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玉說寶釵像楊貴妃時,寶釵為什麼會生氣?

阿布8815


第三十回,賈寶玉當面唐突薛寶釵,說“怪不得他們拿姐姐比楊妃,原來也體豐怯熱”。結果引得薛寶釵勃然大怒。薛寶釵的性格一向隱忍,剋制,說好聽叫大度,為什麼這次忍不住對賈寶玉大怒起來?最多的說法是薛寶釵選秀落選心情不佳,那麼事實是這樣麼?並不是!



【一】

薛寶釵選秀是老黃曆。她十三歲來到榮國府,其後賈家修建大觀園迎接省親。到了三十回起碼過去二三年。

皇宮選秀分兩部分,一個是三年一次的選秀女,遴選皇帝嬪妃。一個是一年一次的選宮女,充盈宮女數量。薛寶釵的選秀介於兩者之間,是三年一次大選秀女以外,專門給公主郡主加選的一次附加賽,所謂“入學陪侍,充為才人、贊善之職”。

薛寶釵參加的這種臨時加選的“選秀”,屬於選秀女附加賽,都是同時進行。她的年紀到了,當年就有結果,錯過了可能一輩子沒機會,因為皇帝也就那一年心血來潮給妹妹或者女兒們選一場,不屬於定例。所以賈寶玉說楊貴妃和薛寶釵落選沒有關係,她本質上也不是參加嬪妃組的秀女選秀,而是公主伴讀組的高級宮女選秀。


【二】

薛寶釵大怒的主要原因,在於賈寶玉說的話不得體:“怪不得他們拿姐姐比楊妃”,這話大有問題。

首先,“他們”是誰?賈家的主子,還是賈家的奴才?薛寶釵一家寄人籬下,賴在賈家不走,賈家上下不可能沒有微詞。換誰家住進來一夥親戚好幾年不走也不願意。薛寶釵每天頂著壓力,就像曹雪芹說尤氏“原有病”怕人說一樣。薛寶釵也怕別人說。

其次,賈寶玉是個男子,他經常接觸外面的男人。賈家內部人說她薛寶釵還好。若是自己一個大小姐在外面被傳什麼像“楊貴妃”,不啻被當成勾欄妓館的風塵女子一般被人品頭論足。“他們”若是外頭男子,誰會將薛寶釵說出去?還不是賈寶玉平時口無遮攔,大嘴巴宣揚的。就像將她們的詩文寫在扇子上拿出去一樣。薛寶釵如何不大怒?

最後,楊貴妃在古代的風評並不好。她本是唐明皇的兒媳婦,被公公霸佔不說,還禍國殃民,堂兄楊國忠又是大奸臣。,賈寶玉評價林黛玉是為國獻身,委身於敵的西施,卻把寶釵喻為楊貴妃,換了誰也不會高興!



【三】

薛寶釵怒還有一個原因。賈寶玉和林黛玉剛打完架,鬧得賈家雞飛狗跳。原因不重要,重要的是過後賈寶玉千篇一律又上門道歉賠罪做小心。王熙鳳說他們:

誰知兩個人倒在一處對賠不是了。對笑對訴,倒像“黃鷹抓住了鷂子的腳”,兩個都扣了環了,哪裡還要人去說合!

寶黛二人每次吵架都是賈寶玉的賠罪。賈寶玉平時和林黛玉說話也陪著小心,就怕一言不合得罪了林妹妹。寶黛二人才吵了架,還有點尷尬,賈寶玉不想自己難堪,才蹭到薛寶釵身邊沒話找話。別人或許不知道寶黛二人因何吵架,薛寶釵一清二楚,一定又扯上了金玉良姻。難免不對賈寶玉有氣,見他蹭過來也沒好話,偏偏賈寶玉還裝沒心眼。口無遮攔說出“楊貴妃”之語。

寶釵勃然大怒正表示她對賈寶玉不敢唐突林黛玉卻嘲諷自己的最直接反應,是寶黛釵三人微妙情感的一次宣洩。您認為呢?

歡迎關注:君箋雅侃紅樓,每天為您帶來更多紅樓故事!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80回本

【石頭記】周汝昌校訂批點本80回本

【紅樓夢】通行本120回本

【清·孫溫繪全本《紅樓夢》】


君箋雅侃紅樓


寶玉說寶釵像楊妃,寶釵為何會大怒?

