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不识《西游记》,再闻已是取经人。为什么有的人再也无法爱上齐天大圣?

江东夫唠


在小的时候看《西游记》,齐天大圣孙悟空一直是作为超级偶像一样的存在。他法力高强、精通七十二般变化,金箍棒在手、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三界之内的众仙佛他都不惧。无论走到哪里,人人都得尊称他一声:大圣。威风极了!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很多人对齐天大圣孙悟空这个形象的认识产生了变化,发现他并不如小时候所想的那样威风八面。尤其是了解了《西游记》整部名著后,我们发现孙悟空其实是很可悲的,他的遭遇像极了我们很多人的一生。


从叛逆者到取经人

孙悟空在被如来佛祖压下五行山之前,是十分叛逆的。龙宫霸取金箍棒,地府强销生死簿。不怕天庭兵十万,单人打上九重天。御马蟠桃囊中物,别人称圣我齐天。这个时候的他更多的是一种随心所欲,做事不计后果,完全凭着自己的性子行事。这就像我们“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少年时代。

被压的五百年,孙悟空内心是十分煎熬的。一山还有一山高,他是真的害怕了,他不敢再如此叛逆,他怕这寂寞的生活无穷无尽,他怕他自己无出头之日。所以当观音告诉他,让他保唐僧西天取经时,他欣然应允。自从加入取经团队,尤其是戴上紧箍咒后,他不得不听话,不能再随心所欲的过着自己的喜欢的生活。而且被人管控着,充当别人的打手。在这个过程中,他失掉的是自己的自由之心。这恰如我们为了责任和家庭的中年时代。


别人布局,我仅为棋子

纵观《西游记》,孙悟空自出生后的一系列行为,皆是别人早已经安排好的,他只是按照别人所布的局,一步一步走成了别人想要的样子。看似是《西游记》中的主角,实际上不过是别人的一粒棋子,是佛道之争中的又一牺牲品。

这样的齐天大圣是十分可悲的!这其实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无奈。

风光的背后站着他人

齐天大圣这个名号在最开始一直是不被外界所承认的,没有一个人能同意一个妖怪能寿与天齐。直到他加入取经团队后,别人才恭称他为大圣或大圣爷。

显然,悟空还是那个悟空,自身并没有什么变化,变化的只是身份从妖怪变成了取经人。人们也并不是真心的佩服悟空,认为他担得起大圣的名头。尊称他为大圣不过是看重了他的现在身份,以及他背后所代表的佛教势力。

正如我们生活那样:“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人还是那个人,但别人欣赏尊敬你的只是你的名头。


若木语

“跳死猢狲终,落在乾坤套里”。正是由于《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前后的强烈变化,使得很多人再也无法爱上孙悟空了。其实并不是他们对孙悟空有所不满,只是孙悟空让他们的美好憧憬破碎了,他们通过孙悟空看到了自己的实际人生。



若木小记


初读不识《西游记》,再闻已是取经人。再也无法爱上齐天大圣。——

初读西游记,

以为是儿童读物,

再读西游方知是

人心的成长之旅。

而自己也已在取经路上;

历经那诸多心魔的劫难。

事业也罢,生活也罢,

一切皆因果,人生即修炼。

小时候羡慕孙猴子的无拘无束,

至今方知齐天大圣的悲情:

再也爱不上齐天大圣[流泪]

要承载一切的压力,

还要炫耀自己不在乎;

要处处求人,

还得扮作笑脸,

痛恨一切的疏懒拖延逃避,

还得带着二师兄上路,

明明火眼金睛,

也得笑随普通者的无明……

明明可以花果山无忧无虑,

还得面对千山万水,无尽的纠缠魔怪,

明明向往无拘无束的洒脱,

也要带上自律的金箍,戒掉一切舒适与欲望……

只因一颗雄心,想终成正果,

只因一句承诺,得让四人同行……







爱直播益起来


从来没有想过不喜欢孙悟空的原因,因为,好像很小的时候就认为,孙悟空的一切悲剧都是唐僧造成的,这个团队造成的,如果没有唐僧的不理解,不信任,孙悟空的打怪之路会顺畅的多,没有八戒的挑拨离间,取经之路也会顺畅的多,孙悟空情深义重,有责任,有能力,克服种种困难,伴随师傅西天取经,终成正果,从当初的毛猴到后来的成坲,可谓是一个人的光明升职记,就算路途有坎坷,那不是还说了,天将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为什么不喜欢孙悟空,哪有不被误解,伤害,就能立地成佛的?


