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林红玉和薛宝钗性格很像,那她们除了身份不同之外,还有什么重要的不同之处?

不做惆怅客


林红玉和薛宝钗相似的部分其实是很少的,即使是性格上。如果要说有共同点,那就是待人处事都相当的落落大方,为人很稳重。薛宝钗是受贵族家庭熏陶下的见多识广的聪慧得体小姐做派,林红玉是一等仆婢家庭影响下的善察言观色个人又很努力争气的职场新人做派。若要把这极为不同的两个人放在一起比较,我感觉,如果林红玉能有薛宝钗这样的出身,以她的性格会比薛宝钗更引人注目。毕竟,以书中的几次出场,她完全以新人身份为自己赤手搏出了事业和爱情。

宝钗的聪慧机智是她的身份带给她的,父亲允她读书识字,她又能跟着母亲见识如何操持家事,偌大的薛家,自然让她在十多年的成长里经受了诸多历练。她后来能在贾府里受到亲戚们乃至仆人们的喜爱和尊重,与她自小养成的随和性格也是分不开的。这点上,她不像黛玉那样不顾别人感受,敏感的心性常让别人下不来台。

林红玉也是机智聪敏的,不难想到,她是个好学的姑娘。贾府这么大,单是仆人中的摩擦也有不少,书里多处提到。林红玉的工作园地和学习园地都在贾府,有心人总能从别人的为人处世中学点什么。林红玉也是个有理想有志气的人,时刻做好了准备才能在机会到来时紧紧抓住,这是她比起宝钗最不同的地方。宝钗只需一直做她的名门淑女即可,而林红玉如果一直本分老实,是绝不会从《红楼梦》的众多角色中脱颖而出的。正是有这种大胆冒险的精神,林红玉靠着聪慧机敏瞅准时机又耍点心机,在屋里没人时,大胆上前给宝玉倒了茶喝。这自然是件不简单的事,不然事后秋纹、碧痕她们也不会狠命骂林红玉是“没脸的下流东西”。比起如今看多了的宫斗剧,林红玉这种向上爬的精神和手段都是正面而积极的,一心靠个人努力在争取晋升。再到后来有机会帮凤姐传话回话,几句这奶奶那奶奶的称呼把人听得啧啧赞叹,称呼恰当,思路清晰条理清楚,真是位得力的下属。这种能力,放在如今的职场上也是分外难得的。其实作为下属,人人都容易遇到像小红这样的一次机会,但一些人在工作来时先躲懒溜了,另一些人不见的能思路清楚地把事这么痛快的办好把话禀明。所以,凤姐把这样的人物提拔去她身边也是理所应当的。

林红玉面对爱情敢于争取的个性也是薛宝钗不具备的。薛宝钗受限于她名门淑女的身份,只是对“金玉良缘”寄点指望,再做不出什么出格的事。《红楼梦》中“痴女儿遗帕惹相思”,缘起于贾芸拾了林红玉遗失的手帕,郎先有情,妾亦有意。“蜂腰桥设言传心事”,林红玉大胆看向那个人,四目相对各生欢喜。滴翠亭内,林红玉勇敢地从传话的丫鬟手里接下贾芸换了的手帕,真算是以物定情了。

后面书里提到林红玉的地方不多,很久了,我也不记得了。但以她给人印象深刻的前述事迹,她在风雨动荡的贾府或府外应该都会活得很积极的。






张晴柔


千红一窟,万艳同悲。



《红楼梦》中,大观园里的女孩命运多以悲剧收场,如黛玉葬花,晴雯补裘,探春远嫁,宝钗成寡…… 唯独一人得到了曹公的眷顾,有一个完美的人生结局,她就是红儿,原名林红玉。

林红玉,一个在大观园里籍籍无名的小丫鬟,因为她的名字犯了宝玉黛玉的“玉”字儿,所以被凤姐把“玉”字去掉改叫小红,大家私下都称她红儿。

曹公虽然给林红玉安排了一个低贱的出身,但是却给了与薛宝钗相似的性格,成熟稳重,处事通达。



正是因为出身低人几等,红儿比薛宝钗更懂得她需要什么,这也是为什么红儿是大观园里结局最好的女人。

实际上,除了性格相似,出身不同,林红玉与薛宝钗还有三个不同之处。

一、出身低志向高,会抓机会

林红玉是怡红院贾宝玉的三等丫鬟,她需要跨过两个阶级才能够服侍到贾宝玉,在丫鬟们的眼里把主子服侍好,才可能鸡变凤凰,而大前提就是先得有机会接近主子。像当时的林红玉仅仅是一个三等门外粗使丫鬟,压根儿无法直接接触贾宝玉,所以她一直在等机会。



