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说宝钗像杨贵妃时,宝钗为什么会生气?

阿布8815


第三十回,贾宝玉当面唐突薛宝钗,说“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原来也体丰怯热”。结果引得薛宝钗勃然大怒。薛宝钗的性格一向隐忍,克制,说好听叫大度,为什么这次忍不住对贾宝玉大怒起来?最多的说法是薛宝钗选秀落选心情不佳,那么事实是这样么?并不是!



【一】

薛宝钗选秀是老黄历。她十三岁来到荣国府,其后贾家修建大观园迎接省亲。到了三十回起码过去二三年。

皇宫选秀分两部分,一个是三年一次的选秀女,遴选皇帝嫔妃。一个是一年一次的选宫女,充盈宫女数量。薛宝钗的选秀介于两者之间,是三年一次大选秀女以外,专门给公主郡主加选的一次附加赛,所谓“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

薛宝钗参加的这种临时加选的“选秀”,属于选秀女附加赛,都是同时进行。她的年纪到了,当年就有结果,错过了可能一辈子没机会,因为皇帝也就那一年心血来潮给妹妹或者女儿们选一场,不属于定例。所以贾宝玉说杨贵妃和薛宝钗落选没有关系,她本质上也不是参加嫔妃组的秀女选秀,而是公主伴读组的高级宫女选秀。


【二】

薛宝钗大怒的主要原因,在于贾宝玉说的话不得体:“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这话大有问题。

首先,“他们”是谁?贾家的主子,还是贾家的奴才?薛宝钗一家寄人篱下,赖在贾家不走,贾家上下不可能没有微词。换谁家住进来一伙亲戚好几年不走也不愿意。薛宝钗每天顶着压力,就像曹雪芹说尤氏“原有病”怕人说一样。薛宝钗也怕别人说。

其次,贾宝玉是个男子,他经常接触外面的男人。贾家内部人说她薛宝钗还好。若是自己一个大小姐在外面被传什么像“杨贵妃”,不啻被当成勾栏妓馆的风尘女子一般被人品头论足。“他们”若是外头男子,谁会将薛宝钗说出去?还不是贾宝玉平时口无遮拦,大嘴巴宣扬的。就像将她们的诗文写在扇子上拿出去一样。薛宝钗如何不大怒?

最后,杨贵妃在古代的风评并不好。她本是唐明皇的儿媳妇,被公公霸占不说,还祸国殃民,堂兄杨国忠又是大奸臣。,贾宝玉评价林黛玉是为国献身,委身于敌的西施,却把宝钗喻为杨贵妃,换了谁也不会高兴!



【三】

薛宝钗怒还有一个原因。贾宝玉和林黛玉刚打完架,闹得贾家鸡飞狗跳。原因不重要,重要的是过后贾宝玉千篇一律又上门道歉赔罪做小心。王熙凤说他们:

谁知两个人倒在一处对赔不是了。对笑对诉,倒像“黄鹰抓住了鹞子的脚”,两个都扣了环了,哪里还要人去说合!

宝黛二人每次吵架都是贾宝玉的赔罪。贾宝玉平时和林黛玉说话也陪着小心,就怕一言不合得罪了林妹妹。宝黛二人才吵了架,还有点尴尬,贾宝玉不想自己难堪,才蹭到薛宝钗身边没话找话。别人或许不知道宝黛二人因何吵架,薛宝钗一清二楚,一定又扯上了金玉良姻。难免不对贾宝玉有气,见他蹭过来也没好话,偏偏贾宝玉还装没心眼。口无遮拦说出“杨贵妃”之语。

宝钗勃然大怒正表示她对贾宝玉不敢唐突林黛玉却嘲讽自己的最直接反应,是宝黛钗三人微妙情感的一次宣泄。您认为呢?

欢迎关注:君笺雅侃红楼,每天为您带来更多红楼故事!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80回本

【红楼梦】通行本120回本

【清·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君笺雅侃红楼


宝玉说宝钗像杨妃,宝钗为何会大怒?

