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星際爭霸的背景設定中暴雪總喜歡“吃書”?

Hi~ o(* ̄▽ ̄*)ブ ,大麥的《星際爭霸十萬個為什麼》又和大家見面啦,今天呢要說回星際爭霸裡面一個不那麼容易被大家所注意到的細節。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星際爭霸中人族都擁有了折躍技術這種超高的科技技術,然而在人工智能上卻仍然非常原始,甚至不少簡單的工作依舊需要人類來親自操縱機器去完成,為什麼星際爭霸裡泰倫人類不願意發展人工智能呢?今天大麥來和大家說說遊戲裡的這個有趣設定。


為什麼在星際爭霸的背景設定中暴雪總喜歡“吃書”?


其實說到星際爭霸中的人工智能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因為這涉及到了在上個世紀90年代的科幻作品中,創作者由於時代的限制所造成的一些在現在看來很不合理的設定,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在人工智能上人類想象力的侷限性。客觀來說,星際爭霸這種科幻作品相對來說只能算是一款“軟科幻”,設計師在設定上還有一些不足之處,不過在那個時代的人看來這已經很不錯了。


為什麼在星際爭霸的背景設定中暴雪總喜歡“吃書”?


我們在星際1裡,能發現的人工智能只有一個機械副官,而且她的智力似乎並不高,只能單純的在執行指揮官的命令,並且報告一些戰場情報,其餘所表現出的自我意識非常稀少。其實以我們現在的眼光來說,相信未來的戰爭很可能將不會有人類直接前往戰場,一切內容都能夠依靠遠程操控,或者計算機輔助來完成,甚至都不需要人類來操作,機器人就能發動戰爭。


為什麼在星際爭霸的背景設定中暴雪總喜歡“吃書”?


近幾年的影視作品裡,也有非常多在表現智械危機的情況,比如威爾史密斯的《我是機器人》還有像《劍魚行動》等等非常多。我們再看看上個世紀的科幻作品,比如《星際迷航》《星球大戰》,還都是出於人與人之間的鬥爭,機器只是輔助功能,這就是不同時代創作者筆下的作品的區別。


為什麼在星際爭霸的背景設定中暴雪總喜歡“吃書”?


因此當年星際1在進行背景設定的設計時,設計師考慮到的是大眾普遍接受的內容,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在於通過人類去駕駛載具在戰場上進行戰鬥,更能體現出星際爭霸裡戰爭的殘酷性,尤其是人類在面對蟲群的進攻時,大量的人死於蟲族的利爪之下,會有更強的代入感,這也是星際爭霸遊戲裡的核心主旨之一。當然說難聽點就是設計師希望製造一些血腥暴力的內容,來吸引玩家,畢竟這些東西更能刺激人們的感官。


為什麼在星際爭霸的背景設定中暴雪總喜歡“吃書”?


不過呢,到了星際2暴雪自己也發現了人工智能這種設定的使用是無法避免的,但是又不願意去徹底推翻過去的設計。因此在蟲群之心發售前,暴雪做了一個叫做黑石計劃的背景設定,在黑石計劃中通過一些簡短的內容也說清楚了為什麼泰倫人類沒有什麼像樣的人工智能的原因。


為什麼在星際爭霸的背景設定中暴雪總喜歡“吃書”?


原來,當年泰倫人類的祖先首度到科普盧星區時是攜帶這從地球帶來的一個超級人工智能的,這個系統的名字叫做“擎天神”,但是在開拓這篇未知土地的過程中,人類首先想法是如何能夠生存下來,因此更多的是在發展重工業和改造環境。而這些基建設施需要的計算運力非常之少,甚至幾個便攜電腦都能解決,因此使用擎天神就如同殺雞用牛刀。所以擎天神就被一直封存在一個隱秘的倉庫中,當然了擎天神也不是一無用處,人類發現擎天神的部分人工智能能夠被用於操控寡婦雷這種小型武器當中。


為什麼在星際爭霸的背景設定中暴雪總喜歡“吃書”?


有趣的是,這裡又出現了一個時代導致的設定侷限性,那就暴雪對於擎天神的描述是一種單線程計算機,確實在90年代CPU的性能都還非常弱,基本都是單核或者雙核,然而現在的CPU已經發展到了過去人難以想象的程度,所以這個擎天神就像是用現在的眼光去想象未來科技。也因此在星際2中暴雪也出現了許多次吃書的問題,一是自己也忘記曾經還這麼寫過,二是不吃書設定圓不過來,只能這樣了哈哈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