寶玉說話,很多時候也是很隨意的,造次的時候比較多,所以他和林黛玉的矛盾,也多是他主動道歉完事。寶釵呢,畢竟大兩歲,因為家庭的原因,成熟得多,也穩重得多,所以,她生氣發飆的時候很少,但寶玉說她像楊妃,她暴走了。

相關原文咱們就不貼了,咱們簡單說說寶釵為何大怒。寶釵豐壯秀美,是和林黛玉完全不同的類型,如果拿歷史上著名的美人來說,她的體型的確挺像楊妃,壯而不肥,豐滿有度,是很富態的好生養型——雖然楊妃不會生。楊妃在歷史上也曾經是相當了得,賽過三千佳麗,贏得聖心,一度,是真正的傾國傾城,她的得寵程度,估計那時候的女人都會想。

可是,楊妃歷史上的聲名又太狼藉,她嫁過兒子嫁老子,後來更是禍亂朝綱,直接造成唐朝由盛轉衰,私德上實在不怎麼樣還好說,可是禍國殃民的罪過太大了,怎麼洗都洗不白,她是壞女人的典型。當然了,現在看來這麼說她不公平,可是薛寶釵生活的時代,人們就是這麼看楊妃的,還有那那個哥哥,完全不是個東西。寶玉說她像楊妃,寶釵怎麼不會大怒呢?靛兒(墊背的)嬉皮笑臉的出現,該寶玉承受的怒火由她承受了大半,饒是如此,接著搭訕的林黛玉和寶玉一起,也被寶釵的怒火燒了個面紅耳赤。要不是王熙鳳及時出現,場面還不定多尷尬呢。

寶玉為什麼要這麼說話?平時寶釵也不發火,至少不會那麼大啊。

寶玉選的說話地點場合都不對。

什麼地點?什麼場合?

黛玉和寶玉因為說到姻緣鬧矛盾,鬧得該知道的都知道了,賈母心急,派王熙鳳去調解,王熙鳳是很會說話也很會辦事的人,趁著寶黛兩人有和解的跡象,趕緊拉黛玉去賈母房裡交差,寶玉緊跟其後。到了賈母房裡,王熙鳳說兩人已經是“黃鷹抓住了鷂子的腳’,兩個都扣了環了”,根本就不用說,人家就和好了。滿屋的人都笑了。

這滿屋的人,當然就包括薛寶釵。換句話說,在賈母的屋子裡,大大小小,老老少少,寶黛和好,好得蜜裡調油了,寶玉和寶釵沒話找話,先是藉口說自己身體不好,沒去請薛蟠請安,後又說寶釵像歷史上聲名狼藉的楊妃,她能開心得起來?——所有人都知道寶玉身體不知道多好,不去請安是因為和黛玉鬧矛盾要哄黛玉開心,什麼都不說也就罷了,找的什麼爛藉口?找女人愛說的藉口也就罷了,說什麼人家像楊妃?寶釵要是開心了,滿屋子的人怎麼想她?她只能表示自己不開心,不高興,但因為不是自己主場,所以只好借小丫頭撒氣,偏偏林黛玉湊上來想補刀,寶釵一怒之下,剩下的殺氣,也打了他們倆一個面紅耳赤!

寶玉說話的內容也真的不好。

薛寶釵進京是來選秀的,咱們都清楚,選秀拼的可不完全是個人條件,絕大多數的情況下,拼的都是家族,都是父兄。薛寶釵到底因為什麼原因落選,咱們是不可能知道的了,可是估摸著也不會離家族太遠。薛寶釵最終落選,和薛蟠多少都會有關係。楊貴妃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連族兄楊國忠都大紅大紫,可是薛寶釵呢,卻因為哥哥是個該死卻未死的殺人犯而斷了進宮的路子,這件事,在她的心裡,打擊是相當大的。好在賈府還有個備胎賈寶玉,進不了宮近不了玉璽,那就是假寶玉吧,總算是成就金玉姻緣。可是,寶玉心心念念木石前盟,寶釵的心裡,也傷著呢。

元春端午賜禮,算是多了一層保障,寶玉寶釵的禮一樣,大家都明白了。所以寶釵得到賜禮後,轉身就戴上了小一號的紅麝串以示榮寵。只是賈母不按套路出牌,在打平安醮時,當著所有大小人等的面說寶玉還小,不宜早娶,得找個模樣性格都合適的人才能成親,這是生生地打臉啊。

在寶釵看來,寶黛一鬧矛盾,賈母就傷心欲絕地,說什麼不是冤家不聚頭,讓王熙鳳去解勸,一定得勸好了才行,這是什麼意思?