宝玉说话,很多时候也是很随意的,造次的时候比较多,所以他和林黛玉的矛盾,也多是他主动道歉完事。宝钗呢,毕竟大两岁,因为家庭的原因,成熟得多,也稳重得多,所以,她生气发飙的时候很少,但宝玉说她像杨妃,她暴走了。

相关原文咱们就不贴了,咱们简单说说宝钗为何大怒。宝钗丰壮秀美,是和林黛玉完全不同的类型,如果拿历史上著名的美人来说,她的体型的确挺像杨妃,壮而不肥,丰满有度,是很富态的好生养型——虽然杨妃不会生。杨妃在历史上也曾经是相当了得,赛过三千佳丽,赢得圣心,一度,是真正的倾国倾城,她的得宠程度,估计那时候的女人都会想。

可是,杨妃历史上的声名又太狼藉,她嫁过儿子嫁老子,后来更是祸乱朝纲,直接造成唐朝由盛转衰,私德上实在不怎么样还好说,可是祸国殃民的罪过太大了,怎么洗都洗不白,她是坏女人的典型。当然了,现在看来这么说她不公平,可是薛宝钗生活的时代,人们就是这么看杨妃的,还有那那个哥哥,完全不是个东西。宝玉说她像杨妃,宝钗怎么不会大怒呢?靛儿(垫背的)嬉皮笑脸的出现,该宝玉承受的怒火由她承受了大半,饶是如此,接着搭讪的林黛玉和宝玉一起,也被宝钗的怒火烧了个面红耳赤。要不是王熙凤及时出现,场面还不定多尴尬呢。

宝玉为什么要这么说话?平时宝钗也不发火,至少不会那么大啊。

宝玉选的说话地点场合都不对。

什么地点?什么场合?

黛玉和宝玉因为说到姻缘闹矛盾,闹得该知道的都知道了,贾母心急,派王熙凤去调解,王熙凤是很会说话也很会办事的人,趁着宝黛两人有和解的迹象,赶紧拉黛玉去贾母房里交差,宝玉紧跟其后。到了贾母房里,王熙凤说两人已经是“黄鹰抓住了鹞子的脚’,两个都扣了环了”,根本就不用说,人家就和好了。满屋的人都笑了。

这满屋的人,当然就包括薛宝钗。换句话说,在贾母的屋子里,大大小小,老老少少,宝黛和好,好得蜜里调油了,宝玉和宝钗没话找话,先是借口说自己身体不好,没去请薛蟠请安,后又说宝钗像历史上声名狼藉的杨妃,她能开心得起来?——所有人都知道宝玉身体不知道多好,不去请安是因为和黛玉闹矛盾要哄黛玉开心,什么都不说也就罢了,找的什么烂借口?找女人爱说的借口也就罢了,说什么人家像杨妃?宝钗要是开心了,满屋子的人怎么想她?她只能表示自己不开心,不高兴,但因为不是自己主场,所以只好借小丫头撒气,偏偏林黛玉凑上来想补刀,宝钗一怒之下,剩下的杀气,也打了他们俩一个面红耳赤!

宝玉说话的内容也真的不好。

薛宝钗进京是来选秀的,咱们都清楚,选秀拼的可不完全是个人条件,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拼的都是家族,都是父兄。薛宝钗到底因为什么原因落选,咱们是不可能知道的了,可是估摸着也不会离家族太远。薛宝钗最终落选,和薛蟠多少都会有关系。杨贵妃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连族兄杨国忠都大红大紫,可是薛宝钗呢,却因为哥哥是个该死却未死的杀人犯而断了进宫的路子,这件事,在她的心里,打击是相当大的。好在贾府还有个备胎贾宝玉,进不了宫近不了玉玺,那就是假宝玉吧,总算是成就金玉姻缘。可是,宝玉心心念念木石前盟,宝钗的心里,也伤着呢。

元春端午赐礼,算是多了一层保障,宝玉宝钗的礼一样,大家都明白了。所以宝钗得到赐礼后,转身就戴上了小一号的红麝串以示荣宠。只是贾母不按套路出牌,在打平安醮时,当着所有大小人等的面说宝玉还小,不宜早娶,得找个模样性格都合适的人才能成亲,这是生生地打脸啊。

在宝钗看来,宝黛一闹矛盾,贾母就伤心欲绝地,说什么不是冤家不聚头,让王熙凤去解劝,一定得劝好了才行,这是什么意思?