机会终于来了,红儿竟然趁着宝玉身边无人,立刻抓住空子,走进屋里帮着宝玉端茶递水。随后,她受到其他丫鬟的排挤,原文对这事儿的描写:

“没脸的下流东西!正经叫你催水去,你说你有事,倒叫我们去,你可等着做这个巧宗儿,你也拿镜子照照自己,配递茶递水不!” “明儿我说给他们,凡要茶要水送东送西的事,咱都别动,只叫他去便是了。”

大观园的女人争芳斗艳勾心斗角,心里比红儿更想飞上枝头变凤凰的人有的是,她们在准备,也在等待机会。而红儿想要的无非是追求平凡安定的生活。

在这一点上,薛宝钗就不同了,她跟贾府上下的人关系处得都不错,但就是不敢展露她的“野心”。

二、恋爱观不同



红楼里,红儿和与贾芸的爱情像极了模范夫妻。贾芸是贾府的落魄少爷,两人同一类人,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好的生活,同时他们也是一见钟情。和宝黛一样,他们也是一见钟情。相比于宝玉黛玉,他俩的爱情更接近于实际。

两人连谈恋爱都不愿放下生计,和现在为了结婚而辛苦工作挣钱的青年非常像。虽然看上去有些不解风情,但是因为它的平平淡淡而显得更加真实,可贵!



红儿与贾芸的爱情是凡夫俗子的小农生活,一日三餐,共同为了更好的生活努力,这是一种最美的爱情,踏实,平凡。

再看宝钗与宝玉的婚姻,贾宝玉和林黛玉应是一对苦命鸳鸯,中间插入一个宝钗。自黛玉死后,宝玉出家,宝钗活寡,悲哀之极。

三、结局不同

红儿最后和贾芸离开了贾府,二人外出打拼积累财富。并且,在贾府败落的时候,红儿对贾宝玉、凤姐等人提供了很多的帮助。可见,红儿离开贾府,她的生活过得不错。



患难之时见真情,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更让人值得铭记。

薛宝钗的结局前面已经提了两次,贾府落败,宝玉出家为僧,宝钗守着活寡,一个人面对着渐渐凋零的家境……

终归是小人物努力进入上游成为富一代,名门之后守成不得,家境沦落。

关注读耕,品国学经典,侃武侠名著,悦读人生,乐耕于世。

读耕


林红玉和薛宝钗性格像吗?那只是表象吧,其实两个人在很多方面还是有本质不同的。

表面上看,林红玉和薛宝钗似乎都属于主动型、励志型,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并且可以为了积极的人生目标坐言起行,属于不折不扣的行动派。

实际上,两人的行动作风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1.行动的程度不同。

虽然林红玉和薛宝钗对自己的人生都采取了进取的姿态,但是具体的做法还是有所区别。在书里,林红玉显得更为积极,很典型的一个表现,就是她总会在意想不到的时候以人们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现,结果就是狠狠地刷了存在感,并获得额外的机遇。

比如,作为一名小丫环,她居然会在绮霰斋书房出现。那应该是外男活动的领域了。事实上,林红玉就是在那里遇到了贾芸的,后来成功牵手,这是别人都不会有的奇遇。

又比如,她在宝玉房里就算不是十八线也最多是三四线吧,但是在宝玉召唤而身边无人的时候,她就可以及时出现,给宝玉倒茶。后来秋纹、碧痕向她兴师问罪,理由就是以她的级别,根本没资格近宝玉的身,给宝玉倒茶。但事实上,她就是以这种“因为找手帕才刚好找到那里的”看似偶然的方式,成功让宝玉记住了她。

还比如,王熙凤要叫人办事,一众丫环都没反应,只有林红玉远远看见了在山坡上招手的王熙凤,撇下身边其他丫环,跑过去领了差事。这一趟差事办下来,不但令王熙凤记住自己,更是成功跳槽到了王熙凤那里。这样的眼力见儿,还有哪个丫环能有呢?