寶玉呢,一邊哄黛玉,一邊呢,卻嘲笑她體胖,有做禍水的潛質,有個壞蛋哥哥,將來薛家怎麼樣不好說,寶玉是無意還是真心也不評判,單就這一強烈的對比,就沒法平靜沒法忍,所以,寶釵發飆,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葉之秋


《紅樓夢》,我們基本看不到任何薛寶釵生氣的情節,然而在第三十回中,由於寶玉說錯話,將她比作楊貴妃,卻引得寶釵勃然大怒。這是馬屁拍在了蹄上,我們來看為了比喻成楊貴妃,會讓原本裝淑女的寶釵這麼生氣。

一、勾起了選妃失敗傷心事

薛寶釵曾經參加過選妃,但很不幸落選了,對於一個愛美且好勝心很強的女人來說,這一遭遇可以算是一個心病了。而楊玉環最為人熟知的身份恰恰就是貴妃,歷史上也多用楊貴妃來指代。所以當賈寶玉把薛寶釵比作楊貴妃時,很容易讓薛寶釵聯想起這件傷心事,

二、以肥為美含挖苦

雖然古人常用環肥燕瘦來形容女子的美貌,其中的“燕”指的是漢朝時期以瘦腰聞名的趙飛燕,“環”則是指的唐朝以肥為美著稱的楊貴妃。但以肥為美畢竟是唐朝的特色,況且唐朝所謂的肥,是指女性健康的美,而不是純粹的肥。

但唐朝以後,人們對女性的主流審美,依然是嬌小瘦弱的更討人喜歡,說女方是楊玉環,豈不是間接承認了她胖,女生不生氣才怪呢!好在薛寶釵大致猜得出賈寶玉是好心,是無意失口說的,不然就不是發個牢騷那麼簡單了。

三、楊玉環嫁給李隆基,是公公扒灰兒媳婦

寧榮二府看上去一片繁榮,其實早已經敗象顯露,秦可卿之死便是下坡路的開始,關於秦可卿之死,歷來就有很多學者進行研究討論,其中一個線索就是焦大醉罵“爬灰的爬灰,養小叔子的養小叔子”。

其中扒灰,很多人認為是指秦可卿與自己公公賈珍中間的亂倫。而且已經是賈府上下都知道,但又裝作不知道的秘密。湊巧的是楊玉環在成為貴妃錢,正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兒子壽王的王妃,李隆基正是光明正大的搶了兒媳婦,可以說是扒灰中的王者了。

以上三點,尤其是最後一點,也難怪平時脾氣極好的薛丫頭會如此生氣,賈寶玉真的是“no zuo no die”。


船伕聊名著


在《紅樓夢》第三十回,薛蟠生日,寶釵說自己怕熱就不看戲了。寶玉說:“怪不得她們拿姐姐比楊妃,原來也體豐怯熱。”這明顯就是笑話。但是薛寶釵卻很生氣,書上是這樣說的:“寶釵聽說,不由得大怒,待要怎樣,又不好怎樣。回思了一回,臉紅起來,便冷笑了兩聲:‘我倒像楊妃,只是沒一個好哥哥好兄弟可以做得楊國忠的!’”寶釵為什麼這麼生氣呢?

