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院士:“注意下水道保持通暢”。下水道里的新冠病毒

昨天下午,鍾南山院士在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對目前大家比較關注的幾個問題作出了回答。但其中有一條提醒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注意下水道保持通暢”。

鍾南山院士:“注意下水道保持通暢”。下水道里的新冠病毒


回顧之前的報道,最初有專家指出新型冠狀病毒可能存在氣溶膠傳播,但隨後的國家衛健委在多次新聞發佈會上都否認了這一說法,稱目前缺乏足夠的證據證明新型冠狀病毒確實存在氣溶膠的傳播方式。但隨著昨天鍾南山院士的這番提醒。今天頒佈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中,對傳播途徑的描述中,將“經呼吸道飛沫和接觸傳播是主要的傳播途徑”改為“經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是主要的傳播途徑。”“接觸”前增加“密切”二字。增加“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長時間暴露於高濃度氣溶膠情況下中存在經氣溶膠傳播的可能。”所以說,國家衛健委已經正式的確認了特定條件下的氣溶膠傳播。

我們再來回顧一下什麼是氣溶膠傳播。氣溶膠是指懸浮在氣體介質中的固態或液態顆粒所組成的氣態分散系統。這些固態或液態顆粒的密度與氣體介質的密度可以相差微小,也可以懸殊很大,而越小的顆粒,空氣的粘性作用就越明顯。所以新型冠狀病毒確實有可能在密度比較大的封閉空間吸附於空氣之中,隨風飄揚。

鍾南山院士:“注意下水道保持通暢”。下水道里的新冠病毒


為什麼國家衛健委之前明明說缺乏足夠的證據證明氣溶膠傳播的存在,又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中確認氣溶膠傳播的存在呢?我注意到鍾院士在發佈會上舉了這樣一個例子。香港地區確診病例中的第42例新個案患者與此前確診的第12例確診個案的患者住在同一幢大廈的07室,兩者日常沒有接觸,所以結合2003年非典肺炎時期,香港淘大花園小區因氣溶膠傳播確診SARS病例321人的歷史,香港特區政府也緊急撤離了該棟樓居民。

鍾南山院士:“注意下水道保持通暢”。下水道里的新冠病毒


所以香港特區政府認可的傳播方式是,之前我們已經確認的糞便裡存在新型冠狀病毒,而下水道某個角落裡存在乾燥了以後仍然存活的新型冠狀病毒,經過鼓風吹到空氣中吸附於小顆粒之上,而攜帶者病毒的小顆粒隨著氣體再被健康的人吸入體內,所以,這就是氣溶膠傳播,也就是試行第六版中提到的“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長時間暴露於高濃度氣溶膠情況下中存在經氣溶膠傳播可能”。

鍾南山院士:“注意下水道保持通暢”。下水道里的新冠病毒


所以,鍾南山院士在昨天下午答記者問的時候特意強調做好下水道的通暢和清潔,最大限度減少傳染的風險。

除了做好下水道的通暢和清潔,在形成氣溶膠之前的糞口傳播也應該引起我們的注意。

第一,保持衛生,出門不要用手隨意接觸物品,尤其不要接觸口罩外側,接觸後不要摸口鼻和眼鏡,第一時間洗手。

第二,如廁講究衛生,廁紙用馬桶沖走,不要放在家中紙簍內,馬桶沖水前要蓋蓋子,注意加強廁所的通風。

第三,食物儘量做熟再吃,生熟食品要保證分開,不要共用一個菜板,買回的食物要用流水沖洗,儘量煮熟。

第四,儘量分餐,餐具注意消毒,最好保持每個人獨立餐具。

第五,注意保持個人衛生,勤洗手,勤換衣物,不要混用毛巾,儘量晾曬毛巾消毒。

第六,注意科學消毒,使用75%乙醇消毒液或含氯消毒劑進行統一消毒,外出人員回家後第一時間脫掉外衣噴灑消毒劑,將外衣放到通風處通風。使用乙醇消毒液時切忌明火,防止意外出現火情。

第七,儘量使用帶有下水道止逆閥的排水口,避免密閉空間因病毒密度過大形成氣溶膠傳播。

鍾南山院士:“注意下水道保持通暢”。下水道里的新冠病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