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武漢乳業人的供給“保衛戰”

新冠肺炎疫情當下,武漢市民們被暫時“封”在了這座正在戰鬥中的城市,和他們一起堅守的,還有來自中國多地的一線醫護人員,他們用勇氣以及頑強的鬥志搭起了一條通往光亮處的路。

為了維持城市的運轉,也為了這些暫停腳步的市民以及一線工作者們的民生所需,當前,各行各業的參與者們都在這座城市中堅守。

他們在日復一日的忙碌中,保證了超市的正常運營、保障了貨架上菜品的供應,讓這座城市的“齒輪”雖減速但仍在不斷運轉。

近日,《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了三名武漢乳業人。過去一個多月來,他們目睹了這座城市經歷的一切,承擔了從業至今未有過的壓力。但他們也深知,疫情當下能做的事情,就是繼續奮戰在崗位上,保證團隊的運行,更要讓市民們、醫療工作者們每天能喝上鮮奶。

疫情不退,他們不休!

光明乳業華中大區總經理楊敬:

害怕沒用,24小時待命

“我住的這個區域的的確確算一個風暴中心,但你也可以看到好的地方。原來我們這邊車水馬龍,聽不到鳥叫,現在還可以聽聽鳥叫,也算是苦中作樂吧。”幾日前的一個下午,光明乳業華中大區總經理楊敬這樣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

楊敬是武漢本地人,家住華南海鮮市場旁邊。過去的一個多月,他和眾多武漢市民一樣,親眼看到了疫情下整個城市的鉅變,有過害怕,有過心痛。但他說,現在事情正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從銷售、物流、工廠人員到超市導購,楊敬帶領的員工共有近千人。特殊時期,楊敬除了在盡力保證武漢乃至整個華中地區的乳製品供應,也在執行部分醫療隊伍在武漢的後勤保障工作。

他說,現在他的手機每天至少充電兩次,在保證乳製品供應的同時,他要保護好每一位員工的安全。

一場愛心接力

在光明乳業工作了十幾年的楊敬,負責整個華中五省的經營事宜。1月20號左右,在外出差的楊敬並不在武漢。他說,一直到回來後,他才感覺到了疫情來臨後的變化。

“大家對這個事情重視了,口罩也都戴了起來。封城後,看著每天確診人數以及死亡人數增長,說實話,心裡不害怕那是假的。”楊敬向《國際金融報》記者坦言。在逐漸迴歸平靜後,他也意識到,做好防護的前提下,有些事情總要有人站出來。“大家吃的喝的怎麼辦,所以害怕沒用,還是要做一些事情”。

很快,楊敬迎來了一項重要任務。

1月28日,光明乳業武漢團隊為第一批上海援鄂醫療隊送去了乳製品補給物資,拿到了乳製品的醫療隊員們,既高興但又面露難色。他們告訴楊敬,現在正面臨著生活物資緊缺的難題,楊敬當即便問缺什麼?得到的答案有“軍大衣、暖寶寶、衛生巾……”

雖然難,但楊敬沒有猶豫,隨即表示“我們來想辦法”,接下了這個任務。為了能讓白衣戰士們心無旁騖地搶救患者,當天中午12點,楊敬和他的團隊們拿著一份援鄂334位白衣戰士的急需物資清單開始蒐集物資,且情況緊急,所有這些物資必須次日送達。但當時的武漢由於封城,很多賣場歇業,許多道路封閉,營業中的賣場生活物資也被搶購,物資嚴重匱乏。

回想起當時的情景,這位身高180cm,體重180斤的大男人聲音有些哽咽,一邊是全城籠罩在擔心感染疫情的恐懼中,一邊是援鄂醫療戰士不畏艱辛、無懼生死的感人精神;一邊是人煙稀少的大街和空蕩蕩的商場,一邊是白衣戰士基本生活的急需。

為了儘量減少其他人受感染的機會,楊敬決定帶著司機迅速組織出門採購。第一次採購很不順利,334件軍大衣實在沒有貨源,且大部分商店已閉店,20040個暖寶寶根本湊不齊……

楊敬發動所有資源,動員員工拿出手機,電話溝通、微信求助、建群共籌,眾多企業老總當知道是為上海援鄂醫療隊籌備物資時,紛紛施以援手,不計成本給予供應,終於在1月29日凌晨1點,50個取暖器、334件長款羽絨服、472包衛生巾等物資全部籌備完畢。

顧不上休息的光明員工們,分頭落實凌晨配貨任務,由於物資太多,楊敬向領鮮物流請求貨車支援,馬不停蹄地投入到物資的拉貨和配送中,於1月29日13點將所有物資配送到醫療隊入住的江漢區卓爾萬豪酒店。

特寫 | 三名武漢乳業人的供給“保衛戰”