和林红玉不同,薛宝钗总是在恰当的时候出现在恰当的地方,她刷存在感的方式,不是像林红玉一样自己加戏、抢镜,而是在法度范围内,最大限度增加自己的出镜率。

还有一个佐证,就是林红玉口才极好。为王熙凤办事时那一段让李纨都听晕了的“报奶奶”,就让她当场获得了王熙凤的提拔承诺,王熙凤甚至对她说出要认她做女儿的话,可见是真的很喜欢她了。

凤姐又道:“这一个丫头就好。方才两遭,说话虽不多,听那口声就简断。”说着又向红玉笑道:“你明儿伏侍我去罢。我认你作女儿,我一调理你就出息了。”

多么像在招聘现场,某个应聘者展示了出色的专业技能,当场获得用人单位的录用offer,还被承诺会任命到一个重要岗位。

职场上,人们常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这句话用在林红玉身上贴切无比。

反观薛宝钗,王熙凤评价她是“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宝钗是审慎讷言的,这和林红玉的伶牙俐齿形成鲜明对比。她永远都是一副端着的姿态。

虽然都是频频增加曝光率,但是林红玉还要加上丰富的台词和肢体表演,薛宝钗则只需要沉稳大气地站在那里就好。这就是两人形象的不同,也可以折射出两人在积极进取的人生路上“进击姿态”的不同。

2.行动的方向不同。

这一层的区别就更本质一些了。

都是积极进取的人生,但是林红玉的目的是摆脱自己的底层身份所带来的束缚。她向往更广阔更自由的天地。无论是职场还是姻缘,她都很有主动性、谋划性,属于典型的“有机会要上,没机会创造机会也要上”。

从这一点来看,林红玉身上更有现代女性的影子:追求独立自主,希望自己来把控自己的人生。

而薛宝钗无疑是保守的,她的人生目标恰恰是努力维护并加强自己的阶层和身份归属。她自动自觉维护旧社会对女子的束缚,不惜为此牺牲自己作为年轻女孩的烂漫天性。虽然宝钗稳重大方,但这种价值观的选择决定了她属于旧时代,身上带着浓厚的旧式气息,画地为牢,固步自封。

这让我想起契诃夫的《套中人》。林红玉和薛宝钗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林红玉是努力往套子外面钻,而薛宝钗是努力往套子里面钻。

说到底,两人行为方式的不同,根源还是在于出身的不同吧。林红玉出身底层,更向往自由自在的人生,实现的路径也更有“野路子”的无拘无束。而薛宝钗只求在自己的阶层里达到世俗标准的所谓成功,所以也自觉自愿以世俗的标准约束自己。在具体实现手段上,“珍重芳姿”的她也比较讲究形象,没有那么多剑走偏锋的操作。

参见之前的相关问答:

《怡红院里的大丫鬟为什么严防死守不让小丫头接近宝玉?》

《中,林红玉的手帕是故意掉的吗?对此你如何评价?》

《如何看待红玉跑到宝玉的外书房一事?》

以上是头条号“海阔天空诗酒花”的回答。欢迎在今日头条APP关注“海阔天空诗酒花”,图文、问答、视频,海阔天空随便聊。


海阔天空诗酒花


《红楼梦》里林红玉和薛宝钗的性格很像吗?我个人不敢苟同。如果说他们两个人的性格还有一些相同点的话,那就是都工于心计,善于谋划。



两个人有什么重要的不同之处呢?当然主要还是身份地位不同。薛宝钗是皇商贵族的大小姐,有钱有身份有地位。林红玉(后来叫小红)是荣国府仆人林之孝的女儿,是宝玉跟前最低等的小丫头。除了身份地位以外,两人还有哪些重要的不同之处呢?



首先,两个人对待爱情的态度不同。薛宝钗作为败落的皇商家族的女儿,欲重振家业,本来是想进宫选秀的,穿上皇袍成为妃子是她的最高愿望。但却不随心愿落选了。只好遵从家长的意愿,把希望寄托在嫁给贾宝玉,从而实现贵族联姻来走向辉煌。所以她的爱情姻缘是受封建家长支配的。



而小红则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意愿主动追求的。为了改变身份低贱的现状,她得知贾芸是"廊上的二爷后",由开始的"抽身躲了回去",到"下死眼钉了两眼",主动用火辣辣的眼神撩到了贾芸。在蜂腰桥会见贾芸时,更是把眉目传情的手段发展到极致。并故意丟下红罗帕子作为订情物,冲破封建思想束缚与贾芸私下订了终身大事。



