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62.22%的人有通過網絡平台做公益的習慣

笔记|62.22%的人有通过网络平台做公益的习惯

笔记|62.22%的人有通过网络平台做公益的习惯

2017年9月,慈善法實施一週年之際,全國慈善信息公開平臺正式上線。截至2017年10月,平臺已實時公佈了全國2400多家慈善組織信息,通過在線平臺公開慈善組織信息可查詢到,一年半時間裡,我國有超過10億人次通過網絡獻愛心,助力公益事業。

調查顯示,62.22%的網友有通過網絡平臺參與公益事業的習慣,20%的網友有過一次網絡捐贈的經歷,互聯網+公益,正在悄然改變中國的慈善模式。

笔记|62.22%的人有通过网络平台做公益的习惯

參與式、社交化慈善正成為常態

近年來,我們發現,依賴互聯網為傳播方式和捐贈平臺的公益活動越來越多。3年前,“冰桶挑戰”通過推特、臉書、微博等社交平臺席捲全球,讓漸凍症這一罕見疾病為大眾所知曉;前不久,一元錢買自閉症孩子的一幅畫也刷爆了我們的朋友圈。

很長一段時間,我國傳統的慈善模式往往是由政府主導的應急救災式慈善,而今參與式、社交化的常態慈善成為更多網絡新世代們的主動選擇。

互聯網+公益,一方面讓普通公眾參與公益的門檻降低,變得更為容易,一方面也為傳統公益事業增添了很多新“玩法”,比如在支付寶上,通過走路捐步數、飼養虛擬小雞收取雞蛋等遊戲,都能參與到慈善事業中來。

調查中,62.22%的網友表示不止一次參加互聯網公益活動,20%的人選擇了參加過一次。

“網絡上做公益的形式有很多種,除了參與一些特定的捐贈項目,我日常還會去螞蟻森林種樹,去蝦米音樂養愛心蝦寶寶,這些好玩的遊戲,都可以轉化成慈善捐贈的一部分。”90後社交達人朱媛媛雖然工作時間不長,收入也不算高,但已經堅持做公益捐贈很久了,她說,互聯網給慈善事業提供了更廣泛的發展空間。

笔记|62.22%的人有通过网络平台做公益的习惯

71.11%的人網絡捐贈的額度小於線下

調查問題“你為什麼願意選擇通過互聯網的形式參與公益捐贈活動”中,71.11%的人表示“網上公益的參與形式通常和支付寶、微信等快捷支付方式綁定在一起,操作更加方便”。20%的人表示和傳統公益項目相比,互聯網上的公益項目更多,更能精準幫助到自己想幫助的人。8.89%的人則表示,通過互聯網完成捐贈行為後,資金流向更方便查詢,獲得的信息更透明。

調查中還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被問及捐贈額度時,71.11%的網友選擇了 “一百元以下,比在傳統公益平臺上的捐贈金額要少一些。”另有22.22%的人表示沒有統計過捐款金額。

有專家認為,這主要是因為傳統公益項目和互聯網公益存在的差異性決定的。“傳統公益項目多是一些政府主導的救災、應急活動,比如哪裡地震了、哪裡發洪水了,單位、學校都會組織大家集體捐款,這時候一筆拿出來的金額,肯定比單次在互聯網上捐贈的要多。互聯網公益更多是一種日常的持續性、積少成多的行為。”

笔记|62.22%的人有通过网络平台做公益的习惯

大部分人對互聯網公益的可信度存疑

儘管互聯網公益有著很多優勢,但大部分網友都對互聯網公益的可信度持保留態度。不斷有轟動一時的網絡捐贈活動,被爆出造假,這些事件的頻頻發生消耗了公眾的同情心。

比如2016年的“羅爾事件”,真相一再反轉,很多本著善意去資助這位“可憐的父親”的網友,感覺受到了欺騙。

在調查問題“您對互聯網公益事業最擔憂的是什麼”中,31.11%的網友選擇了擔心“求救方片面誇大事實,消費大家的愛心”;51.11%的人擔心“錢款用途不明,愛心沒有落地”;17.78%的人擔心“公益組織不規範,存在虛假詐騙行為”。

專家認為,由於網絡公益的參與者眾多,一旦發生騙捐事件,人們的不信任感不僅僅是停留在求助平臺,還會蔓延到整個網絡公益模式中。“這種信任一旦被損傷,將極難修復。所以,對於互聯網公益平臺來說,不能僅僅將自身定位為一個募捐通道,而是需要承擔起事先審查和事後監管的責任。而對監管者來說,也需要從法律制度上對公益慈善事業保駕護航,確保人們的善心不會變了味。”

(摘自《公務員文萃》2018年第三期)

精彩回顧

笔记|62.22%的人有通过网络平台做公益的习惯笔记|62.22%的人有通过网络平台做公益的习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