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每天都要做的消毒工作,怎样才安全?

随着大家防护意识的加强,一时间大家纷纷抢购医用酒精、84消毒水等,在家中自行消毒,却也无形中埋下了安全隐患。

现在每天都要做的消毒工作,怎样才安全?

当下,究竟应该如何正确使用医用酒精等消毒产品,酒精浓度是否越高越好?

现在每天都要做的消毒工作,怎样才安全?

根据相关部门近日发布的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居家使用消毒产品的安全提示,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不受特殊管控的消毒产品,可有效灭活病毒,但同时具有易燃、毒害、腐蚀等危险特性,如果使用储存不当,极易引发火灾、中毒、灼伤等安全事故。

酒精为何能够杀菌杀毒

酒精(乙醇)是医学上常用的消毒剂之一,是最广泛使用的消毒剂,可溶于水,并具有一定的脂溶性。乙醇杀菌杀病毒的机制是:其脂溶性可以破坏生物磷脂双分子构成的生物膜,造成生物膜结构和功能障碍。而较高浓度的乙醇可以破坏膜的结构“秩序”,从而破坏膜的功能,导致“有膜”微生物的死亡。

酒精是否浓度越高越好

消毒剂和杀菌剂中酒精的有效性取决于乙醇的浓度。要达到杀死99.99%细菌的效果,乙醇含量通常要达到60%以上。

现在每天都要做的消毒工作,怎样才安全?

研究发现,浓度高于60%的乙醇溶液才具有消杀作用;浓度达到75%至80%,就可以在几秒钟内杀死绝大多数细菌和包膜病毒,但对细菌孢子无效。其中,75%的乙醇是人们常用的浓度,在医院系统、科研实验室以及其他需要消毒的场合,得到最广泛应用。

但95%的高浓度乙醇消毒杀菌效果,反而不及稀乙醇,其中70%至75%最佳。这是因为高浓度乙醇会使细菌表面的蛋白质凝结形成一层硬膜,变向对细菌起到保护作用,防止酒精进一步渗入。此时,该细胞将变为非活动状态,但不会死亡。因此,75%的乙醇是更理想的选择。

现在每天都要做的消毒工作,怎样才安全?

那么,乙醇对新型冠状病毒是否有用?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属的新型冠状病毒,有包膜,因此可被乙醇杀灭。

医用酒精可否用于空气消杀

值得指出的是,乙醇不能用于空气消杀和其他用途。有些人用乙醇喷雾来消毒室内空气,这种做法缺乏依据,达不到消杀的效果。而且,空气中高浓度的乙醇聚集,极易产生燃烧现象,造成火灾。

现在每天都要做的消毒工作,怎样才安全?

因此,不建议在家中对空气喷洒乙醇。在非医疗环境中,比如我们居家的非污染室内空间,空气中不大可能会悬浮足以造成传播的病毒浓度,因而无需空气消毒,仅需要定期开门窗通风即可。

酒精易燃

据了解,80%浓度的乙醇的闪点为19℃,也有说法是17.5℃,因此使用、运输、贮存过程中要十分注意,禁止明火和吸烟。而温度超过闪点温度越多,点燃的危险性就越大。因此,在使用乙醇时,要注意避开明火,也不宜大面积喷洒太多,以免引起火灾。

现在每天都要做的消毒工作,怎样才安全?

84消毒液的注意事项

84消毒液是另外一种高效消毒剂,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有效氯含量5.5%至6.5%,可广泛用于宾馆、旅游、医院、食品加工行业、家庭等卫生消毒。它的消毒原理为: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可水解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次氯酸,能够将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氧化,使微生物最终丧失机能,无法繁殖或感染。

现在每天都要做的消毒工作,怎样才安全?

具体在使用过程中,大家要注意:84消毒液有一定刺激性与腐蚀性,必须稀释以后才能使用,且对皮肤有刺激性,使用时应戴手套。

过氧化物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是一类具有强氧化性的消毒剂,大部分物质在一定浓度下对环境无污染,与设备兼容性好,被称为“绿色消毒剂”,其中使用最广泛的是过氧化氢和过氧乙酸。

现在每天都要做的消毒工作,怎样才安全?

过氧化物属于杀菌剂和高水平消毒剂,对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芽胞、霉菌和病毒具有高效和快速杀灭效果,可分解为水和氧气,对环境无残留毒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