在第四回說寶釵母子三人進京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當今聖上“除聘選妃嬪外,凡仕宦名家之女,皆親名達部,以備選公主郡主入學陪侍充為才人贊善之職”。寶釵是為選秀來到賈府的,不然也不會那麼大老遠進京。但是後來薛姨媽卻跟王夫人說寶釵脖子上的金鎖是一個癩頭和尚給的,碰到有玉的便可結為婚姻。後來賈府便有了“金玉良緣”的說法。這就說明寶釵選秀沒有成功,薛姨媽等人已經在考慮讓寶釵嫁進賈府的問題了——寶玉肯定是最佳人選。

在元妃省親時,元春明顯在試探寶釵和黛玉的才華。在端午節送禮時,元妃送給寶釵的禮物跟寶玉的一模一樣,這說明元春經過考察試探覺得寶釵比較適合做賈府的媳婦,她明顯在支持“金玉良緣”。

按寶釵的性格,她應該是願意選秀成功的,她比較勢利,她也比黛玉有志向,這從她勸寶玉注意仕途經濟就可以看出來。她開始並沒有看上寶玉,又碰上個伶牙俐齒的林黛玉,一見面就跟她鬥嘴,她明顯就是在嫉妒薛寶釵,又在防著她跟寶玉接觸。種種不順心弄得薛寶釵本來就沒有好氣,只是寶釵善於隱忍,別人發現不了。現在寶玉竟然說他像楊妃,連黛玉都覺得寶玉是在奚落寶釵。寶釵那麼冰雪聰明的一個人,聽了心裡肯定特別不爽——我選秀沒有成功,你這不是有意看我笑話、揭我傷疤嗎!

寶釵選秀沒有成功心裡很失落,現在薛姨媽又暗中“勾結”王夫人等在製造“金玉良緣”的輿論,讓她上趕著嫁寶玉,可是寶玉喜歡的卻是林黛玉。如今,賈寶玉又當著那麼多人(特別是林黛玉)的面這麼說,她覺得寶玉是在揭她心裡的傷疤。所以薛寶釵勃然大怒。

當然,當著賈母和眾人的面,寶釵“待要怎樣,又不好怎樣”,只好機待雙敲地說靛兒:“和你素日嬉皮笑臉的那些姑娘們跟前,你該問她們去。”寶釵雖然惱羞成怒,但卻沒有失了風度。



書林外傳


在《紅樓夢》中寶釵可謂是近乎完美的人物,她德才兼備,容貌豐美,性格上又端莊持重,隨分從時。縱觀整部《紅樓夢》,我們基本看不到任何薛寶釵生氣的情節,然而在第三十回中,由於寶玉說錯話,將她比作楊貴妃,卻引得寶釵勃然大怒。

回看當時的情景,賈寶玉和林黛玉兩人剛剛吵完架,賈母派王熙鳳前去勸和,王熙鳳到時,兩人已經言歸於好,於是一起去賈母處請安,恰好寶釵也在,王熙鳳便打趣道:“我說他們不用人費心,自己就會好的,老祖宗不信,一定叫我去說和,趕我到那裡說和,誰知兩個人在一塊兒對賠不是呢,倒像‘黃鷹抓住鷂子的腳’——兩個人都‘扣了環’了!那裡還要人去說呢?”惹得滿屋大笑。

寶玉為了緩解尷尬,就和寶釵搭話轉移話題,說自己沒去參加薛蟠的生日是因為生病了,其實滿屋人都知道是因為寶黛兩人吵架才沒去,以這樣的藉口說給寶釵聽,明顯是把寶釵當外人了。

然而寶玉接著沒話找話道:“姐姐怎麼不看戲去?”寶釵道:“我怕熱,看了兩出,熱的很。要走,客又不散。我少不得推身上不好,就來了。”

寶玉聽說,自己由不得臉上沒意思,只得又搭訕笑道:“怪不得他們拿姐姐比楊妃,原也富胎些。”

寶釵聽說,不由的大怒,待要怎樣,又不好怎樣。回思了一回,臉紅起來,便冷笑了兩聲,說道:“我倒像楊妃,只是沒一個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楊國忠的!”