清單上的物資送達上海援鄂醫療隊

現在,楊敬和幾個醫療隊的後勤負責人依然保持著友好的微信往來,不過在和記者談及前述令人難忘的任務時,楊敬仍舊有些自責,“還是有些東西沒采購到,比如說他們要的防護用品,所以也是蠻慚愧的,因為我是武漢人。”

24小時不關機

和所有為武漢保供應的人士一樣,楊敬在這場疫情大戰中已經奮戰近一個月。“我每天出去的時間很短,不可能在外面長時間待著,因為不允許。通過手機、電腦處理工作多一些,公司對我們的要求是24小時電話不能關機。”

“提高免疫力,調節心態,注意防護!”對於自己的處境,楊敬頗為樂觀。問及有沒有給自己定下一些小目標時,他向記者表示,除了無論如何要保證商超乳品供應外,他還想讓每一個員工“健康活著”。

近日,國家衛健委等部門發佈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營養膳食指導》中明確提出,儘量每天飲用300g奶或奶製品。在此背景下,牛奶的供應對於市民來說顯得格外重要。

“可以這麼說,武漢市只要開門、在營業的商超,基本上都是國有大中型企業的商場,我們都在供應。”聊及此處,楊敬頗為興奮。

自武漢“封城”以來,光明位於當地的工廠並未停業。但不得不說的是,疫情當前,保供應並非那麼簡單,比如人員上崗不足就是個大問題。據楊敬透露,過去,其武漢工廠日常要生產的單品能達80多個,現在,在綜合考慮生產端人手不足以及消費端需求變化等多方面因素後,其已將生產的單品數量調整為20餘個。“在公司的指導下,我們兩天生產一次,兩天配送一次。我們也缺人,工廠的員工也很辛苦,所以現在是領導幹部都衝在生產一線頂崗”。

特寫 | 三名武漢乳業人的供給“保衛戰”

光明乳業產品擺放在超市冷藏櫃,非武漢地區

在貨品供應上,楊敬幾乎每天都會遇到各種狀況。比如,武漢工廠的包材儲備量不是很多,眼前還在咬牙堅持;再如,原本長沙的乳製品由武漢工廠配送,但因為交通受阻,最後只能選擇湖南和鄭州的工廠發揮效力。但同樣,這兩個工廠的包材也所剩不多。“我們接下去還要想辦法來解決,棘手的問題很多。”

在和《國際金融報》記者交流中,楊敬提及其下屬員工很是感動。“從工廠、物流到導購,這三個部門都讓我很感動。如果工廠不生產,我們也沒的銷售。如果終端銷售不行,工廠也沒有產量。如果物流不送貨,中間的橋樑就斷了。所以這三個部門,湧出不少優秀的員工。”

臨近採訪尾聲,楊敬告訴記者,作為土生土長的武漢人,雖然他在外工作時間較長,但他的朋友圈基本在武漢。“這段時間聽到最多的就是很多朋友的家人走了,所以心裡也不是個滋味。現在情況逐步好轉了,我希望接下來自己的團隊成員和家屬能夠健康活著。同時,盡我們所能,滿足一些供應。其他沒有想太多。”

領鮮物流華中區部長潘協華:

出貨情況在好轉,壓力也是動力

和楊敬一樣,光明乳業旗下領鮮物流華中區部長潘協華也是一名武漢人。近日來,潘協華每天從早上7點開始就一直保持電話連線中,一天幾百個電話已成為常態。

在光明乳業武漢乃至整個華中區域乳製品的物流配送上,潘協華帶領的團隊過去承擔著所有的事宜。當前全民抗疫需要物資保障的背景下,這個團隊的“關鍵性”似乎更為突出了。

他說,飲用乳製品可以提升免疫力,但很多低溫產品的保質期並不長。現在,他和他的團隊要憑藉默契的配合和堅守崗位的精神,把最新鮮的產品送到需求者手上。“我們應該做的一定要做到位,是我能力範圍內的一定要做好。我們會繼續奮鬥。”

保供應堅守崗位

《國際金融報》記者電話採訪潘協華的那天下午,他剛好在光明乳業武漢的工廠內。

“有口罩快遞過來,剛剛收到50個。”潘協華用欣慰的語氣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這是公司給到的。“昨天跟工廠進行了溝通,當天中午工廠就給到我們150個口罩。昨天晚上又跟我們的銷售總監進行了溝通,他給到我們200個口罩,而且是連夜送到我家裡來的。”

潘協華說,他將把這些口罩中的大部分給到領鮮物流的承運商。“我們夠用就可以了,他們戰鬥在最前沿,更需要。這些員工配送真的非常辛苦,比我接觸的人要多,所以應該讓他們把自己保護好,我們的產品才能夠送出去。”

特寫 | 三名武漢乳業人的供給“保衛戰”

