西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中醫藥防治方案


【江中良方】江西省中醫院推出新冠病毒線上問診平臺


【人間有愛】愛心人士匿名深夜捐口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