本來鳳姐的打趣和寶玉找的生病藉口,已經讓寶釵吃醋了,又不知輕重地將她比作楊貴妃,不得不讓寶釵大為光火。其實寶玉說她像楊貴妃,也只是想誇讚她體態豐美,《紅樓夢》中也有許多橋段以楊貴妃的體態來形容薛寶釵的,然而言者無心,聽者有意,寶玉無心的誇讚,卻是馬屁拍到了馬腿上。

首先從外形上,楊貴妃體態豐美,唐朝也以胖為美,然而在封建社會,一個男子直言女子體態豐美,卻是極大的唐突和不尊重,寶釵作為嚴守閨閣之禮的傳統女性,生氣是理所當然的。

其次,楊貴妃在歷史上的名聲並不好,向來被視作紅顏禍水,她原來是唐玄宗之子李瑁的妃子,後來又成了唐玄宗的貴妃,還跟安祿山有曖昧關係,最後身死馬嵬坡下,從道德層面上看,歷來為重德的女子所不恥,也難怪寶釵會勃然大怒。

另外,由於當時朝廷詔選女官,寶釵原本是進京待選,想像賈元春一樣入選宮中的,然而卻沒被選上,而楊貴妃是入選宮中的貴妃,寶玉哪壺不開提哪壺,更是說到薛寶釵的痛處,以致她大為生氣,回懟了一句“我倒像楊妃,只是沒一個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楊國忠的!”

由此也可見曹雪芹在描寫人物心理狀態和細節之處的高超手法。


煮酒君


這一節充滿了小兒女的親暱感,實在是很有趣,寶玉剛剛哄好了黛玉,卻又不經意惹到了寶釵,左右為難。

先說寶釵為什麼生氣,寶玉剛剛哄好了黛玉,兩人如膠似漆的進來,鳳姐又打趣兩個人“扣了環”,作為寶釵,心裡一定是有些不是滋味的。因此從兩人剛開始說話,就有些硝煙。

寶玉為了緩解氣氛,所以在席上和寶釵說話打開局面。他先解釋了為什麼沒有去薛蟠的生日,說自己病了,因此沒去。寶釵此時的回話是“你便要去也不敢驚動”,看看,醋意上來了吧。寶玉敏銳地發現話鋒有異,於是想要說更多的話,卻說多錯多。他問寶釵為何不去看戲,寶釵說人多,推身上不好,躲了。這就是明顯踩寶玉“裝病”了。

情急之下,寶玉想要說更多話,慌不擇路,說寶釵像“楊妃,體豐怯熱”。這就戳到寶釵的痛處了。寶釵選秀不成,此時說楊妃,很不合適,相當於在一個沒考上大學的同學面前猛烈地說“北大的好處”。於是寶釵生氣了,這個生氣還有一層原因在寶玉身上。黛玉生氣了,你又哭又哄,到我這裡就奚落我,對兩個女孩來說,共同的好友如果一碗水端不平,三個人很容易爆發戰爭,畢竟三個人的關係,實在太擠,動輒得咎。

於是寶釵藉著罵小丫鬟的機會狠狠地奚落了兩個人,讓寶玉和黛玉都臉紅了。


大先生的故紙堆


寶玉說寶釵像楊貴妃時,寶釵為什麼會生氣?

  咱先回顧下當時的情景:

  林黛玉和寶玉因為吵過架,賈母命王熙鳳把他們帶了自己身邊,當時寶釵坐在賈母房裡,寶玉看著黛玉坐在賈母身邊,也沒什麼好說的,就對寶釵說自己沒去薛蟠生日,實在是自己病了,請見諒。寶釵笑著說身子不好也不用想那麼多了,這麼想就生分了。

  本來寶玉這話呢就說的不好,也難怪寶釵不高興,不過寶釵定力好,不發作。當時全屋裡人都知道,明明是寶黛兩人吵架,所以根本沒法去,也沒心情去,現在推說自己病了,這藉口很爛呢。事實上只有外人,才會想辦法用各種藉口,寶玉和寶釵說這話,就顯得生分了。

  寶玉又沒話找話,問她為什麼不看戲,得到回覆後還繼續作死地說“怪不得他們拿姐姐比楊妃,原來也體豐怯熱。”寶釵聽說,不由的大怒,待要怎樣,又不好怎樣,回思一會後,臉紅起來,冷笑了兩聲,說道:“我倒像楊妃,只是沒一個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楊國忠的!”寶釵一肚子氣,之後把氣撒在撞槍口的靛兒(墊背的哈)身上,說:你要仔細,我和你頑過,你再疑我。和你素日嬉皮笑臉的那些姑娘們跟前,你該問他們去。

  她為什麼一反平常的溫文爾雅,生那麼大氣呢?