領鮮物流車輛正在裝載抗疫物資

和所有人一樣,在疫情暴發最初,身邊的朋友、小區住戶中陸續出現確診患者甚至被奪去生命,潘協華有過害怕。但有壓力就有動力,他坦言每天看到那些奔波忙碌的配送工、司機、倉庫保管員,都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堅守著,感觸非常大。“事情已然發生,我們能做的就是把自己的工作高質量完成。我們的牛奶可以提高免疫力,不管鮮奶還是酸奶。”

潘協華表示,在武漢市加強管控後,公司相應領導即給出指令,在疫情期間做好自我防護的同時,必須堅守崗位。“到目前為止,光明、領鮮物流每天都在進行配送,特別是市內。我們的產品在每個超市都可以看得到,這是我們的榮譽。”

在和這名光明乳業老員工的交流中,記者瞭解到,在保證乳製品供應的背後,工作鏈條上的每一位員工都在努力。

潘協華告訴記者,拿到訂單後,其日常的配送從當天凌晨一點半即開始,首先是市內商超。七點半後,他會著手配送湖北省內、武漢市外的商超。一旦有些城市進不了,他就必須跟經銷商進行一個對接協調,由後者在高速上進行對接轉運。“在湖北省內、武漢之外,每個商超也有我們的產品”。

採訪那天,潘協華告訴記者,他們當天出去了35臺車,而過去正常情況下,其出去配送的車輛將近90輛。不過,令他備受鼓舞的是,儘管疫情開始時,其倉庫出貨量每日僅有幾噸,但現在每日的出貨量已經能達到100噸。在他看來,這是情況在慢慢向好的方向轉變。

提及下屬的幾個員工,潘協華格外激動,接連報出了好幾個人的名字。“我們有個女同事,家裡有兩個小孩,一個小孩剛剛滿週歲。現在這一關鍵時期,除了在家應付工作和孩子外,有些時候她還必須到工廠來,經常是她愛人車接車送。大家都是頂著壓力在做事情,但在工作中,又都非常認真”。

送物資和時間賽跑

疫情發生以來,企業均在積極向武漢捐贈物資,光明乳業也不例外。配合公司統一指令,武漢當地的物資配送事宜,潘協華帶領的領鮮物流團隊自然要參與。“春節期間,我們在醫院、公安、火車站、辦事處,進行了捐贈活動,包括我們所有的管理人員,全部上崗。”

1月24日大年夜,上海136名醫務人員組成的醫療隊踏上緊急馳援武漢之路,全力支援武漢開展醫療救治。1月27日下午,光明乳製品補給已通過光明乳業領鮮物流送達上海出征的136名醫療隊員手中。

1月27日向火神山、雷神山醫院送去物資一事最令潘協華難忘。當天,恰好光明乳業第二批捐贈物資到達武漢市漢口醫院,這天晚上,光明乳業即向火神山、雷神山醫院送去乳製品物資,希望為現場2000多名爭分奪秒的建設者們加油鼓勁,提供營養保證。

“我們配送的一共是4300件產品,分三部車過去,次日凌晨1點半才返回。兩個工地非常大,把產品放那的時候,對方接收人員還表揚了我們,感謝我們在這種情況下還送過去。我回答道‘你們比我們更辛苦’。”潘協華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

特寫 | 三名武漢乳業人的供給“保衛戰”

他表示,接下去其管理的領鮮物流團隊將繼續根據總部的要求進行配送工作。“總部要求我們送到哪裡,就把產品帶到哪裡”。

採訪接近尾聲之時,記者詢問潘協華有沒有特別想和家人、同事乃至整個武漢說的話。潘協華略微沉思了一小會兒,最後千言萬語都濃縮在了感謝中。“真的感謝國家,武漢疫情發生之後,方方面面都在支援我們。另外,作為光明一員,在這裡要感謝我們的領導、同事,時時刻刻在關心著我們。同時,我也要感謝我的家人,在有疫情的情況下,每天要去上班,我家人沒有質疑不理解,反而鼓勵我。他們說,把自己保護好就可以了。”

光明乳業武漢牧場場長吳海龍:

要保證供應,更要保護員工

從乳製品鋪貨和配送往前追溯即是“奶源”,為了保證奶源供應,牧場裡的員工們也在堅守奮鬥。

《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光明乳業武漢牧場場長吳海龍時正好是晚餐時間,這個已經在武漢牧場裡奮戰二十多天沒出去過的一線牧業人語氣聽上去還是鬥志昂揚。

吳海龍不是武漢本地人,2018年底,他從江蘇被派遣去武漢負責牧場工作。為了保證奶源的供應,在大年初一,他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包吃包住,將員工留在牧場內,最大程度減少人員流動。

“這段時間,我真正體會到了作為一個大家庭的家長操心的那種感覺。”吳海龍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當前的情況下,他每天考慮的事情很簡單,即在保證奶源供應給下游生產加工的同時,讓九十多個員工吃飽穿暖。

