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区大岗镇:党建引领创新基层治理,“最强大脑”构筑“智汇城镇”

南沙区大岗镇:党建引领创新基层治理,“最强大脑”构筑“智汇城镇”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考验着基层治理者的智慧和能力。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广东要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把基层治理同基层党建结合起来”。这为基层治理工作指明了方向: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全面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因此,大岗镇直面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新挑战,积极探索“党建+互联网”模式,将5G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广泛应用到基层社会治理中,为“智慧城镇”建设装上“最强大脑”,推动社会治理智能化,逐步走出了一条符合大岗镇实际的基层治理之路。

工作背景、初衷:把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变成“最美一公里”

信息化是现代管理和基层治理的有效支撑。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中关于社会治理体系部分的内容,较党的十九大报告又有进一步创新的提法,“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从“科技支撑”角度而言,公报更加明确和凸显了新时代社会治理智能化和社会治理安全技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问题就是时代的声音,解决了问题就找到“钥匙”。基层是社会治理的重点,同样也是难点所在。新形势新任务倒逼我们要善于运用新技术精准匹配社会治理资源,探索开发主题式、套餐式、移动式服务方式,缩短服务群众距离,优化社会治理效能,实现城市管理由“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把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变成“最美一公里”。

南沙区大岗镇:党建引领创新基层治理,“最强大脑”构筑“智汇城镇”

当前,大岗镇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但也存在违法建设的城市管理问题,群众感受直接、关注度高。治违工作的重点难点在城中村,城市更新下的利益驱动致使加建、抢建屡禁不绝,握手楼成片分布,特别是高层和楼顶的违法搭建因相对隐蔽和业主不配合进入现场等原因,执法取证困难,影响查处效率。同时由于专业性和时效性要求较高,而专业人才相对缺乏,仅靠人力排查存在盲区“死角”,难以及时准确掌握情况和实施长效管理。大岗镇对自身定位也给城市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迫使大岗镇在有限的管理资源下探索创新,利用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方式破解城市管理“痛点”。

工作思路、举措:打造“大岗天眼”查违系统

针对全镇面积广、村巷道路窄、执法力量不足的现状,大岗镇引进无人机+智慧云技术,建成“大岗天眼”查违系统,形成“1天出图、1天推送、2天甄别核实、7天快速拆除”的强效查违治违机制,大幅提升了查违治违工作效率。

南沙区大岗镇:党建引领创新基层治理,“最强大脑”构筑“智汇城镇”

天眼系统在全镇辖区建成200个网格监控点,利用无人机对全镇辖区实施周期性覆盖巡查,重点区域每周覆盖3次,一般区域每周覆盖1次。每个网格拍摄600张照片,每周共18万张照片,48小时推送一次监测数据图,通过智慧云系统AI智能识别技术进行图像前后叠合对比,得出精准位置信息(位置信息、坐标参数、变化概况等),自动生成查违报告推送队员手机APP,队员现场核实上传,再由队部甄别会审,做出拆除计划。实现空中监控与地面巡查无缝链接,全时空全地域查违治违,使所有违法建设无处遁形。

天眼的启用,有效的释放了巡查人力,增强了治违整治力度,大幅缩短了查违治违周期,真正实现了“打早”“打小”。减少了违建者的经济损失,降低了现场执法阻力,更起到了强力震慑作用,同时加大了执法的透明度,筑牢了防贪防腐防线。天眼建成一个月,发现疑似违建图斑365宗,其中有证或伪变化245宗,拆除74宗,拆除面积5489平方米。目前大岗镇各部门联合行动,每天投入60余人,分3组3个现场同时展开,基本遏制住了违建增长势头。为稳步推进违建治理工作,全面打赢控违治违攻坚仗奠定了基础。

南沙区大岗镇:党建引领创新基层治理,“最强大脑”构筑“智汇城镇”

