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遊牧民族的“射柳”文化,為何會在明清時期日漸消亡

“射柳”是北方遊牧民族的一種騎射活動,源於古代匈奴、鮮卑族等北方少數民族的一項祭祀典禮,也就是“蹛林”。

《漢書·匈奴傳》記載:“秋,馬肥,大會蹛林,課校人畜計。”

射柳活動在明清之前,並沒有形成獨立完整的體育文化體系,只是北方少數民族的一種祭祀儀式。而到了明清時期,受到儒家文化與端午習俗的影響,被賦予了多元體育文化的內涵,成為了一種以娛樂或者端午祈福為主的民俗體育活動。所以,我們今天就來聊聊“射柳”這一活動是如何在明清時期逐漸民俗化從而走向衰亡的。

“射柳”的文化內涵

明清時期的射柳活動是沿襲遼金元時期的契丹、女真、蒙古族的射柳運動,但在文化內涵及表現形式上與之前相比有所不同,有著自身獨特的文化內涵。

明朝在吸收胡風射柳活動之時,融合了漢族的儒家文化的因素,增添了許多禮儀的色彩。例如,明代的射柳活動在宮廷舉行,參加活動的人員除了文武群臣之外,還允許京城裡六七十歲德行高尚的老人參觀,體現出儒家思想的“仁孝”觀念。又或者在舉辦射柳活動之前,禮部需要制定活動的儀式以及出席人員的名單,而且要安排皇家貴族來擔任射柳的裁判,這體現出了儒家的禮制規範。

可以說,明代射柳文化已經“去胡化”,原有的宗教祭祀、軍事演習的特徵已經消退,逐漸成為一項受儒家文化理念影響之下的民俗類體育運動。

源自遊牧民族的“射柳”文化,為何會在明清時期日漸消亡


因為滿族是女真後裔,騎射是他們的基本技能,在清朝前期,射柳活動多次舉行。

《帝京歲時紀勝》記載:“帝京午節,極勝遊覽,或南頂城隍廟游回,或午後家宴畢,仍修射柳故事,於天壇長垣之下,騁騎走邂。”

從記載可以得知,清朝的射柳已經脫離與由皇室主導的宮廷體育活動,成為了端午節的民俗活動之一,成為了普通社會生活中的技藝表演,大部分在城隍廟等技藝雜耍之地,和以往的活動場所有很大的不同。

在漢族社會分數盛行的時代潮流之下,射柳活動這一項本屬於北方遊牧民族的特有活動,失去了原有的祭祀文化屬性,演變成了社會下層百姓的遊戲活動。

明清“射柳”活動的逐漸民俗化

射柳活動作為明清時期重要的端午節風俗,參與的人群已經不僅限於皇親國戚了,還深入到下層的普通百姓,實現了射柳風俗化,射柳活動的發展演變在一定層面上反映出了明清時期民間體育文化體系的變遷。


源自遊牧民族的“射柳”文化,為何會在明清時期日漸消亡


  • 活動場所由宮廷轉向民間

明清射柳體育舉辦時間承襲元代,是端午節舉辦的體育運動。以康熙朝為分界點,此前射柳活動依然以貴族為主要人群,舉行地點都是在宮廷或者軍事校場。如明代洪武年間“是日,上幸龍光山,閱公候子弟及將校射柳。中者,賞彩帛”,弘治年間的“武臣則率子弟於校場走馬射柳”其中,龍光山和校場都是宮廷御苑,射柳是以皇帝為首的皇室主導的體育活動。此外,明朝的射柳活動還允許皇家貴族的女性參與,這與以前女性只可以在旁參觀相比,這也是一個重要的變化。

康熙朝以後,射柳活動很少在宮廷校場中舉行,更多向民間雜耍活動轉變。主要是因為射柳活動受到民俗文化衝擊,已經不適合在宮廷體育環境中出現。雖然清朝是北方少數民族所建立,有騎射的風俗,射柳在軍事方面一度出現過興盛,但最終還是逃脫不了民俗活動的影響,變化為民間的節日活動。


源自遊牧民族的“射柳”文化,為何會在明清時期日漸消亡


  • “射柳”文化逐漸象徵化,文娛活動的衍生

射柳體育文化發展到明清時期,由於其原生的文化因素也就是祭祀性的消失,再加上儒家禮儀文化和社會風俗環境的影響,“射柳”一詞已經成為一種

體育文化象徵,並由它衍生出一系列的文娛活動。比如“永樂時,宮中有剪柳之戲,剪柳,即射柳也。”的“剪柳”;又如萬曆朝“今京師端午節尚有戲柳之戲……至禁中,則有走驃騎、劃龍船二戲”中的走驃騎;或者是清朝光緒年間,出現的“演柳”活動,“端午,軍校蠟柳於教場,立彩門,懸葫鴿於上,走馬射之,中葫則鴿飛躍,謂之‘演柳’。”

這些活動雖然看上去像射柳,但是與傳統的射柳形式大不相同,剪柳是射擊藏有鴿的葫蘆,而走驃騎是騎馬射箭的活動,更不用說在校場舉行的演柳了。

  • 射柳活動開始引入詩詞歌賦和端午習俗

明清射柳活動已經不僅僅是過去的那種單純射擊柳枝的環節,出現了詞臣賦詩的新環節和引入了端午節的習俗。

射柳活動在舉行儀式方面除了按照尊卑禮儀和根據勝負情況來賞賜財物之外,出現了“賦詩”這一才藝表現環節。如正德年間“觀畢,各獻詩歌詞,皇帝親第高下,賞黃封寶楮有差,至宣德間猶然”,可以得知,在射柳比賽之後,朝臣們都會賦詩一首來助興。賦詩環節的加入,讓

