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程丨台州复工企业疫情防控可视化工作指南

一手抓疫情防控

一手抓生产经营


连日来,台州各企业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在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全力以赴抓生产、促提升、保供应。


如何安全有序地开展复工复产?

▼▼▼


体温检测


1.员工每日体温监测至少2次,企业设置入口处,进入厂区前专人监测,做好登记;


2.对于体温不在正常范围内的人群,要用水银温度计复测,超过37.5℃者不得进入


3.特殊情况应增加测量次数,综合判断是否发热;


4.有干咳、乏力等异常情况,不得进入;


5.员工有责任主动及时上报个人异样症状。


6.体温准确测量小窍门:(1)驾驶空调车时温度会偏高,在寒冷的环境骑电动车、步行时温度偏低,员工可在旁边休息等候数分钟后再次进行测量;(2)红外体温检测仪测量部位可选择手腕内侧部位。


临时隔离室


1.监测体温≥37.5℃或干咳、乏力等不适症状,先安置在临时隔离室,等待处理;


2.等待期间该员工勿离开隔离室;


3.专人管理,管理人员需带好口罩,做好信息登记;


4.被隔离人员离开临时隔离点后,应用有效氯浓度1000-2000mg/L的消毒剂对隔离点进行终末消毒。


食堂就餐


1.落实食堂日常清洁消毒管理,加强食堂员工健康监测;


2.就餐前洗手;


3.落实错峰就餐、分餐制,倡导打包等方式减少人员聚集;


4.排队时前后保持1米间距离;


5.就餐座位相隔1米以上、同方向就座。


垃圾处理


1.设立统一口罩回收点,配置专用垃圾桶,标识明确;


2.回收垃圾时,使用84消毒液或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后把袋口扎紧,按生活垃圾放入其他垃圾桶;


3.处理完及时洗手。


车辆管理


1.车辆根据使用频次做好清洁;


2.驾驶员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3.员工佩戴口罩上车;


4.上车前测量体温,发热或有干咳、乏力等不适症状时,不得乘坐;


5.车内不开空调,保持适当的通风;


6.员工乘坐时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触碰;


7.有条件的建议错峰乘坐,减少人员聚集。


车间管理


1.员工佩戴口罩,尽可能保证员工作业间距达1米以上;


2.作业期间严禁员工串岗,减少不必要的交谈;


3.避免使用中央空调,做好通风,建议上下午各一次,每次半小时左右;确需使用中央空调的,要定期对送风口、回风口进行消毒,且由专业空调维护人员进行消毒;


4.进出物料建议外包装去除后进入车间,无特殊消毒要求;


5.密闭作业区,加强通风设施配置。


环境清洁和消毒


复工前


1.复工前对大环境进行全面的清洁,尤其宿舍、食堂、厂间、电梯、公共卫生间、公共浴室、空调风口滤网、垃圾回收处等重点区域,做到无污渍、无积灰和无蜘蛛网等。


2.消毒人员佩戴口罩、戴一次性橡胶手套;喷洒消毒时加穿雨披、胶鞋,避免消毒液浸湿衣服。


复工后


建立重点区域日常环境清洁和消毒机制。


建议:


1.办公场所:每天湿式清洁,通风2次,每次半小时以上,电话座机、公共电脑键盘、门把手、电梯按钮用250-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试。或者直接用75%酒精擦拭;


2.食堂:保持干净干燥,餐区地面做好日常清洁,每天至少两次湿式拖地;


3.公共区域,如大厅等:每天湿式拖地至少两次,保证区域内无灰尘,无蜘蛛网等;


4.电梯:做好日常清洁,频次根据使用情况定。消毒方法:1、准备两个盛放毛巾的容器,一个放500 mg/L含氯消毒液浸泡半小时以上的清洁毛巾,一个放擦拭后污染毛巾;2、避免毛巾同一部分反复擦拭;3、电梯按钮建议每天至少用酒精或500 mg/L含氯消毒液消毒两次。


5.洗手间:做好日常清洁,可用保持通风。每周至少消毒一次,500 mg/L含氯消毒液或其他消毒液拖地(擦拭)。


注意


1.使用含氯消毒剂对物体表面进行消毒,30min后清水擦拭,酒精擦拭的无需清水再处理;


2. 厂区各区域以日常清洁为主,尽量减少灰尘聚集,对人员聚集区域或频繁接触部位可根据情况进行消毒处理。


防疫物资


1. 配备普通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少量)、消毒液、快速手消剂、测温仪、橡胶手套、通风设备等疫情防护用品;


2. 消毒药品可包括84消毒液、泡腾片、漂白粉、消毒灵片或消毒灵粉、75%酒精等;


3. 少量配备医用防护服、根据企业特殊需求可配护目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