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官場內,上下級的領導好排位,但是同級別的領導該怎麼排位?

在官場內,關於領導的排位可不是個小問題。排名的先後,是一種身份的象徵,一種權力的象徵,一種地位的象徵。

所以體制內的領導幹部都非常重視自己的排位,如果下屬把排位搞錯了,領導們往往都是會不高興的,輕則可能批評斥責,重則甚至直接拂袖而去。所以弄懂官場領導的排位,其實是非常重要的。關於官場的排位,如果是高級別和低級別的排位,這個非常簡單,沒什麼爭議,一般都是將級別高的人放在級別低的人前面。最難排位的是同一個級別的絨領導,比如在縣級裡面,同是副縣級的該怎麼排呢?其實啊,排位是有很多技巧和規則的,具體大家可以參照這幾種排位方法,一般就不會出錯。

在官場內,上下級的領導好排位,但是同級別的領導該怎麼排位?

第一,按崗位排位。

在官場裡,很多時候領導排位是按崗位進行的,說白了就是按照崗位的重要性來進行排位。比如在縣級體制內,四家班子的主要領導排之後,多數是副縣級領導,怎麼排呢?就可以線按照崗位來,先是縣委副書記,雖然副書記也是副縣級,但只要他是副書記,不管他的資歷比其他的縣委常委高還是低,他都是排在前面的,只認崗位不認人。縣委副書記排名之後接著就是常務副縣長、縣紀委書記。但紀委書記之後,一般就不一定按照崗位排了。

在官場內,上下級的領導好排位,但是同級別的領導該怎麼排位?

第二,按資歷排位。

在體制裡,不是所有排位都是按照崗位來進行的。比如剛剛小編提到的縣級體制內,到了紀委書記之後的縣委常委就不再實行按崗位排位了。比如剩下的組織部長、宣傳部長、政法委書記、統戰部長等,談就是按照資歷來進行的,比如說根據任職年限、任職崗位、進入班子先後來進行排位的。當然也要注意,比如說從外地來掛職的常委,往往都排在常委的最後,即使他的資歷比其他的常委要更老,他也排在最後,因為畢竟他只是掛職,手中沒有太多實實在在的權利,這是要記住的。

在官場內,上下級的領導好排位,但是同級別的領導該怎麼排位?

第三,按類別排位。

所謂的類別,就是指按照幾家班子、單位性質分類來進行排位。黨委的我們不說了,一般除了黨委之外,其他幾家的班子排位是這樣的:人大的副職在排在前面,人大副職排完之後再排政府的副職,然後再是政協的副職。然後再是其他的副縣級領導,比如有些地方設有經濟開發區,設有其他的管理局等等,還有垂直管理部門的縣級幹部,這些單位的領導排在這四家班子的後面。每一個班子內部的副職和排在後面的其他的服縣級領導,又是參照資歷排名來進行的。

在官場內,上下級的領導好排位,但是同級別的領導該怎麼排位?

所以,官場內的領導排位可是一門學問。在其中工作的人員,一定要認真地學習,否則一旦排錯,可就會把領導得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