宝玉呢,一边哄黛玉,一边呢,却嘲笑她体胖,有做祸水的潜质,有个坏蛋哥哥,将来薛家怎么样不好说,宝玉是无意还是真心也不评判,单就这一强烈的对比,就没法平静没法忍,所以,宝钗发飙,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叶之秋


《红楼梦》,我们基本看不到任何薛宝钗生气的情节,然而在第三十回中,由于宝玉说错话,将她比作杨贵妃,却引得宝钗勃然大怒。这是马屁拍在了蹄上,我们来看为了比喻成杨贵妃,会让原本装淑女的宝钗这么生气。

一、勾起了选妃失败伤心事

薛宝钗曾经参加过选妃,但很不幸落选了,对于一个爱美且好胜心很强的女人来说,这一遭遇可以算是一个心病了。而杨玉环最为人熟知的身份恰恰就是贵妃,历史上也多用杨贵妃来指代。所以当贾宝玉把薛宝钗比作杨贵妃时,很容易让薛宝钗联想起这件伤心事,

二、以肥为美含挖苦

虽然古人常用环肥燕瘦来形容女子的美貌,其中的“燕”指的是汉朝时期以瘦腰闻名的赵飞燕,“环”则是指的唐朝以肥为美著称的杨贵妃。但以肥为美毕竟是唐朝的特色,况且唐朝所谓的肥,是指女性健康的美,而不是纯粹的肥。

但唐朝以后,人们对女性的主流审美,依然是娇小瘦弱的更讨人喜欢,说女方是杨玉环,岂不是间接承认了她胖,女生不生气才怪呢!好在薛宝钗大致猜得出贾宝玉是好心,是无意失口说的,不然就不是发个牢骚那么简单了。

三、杨玉环嫁给李隆基,是公公扒灰儿媳妇

宁荣二府看上去一片繁荣,其实早已经败象显露,秦可卿之死便是下坡路的开始,关于秦可卿之死,历来就有很多学者进行研究讨论,其中一个线索就是焦大醉骂“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

其中扒灰,很多人认为是指秦可卿与自己公公贾珍中间的乱伦。而且已经是贾府上下都知道,但又装作不知道的秘密。凑巧的是杨玉环在成为贵妃钱,正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儿子寿王的王妃,李隆基正是光明正大的抢了儿媳妇,可以说是扒灰中的王者了。

以上三点,尤其是最后一点,也难怪平时脾气极好的薛丫头会如此生气,贾宝玉真的是“no zuo no die”。


船夫聊名著


在《红楼梦》第三十回,薛蟠生日,宝钗说自己怕热就不看戏了。宝玉说:“怪不得她们拿姐姐比杨妃,原来也体丰怯热。”这明显就是笑话。但是薛宝钗却很生气,书上是这样说的:“宝钗听说,不由得大怒,待要怎样,又不好怎样。回思了一回,脸红起来,便冷笑了两声:‘我倒像杨妃,只是没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做得杨国忠的!’”宝钗为什么这么生气呢?

