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時節·舌尖上的春天

今日雨水,作為二十四節氣的第2個節氣,雨水和穀雨、小雪等節氣一樣,都是反映降水現象的節氣。雨水時節,植物慢慢復甦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花草樹木慢慢萌芽,氣溫也慢慢回暖,大自然的一切都開始生機盎然。

雨水時節·舌尖上的春天

我國古代將雨水分為三候,一候獺祭魚:雨水節氣後,水獺開始捕魚,水獺會將魚放在岸邊如同先祭後食的樣子。二候鴻雁來;天氣漸漸回暖,大雁開始陸續從南方飛回北方。三候草木萌動;在“天街小雨潤如酥”的春雨中,花草植物開始慢慢抽出嫩芽。從此,大地漸漸開始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雨水時節·舌尖上的春天


俗話說“春雨貴如油”,這時適宜的降水對作物的生長特別重要。“春來雨水足,四野欣農忙”。此時節,廣大農民們都紛紛準備農事,為春耕備播做好農資儲備。

雨水時節·舌尖上的春天

雨水飲食·舌尖上的春天

草木萌動,各種野菜也冒出頭來,薺菜、春筍、香椿、馬蘭頭……光是聽著就讓人垂涎欲滴,因為最近的特殊疫情,大家都宅在家裡,不能去盡情享受這大好春天,那不如將春天帶到飯桌上,品味舌尖上的春天。

薺菜

雨水時節·舌尖上的春天

薺菜為十字花科植物,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在我國各大地區均有分佈。先春而萌的薺菜翠綠、鮮美,色、香、味俱全且極富營養,是春天裡大自然最好的饋贈!薺菜也經常作為一味中藥材入藥,有很高的的藥用價值,薺菜功能主治為:和脾、利水、止血、明目。可治痢疾,水腫,淋病,吐血,目赤疼痛。

雨水時節·舌尖上的春天

“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薺菜的食用方法多種多樣,燉、煮、炒皆可,薺菜春捲、薺菜雞蛋湯、薺菜山雞片……都是讓人垂涎的美味。此外,薺菜鮮肉水餃、薺菜糰子也是很多人的心頭好,一碗薺菜餃子湯裡飄著白白胖胖的薺菜鮮肉水餃,一股帶著春天氣息的薺菜清香沁入口腔,再喝下一口鮮美的湯,滋味綿長,盪漾於胃海。

雨水時節·舌尖上的春天

春筍

春筍作為高蛋白、低脂肪、低澱粉、多粗纖維素的營養美食一直頗受大家喜愛。春筍還含有多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常食有幫助消化、防止便秘的功能。

雨水時節·舌尖上的春天


雨水後踩挖的筍,以其筍體肥大、潔白如玉、肉質鮮嫩、美味爽口而成為了春季熱門的“時令單品”。烹調時無論是涼拌、煎炒還是熬湯,均鮮嫩清香。“春筍燒鰣魚”、“春筍白拌雞”、“春筍燜肉”等皆是有口皆碑的美食。

雨水時節·舌尖上的春天

雨水時節·舌尖上的春天

香椿

“門前一株椿,春菜常不斷”。春天萌生的香椿嫩芽是初春時節最有風味的一道菜。香椿又名香椿芽、香樁頭等。香椿樹體高大,除了香椿嫩芽能入菜,經常也被用作園林綠化。

雨水時節·舌尖上的春天

香椿不僅風味獨特,誘人食慾,而且營養價值較高,富含多酚類抗氧化成分和鉀、鈣、鎂元素,維生素B族的含量在蔬菜中也是名列前茅。有專家指出,香椿有助於預防慢性疾病,可幫助抗腫瘤、降血脂和降血糖。

雨水時節·舌尖上的春天

馬蘭頭

馬蘭頭,又名馬蘭、紅梗菜、田邊菊等,屬菊科馬蘭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馬蘭頭是野生種,生於路邊、田野、山坡上,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佈。

雨水時節·舌尖上的春天

初春的馬蘭頭,菜葉鮮嫩,並且香味濃郁,營養豐富,具有涼血止血,清熱利溼,解毒消腫的功效,深受大家的喜愛。馬蘭頭可採摘後新鮮食用,也可將其曬乾做乾菜,食用時再水發。常見的烹調方法有炒、煮湯、涼拌等。清炒馬蘭頭、馬蘭頭拌香乾、馬蘭頭筍丁炒蛋、馬蘭頭香腸菜飯都是春季不可多得的美食佳餚。

雨水時節·舌尖上的春天


雨水養生·疫情下的共克時艱

雨水時節·舌尖上的春天

古人云:“春捂秋凍”。這是有利於身體健康的養生之道。早春,氣溫漸漸回暖,但是冬天的寒冷依然存在。不要迫不及待脫掉厚厚的秋衣,很容易感冒生病。雨水後,春風送暖,致病的細菌、病毒易隨風傳播,尤其是在當下疫情時期,每個人應該保護好自己,注意鍛鍊身體,增強抵抗力,預防疾病的發生。待真正的“春暖花開”,再一起好好享受盎然春意。

雨水時節·舌尖上的春天

非常感謝大家的閱讀關注,你的支持就是對小編最大的動力。大家有什麼問題或想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覺得文章分享的還不錯話記得點擊收藏哦~關注呦呦科學館(微信小程序、喜馬拉雅app同號),更多科學百科等你來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