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青春力量构筑疫间“桃花源”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2月20日讯 (记者 李岩红 通讯员 张恒 吴昊明) 一场全民防控疫情的严峻战疫已经打响,人类身体免疫系统和社会疫情防控系统交相经受着新冠肺炎的考验。在疫情大考中,山东滨州无棣县柳堡镇注重把防控疫情作为培养历练干部的试金石和磨刀石,推动广大优秀年轻干部到防控一线,负责疫情监测、排查、预警、防控等工作,在战“疫”中奏响“成长序曲”。作为柳堡镇防护网的关键链条,柳堡镇各办事处积极行动,第一时间筑牢防控安全线,而其中,就有这样一些青年,他们挺身而出,冲锋在前,用年轻的臂膀为群众构筑起虽不复出却怡然自得的“桃花源”。

“2+2+1+N”是最美的数学题

用青春力量构筑疫间“桃花源”

7个村,70多条街巷,每天“2+2+1+N”次村间巡查是宋家办事处党总支书记朱文超给自己布置的作业。

上午2次巡查村庄出入登记情况,对外地返乡人员进行健康状况电话问询;下午2次巡查公共区域消毒,做最新防疫防控政策宣传;晚上1次巡查夜间值守情况,要对各村一天的防控情况进行分析。N则是不计其数的运送防护物资、发放疫情宣传资料、走访排查复工企业职工……

疫情发生以来,朱文超立即将党员群众积极发动起来,加入这场“家乡保卫战”。为了扎牢疫情防控“篱笆”,他吃住在村,每天走访排查连轴转,时刻关注着重点监测对象的健康动态,随时准备处理各种突发状况。为保障居家隔离人员的正常生活需求,缓解他们的担忧情绪,朱文超成了他们的“代购员”和“知心人”,给他们送去米面,还总是用电话安抚他们隔离期的不安恐慌。“多亏了文超,在隔离的日子里,我亲身感受到政府对我们的关爱。”已经解除隔离观察的村民刘建林感激地说。

除了亲身参与外,朱文超还捐出了500元用于村里疫情防控。在他的感召下,宋家办事处涌现出许多爱心人士,踊跃参与志愿服务,积极为防疫捐款捐物。

“防控安全”是送给儿子最好的礼物

用青春力量构筑疫间“桃花源”

刚上岗“爸爸”这个岗位88天的刘明顺是付瞿阝办事处的党总支书记。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就没回过家的他,只能通过妻子发来的小视频感受着儿子的成长。

随着疫情管控时间在一天天的增加,由静态布控到动态防控成了摆在刘明顺面前的一个难题,疫情要防控,生活也不能停摆。为了不“失防万一”,刘明顺在辖区内推出了“一套防控系统、一支值守队伍、一张出入证件、一项回访制度”的“四个一”监测机制,严把村头关卡防控,内防扩散,外防输入。

付瞿阝苏家村的村民张霞(化名)身患重疾,每月都要定期去外县医院治疗。了解到张霞的特殊情况,刘明顺和村委会商议将她纳入“四个一”监测系统中,为她在村卡口备案,办理出入证,并在她看病返家后开始居家隔离监测,既保障了患者的治疗需求,也为村庄疫情管控形成了安全闭环。

付瞿阝办事处面积大、人口多,防控排查人力捉襟见肘,为了有序安排防控工作,在刘明顺的倡导下,各村成立了一支支年轻的志愿者队伍。与他们几乎没有年龄隔阂的刘明顺将这支年轻的队伍带成了最快“物资配送员”,最响“政策宣传员”,最强“值守登记员”。

结束完一天紧张而忙碌的工作时通常已到半夜,这个时候,刘明顺都会拿出手机默默看一会儿儿子的照片。防控安全,是他最努力的事,也是送给儿子最好的礼物。

“脱贫、防疫都不能耽误”

用青春力量构筑疫间“桃花源”

90后的马振盈是大王柳办事处的党总支书记,年轻的他得用“手机备忘录”才能记录下一天的工作,备忘录上密密麻麻地列着待办事项,疫情防控不能停,脱贫攻坚也不能等。

为防止贫困群众“因疫返贫”,解决他们防护生活物资短缺的实际,马振盈逐户上门为贫困群众送去了口罩、消毒液、方便面等物资,为独居老人测量体温,教他们如何正确的戴口罩,还在各村成立了专为贫困群众上门送物资的“保供给小组”,保障了贫困群众的日常生活正常运转。

用青春力量构筑疫间“桃花源”

身处脱贫攻坚一线的马振盈深知,打工收入和种植收入是贫困户脱贫的主要的收入来源,为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马振盈将贫困劳动力的复工和春耕生产摆在疫情防治的关键位置。为此,他加强联防联控,组织村民错峰出门进行春耕备耕工作,利用《联防联控跟踪服务手册》加强务工人员的防疫管控。当前,脱贫攻坚进入攻克“最后堡垒”的阶段,必须要坚决在一个战场上打赢两场战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