其次,两个人在《红楼梦》中的结局不同。薛宝钗在家长的苦心经营下,"金玉良缘"终于击败"木石前盟",牵手宝玉婚姻成功。但贾宝玉却"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薛宝钗得到了贾宝玉的人,却得不到贾宝玉的心。"终是举岸齐眉,到底意难平"。最终贾家被抄衰落,宝玉出家为僧,宝钗落了个守寡的结局。



而小红和贾芸私订终身后,在贾家被抄家之前离开了贾府。虽然续写的《红楼梦》后四十回没有描写小红的情节,但根据曹雪芹前八十回"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写法,红学家推断小红和贾芸结婚后生活幸福美满,并且在狱神庙一回再度出场,对宝玉和凤姐等人有过较大的帮助。小红和贾芸应该是《红楼梦》悲剧中最幸福的一对。


文化领域创作者


看了下,林红玉是《红楼梦》里贾府的丫鬟,原名林红玉,名字中的“玉”字,犯了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名讳。因而改名为小红(也称红儿)。

林红玉原在怡红院当差,烧茶炉子喂喂鸟雀,因有几分姿色,每每想到贾宝玉跟前现弄现弄,只因袭人等伶牙利爪下不去手。好容易得到一次倒茶的机会,出门就被秋纹、碧痕等撞见,说她也不照照镜子,配端茶倒水的不配,排挤的小红心灰意冷。后转投凤姐,并凤姐处得到重用。

她跟薛宝钗的不同之处在于她对名利的欲望更为强烈,因身份卑微更加渴望有朝一日能够飞上枝头变凤凰,而且也敢于行动,只是由于贾府丫头众多,个个都是厉害的主,所以才没能让她实现愿望。

其实从她跟了凤姐,并受到凤姐的重用可以看出来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角色,只可惜生在封建社会,又出身平凡,若放在现在,完全可以成为一位了不起的女性人物!


天之道国学


原名林红玉,后被主子改小红,为的是不与林黛玉丶贾宝玉共姓同名。

一个聪明能干有主见的丫环,会审时度势,见风使舵,在很多情形下,处理事情态度像薛宝钗,该沉默时她一语不说,该表现时,绝对不错任何一个机会。会隐藏自已,会扬长避短,表现给人的全是优点。

她聪明敏捷,知道自已所处的身份,走不通的路就适时放弃,调转船头另寻他路,而且他选对了,可以说为讨口好饭吃,算是费尽心思。

薛宝钗身居富贵家庭,物质、文化丶身份都有,那是自信高贵的资本,小红没有。


丁香草


这个题问问得好,一般问相同的多,这种问不同的还真一下子回答不上来。试着结局一下吧。

一、心路不同。宝钗是地主阶级,是剥削者,小红是被剥削者,所以一个在维护自己的统治,另一个想法设法依附统治者。宝钗抱定宝玉,小红则先投宝玉不成,转投凤姐成功,暗地又培养贾芸保底,这一切都是为了往上爬,依附权贵。当然这么说不好听,我只是这么陈述。

二、心地不同。宝钗表面敦厚,但如果有人动她的,或者说是她们阶层的奶酪,她是不会手软的。小红则不然,知恩图报,据悉,原文中,她在最后帮助了宝玉。

三、性格有差异。毕竟千人千面,没有性格完全一样的人。宝钗更高冷,属于山中高士晶莹雪,小红从名字看就是一团火,为人热情阳光,有股子伶俐劲。

研究不多,暂时想到这些。


火热之夏1


林红玉,即小红,《红楼梦》书中贾府一丫头,因避宝玉和黛玉之名讳,改名小红或红儿。小红因欲色诱宝玉,遭袭人等人排挤,心灰意冷,转投凤姐。林红玉与薛宝钗性格相似,身份却卑微。而薛宝钗地位高贵一些,读书又多,处事有经验,聪明隐忍。而林红玉比较争强好胜,处事方面和文化远不及薛宝钗吧。


王代军字画诗


薛宝钗是一个封建淑女的典型,她作为封建礼教的信奉者,另外她还有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广博的知识。而林红玉是一个有主意,有机智,好强好胜,有志向,有野心有作为的女孩子。


文化收藏李小梅


薛宝钗身上有一种朦胧的民主、平等、博爱的思想。她不同于封建社会的淑女,她有对命运的反抗和对美好生活的幻想和渴望。林红玉工于心计、她最大的追求是摆脱下层婢女的悲惨命运,维护生命的尊严和自由独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