帝君的糖醋鱼


喜欢超人的,

还不是小孩子多~!

小时候都喜欢孙悟空,

愤世嫉俗,

天是王大,我是王二,

后来发现,如果那样,

根本没有王,

你就是个“二”!

长大了,

开始喜欢猪八戒了,

能力不小,

不轻易展露,

有事先找老大呗,

自己少掺和,

还能少得罪人,

真动到老猪头上,

太上老君造的九齿钉耙,

可堪称天庭第一的兵器!

猴子那个金箍棒,

不过是个测量工具~。

最后,

虽说名份上差点意思,

可是个肥差啊~。
净坛使者!

如来他老人家多大岁数了,

还能吃几口,

再说谁说上供就都是,容易腐烂变质的非转基因食品?

好东西多了去了~!

如来佛祖剩下的,

都归俺老猪喽~!

猴子?

斗战胜佛,

保安队长么~?

还不让轻易动手,

因为有身份了么,

哪能还跟个小弟似的,

吓咋呼,

这也给Y别够呛呢~,

(捂嘴)

师傅和老沙,

咱比不了,

人家,

一个是如来的专门选拔的徒弟,

一个是玉帝的贴身秘书兼侍卫,

说白了,

成立这个取经办公室,

还不是为了捧这老二位的,

要不,

哪能宣传都没做,

一堆用户找上门,

就说师傅肉长生不老,

一个一个假装过来惹事,

又一个个被大师兄送回家,

这么多妖精,

就一口唐僧肉没吃上,

还不是专门来打麻将“点炮”的。

不扯啦~

烟酒回收的哥们又来电话了。


2分钟看世界


人的经历不同所认识也不同,小时候初看西游记被孙悟空无所不能的本领所折服,小时候的年纪也就是幻想自己能够成为孙悟空。所以喜欢孙悟空,长大了自己经历了什么什么样的成长环境造就了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也就喜欢什么样的角色,自己不在像童年那么幻想,面对的只有现实。

孙悟空的神通也只有看看而已,不再有幻想了所以就对他没有太多的感情了。

其实孙悟空还是有我们许多学习的地方,他那周围的人际关系处理的很好,天上的神仙都和他有着不错的关系,地上的海里的都有着强大的朋友圈,以至于后来帮助唐僧西天取经遇到妖怪总是能请到救兵来帮忙,这一点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冬日升辉


小的时候看《西游记》齐天大圣好像是无所不能,法力无边,任何事情都可以解决,更像是一个闯关打怪的游戏,有趣又生动。

长大了自己随着时间的进程,也逐渐经历到生活中的人生百态,体会到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都会给自己的人生增加不少的滋味,也体会到生活的不易,发现活着就是一种修行,遇到的一切不管是好的不好的也都是一种考验,都是一种活获得,成了人生的取经人。

我觉得我们长大后不是不喜欢齐天大圣了,是越来越看清生活的本质了,生活本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就是暗流涌动,起起伏伏,我们梦想有一个像齐天大圣一样的人,出来为我们打败生活中的不易,但是成长后的我们知道,没有这样的人,遇到任何事情,都要自己勇敢面对,想尽办法解决,不能怨天尤人,自己把自己从一个孩子,逼成了一个外表坚强的成年人。我喜欢有齐天大圣这样的人,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但是现实生活真的没有,我们只有接受,我想是因为没有,所以不在爱,因为知道是虚构,所以不在幻想。

可能老了,在回答这个问题,也许自己就是齐天大圣,熬过了自己本来熬不过来的苦,也体会到苦尽甘来的滋味,成了自己的英雄。



小怪兽007


初读不识《西游记》再闻已是取经人。为什么有的人再也无法爱上齐天大圣?这是因为《西游记》,这本名著它的主题思想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而且全部贯穿始终;唐僧师徒不远万里,到西天取经的艰难历程和路途上的各种险阻,尤其是孙悟空大闹异界,降服妖怪的惊险情节。以及经过了九九八十一难的困苦考验,才取来了“真经”的曲折故事情节。从而,启迪了我们的心灵,感悟我们的人生命运何不如此坎坷曲折,并交织着人生心灵上的各种困扰、烦恼和痛苦啊。所以,初读只是看“热闹”,再读一遍又一遍,随着岁月的流逝,再闻何不自己成了自己人生道路上的取经人?人生,一辈子何其不是、这样的艰难辛苦啊!因此,佛教大乘经典《金刚经》上说得好:“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因而,生活经历越艰辛,我们也就不喜欢轰轰烈烈的孙悟空,只想安于当下心灵的安祥!


