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一個22歲女孩被確診後........

武漢,一個22歲女孩被確診後........

壹點靈自除夕開始組織抗擊疫情公益心理援助,目前已為16008人提供心理援助服務,累計服務時長8360小時,參與公益諮詢的心理諮詢師超過七百人。

在這16008位求助者中,有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及患者的家屬,一線工作人員,以及自覺隔離在家的普通民眾。其中一線醫護工作者佔比10%,工作環境導致群體焦慮,這些一線工作者更需要心理援助。

他們無法獨自消受的焦慮恐慌、迷茫無助、絕望孤獨等等負面情緒通過一次次熱線電話,傳輸到壹點靈心理諮詢師的耳裡與心裡。

“時代的一粒灰,落到個人那裡,就變成了一座山。”這些普通人的故事,不只有波浪起伏,還有生與死的較量。


武漢,一個22歲女孩被確診後........

武漢,一個22歲女孩被確診後........

“我要快點好起來,去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張智涵是最早一批加入“微光行動”的心理諮詢師,在2月初,她接到了一位來自武漢的醫護人員的求助電話。

電話剛接通時,那邊鴉雀無聲。張智涵溫柔地對她說,“我們能為你做點什麼?”話音剛落,她一下子哭了起來。她拘謹、語無倫次,不知該如何表達此時此刻滿溢出來的恐懼與害怕。

大概在7天前,這位醫護人員出現了乏力和發熱的情況,最高溫度達到38.7℃。她曾與新型冠狀肺炎患者有過接觸史,並且,她所在醫院的醫生和護士也都接二連三被感染,所以當她出現身體發熱的情況時,她高度懷疑自己被感染了。

她在第一時間去了當地的三甲醫院診治,但當時武漢的醫療物資極度匱乏,即使她是醫護工作者,也沒有辦法進行核酸檢測,診治醫生就給她開了一些藥物,讓她在家隔離。

她在家裡隔離第三天的時候,發熱情況有所好轉。但到第5天時,她再一次出現空虛乏力,食慾減退,於是去醫院再次複診。CT複診結果顯示“雙肺下葉部感染”,但因她症狀較輕,所以醫生還是建議她回家吃藥隔離恢復。

“她才22歲啊!”張智涵在和我們分享的時候,語氣中帶著心疼與無奈,“不敢告訴父母,怕父母擔心。她一個人在出租房裡,一人吃藥,一人做飯,極度孤獨。”曾有過肺結核史,這無疑又給她的恐懼色再抹了一層黑,另外醫院也無法收治她,在這場與病魔的抗爭中,只有她自己一人在扛。

“自我懷疑、否定,孤單無助與深深恐懼,這些負面情緒逐漸把她淹沒,她每天在哭,時時刻刻在情緒崩塌的邊緣。”


武漢,一個22歲女孩被確診後........


張智涵說,“我們傾聽,再與她共情,給予她鼓勵。想讓她知道,我們十分願意陪伴她,來面對現在的困境。她不是一個人在孤軍奮戰。”

在她情緒緩和後,張智涵又對她進行一個催眠花園的導入。先幫助她放鬆肌肉,然後藉助聲音的安撫,語言的引導,讓她進入潛意識打開的狀態。這個過程的目的,是讓她看到自己可以利用的資源,喚醒她很多內在的力量、身體裡的能量,讓她知道自己並不如自己想象的那樣無助。

“諮詢結束後,她說自己感到溫暖,寧靜與力量。”張智涵補充說,“我希望她快點好起來,就像她告訴我的,‘我要加油快點好起來,然後去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武漢,一個22歲女孩被確診後........

“你40多了,我們希望你早日找對象結婚”

心理諮詢師陳建接待了一位來自上海的求助者。這位來訪者是40多歲的單身男性,與父母住在一起。平日早出晚歸,週末與朋友聚會,與父母相處時間比較少。

疫情突來,被迫家裡待著的他,與父母的矛盾激發。

“他的父母年紀大了,疫情引發了他父母對於他未來的擔憂以及死亡焦慮。”陳建說,“父母的焦慮點在於他們年歲已高,而孩子還沒成家,如果以後還出現如疫情的突然事件,他們擔心孩子壓力大,一人照料不過來。”

但這位求助者的觀念和父母存在差異,如果沒有喜歡的,他不願意將就。擇偶標準也有所區別,他希望結婚對象離自己家不要太近,和他條件差距不能太大。但父母卻認為離家近好,互相有照應。他曾經有一個女朋友帶回家,但父母不喜歡,就不了了之。

與父母的爭吵僵持,讓他情緒崩潰。沒法出門,又讓他避無可避。

這次疫情,就像一個放大鏡,把一直不太和諧的家庭關係,推到了岌岌可危的風口浪尖上。陳建說:“這些家庭關係,本就有矛盾衝突的種子,但以往會有一些替代性緩衝的時間,比如把關注點轉移到工作上,家庭矛盾就被迴避了。

而疫情期間,代際相處時間變多,過去的應對模式無效化,矛盾就發生了激化。”


武漢,一個22歲女孩被確診後........

硬幣效應告訴我們,一些不良現象發生的同時,也伴隨著一些事物的良性發展。網絡上也有許多報道出來的親子、伴侶關係,在這次危難中,給我們上演了動人一幕,賺足了眼淚。

陳建解釋說,“這些本就溫暖和諧的親密關係,現在有這個“機會”,有更多的時間與行動,來表達彼此的愛。”他們會因為疫情的考驗,而產生共同、特殊的記憶,這個記憶就像一個紐帶,把彼此拉得更近,更緊密。


武漢,一個22歲女孩被確診後........


突然想起魯迅說的一句話,“能做事的做事,有一分熱,發一分光 ,就如螢火蟲一樣,不必等候火炬。

在那些身先士卒的一線戰士的背後,還有許多如張智涵、陳建這樣時刻準備著的“螢火蟲”,在黑暗當中,散發出一道道微光,給那些深受困擾的人,照亮前方走向希望的通道。

不止有他們,還有14億人正在默默努力,這其中的每一個“你”都算數,正如點滴星辰的匯聚,也能照亮銀河。


- THE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