射流活動增添了豐富的娛樂色彩

由於射流活動在明清時期已經成為端午節令性的體育活動,端午飲食等習俗文化已經融入了射柳活動當中了。比如在宣德年間,朝廷會在射柳活動之前,朝臣們會與天子共同品嚐糕粽;又或者光緒年間,大臣們會在射柳活動期間,品飲菖蒲酒,共採百草。可見,吃糕粽、飲菖蒲酒和採百草等這些端午習俗的出現,說明端午文化已經與射柳文化緊密結合,豐富了明清射柳文化的內涵

源自遊牧民族的“射柳”文化,為何會在明清時期日漸消亡


  • 射柳活動在軍事上逐漸由騎射訓練轉變為娛樂比賽

在明清之前,遼金元三代因為民族騎射傳統運動和提高軍事水平的需要,經常在訓練場地舉行射柳比較,來培養將士們的騎射技術。發展到明清時期,雖然射柳活動依然會在校場這類軍事訓練場地舉行,但已演變為供將士們玩樂的體育娛樂比賽。

“康熙年間,端午,軍校蠟柳於教場,立彩門,懸葫、鴿於上,走馬射之,中葫則鴿飛躍,謂之‘演柳’。”

由此可知,在校場射柳軍事騎射的色彩已經蛻變成體育娛樂活動,立彩門、懸葫等詞語,無不體現出與宮廷遊戲射柳一樣,其原始軍事因素已經被娛樂因素所取代,這也是明清射柳逐漸衰亡的原因之一。

  • 射柳逐漸轉變為端午時節的百姓娛樂活動

射柳活動發展到清朝後期,已經在端午節的民間廟會上以表演形式出現,或者與擊毬這類節俗活動供百姓娛樂遊玩。比如“嘉慶年間,端午日,天壇擊球決射,古來射柳遺意”,體現出此時,射柳已經和擊毬這裡節俗活動一樣,成為端午節市井表演遊戲中供社會百姓娛樂的活動,射柳已經完全融入到端午習俗活動之中了,使得端午節成為了傳承傳統體育文化,弘揚競爭精神的盛會。


源自遊牧民族的“射柳”文化,為何會在明清時期日漸消亡


明清射柳文化走向衰亡的原因

射流活動起源於北方遊牧民俗的祭祀典禮,發展到遼金元三代達到了射柳文化的頂峰,而到了明清時期,射柳文化逐漸衰落,究其原因,主要表現在下面三個方面。

1、射柳文化在明清時期喪失了“原生土壤”

射柳活動產生與北方遊牧民俗的騎射活動,而騎射是遊牧民族的立國之本,射柳活動的出現是為了訓練軍隊,提高軍事水平,也是一項檢驗將士們騎射水平的標準。所以,遊牧民族的騎射文化是射柳文化能得以生存的原生土壤之一,到了明清時期,射柳已經不注重騎射水平的提升,只著重於娛樂功能,所以射柳文化走向衰亡。

而射柳文化的另一個原生土壤是宗教祭祀文化,遊牧民族的射柳活動是因為其對森林或柳的圖騰崇拜而出現。但明清時期的射柳活動,其宗教祭祀性已經完全消失,淪為社會普通民眾的娛樂遊戲,所以射柳文化的衰落是必然的。

2、 射柳文化被端午民俗文化與儒家文化所同化

射柳活動從金朝開始,舉行時間固定為五月初五,與端午節同時舉辦,開始受到社會習俗文化的影響。而到明清時期,射柳活動第一是受到儒家禮制文化的影響,比如仁孝理念、尊卑觀念等,其文化內涵受到了巨大的衝擊。第二是受到了端午節習俗文化的影響,將吃粽糕、採百草等端午習俗融入到射柳活動中,將射柳活動逐漸同化為普通的娛樂活動,失去原本的文化理念,使得射柳原本的活動方式淡出人們的視野,導致射柳文化走向衰亡。

源自遊牧民族的“射柳”文化,為何會在明清時期日漸消亡


3、射柳活動缺乏群眾基礎和社會環境適應力

自遼金元三代到清朝中期之前,射柳活動的場所主要都是以宮廷內苑、軍事校場為主,並且是由統治階層直接控制,參與的人群也只是一些皇親國戚、貴族官員和軍隊統帥,並沒有普及到民間,所以當時的普通民眾對射柳的認知僅僅停留在“貴族體育”的概念之內,群眾基礎薄弱。而射柳活動長期流行於社會上層,早已喪失了自我發展的社會適應能力。所以,一旦進入下層社會環境,受到多種文化習俗的衝擊後,必然會面臨被同化或消亡的危機。

射柳活動是遊牧民族騎射技能與中原儒家禮儀文化的結合體,雖然明清時期繼承了前朝流傳下來的風俗,但是在發展演變的過程中,娛樂因子不斷增加,騎射因素日益淡化,遠離初衷的結果必然是盛極而衰。所以,射柳文化被淹沒於時代的潮流之中,退出了歷史舞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