在第四回说宝钗母子三人进京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当今圣上“除聘选妃嫔外,凡仕宦名家之女,皆亲名达部,以备选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宝钗是为选秀来到贾府的,不然也不会那么大老远进京。但是后来薛姨妈却跟王夫人说宝钗脖子上的金锁是一个癞头和尚给的,碰到有玉的便可结为婚姻。后来贾府便有了“金玉良缘”的说法。这就说明宝钗选秀没有成功,薛姨妈等人已经在考虑让宝钗嫁进贾府的问题了——宝玉肯定是最佳人选。

在元妃省亲时,元春明显在试探宝钗和黛玉的才华。在端午节送礼时,元妃送给宝钗的礼物跟宝玉的一模一样,这说明元春经过考察试探觉得宝钗比较适合做贾府的媳妇,她明显在支持“金玉良缘”。

按宝钗的性格,她应该是愿意选秀成功的,她比较势利,她也比黛玉有志向,这从她劝宝玉注意仕途经济就可以看出来。她开始并没有看上宝玉,又碰上个伶牙俐齿的林黛玉,一见面就跟她斗嘴,她明显就是在嫉妒薛宝钗,又在防着她跟宝玉接触。种种不顺心弄得薛宝钗本来就没有好气,只是宝钗善于隐忍,别人发现不了。现在宝玉竟然说他像杨妃,连黛玉都觉得宝玉是在奚落宝钗。宝钗那么冰雪聪明的一个人,听了心里肯定特别不爽——我选秀没有成功,你这不是有意看我笑话、揭我伤疤吗!

宝钗选秀没有成功心里很失落,现在薛姨妈又暗中“勾结”王夫人等在制造“金玉良缘”的舆论,让她上赶着嫁宝玉,可是宝玉喜欢的却是林黛玉。如今,贾宝玉又当着那么多人(特别是林黛玉)的面这么说,她觉得宝玉是在揭她心里的伤疤。所以薛宝钗勃然大怒。

当然,当着贾母和众人的面,宝钗“待要怎样,又不好怎样”,只好机待双敲地说靛儿:“和你素日嬉皮笑脸的那些姑娘们跟前,你该问她们去。”宝钗虽然恼羞成怒,但却没有失了风度。



书林外传


在《红楼梦》中宝钗可谓是近乎完美的人物,她德才兼备,容貌丰美,性格上又端庄持重,随分从时。纵观整部《红楼梦》,我们基本看不到任何薛宝钗生气的情节,然而在第三十回中,由于宝玉说错话,将她比作杨贵妃,却引得宝钗勃然大怒。

回看当时的情景,贾宝玉和林黛玉两人刚刚吵完架,贾母派王熙凤前去劝和,王熙凤到时,两人已经言归于好,于是一起去贾母处请安,恰好宝钗也在,王熙凤便打趣道:“我说他们不用人费心,自己就会好的,老祖宗不信,一定叫我去说和,赶我到那里说和,谁知两个人在一块儿对赔不是呢,倒像‘黄鹰抓住鹞子的脚’——两个人都‘扣了环’了!那里还要人去说呢?”惹得满屋大笑。

宝玉为了缓解尴尬,就和宝钗搭话转移话题,说自己没去参加薛蟠的生日是因为生病了,其实满屋人都知道是因为宝黛两人吵架才没去,以这样的借口说给宝钗听,明显是把宝钗当外人了。

然而宝玉接着没话找话道:“姐姐怎么不看戏去?”宝钗道:“我怕热,看了两出,热的很。要走,客又不散。我少不得推身上不好,就来了。”

宝玉听说,自己由不得脸上没意思,只得又搭讪笑道:“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原也富胎些。”

宝钗听说,不由的大怒,待要怎样,又不好怎样。回思了一回,脸红起来,便冷笑了两声,说道:“我倒像杨妃,只是没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杨国忠的!”

本来凤姐的打趣和宝玉找的生病借口,已经让宝钗吃醋了,又不知轻重地将她比作杨贵妃,不得不让宝钗大为光火。其实宝玉说她像杨贵妃,也只是想夸赞她体态丰美,《红楼梦》中也有许多桥段以杨贵妃的体态来形容薛宝钗的,然而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宝玉无心的夸赞,却是马屁拍到了马腿上。

首先从外形上,杨贵妃体态丰美,唐朝也以胖为美,然而在封建社会,一个男子直言女子体态丰美,却是极大的唐突和不尊重,宝钗作为严守闺阁之礼的传统女性,生气是理所当然的。