  寶玉的謊話,讓她感覺到自己不被寶玉當自己人,所以已經有氣了,但還壓著沒發。

  再說了,楊貴妃的名字是不能隨便說的,別說比作楊貴妃了,就是提這名都是掉檔次的。其實寶玉平時是知道的,你看茗煙給他找了不少小黃書,裡面的主角就是什麼飛燕合德楊貴妃之類的,他牢牢地收起來了,只有無人時自己才偷偷地看的。可是這會兒,他智商掉線了,竟然把楊貴妃的名字隨口說了出來,提出來還罷了,竟然還把她比作大小姐薛寶釵,就和咱們今天的人說的,哎你長得真像那愛情動作片裡的某某呢,是個人都會生氣好吧?這是觸了自尊自愛的大小姐們的底線了。同樣的,黛玉也說過寶玉,這點呢,是寶玉說話造次。

  從外形上來說,楊妃體豐怯熱,而薛寶釵剛好是體格健壯的,寶玉這麼一比,無疑是說寶釵壯——哎呀,一屋子一府的主子姑娘,都是那種風吹就倒的瘦美人,只有寶釵這麼壯,叫寶釵多尷尬?從名頭上來說,更不得了。楊貴妃的名聲太臭了,和她有關的事都很香豔,於閨閣名聲有礙。寶釵博覽群書,楊貴妃的事情是知道的(許多人都知道,但不能說),寶釵從小自重,拿輕浮香豔的紅顏禍水來比她,誰都生氣。退一步講,楊貴妃是宮裡的女人,拿來比寶釵也不合適,人人都知道寶釵是為進宮選秀的,就算是拿班昭來比,也不好,因為寶釵落選了,楊貴妃名頭一提,很容易讓人想起寶釵的處境。這話聽著,就象是刺激人似的,所以,寶釵很生氣。

  一個最嚴於律已的志於做大家閨秀的姑娘,被人當成“五大三粗”肥肥壯壯還名聲臭大街甚至有遺臭萬年跡象的香豔女主,這誰不生氣?說到這,我也覺得佩服薛寶釵,她愣是把這話給扳回了,說自己沒有楊國忠那樣的哥哥,最後噎得寶玉無話可說,還成功地把氣撒在別處,真真厲害,佩服——果然內心火山爆發還能冷靜發拳的人,是無敵於天下的!(文/宛如清揚)


宛如清揚


在《紅樓夢》中,薛寶釵長袖善舞,八面玲瓏,說話辦事得體大方,幾乎沒有生氣發過脾氣,深得賈府上下人等的讚賞。

但是有一次,當著賈母、王熙鳳等人的面,大家聊家常的時候,寶玉問寶釵為什麼沒去看戲,寶釵說怕熱。寶玉說“怪不得他們拿姐姐比楊妃,原來也體豐怯熱”。

寶釵聽完,臉上明顯有了怒氣。她冷笑了兩聲,說“我倒像楊妃,只是沒有一個好哥哥好兄弟可以做得楊國忠的!”那麼,寶釵為何對寶玉這個說法反應這麼強烈呢?

一、“體豐”一詞,觸及到了寶釵的“痛點”。

在第28回,寶玉要看寶釵戴的紅麝串,可是因為寶釵“生的肌膚豐澤”,所以好不容易才褪下來。可見,寶釵相對黛玉的“嬌花照水”“弱柳扶風”,體態確實豐滿得多,連手串都不容易從手腕上褪下來。這或許也是寶釵的一個痛點。

在唐朝時候是以胖為美,但是在後來的封建社會,尤其是一個未出閣的女孩子,如果有人說自己“胖”,而且還當著好多長輩的面,肯定會覺得難堪。這不能怪寶姑娘“玻璃心”!擱誰都一樣。寶釵這是脾氣好,要是趕上像夏金桂那樣的,再加上如果不是寶玉,大嘴巴子早就糊他臉上了。這明顯是當眾揭人短處好不好?

說這話扯得有點遠。別說當時,就是現在的女孩子,誰不是把減肥當成一輩子的事情?那天看到一個女的在那兒嘰歪,“不行,都102斤了,必須再減2斤,不能超過100斤。”有書君心裡說:“女人不過百,不是平胸就是矮!”關鍵是,你讓100+幾十斤的人情何以堪?真是招人恨呢!

