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西格玛和精益生产有啥关系,要怎样学习?

哆啦咪噜


一、概念

1.1什么是6 Sigma?

Sigma(中文译名'西格玛) 是希腊字母σ的中文译音,统计学上用来表示“标准偏差”即数据的分散程度。6 sigma即意为“6倍标准偏差”。



在质量上, 6 Sigma表示每百万个产品的不良品率(PPM) 不大于3.4, 意味着每一百万个产品中最多只有3.4个不合格品,即合格率是99.99966%。在整个企业流程中, 6 Sigma是指每百万个机会当中缺陷率或失误率不大于3.4,这些缺陷或失误包括产品本身以及采购、研发、产品生产的流程、检验、包装、库存、运输、交货期、维修、系统故障、服务、市场、财务、人事、不可抗力...等



六西格玛首先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摩托罗拉公司取得成功应用,此后GE也开始实施六西格玛,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此后它更是扩展到很多著名的大公司,如今,国内很多公司也对六西格玛有了较多的了解。 六西格玛管理建立在科学的统计理论基础上,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即六西格玛设计和六西格玛改进。它一般采用项目管理的方式,采用DMAIC流程分析技术——定义(define)、测量(measure)、分析(analyze)、改进(improve)、控制(control)来实现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

1.2精益生产

精益生产源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早期的丰田生产方式,在丰田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取得巨大成功之后,美国研究机构对丰田生产方式进行研究分析之后提炼出了这种生产方式的精髓,那就是精益生产。



精益生产认为任何生产过程中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浪费,必须从顾客的角度出发,应用价值流的分析方法,分析并且去除一切不增加价值的流程。精益思想包括一系列支持方法与技术,包括利用看板拉动的准时生产(JIT——Just In Time)、全面生产维护(TPM— T0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5S管理法、防错法、快速换模、生产线约束理论、价值分析理论等。由于它引入中国的时间早于六西格玛,人们对精益生产的了解还是比较多的。



二、六西格玛管理和精益生产管理对比

2.1、文化的异同。

精益生产起源于日本的文化环境,而六西格玛起源于美国的文化氛围。欧美人的管理思想强调专业化,质量管理由质量管理技术人员来完成,专业技术人员制定技术标准、操作标准,操作人员按标准遵命干活。东方文化强调集体,专业化不强,他们强调以人为本,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

2.2、管理模式的异同。

它们的实施都与PDCA的模式大同小异,都是基于流程的管理。但精益生产采用系统的观点,基于价值增加流程来考虑整个价值链的管理。而六西格玛是基于项目管理的模式,它通过DMAIC程序的实施,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项目的目标。

2.3、过程改进方式的异同。

两种模式都采用连续改进的方式,都强调过程改进不是一次能够完成的,组织必须不断对业务流程诊断、改进。但两种模式中改进的方式不同。精益生产采用渐进的持续改善策略,既定技术的路径通过不断改进,提供更优质的产品或服务,它不需要更大的投入。六西格玛管理强调突破性变革,要求每个项目都有突破性成就,能给组织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其投入也较大。

2.4、分析问题的方法不同。

精益生产实施目标管理,采用直接的问题处理方法,能迅速的解决问题。六西格玛注重定量分析,通过对指标量化和分析,避免凭经验解决问题,能发现深层次的复杂问题。

2.5、关注对象的异同。

精益生产方式关注的中心是消除浪费,通过消除浪费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效率;六西格玛关注的是变异,它视波动为敌人,力求减少和消灭波动。消除浪费和减少变异都是优化流程,变异是产生浪费的一种途径,减少变异可以减少浪费。



三、两者的结合

精益六西格玛(Lean Six Sigma,简写为LSS)就是是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管理的结合,其本质是消除浪费。精益六西格玛管理的目的是通过整合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管理,吸收两种生产模式的优点,弥补单个生产模式的不足,达到更佳的管理效果。精益六西格玛不是精益生产和六西格玛的简单相加,而是二者的互相补充、有机结合。

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管理进行集成形成精益六西格玛是可行的:

1)两者都是持续改进,追求完美理念的典范。这是两者精髓上的同质性,正因为如此,两者才能有结合的可能性。

2)精益生产和六西格玛管理都与TQM有密切的联系,它们的实施都与PDCA的模式大同小异,都是基于流程的管理,都以顾客价值为基本出发点,这为两种生产模式整合提供了基础。

3)如前所述,精益的本质是消除浪费,六西格玛的本质是控制变异,而变异是引起浪费的一种原因,所以两种模式关注的对象不是对立的,而是具有互补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