“智慧城镇”2.0:打造以“智”促“治”基层治理

大岗镇将在“智慧查违”引入基层治理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大岗镇实际,以"融合、共享、联动、协同、智慧"为设计理念,围绕监管职责、执法职责、服务职责,因地制宜研发推出全新2.0版“智汇城镇”,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

目前,南沙区加大投入力度,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把社会治理的触角延伸至基层末梢,使基层党政组织的职能体系与治理能力得到持续加强。大岗镇充分整合现有资源,聚力推进“智汇城镇”建设,以基层治理高效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和公共服务便捷化为目标,建立“一个指挥中心、一个通用平台、1+N个功能子系统”,并建立完善一套智慧5G立体巡防体系、一套数字地图、一套基础数据库及一个互联互通视频监控网,打造以“智”促“治”的基层治理样本。

“智汇城镇”建设的最大亮点在于,组建一个数据链整合、快速应急处置的“智慧大脑”,将散布在城市各个角落的数据连接起来,通过对数据分析和整合,帮助基层治理者参考和决策。同时,完善健全指挥调度体系,使各类信息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在“物理整合”的基础上实现“化学融合”,真正把一群信息孤岛变成一个平台,把一堆数据变成一个结果,把几支队伍集聚一股合力。

南沙区大岗镇:党建引领创新基层治理,“最强大脑”构筑“智汇城镇”

随着以“智慧大脑”为枢纽的治理体系建成,街道不仅能够顺利实现“一盘棋抓治理、一个中心管调度、一支队伍管执法、一个平台管流程、一个办法管考核”,还可以通过“一盘棋”“一个中心”加强基层党建,构建沉底到边的基层社会治理组织体系,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的能力,探索实行“街道社区吹哨、机关部门和党员双报到”机制。

通过“一盘棋”抓治理,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贯通组织体系动力主轴。一方面,从纵向打造善治指挥链。构筑“街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经济社党支部―网格党支部—楼院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等“六位一体”的纵向组织指挥链条,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基层治理工作中的核心枢纽作用。另一方面从横向上构建共治同心圆。立体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群团助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共治同心圆,增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向心力。

其次,成立“智汇城镇管理”指挥中心,形成管理、服务、执法和应急相互协同的一体化运行指挥体系,使互联网上沉睡的“大量数据”转化为“大数据”,实现对城市的全面感知(智能化)、态势监测(可视化)、事件预警(可控化),实现一张图实时掌控城市运行态势;实现问题及隐患“第一时间发现、最短时间响应、最快时间处置、第一时间反馈”,提升跨部门、跨领域的协同处置能力,以及突发事件响应速度和处置效率,推动从被动式、应急式向主动式、预警式城市管理模式转变。

同时,对大岗镇现有力量进行整合优化,由“智汇城镇”指挥中心统一调度,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通过一个平台管流程,确保全要素进平台,全流程网上走,形成完整的业务流闭环和信息流回路,实现“事件自动发现、信息实时推送、线下即时处置、过程全程监管”的全链条治理体系。

“智慧街区”:重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大岗镇先行先试推进2.0版“智汇城镇”建设,将可有效解决了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瓶颈问题,重构一个“机”在巡、“器”在查、“眼”在看、“云”在算、“数”在联、人在干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南沙区大岗镇:党建引领创新基层治理,“最强大脑”构筑“智汇城镇”

作为“智慧管理”的升级版,“智汇城镇”对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将起到深远影响。首先,促进基层治理从“碎片化”转向“体系化”,改变以往社会治理力量分散、各自为战的现象,实现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将矛盾化解于未然,将风险化解于无形。

其次,推动基层治理从“撒豆式”转向“点穴式”。通过构建“智汇城镇”新平台,统筹区域内的资源,使公共服务更加精准,更能满足群众需求。同时,把党的政治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优势,提高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和服务能力,引导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加快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耿旭静、董业衡 通讯员 黄玉林、邹璟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耿旭静、董业衡 通讯员 黄玉林、邹璟

(部分由广州南沙发布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