二、楊貴妃私生活混亂,這個比喻使寶釵感覺受到了汙辱。

楊貴妃雖然是中國歷史上四大美女之一,寶玉可能覺得把寶釵比喻成楊貴妃是在“抬舉”人家。可是卻沒想到,楊貴妃是什麼人?她原是壽王李瑁的妃子。後來又入了老公公唐玄宗的法眼。唐玄宗就讓楊玉環出家當了尼姑,這樣她與李瑁的婚姻自動解體。

兩年後,還是尼姑的楊玉環成了唐玄宗的“地下情人”。又過了三年,唐玄宗先是給兒子找了新的壽王妃,然後再移花接木把楊玉環接回宮,成了他名正言順的老婆,這彎繞得可不小!楊玉環也成了“前夫”李瑁的“小媽”。

後來,楊玉環跟安祿山又不清不楚,甚至傳出安祿山認了比自己還小十多歲的楊玉環為乾孃,楊玉環幫安祿山洗澡。“鹹豬手”一詞也來源於二人之間的曖昧傳聞。安祿山抓傷了楊玉環的酥胸,楊玉環做了一件紅肚兜遮住胸前,這也是女人最早的胸衣的由來。可見,楊貴妃是一個緋聞美女!

薛寶釵飽讀史書,頭腦中內存強大,這些她不會不知道。寶姑娘是清清白白的女兒家,又嚴格遵守封建禮教,你把她比喻成私生活如此混亂的人,她能不惱嗎?

三、這句話還勾起了寶釵落選的傷心事。

寶釵從小讀書習字,其實是包含著父親的功利心的。因為薛老爺子看到兒子不成器,女兒倒是聰明伶俐,因此打算讓女兒將來參加選秀,或者成為妃嬪,或者成為陪侍公主、郡主的女官。書中也交待,寶釵進京,就是要參加選秀的。

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寶釵選秀的事情再沒有提及過,這說明,寶釵是落選了。

清代選秀過程繁雜,初選、複選,還有三選,過五關斬六將。而且選秀也不完全是靠自身實力,到了最後還要拼背景及路子。

可能寶釵到最後的關鍵時刻,無爹可拼,哥哥也是個糊塗人,更有可能的是到最後“政審”的時候,發現薛蟠就是個混世魔王,導致薛家名聲不好,選秀一事功虧一簣。

選秀落選,對於揹負振興家族使命,心氣又高的寶釵來說,是一個致命的打擊。況且箇中原因還是受哥哥拖累。因此她才脫口而出“沒一個好哥哥好兄弟”這樣的話。

寶釵選秀之事人們心照不宣地閉口不提,唯有寶玉這個直腸子,這次明顯說話沒過大腦,在人家傷口上灑鹽,顯失厚道。但是寶釵可不管他故意不故意,心中對他的不滿那是壓不住的。

其實人生難免要經過一些溝溝坎坎,選秀失敗,對於寶釵來說更像是一場浴火重生。她後來終於走出了失意難堪,也將中庸與超脫平衡得恰到好處。

當萬水千山走過,她回首來時路,當初那些讓自己勃然大怒的事情已成了“也無風雨也無晴”的如煙往事。

人說寶玉是個暖男,很懂女兒心。但是他說寶釵“體豐”,把她比喻成“楊貴妃”,這種話確實是有失水準。

不但有點笑話寶姑娘體態豐滿之嫌,還讓心眼兒比篩子還多的寶釵認為,這個比喻有損她的清清白白的形象。最重要的是,選秀失敗,在當時來說,是寶釵最大的軟肋。寶玉不合時宜地提起,也是有點瞬間“腦殘”。遭到寶釵的怒懟,他也是活該!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活動參與方式:私信回覆“福利”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領取。限時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這重要是因為,第一,在明清那個時代,已經和今天一樣,是女孩子推崇以瘦為美的年代,像今天,如果你說女朋友長得胖了,她肯定大為不悅。薛寶釵雖然豐腴,但在那個以瘦為美的時代,被說胖,也是很不高興的。