不出牧場保住供應

吳海龍管理的這個牧場是武漢唯一一個規模化牧場。在這個遠離市區靠近村莊的牧場中,吳海龍和他的81名員工已經待了二十多天沒出去過。他說,牧場原本有94名員工,年前有13名回了家,但在他看來,過去的這些天,每位員工都是一份子,他是和所有員工一起在戰鬥。

為什麼要將所有員工“關”在牧場內?吳海龍說這是一個艱難的決定。

這位牧業人向記者表示,總部曾同其進行過多次溝通,也強調了疫情當下需要注意的諸多事情,但並未強行要求牧場封場。不過,新冠肺炎暴發正值春節期間,且牧場很多員工的家就在附近,人員走動肯定較多,所以他認為,牧場人來人往會帶來潛在風險,於是和領導溝通,臨時作出了決定。“大家生活在一起,也是為了規避人員從外部帶回來一些交叉感染風險”。

萬家團聚的日子要“封”在牧場內,員工接受嗎?

當時,吳海龍把工廠裡面主要的員工都召集起來,開了一個會。“當時也有個別人持反對態度,畢竟春節期間,但絕大多數的人還是表示贊成。”最後,大家都接受了這樣一個處理辦法。

特寫 | 三名武漢乳業人的供給“保衛戰”

光明乳業武漢牧場

即便人員充足,但牧場的正常運轉仍舊遇到了一些麻煩。吳海龍表示,春節期間,很多超市及菜場都關門了,剛開始幾天牧場靠年前的備貨運轉。到了大年初四初五時,由於疫情越來越嚴重,供應商也害怕不願意往這邊送貨,那時,我們就嘗試自己出去採購資源。“大約初七八以後,才開始有供應商在瞭解到哪些地方的物資相對安全後開始供貨。現在,供應商會把蔬菜等物資送到牧場附近的指定地方,我們再去拿”。

除了生活上的供應不通暢,吳海龍表示,剛剛封場的幾天,奶牛飼料也一度供應不及時,同時物流受阻,原奶也出不去,最初幾天他一直在協調車輛。“除夕前後,將近三天兩夜,我們基本上都沒睡覺,一直想辦法聯繫車子到牧場裡面來,很多技術崗位的兄弟也都一起幫我協調,沒有讓我一個人衝在前面,這讓我觸動頗深”。

要生產運轉更要員工安全

終端消費者需要飲用奶製品保證自身免疫力,奶源成了整個鏈條中最關鍵的一環。吳海龍守住了牧場,也一定程度上守住了武漢市民的免疫力保障。據瞭解,疫情發生後,吳海龍針對牧場內奶牛的產奶量進行了一些調整,現在每兩天會有82噸的原奶運送出去,最後,這些原奶會被製作成鮮奶等乳製品送到終端銷售點。

吳海龍說,原奶供應守住後,他接下去要繼續守住每位員工的安全健康。在疫情發生前,這位牧業人把更多精力放在了生產事務以及和多方的關係維護上,但現在,他的角色更偏向一個大家庭的“家長”。

怎麼保障員工的安全?吳海龍表示,在日常防護上,牧場內的食堂、宿舍以及辦公樓等每日至少消毒兩次以上。“食堂、放蔬菜的倉庫以及門衛室都設置了紫外燈室,所有想進工廠的人和物,都必須要在紫外燈室消毒15-30分鐘,飼料之類則會用消毒槍消毒。員工日常除了吃飯睡覺的時候可以把口罩、手套以及帽子摘下來,其餘時間必須全部戴好”。

特寫 | 三名武漢乳業人的供給“保衛戰”

武漢牧場內佩戴口罩工作的員工

據瞭解,在疫情暴發之初,很多工廠還沒警惕起來時,光明乳業總部即迅速為牧場單獨採購了數千只口罩,給這座武漢牧場的防疫工作帶來了保障。

此外,在牧場內吃住工作20多天的員工也會產生一些個人無法消化的情緒。據悉,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很多員工會在內部交流微信群中說出來,一些也會第一時間去找主管溝通,如果主管解決不了,就會報送至吳海龍,由他來想辦法解決。“如果確實牧場沒有能力解決,我會上報給社區或者街道里面相關疫情指導部門幫忙協調。”

當前,吳海龍也擔憂持續進行大量工作的員工身體會有疲憊。“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接下來,我可能要跟公司商量如何把在外的員工安全接到牧場裡來”。

“我們要有絕對的信心打贏這場戰役。”吳海龍向記者表示,這是當前他最想對員工說的一句話。他還告訴記者,他的愛人也是一位奶牛場工作人員,這段時間來一直很理解他的工作。“希望家人放心,我在這邊很安全。這場戰役結束後,我會第一時間回去陪他們。”

記者 王敏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