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史:智者陈平,身处腥风血雨,他是如何做到全身而退的?

汉初,能臣名将辈出,但若论智,陈平可谓独领风骚,无出其右者。

陈平是汉高祖刘邦重要的谋士,为大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楚汉之争时,他用计离间项羽君臣,使项羽的第一谋士范增忧愤而死;当韩信势大危及刘邦时,他便献计刘邦伪游云梦,最终智摛韩信;白登之围,他又出奇计重贿冒顿单于的阏氏,解救刘邦于生死存亡之际。及吕后归天,他又力挽狂澜,匡扶汉室,再立不世之功!司马迁说:吕后当权时,是一个多事之秋,但陈平竟然能够以荣耀的名声善始善终,若没有绝世的智慧是办不到的。


汉史:智者陈平,身处腥风血雨,他是如何做到全身而退的?

公元前195年,重病中的刘邦听说大将军樊哙是吕雉的党羽,两人正密谋诛杀爱子刘如意、爱姬戚夫人。樊哙是吕后的妹夫,刘邦本来就担心自己死后樊哙会倒向吕后,诛杀戚姬和刘如意;现在刘邦还没死,樊哙就想杀害戚姬母子,刘邦如何不恨?所以听说这件事之后,当即怒不可遏地说:“樊哙见我病重,就想杀我的儿子,斩我的美人,我必须先将他杀了,以绝后患”。于是,刘邦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陈平,命陈平和周勃到樊哙军中将其立即斩杀。


汉史:智者陈平,身处腥风血雨,他是如何做到全身而退的?

吕后(图来自网络)

这让陈平感到非常棘手,心头不免涌起一陈陈凉意。不杀樊哙,那是抗旨,自己必死无疑;遵旨杀了樊哙,那自己的死期同样也不远了。大汉王朝建立的过程中攀哙屡立大功,现在是朝廷的大员,在朝中威望很高,他在鸿门宴中还救过刘邦的命,杀他必犯众恕;更要命的是樊哙的特殊身份,他是吕后的妹夫。以吕后心狠手辣热的脾性,若杀了樊哙,陈平可能等不到秋后自己就要身首异处了!


汉史:智者陈平,身处腥风血雨,他是如何做到全身而退的?

戚夫人(图来自网络)

陈平和周勃领了圣旨,便即刻赶往樊哙军中。在路上,陈平对周勃说:樊哙是皇上的故交,况且是国家的功臣,还是吕后的妹夫,他是朝廷贵人、皇室的亲戚。万一皇上只是一时生气让我们去杀他,如果皇上突然后悔不想杀樊哙了,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还是先将他抓住,带他去长安,让皇上亲自发落他吧。周勃也觉得陈平说的有道理,就依陈平的意见行事。这么一来,如果刘邦真要杀攀哙,责任就不在陈平身上了;如果刘邦要宽释樊哙,那么他便会成为樊哙和吕后的贵人,这样不仅御去了与樊哙和吕后的仇怨,还能为自己留足了后路。


汉史:智者陈平,身处腥风血雨,他是如何做到全身而退的?

樊哙(图来自网络)

抓了樊哙以后,周勃留下主持军中事务,陈平则押着樊哙回长安复命。谁想才走到半路,刘邦的死讯就传来了,陈平立刻感到情况又对自己很不妙了,他担心此刻如有人乘机向吕后进谗,自己可就要大祸临头了。陈平还预感到,吕后派来赦免樊哙的人不久就会到来,他当即决定要在使者到来前抢先回到长安,这样自己才能占得先机、化险为夷。于是他便抛下樊哙慢行,自己只身向长安奔去。


汉史:智者陈平,身处腥风血雨,他是如何做到全身而退的?

果然如陈平所料,快到长安时他就遇到了招他急回的使者。陈平于是快马加鞭,火速入宫,在刘邦灵前哭得天昏地暗,旁人无不为之动容。吕后见陈平哭得悲怆难抑,心先软了;待陈平哭诉自己并未杀樊哙而是押回长安听候发落的时,吕后才知樊哙没死,心中很是高兴。


汉史:智者陈平,身处腥风血雨,他是如何做到全身而退的?

陈平剧照(图网络)

看到吕后面露喜容,陈平知道自己暂无性命之忧了。但为确保绝对安全,杜绝谗言,远离朝廷即将到来的腥风血雨,陈平以悲痛之容向吕后请求为刘邦守灵三年。吕后风陈平如此悲怆,说得情真意切,不免也生了恻隐之心,于是应允。


汉史:智者陈平,身处腥风血雨,他是如何做到全身而退的?

剧照(图来自网络)

陈平此计,樊哙官复原职,两人留下恩义,还让自己完全置身朝廷纷争之外,在那场惨烈的宫廷剧变中全身而退,这就是大智慧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