其次,杨贵妃在历史上的名声并不好,向来被视作红颜祸水,她原来是唐玄宗之子李瑁的妃子,后来又成了唐玄宗的贵妃,还跟安禄山有暧昧关系,最后身死马嵬坡下,从道德层面上看,历来为重德的女子所不耻,也难怪宝钗会勃然大怒。

另外,由于当时朝廷诏选女官,宝钗原本是进京待选,想像贾元春一样入选宫中的,然而却没被选上,而杨贵妃是入选宫中的贵妃,宝玉哪壶不开提哪壶,更是说到薛宝钗的痛处,以致她大为生气,回怼了一句“我倒像杨妃,只是没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杨国忠的!”

由此也可见曹雪芹在描写人物心理状态和细节之处的高超手法。


煮酒君


这一节充满了小儿女的亲昵感,实在是很有趣,宝玉刚刚哄好了黛玉,却又不经意惹到了宝钗,左右为难。

先说宝钗为什么生气,宝玉刚刚哄好了黛玉,两人如胶似漆的进来,凤姐又打趣两个人“扣了环”,作为宝钗,心里一定是有些不是滋味的。因此从两人刚开始说话,就有些硝烟。

宝玉为了缓解气氛,所以在席上和宝钗说话打开局面。他先解释了为什么没有去薛蟠的生日,说自己病了,因此没去。宝钗此时的回话是“你便要去也不敢惊动”,看看,醋意上来了吧。宝玉敏锐地发现话锋有异,于是想要说更多的话,却说多错多。他问宝钗为何不去看戏,宝钗说人多,推身上不好,躲了。这就是明显踩宝玉“装病”了。

情急之下,宝玉想要说更多话,慌不择路,说宝钗像“杨妃,体丰怯热”。这就戳到宝钗的痛处了。宝钗选秀不成,此时说杨妃,很不合适,相当于在一个没考上大学的同学面前猛烈地说“北大的好处”。于是宝钗生气了,这个生气还有一层原因在宝玉身上。黛玉生气了,你又哭又哄,到我这里就奚落我,对两个女孩来说,共同的好友如果一碗水端不平,三个人很容易爆发战争,毕竟三个人的关系,实在太挤,动辄得咎。

于是宝钗借着骂小丫鬟的机会狠狠地奚落了两个人,让宝玉和黛玉都脸红了。


大先生的故纸堆


宝玉说宝钗像杨贵妃时,宝钗为什么会生气?

  咱先回顾下当时的情景:

  林黛玉和宝玉因为吵过架,贾母命王熙凤把他们带了自己身边,当时宝钗坐在贾母房里,宝玉看着黛玉坐在贾母身边,也没什么好说的,就对宝钗说自己没去薛蟠生日,实在是自己病了,请见谅。宝钗笑着说身子不好也不用想那么多了,这么想就生分了。

  本来宝玉这话呢就说的不好,也难怪宝钗不高兴,不过宝钗定力好,不发作。当时全屋里人都知道,明明是宝黛两人吵架,所以根本没法去,也没心情去,现在推说自己病了,这借口很烂呢。事实上只有外人,才会想办法用各种借口,宝玉和宝钗说这话,就显得生分了。

  宝玉又没话找话,问她为什么不看戏,得到回复后还继续作死地说“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原来也体丰怯热。”宝钗听说,不由的大怒,待要怎样,又不好怎样,回思一会后,脸红起来,冷笑了两声,说道:“我倒像杨妃,只是没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杨国忠的!”宝钗一肚子气,之后把气撒在撞枪口的靛儿(垫背的哈)身上,说:你要仔细,我和你顽过,你再疑我。和你素日嬉皮笑脸的那些姑娘们跟前,你该问他们去。

  她为什么一反平常的温文尔雅,生那么大气呢?

