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對“背書”中現象和爭議的思考

昨天我文中的核心內容:“反對死記硬背,加強理解記憶”。

文中提到,部分學生對文科背誦,情有獨鍾,似乎這樣最簡單,這條路最直接,不必太多走腦子。但又時常苦於內容太多,忘記太快。

一 細細思考、苦苦尋覓的道路

教學中,我想悉心研究其他教師的經驗,經常側耳傾聽他們對學生學習的指導。

辦公室,數學和幾何老師都曾經這樣斥責學生:“這類題型講過多少遍了,怎麼還出錯,公式背了嗎?背給我聽。”

關於對“背書”中現象和爭議的思考

我暗自思忖:我當年自學初中數學時,通過數學演算去印證數學公式,發現,弄懂了來龍去脈,不必背誦公式,做題就順溜了。但是,高中更多的知識,該怎麼辦,不同認知層次和水平的學生又該怎麼辦,不得而知。

我聽到歷史老師輔導學生:“歷史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背景、歷史人物、事件始末等都要背下來。”

我越是困惑,越覺得有必要多聽多思考,抓住一切機會。

有一次出門在硬坐席。對面一個小夥兒引起我的關注。他手捧一本厚書認真閱讀。喜歡看人閱讀的樣子,不亞於喜歡閱讀。但是,令我格外感到新奇的是,他手裡的那本書居然是一本馬列經典大書,在追逐名利和物質的年代。

我很想了解他,於是開口:“這是你的選修課程?”明知故問,如此熱愛,必是主修。他的回答證實了我的判斷。我的微笑面對他的微笑:“不寂寞?”他:“還好,想研究。”

“讀大學,在哪裡?”

關於對“背書”中現象和爭議的思考

“北大馬克思主義學院”。

我有些意外:“高材生,那麼多方向可供參考,為什麼偏偏選擇冷僻?”

“因為知道得太少,可是太想了解。”不知什麼時候他已經合上書本,認真和我交談起來。

“半個同行。”我調侃,簡單介紹自己並轉移話題:“考試怎麼辦,都要背,那可太累了。”

“大學好多了,有些科目寫論文,還有其他形式;高中背了太多。”

“你覺得高考文科的內容都需要背嗎?”

“當然要背,一定要爛熟於心,考試時才能一氣呵成。”他果斷到不容分說。我有些焦慮,我在悉心倡導“反對死記硬背”,這裡有個學霸與我意見相左:“我看見我的學生堵著耳朵,閉著眼睛,皺著眉頭背誦得艱難,我很難過。那麼多科目,那麼多知識,爛熟於心,時間、腦力、精力?你必有高招。”


關於對“背書”中現象和爭議的思考

“喔,我這樣做”他略微思考:“第一,反覆讀,讀熟;第二,確保理解準確無誤;第三,重複學習,避免遺忘。”學霸傳經。這些基本是課堂之上老師教導的。

“我極力強調反對死記硬背,加強理解記憶,你覺得怎樣?”

“理解了,更容易記憶;背多了,不理解的也就理解了;當然不是死記硬背,那樣記得快,忘記得更快。”對這個答案,我很滿意。不僅僅出於求同,是終於被他說清楚了。

讓我們來梳理一下:

1 區別“背”與“死記硬背”。

背 有兩種方式:循著規律的記憶;一字一句的背誦。前者輕鬆;後者勞累。

譬如,一首詩詞,讀了倍覺親切,渴望將它記住,大聲朗誦、默默誦讀都可能很快記下來。我們通常稱作“會背了”。又如,老師要求背課文。有意識地將文章的全部或部分熟練地記下來,通常要念一句背一句,或念一段,背一段。這樣背有兩種方式,理解背誦和死記硬背。有些學生最怵頭背課文,背詩詞,往往因為採取了死記硬背。

關於對“背書”中現象和爭議的思考


2死記硬背的危害很多:

01脫離了以理解為基礎的記憶,如同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在應考中,或難辨雲裡霧裡,或茫然不知所措;或勉強張冠李戴;對考核一無所用。有人認為1+1=2的死記硬背是數學學習的基礎,這是誤解。如果對數字的啟蒙始於這裡,你誤導了學生。

02死記硬背是被動接受,學習是思考的過程。死記硬背使學生養成不假思索的壞習慣,喪失動腦的能力,就是我們平時反對的“填鴨式”學習。對於被動學習,課堂上我這樣描述:學生來到學校,每人背來一個口袋,坐下來,打開口袋:“老師,隨便裝”;老師來了,你一碗,他一碗;放學鈴響,學生背起口袋回家。“這樣,你們學到了什麼?”

03 死記硬背記得快,忘得也快,最終使學生獲得的知識甚少。所以,我強調:

大腦是思考的機器,不是記憶的工具。記得牢的一定是理解深刻的。

04理解成就記憶;記憶加深理解,在記憶中加強理解,在理解中強化記憶。記憶與理解的有機結合,勝過一切死記硬背,是應對高考的最佳境界。

關於對“背書”中現象和爭議的思考


二 為什麼說不背也可以

1背下來,不理解,一切皆枉然

有一次,校長征詢我的意見:“對高三政治課,我們想調低課時,政治課,沒什麼好講的,你帶著學生背好就行了。”我遺憾一校之長的外行,拿過一張高考試卷:“現在的政治課高考試卷,沒有一分單靠背題可以獲得,相反,政治課更多的靠老師的一張嘴,背下來不理解一切皆枉然。”我不為爭課時,上課很累;我所說的是事實。譬如,政治課有些觀點表述比較晦澀,考核中,如果學不懂,稍微偷換概念,一準懵圈。

2有些題考的就是思維水平,就是理解力,即便不是書本知識,只要思維順暢,解題並不難。特別是選擇題。如思維不利,記得再多,也無濟於事。

3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高考前,學生多糾結兩會內容。有的學生抱著《政府工作報告》重要內容摘錄,背得焦頭爛額。我果斷阻止時,有學生恐懼:“老師,你這樣說敢負責嗎?”嚇死寶寶了。

“當然敢負責。重要的是你自己要清醒其一,高考的主體是學生;考核內容有考綱規定;其二,政府工作報告,不是由學生執行。”


關於對“背書”中現象和爭議的思考

“不是說參與政治生活,也是我們的責任嗎?如果考的話,怎麼考?”

“無非考你

運用所學知識解讀政府報告中的某一內容,你無需瞭解內容;只需讀懂內容、提取知識和分析內容。”

4 政治課考卷,踩點給分,即只要言之有理,沒有觀點背離,語言表達準確均可得分。

讀過高中,學生大都具備了相關的語言組織能力。加之前期知識的積累,只要看清考核方向,理解題意,條理的回答,應該沒有問題。重要的是培養能力。高考生必需具備的能力,前期我均寫過的。

5切忌背原題。 負責任的老師們,從各個角度出題,總結出答案,印刷成冊;學生們如獲至寶,手捧五花八門的“分析說明題”,背得眼花繚亂,我從來拒絕。稍稍換個角度,這個現成的答案,還行嗎?如果不行,我們辛辛苦苦整理的答案,交由學生辛辛苦苦背下來,意義何在?

對於分析說命題,我們唯一該做的,是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讀懂問題、提取知識、理清思路、認真作答的能力。這是由此岸通往彼岸的橋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