开心71972637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其中出现了许多的历史人物以及事情。而在这里边就有我们今天所要说的名著《西游记》,这本书很多人都觉得是师徒几人去取经。但实际上,西游读不懂是取经,如果读懂的话却是整个人生!

先来说一说,众所周知这本书通篇写的就是一个佛家取经的故事。而这个主人公的名字就是悟空,而这一悟就过去了九九八十一难,而西游中的这只猴子,谱写的也就是一整个人生,而这师徒四人在取经路中也是一个觉悟的历程,与其说这本《西游记》是一条取经之路,倒不如说他们师徒四人是一场觉悟之旅。而且这个旅程也是能够印证在我们的人生中。

  西游记中只有一个孙悟空,但它更像一个棱镜,折射出的是不同的自己。当我们年轻烂漫,无忧无虑的时候,都曾为齐天大圣的威风喝过采。那时的孙悟空,就像我们对未来的幻想,那样无拘无束,那样随心所欲。然而,造化万千,留给每个人的却总难言完美。于是,我们渐渐发现,长大之后,孙悟空也不再是那个齐天大圣,那种触电般潜藏心底的喜悦早已被时间渐渐磨平。

  

  长大后,不喜欢孙悟空。也许是明白了大闹天宫风光背后的难以企及,也许是因为取经路上孙悟空一次次对自己的背叛,也许是因为那年的威风一次次被神仙的坐骑蹂躏,深埋进泥土。千言万语,总有一个地方会让人觉得心头一紧,原来,一直是自己看错了,这情也成了错爱。

  曾经,孙悟空是年轻时候的梦想,就像小学作文中,那个要立志成为科学家的孩子一样,照进了每一个孩子的心头。这梦有星爷大话西游中紫霞仙子的盖世英雄,也有横扫十万天兵的畅快淋漓。一言以蔽之,我要是孙悟空该多好……

  后来啊,年龄大了,学的知识越多,走过的歧路越坎坷,那个身影,便在流光中渐被抛却。神魔的故事难以照进现实,不管是生存还是生活,一个跟头不会十万八千里,被水冲下的头发也不会变出千万只小猴子。电视剧随着电视逐渐淡出视线,孙悟空便被时间彻底抹杀。

  孙悟空不好吗?好。

  

  不论是开局,展开,还是结尾,都笼罩着十足的主角光环,但却又没有半点白文的烂俗,这是时下网文所难以企及的。然而,这最终取经成佛的结局,却又和网文的爽快不谋而合。不同的是,主人公的经历。所以,更多的人沉溺于网文,仿佛重新找回了自己心中的hero

  他们不喜欢孙悟空了,他们长大了。渐渐丢掉了对神魔的幻想,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孙悟空有变过吗?没有,数百年前到现在,变的只是翻开书面的人。

  从青春年少,不更事实,希望着成为孙悟空,还有那满心欢喜,无处释放的喜悦。到现如今的模样,谈着佛系,毫无追求,厌恶一切,厌倦一切。这样的你,真的是看懂了孙悟空,才不喜欢这样一个角色的吗?

  

  还是,你不喜欢现在的自己?


乾坤书书


电视剧里的孙悟空是少年心中的侠客,帅气,随意,打遍天上地下无敌手。取经路上行侠仗义大快人心。原著中的孙悟空就是一猴精,身材矮小相貌丑陋武艺平平非常任性,处处遭人算计。取经路上磨灭了本性,归顺佛家。


楠溪易1997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我们小时候看西游记都是喜欢孙悟空,那时候正值青春年少,一腔热血,做事情不计后果,敢爱敢恨,这不正是孙悟空的缩影吗?等长大工作以后,有家有事,有所顾虑,创业初期,需要恒心,这不正是唐僧的缩影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