  宝玉的谎话,让她感觉到自己不被宝玉当自己人,所以已经有气了,但还压着没发。

  再说了,杨贵妃的名字是不能随便说的,别说比作杨贵妃了,就是提这名都是掉档次的。其实宝玉平时是知道的,你看茗烟给他找了不少小黄书,里面的主角就是什么飞燕合德杨贵妃之类的,他牢牢地收起来了,只有无人时自己才偷偷地看的。可是这会儿,他智商掉线了,竟然把杨贵妃的名字随口说了出来,提出来还罢了,竟然还把她比作大小姐薛宝钗,就和咱们今天的人说的,哎你长得真像那爱情动作片里的某某呢,是个人都会生气好吧?这是触了自尊自爱的大小姐们的底线了。同样的,黛玉也说过宝玉,这点呢,是宝玉说话造次。

  从外形上来说,杨妃体丰怯热,而薛宝钗刚好是体格健壮的,宝玉这么一比,无疑是说宝钗壮——哎呀,一屋子一府的主子姑娘,都是那种风吹就倒的瘦美人,只有宝钗这么壮,叫宝钗多尴尬?从名头上来说,更不得了。杨贵妃的名声太臭了,和她有关的事都很香艳,于闺阁名声有碍。宝钗博览群书,杨贵妃的事情是知道的(许多人都知道,但不能说),宝钗从小自重,拿轻浮香艳的红颜祸水来比她,谁都生气。退一步讲,杨贵妃是宫里的女人,拿来比宝钗也不合适,人人都知道宝钗是为进宫选秀的,就算是拿班昭来比,也不好,因为宝钗落选了,杨贵妃名头一提,很容易让人想起宝钗的处境。这话听着,就象是刺激人似的,所以,宝钗很生气。

  一个最严于律已的志于做大家闺秀的姑娘,被人当成“五大三粗”肥肥壮壮还名声臭大街甚至有遗臭万年迹象的香艳女主,这谁不生气?说到这,我也觉得佩服薛宝钗,她愣是把这话给扳回了,说自己没有杨国忠那样的哥哥,最后噎得宝玉无话可说,还成功地把气撒在别处,真真厉害,佩服——果然内心火山爆发还能冷静发拳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文/宛如清扬)


宛如清扬


在《红楼梦》中,薛宝钗长袖善舞,八面玲珑,说话办事得体大方,几乎没有生气发过脾气,深得贾府上下人等的赞赏。

但是有一次,当着贾母、王熙凤等人的面,大家聊家常的时候,宝玉问宝钗为什么没去看戏,宝钗说怕热。宝玉说“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原来也体丰怯热”。

宝钗听完,脸上明显有了怒气。她冷笑了两声,说“我倒像杨妃,只是没有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做得杨国忠的!”那么,宝钗为何对宝玉这个说法反应这么强烈呢?

一、“体丰”一词,触及到了宝钗的“痛点”。

在第28回,宝玉要看宝钗戴的红麝串,可是因为宝钗“生的肌肤丰泽”,所以好不容易才褪下来。可见,宝钗相对黛玉的“娇花照水”“弱柳扶风”,体态确实丰满得多,连手串都不容易从手腕上褪下来。这或许也是宝钗的一个痛点。

在唐朝时候是以胖为美,但是在后来的封建社会,尤其是一个未出阁的女孩子,如果有人说自己“胖”,而且还当着好多长辈的面,肯定会觉得难堪。这不能怪宝姑娘“玻璃心”!搁谁都一样。宝钗这是脾气好,要是赶上像夏金桂那样的,再加上如果不是宝玉,大嘴巴子早就糊他脸上了。这明显是当众揭人短处好不好?

说这话扯得有点远。别说当时,就是现在的女孩子,谁不是把减肥当成一辈子的事情?那天看到一个女的在那儿叽歪,“不行,都102斤了,必须再减2斤,不能超过100斤。”有书君心里说:“女人不过百,不是平胸就是矮!”关键是,你让100+几十斤的人情何以堪?真是招人恨呢!