再者,楊貴妃在當時的形象並不很正面。雖然在唐代,白居易的《長恨歌》詩和陳鴻的《長恨歌傳》中,都對楊貴妃傾注了不少的同情。但是楊貴妃後來畢竟給人以荒淫誤國的形象,而且她本來是唐玄宗的兒媳,卻又成為老公公寵幸的女人,實在是身份有些不清不楚,另外民間傳說再添油加醋,還編出她和安祿山的種種緋聞,像什麼把安祿山脫光後用綢被裹起來,當作一個大嬰兒戲耍,甚至還傳聞她和安祿山有不清不白的關係。後世的戲劇,像《貴妃醉酒》之類,也是著重表現楊貴妃情慾不能滿足,借酒消愁百無聊賴的姿態和心情,未婚少女看了,不免會臉紅心跳,羞不可抑。

所以,像趙飛燕、楊玉環這一類美人,雖然也以美貌聞名,但在“道德”層面上,是不為傳統的理念所推崇的,而是作為媚惑、妖豔的一種符號,所以閨中乖乖女林黛玉,寫詩詠歎古史中有才色的女子時,就只選了西施、綠珠、虞姬、紅拂、昭君這五位,寫成了《五美吟》,沒有提楊妃這一類。

至於寶釵說什麼:“我倒像楊妃,只是沒一個好哥哥好兄弟,可以做得楊國忠的”,其實也沒有什麼道理,她不是正好有個不成器的薛蟠哥哥嗎?完全可以當楊國忠的嘛。這不像一直邏輯性強,口齒伶俐的寶釵說出的話。這是因為寶黛剛剛合好,正如王熙鳳說的:“黃鷹抓住了鷂子的腳,兩個都扣了環了”。看到寶黛合好,寶釵心中本來就不是滋味,再加上寶玉再把她比楊妃這種不怎麼WZG的人物,於是藉機發作起來。要說寶釵也是有些失態的,不過寶釵畢竟也是青春少女,情緒有所起伏也是很正常的。


江湖夜雨


因為寶釵的一件卑鄙醜事被當場揭發!那就是打不過袁崇煥,行小人之計用‘離間計′殺了他。第二十回滴翠亭楊妃戲彩蝶證楊妃喻寶釵。第17、18回元春省親點了一出《長生殿》的戲,脂硯齋就明寫“伏元春之死"。《長生殿》的主角是楊貴妃,楊貴妃→寶釵→皇太極,元春→袁崇煥(關注我可找到這篇文章,這裡不浪費口舌)。皇太極(楊貴妃→薛寶釵)用卑鄙的手段害死袁崇煥(元春)被賈寶玉無意中戳破,她難道不生氣?再看這篇文章的回目:薛寶釵借扇機帶雙敲,一敲已證,另一敲?這一敲就在Y環靚兒找寶釵要扇子,寶釵立馬勃然大怒,這有違寶釵一貫的為人呀!機密在扇子,扇子扇風(清)惹火(禍)。(寶釵在撲蝶時扇子就藏在袖中隨時出擊,靛兒為清,知道寶釵的秘密說露了口)。元春省親點的另一齣戲《豪宴》出自《一捧雪》,說的是湯勤落魄時被莫懷古救助,並推薦到嚴世藩手下為官,可是湯勤恩將仇報,幫助奸相迫害莫懷古一家,奪取玉杯一捧雪,這個湯勤與賈雨村可以說是同類,《一捧雪》(雪喻清又喻血)。再看48回,平兒說賈赦看中了石呆子的扇子,意欲買來,遣賈璉去辦,賈璉看到這二十把扇子全是竹子做的(草木質),有湘妃竹、棕竹、玉竹……等。竹子喻黛玉,瀟湘館裡全是竹。賈璉也想買啊,可石呆子寧可餓死,也不願將竹扇拿出大門(好祖宗啊,這竹扇拿出大門扇出清風來,兒孫們就完了)。賈赦最終在賈雨村的幫助下拿到扇子(這個情節與一捧雪何等類似,脂硯齋也批伏賈家之敗),賈赦(這個不肖兒孫)借雨村之力扇來了毀滅之風(一捧血)。我瞎猜啊,寶釵後嫁寶玉得到了石呆子的扇子,這一切都歸功於賈雨村的功勞,所以釵在奩內待時飛應該還是有原因的。探謎重在原書中的證據,薜寶釵氣急之謎皆因此而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