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薩布蘭卡》:請聽一段故事,瞭解一部曠世之作


這部電影的男主是一個經常演反派的高冷紳士,這部電影的女主在多年以後的自傳裡仍然覺得電影拍的稀裡糊塗,這部電影的導演一邊修改一邊拍的風格奪得八項奧斯卡電影,它就是我今天要推薦的《卡薩布蘭卡》,又名《北非諜影》

《卡薩布蘭卡》:請聽一段故事,瞭解一部曠世之作

1、 一部偉大電影的誕生

1941年的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發,整個美國充滿著反法西斯的吶喊,此時的華納電影製片人感受到時代的召喚,激情澎湃,一部反法西斯的劇本悄然開始了籌拍。此時的歐洲大部分國土正處於納粹德國的統治,作為比鄰的法國,更是在第一時間被佔領,戴高樂總統領導的自由革命運動在各地悄然開展。作為浪漫之都的法國巴黎,此刻正遭受著摧殘,自由,平等不復存在。美國的參戰,讓反法西斯國家看到了希望,現實主義的電影在大時代背景下生根發芽,人們渴望勝利帶來的喜悅,與此同時,這部暗合了各類國籍演員的電影,在1942年,開始了它的偉大征途。

2、 稀裡糊塗的表演

然而,這部偉大電影的角色們拍攝的可謂雲裡霧裡。作為女主的英格麗·褒曼在多年後的《我的故事》回憶錄裡,提到《卡薩布蘭卡》,仍然說自己根本不知道在表演什麼,每天都要問導演,我該怎麼演。褒曼(女主)在舉棋不定中完成了這部偉大電影,即使多年之後,依然感覺到不可思議。褒曼每天都要思考影片中的麗莎到底是愛著誰,是愛著拉茲洛(男二)還是裡克(男主),不明確的愛意在電影中表現的異常突出。而導演

邁克爾·柯蒂斯則是開創了邊拍攝邊修改邊創作的先河,也被後世稱為大師風格,現在的香港導演王家衛也有此風格,可謂獨樹一幟。

在不斷反覆修改,今天不知道明天回演什麼的情況下,演員們不斷琢磨,不斷深入發掘角色內心的渴望,哪怕只是一個小角色的山姆,也表演的十分出彩。那個時候,大家誰都不會想到,這部電影將成為百年電影第一位。


3、 男默女淚的時代

《卡薩布蘭卡》:請聽一段故事,瞭解一部曠世之作

黑白片的時代,女主英格麗褒曼憑藉這部電影,成為與安娜公主齊名的大眾情人。男主亨弗萊·鮑嘉(男主)年輕時候,參加過美國海軍,因面部受傷而顯得高冷,廣受追捧。褒曼和鮑嘉被美國電影協會,入選"百年來最偉大的男女演員"。然而,就像電影一樣,褒曼和鮑嘉各自的愛情並不順利,在大時代背景下,電影的裡最後的分別,或許也是暗示了現實中,男女主各自婚姻的不幸福,不到最後一刻,誰都不知道自己愛的是誰,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You must remember this,

a kiss is still a kiss,

A sign is just a sigh.

The fundamental things apply,

As time goes by"


4、 愛情永不過時,革命永不停歇

電影中,警長曾三次說裡克是一個感情用事的人,這裡的感情個人情感的爆發,也是一種性格線索。當我們的男女主第一次在咖啡館重逢後,那句經典的臺詞躍然而上--全世界那麼多城市,那麼多酒吧,她偏偏進了我這家。當麗莎以為拉茲洛犧牲了,才選擇跟裡克在一起,當麗莎知道拉茲洛還活著,選擇離開裡克,雙方都會覺得自己不會再相遇了,可事實是,他們仍然相遇了。

所謂緣分,這是一個偽概念,卻也是冥冥之中自由安排的戲劇性。相愛過,離別過,再相愛,再離別。愛情在動盪社會下變得更加純情與高傲,為了愛情的自由,為了個人的自由,為了國家的自由,為了千萬同胞的自由,男主毅然決然的作出了最後的選擇。作為觀眾,我們一方面糾結女主到底愛著誰,一方面又將男主的不甘與憤懣看在眼裡,裡克的感情用事讓我們覺得麗莎十分委屈,麗莎的閃爍不定又使我們焦灼不安,恨不得替他們作出選擇,理所當然,他們要是在一起,那是多麼美好。

可是,二戰的大背景,革命是一個永恆命題,在這股熱烈的情懷下,男主不僅為了被保護麗莎,也要保護革命的火種,全篇的內涵進一步昇華,並且不由的高喊,為了解放全人類的偉大事業!時至今日,動盪不安的世界,不斷紛爭的中東,依然有人喊著,為了自由與平等而拋頭顱灑熱血。

5、 時光流轉,經久不衰

《卡薩布蘭卡》:請聽一段故事,瞭解一部曠世之作

電影之所以偉大,除了高超的拍攝技巧,精彩的表演,緊張的劇情,還在於它能表現時代下的人物的愛恨情仇。在電影中,引線信函就是自由的象徵,而"德國人是剝奪奇蹟的歹徒",這部明顯的反法西斯電影,在裡克恨恨的眼神裡,"紐約的人們都在睡覺,全美國的人們都在睡覺",現在的美國早就不睡覺了,當起了世界警察。這是該慶幸呢?還是該嘆息呢?

在16屆的奧斯卡上,《卡薩布蘭卡》獲得了8項大獎,成為最耀眼的一部電影,即使到現在,它的故事依然在全世界上演。

"Play it ,Sam.Play As Time Goes B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