二、杨贵妃私生活混乱,这个比喻使宝钗感觉受到了污辱。

杨贵妃虽然是中国历史上四大美女之一,宝玉可能觉得把宝钗比喻成杨贵妃是在“抬举”人家。可是却没想到,杨贵妃是什么人?她原是寿王李瑁的妃子。后来又入了老公公唐玄宗的法眼。唐玄宗就让杨玉环出家当了尼姑,这样她与李瑁的婚姻自动解体。

两年后,还是尼姑的杨玉环成了唐玄宗的“地下情人”。又过了三年,唐玄宗先是给儿子找了新的寿王妃,然后再移花接木把杨玉环接回宫,成了他名正言顺的老婆,这弯绕得可不小!杨玉环也成了“前夫”李瑁的“小妈”。

后来,杨玉环跟安禄山又不清不楚,甚至传出安禄山认了比自己还小十多岁的杨玉环为干娘,杨玉环帮安禄山洗澡。“咸猪手”一词也来源于二人之间的暧昧传闻。安禄山抓伤了杨玉环的酥胸,杨玉环做了一件红肚兜遮住胸前,这也是女人最早的胸衣的由来。可见,杨贵妃是一个绯闻美女!

薛宝钗饱读史书,头脑中内存强大,这些她不会不知道。宝姑娘是清清白白的女儿家,又严格遵守封建礼教,你把她比喻成私生活如此混乱的人,她能不恼吗?

三、这句话还勾起了宝钗落选的伤心事。

宝钗从小读书习字,其实是包含着父亲的功利心的。因为薛老爷子看到儿子不成器,女儿倒是聪明伶俐,因此打算让女儿将来参加选秀,或者成为妃嫔,或者成为陪侍公主、郡主的女官。书中也交待,宝钗进京,就是要参加选秀的。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宝钗选秀的事情再没有提及过,这说明,宝钗是落选了。

清代选秀过程繁杂,初选、复选,还有三选,过五关斩六将。而且选秀也不完全是靠自身实力,到了最后还要拼背景及路子。

可能宝钗到最后的关键时刻,无爹可拼,哥哥也是个糊涂人,更有可能的是到最后“政审”的时候,发现薛蟠就是个混世魔王,导致薛家名声不好,选秀一事功亏一篑。

选秀落选,对于背负振兴家族使命,心气又高的宝钗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况且个中原因还是受哥哥拖累。因此她才脱口而出“没一个好哥哥好兄弟”这样的话。

宝钗选秀之事人们心照不宣地闭口不提,唯有宝玉这个直肠子,这次明显说话没过大脑,在人家伤口上洒盐,显失厚道。但是宝钗可不管他故意不故意,心中对他的不满那是压不住的。

其实人生难免要经过一些沟沟坎坎,选秀失败,对于宝钗来说更像是一场浴火重生。她后来终于走出了失意难堪,也将中庸与超脱平衡得恰到好处。

当万水千山走过,她回首来时路,当初那些让自己勃然大怒的事情已成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如烟往事。

人说宝玉是个暖男,很懂女儿心。但是他说宝钗“体丰”,把她比喻成“杨贵妃”,这种话确实是有失水准。

不但有点笑话宝姑娘体态丰满之嫌,还让心眼儿比筛子还多的宝钗认为,这个比喻有损她的清清白白的形象。最重要的是,选秀失败,在当时来说,是宝钗最大的软肋。宝玉不合时宜地提起,也是有点瞬间“脑残”。遭到宝钗的怒怼,他也是活该!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书共读


这重要是因为,第一,在明清那个时代,已经和今天一样,是女孩子推崇以瘦为美的年代,像今天,如果你说女朋友长得胖了,她肯定大为不悦。薛宝钗虽然丰腴,但在那个以瘦为美的时代,被说胖,也是很不高兴的。

