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几次遇到测温,都叫过会儿再测一次,再测他们说好了。这是为什么?

用户649354490111


其实有很多种因素会导致你快速升温的。有时候你在正常情况当中连续走了很久的路,或者小跑,长跑,促而血液的流速也会增加所以短时间也会使你人体表面升温

另外就是食物方面,假如你喝酒,又或者吃一些高热能量的食品也会促使人短时候人体表面升温。

还有开车时,你车窗全封闭,车内暖气打着,你突然去量体温,这时温度计显示的数据也是不对的。

所以测量体温让你过一会测,是让你体温在休息一小段时间内让体温恢复正常在去测,测出没问题就可以放行了。


影视乐推


如果体温测量偏高的话,那么就需要配合被隔离,因为很可能已经被感染了,千万不要不配合,那样很可能导致更多的人被感染。

如果体温太高,也就是超过37.3度的话,很可能是因为奔跑,如果在开车可能是因为空调温度,那么还可能是因为进行了奔跑产热过多或温度较高散热较少,导致的暂时性的升温,此时测量出来的体温是不准确的,所以,需要等一会儿再测量一次,如果体温正常的话,就可以排除发热状态。

如果体温异常,千万不要逃跑,那样是很容易导致其他人也感染的,而且被隔离的话,也能被治疗,就算逃跑了也不能回家感染家人,所以,一定不要逃跑。

不要为了体温正常而吃降温药来逃避,那样是没有用的,因为如果真的感染了的话,吃降温药并不能让身体好起来。

为了他人为了自己,我们应该积极配合测量体温,这样才能更好的避免自己和其他人被感染,这样才能齐心协力战胜新型冠状病毒。

总结:1、市民需要积极配合测体温。2、如果体温测量偏高的话,配合被隔离。3、如果体温太高,很可能是因为奔跑的,等一会儿再测量一次。4、如果体温异常,干万不要逃跑。5、不要为了体温正常而吃降温药来逃避。6、为了他人为了自己,齐心协力战胜


韶华医学


疫情以来全国各地严防死守,新冠肺炎的确诊标准之一就是发热,所以各场所小区就对于发烧病例就采取了非常严格管控,和后期隔离措施。

日常生活中人们拿着红外测温枪对额头、手腕、颈部处进行测温,因为红外测温枪是利用热辐射来进行测温,所以当人们大量运动后,身体体表温度升高,就会出现高于正常人体体温的现象,

如题所说,由于此次疫情发生于冬季,很多人们都穿着羽绒服进行保暖,在加上走路、运动造成人体散热量加大,也就很容易出现了临时性体温升高的现象,所以疫情管控人员会让你休息两三分钟后,等身体逐步恢复平静时在进行测温,此时测的温度也就更为准确。所以不用过于担心,正常配合测温人员测量温度就好.


带着儒意去远航


这次疫情的主角新冠状病毒传性比较强,防疫人员也是认真负责,丝毫不敢懈怠,虽然发热并不是新冠肺炎的唯一症状,但是却可以排查出有可能潜在的患者。所以各个卡点最容易实现的就是测量体温。

但是传统的不论电子还是水银体温计,都需要长时间夹在腋下或者含在口腔之中测量体温,不利于快速排查和操作。所以目前使用的都是非接触式的电子体温测温枪,利用人体无时无刻都在向外辐射的红外能量来测得体温的数据,继而判断被测量人员是否有发烧症状。



但是非接触式的测温枪比较容易受环境的影响,比如遮盖额头,测量环境中有比较强的空气对流,环境温度低于16度或者高于40度,都会影响测量的精确度,所以往往第一次可能测量不准,这就需要防疫人员根据测温枪的特性来指导被测人员再次测试。


风来了156


我也遇到过很多次这样的状况,其实说明测体温的工作人员是很认真在查,我觉得原因有以下几点:

1、基本都用电子测温仪,相比水银体温计准确度没那么准。

2、气温低的地方特明显,人们如果在户外走一圈后测,有时会出现低于36度的不正常低温。这时可能由于是面部暴露在冷空气之后,面部温度降低,测温仪就会不准。工作人员可能会让人们等会,使面部回暖正常后再测;或者要求露出手腕重测。

3、有时由于长时间使用后,电子测温仪电量不足或不电子显示屏上不太稳定。

4、测量时离被测人距离远了点,感应不到

以上是我的分析,希望有所帮助。


芷草花开


确实有电子体温计显示不准确的情况。我们在家测量的时候也是这样。同一个人,用电子的,间隔不到1分钟,测两次都不一样。甚至好多时候出现了35.1-35.5这样的,肯定不对呀。

还是用水银体温计放心。测量前把水银刻度甩到35度以下,然后在腋下夹好,量10分钟,出来的结果是最靠谱的。如果有疑问,重复再量一次。两次对比看一下。

如果出现高温度,也别害怕,积极去配合治疗,早发现早治疗,减少传染。很多患者都痊愈了,我们都要有信心。


2020峰华正好


人体的温度会受到体外温度的影响导致不准

比如刚从开暖气的车里下来或者刚一路小跑 这时候测体温就是偏高的 给身体一个反应的时间 就能量出身体的温度


LX引力


避免一次没有测准 多测一下安全一点


徐瑾彦


现在的电子测温机器大部分都是不准的,有些反应迟钝,大部分工作流于形式,少部分人高烧的容易被检测出来。

主要的防治成果还是来自于对疫区输入人员和他们的接触者们的重点隔离观察。而不是温度计的功劳。


淡淡小法师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希望对您有帮助,加油💪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f0597d336022490b809b5bec3057c25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