再者,杨贵妃在当时的形象并不很正面。虽然在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诗和陈鸿的《长恨歌传》中,都对杨贵妃倾注了不少的同情。但是杨贵妃后来毕竟给人以荒淫误国的形象,而且她本来是唐玄宗的儿媳,却又成为老公公宠幸的女人,实在是身份有些不清不楚,另外民间传说再添油加醋,还编出她和安禄山的种种绯闻,像什么把安禄山脱光后用绸被裹起来,当作一个大婴儿戏耍,甚至还传闻她和安禄山有不清不白的关系。后世的戏剧,像《贵妃醉酒》之类,也是着重表现杨贵妃情欲不能满足,借酒消愁百无聊赖的姿态和心情,未婚少女看了,不免会脸红心跳,羞不可抑。

所以,像赵飞燕、杨玉环这一类美人,虽然也以美貌闻名,但在“道德”层面上,是不为传统的理念所推崇的,而是作为媚惑、妖艳的一种符号,所以闺中乖乖女林黛玉,写诗咏叹古史中有才色的女子时,就只选了西施、绿珠、虞姬、红拂、昭君这五位,写成了《五美吟》,没有提杨妃这一类。

至于宝钗说什么:“我倒像杨妃,只是没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做得杨国忠的”,其实也没有什么道理,她不是正好有个不成器的薛蟠哥哥吗?完全可以当杨国忠的嘛。这不像一直逻辑性强,口齿伶俐的宝钗说出的话。这是因为宝黛刚刚合好,正如王熙凤说的:“黄鹰抓住了鹞子的脚,两个都扣了环了”。看到宝黛合好,宝钗心中本来就不是滋味,再加上宝玉再把她比杨妃这种不怎么WZG的人物,于是借机发作起来。要说宝钗也是有些失态的,不过宝钗毕竟也是青春少女,情绪有所起伏也是很正常的。


江湖夜雨


因为宝钗的一件卑鄙丑事被当场揭发!那就是打不过袁崇焕,行小人之计用‘离间计′杀了他。第二十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证杨妃喻宝钗。第17、18回元春省亲点了一出《长生殿》的戏,脂砚斋就明写“伏元春之死"。《长生殿》的主角是杨贵妃,杨贵妃→宝釵→皇太极,元春→袁崇焕(关注我可找到这篇文章,这里不浪费口舌)。皇太极(杨贵妃→薛宝钗)用卑鄙的手段害死袁崇焕(元春)被贾宝玉无意中戳破,她难道不生气?再看这篇文章的回目:薛宝钗借扇机带双敲,一敲已证,另一敲?这一敲就在Y环靓儿找宝钗要扇子,宝钗立马勃然大怒,这有违宝钗一贯的为人呀!机密在扇子,扇子扇风(清)惹火(祸)。(宝钗在扑蝶时扇子就藏在袖中随时出击,靛儿为清,知道宝钗的秘密说露了口)。元春省亲点的另一出戏《豪宴》出自《一捧雪》,说的是汤勤落魄时被莫怀古救助,并推荐到严世藩手下为官,可是汤勤恩将仇报,帮助奸相迫害莫怀古一家,夺取玉杯一捧雪,这个汤勤与贾雨村可以说是同类,《一捧雪》(雪喻清又喻血)。再看48回,平儿说贾赦看中了石呆子的扇子,意欲买来,遣贾琏去办,贾琏看到这二十把扇子全是竹子做的(草木质),有湘妃竹、棕竹、玉竹……等。竹子喻黛玉,潇湘馆里全是竹。贾琏也想买啊,可石呆子宁可饿死,也不愿将竹扇拿出大门(好祖宗啊,这竹扇拿出大门扇出清风来,儿孙们就完了)。贾赦最终在贾雨村的帮助下拿到扇子(这个情节与一捧雪何等类似,脂砚斋也批伏贾家之败),贾赦(这个不肖儿孙)借雨村之力扇来了毁灭之风(一捧血)。我瞎猜啊,宝钗后嫁宝玉得到了石呆子的扇子,这一切都归功于贾雨村的功劳,所以钗在奁内待时飞应该还是有原因的。探谜重在原书中的证据,薜宝钗气急之谜皆因此而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