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何时结束,对电商有没有影响?

保定新城茗伊箱包


疫情何时结束,对电商有何影响?

疫情结束估计要到4月份了,对电商影响还是很大的。

我是做电商的,深有体会。主要有几个方面:

1.防护和清洁,粮油生活用品类目飙升,尤其是口罩,洗手液等,几乎家家都在买,而且缺乏严重。我都找六家下单了,至今没一家发货呢。

2.全民都知道要提高免疫力,滋补,食疗,养生茶等健康类目会爆发。

3.对于所有商家影响最大的是快递不能正常发货和派送件。能派件的顺丰等也只能送到小区门口自己去取,这个也能理解。现在淘宝鼓励商家发货,一单补贴3元。

我们旗舰店至今有1000单需要发货,尤其是年前的订单没有发货。也产生了部分退款,时效性有影响,对大部分顾客解释后都能谅解。

4.上班复工延迟,昨天需要修改图片报活动,美工再老家隔离没有电脑,很影响店铺正常运营,尤其38节是一个活动节点。肯定比去年同比销量下降。

5.分销商进货补货不能正常发运,财务没上班。

6.年前联系两场直播,推迟到年后,快递不正常也只能延迟到正常复工后再开展。特别是有个店约好薇娅做直播,公司内周口,信阳员工比较多,复工更延后了,这一场直播少卖几十万。

7.也有骗子趁火打劫的,冒充店家诈骗的。店铺都要进行公告提醒,防止损失。

8.直接带动更多商家开展直播,通过直播销售今年会更热门。很多线下商家也开始线上开店,开直播。传统类目竞争会更激烈。

9.辛巴捐助武汉一个亿,再找辛巴直播要拍长队了。

10.淘宝整体销量再第一季度会下滑,做电商的企业第一季度的目标算是搞吹了,2020年销售任务需要重新调整了。

以上是我总结的疫情对于电商的影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补充。

我是贾大师,分享10年电商干货,全力辅佐你成就大师。

期待你的点赞和关注,欢迎咨询与沟通。





贾大师说电商干货


疫情对于各行各业都是有一定影响的,就电商单独来说,主要有几下几点可做分析。

一、因为电商涉及的产品领域很多,在防护用品上面,例如防护服、防护手套、口罩等产品;洗护用品:酒精,消毒液等;还有医疗方面:额温枪、体温计等等这些商家以及工厂来说是有一定的优势的,扩大了产品销量,但是物流方面会受到影响。比较严重的是浙江地区,很多物流不能正常复工,二月十号之后才慢慢开通了邮政,顺丰,但是快递费也相对贵一点。



二、除了疫情需要的一些物资产品之外,别的产品虽然处境非常困难,但是现在很多电商平台都有直播功能,在家也可以进行直播,也能促进产品销量的增长,一样,物流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因为疫情的原因,电商行业的老板都可以思考一下,未来有没有办法可以解决这种物流运输问题,以及电商压货,压库存问题。个人非常欣赏京东物流,强哥还是非常有魄力的,自己成立物流,自己研发物流运输,只能一个字形容:牛逼




梦鹿走的野路子


疫情彻底结束估计至少还得一个月。疫情形势拐点的进一步夯实估计还得一周吧。

对电商肯定有影响:

第一,短期上一定是负面影响,毕竟全社会的经济都会受到负面影响,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电商只是全经济领域里的一个点,总供给和总需求都减少了,相信电商的交易量也会随之减少;

第二,有人说,大家都不出门了,购买需求转为线上了,对电商是正面影响的,这点我不否认,但是需要补充下,这是相对正面影响,因为横向比较的话,是比其他领域要好很多,或者没有其他领域那么糟糕而已。试想下,你自己所有交易几乎都转为线上交易了,但是你的整体购买需求是不是又比平常减少了很多呢。

第三,长期来看,影响是正面的,线上交易需求会更加强烈,对传统的线下交易覆盖代替深度会更深,面对面交易相对比例会减少;

第四,具体到电商细分影响上来看,短视频和直播销售会增加,尤其是伴随5g的应用,这方面一定会强劲增长;物流方面,无人配送,即时性需求,冷链配送需求方面增长都会很快。


夜色里的夜色


疫情的结束时间钟南山院士说有望四月前。

对电商的影响是一定会有的,不过影响分为两面,针对不同的行业电商影响有好有坏。

疫情结束后,经营医药防护用品的电商一定会销量增加,经过这次疫情,人们的防范意识都增强了。

其他行业电商有可能出现短暂的滑落,受疫情影响第一季度人均收入普遍降低,这会削弱大家的购买力。

不过不排除会有娱乐相关行业的反弹性消费暴增。总之负面影响都是钥匙的。毕竟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消费能力也会随之增加。

愿疫情早日结束!等一切恢复正常,电商依旧红火。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科科不当真


疫情彻底结束估计至少还得一个月。疫情形势拐点的进一步夯实估计还得一周吧。

对电商肯定有影响:

第一,短期上一定是负面影响,毕竟全社会的经济都会受到负面影响,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电商只是全经济领域里的一个点,总供给和总需求都减少了,相信电商的交易量也会随之减少;

第二,有人说,大家都不出门了,购买需求转为线上了,对电商是正面影响的,这点我不否认,但是需要补充下,这是相对正面影响,因为横向比较的话,是比其他领域要好很多,或者没有其他领域那么糟糕而已。试想下,你自己所有交易几乎都转为线上交易了,但是你的整体购买需求是不是又比平常减少了很多呢。

第三,长期来看,影响是正面的,线上交易需求会更加强烈,对传统的线下交易覆盖代替深度会更深,面对面交易相对比例会减少;

第四,具体到电商细分影响上来看,短视频和直播销售会增加,尤其是伴随5g的应用,这方面一定会强劲增长;物流方面,无人配送,即时性需求,冷链配送需求方面增长都会很快。


刻在年轮里的回忆


客流。对线下影响比线上大,用户出门少,逛的少,那么买的可能性就低了,更何况很多线下实体店暂停营业或缩短了营业时间,线下客流受到严重打击;而线上却相反,用户宅在家里,刷淘宝拼多多小红书抖音快手的时间更多了,种的草也多了,除了对即时性要求比较高的生鲜类之外,大部分商品大可不必着急马上送到,逛APP的同时,不可能不下单,特殊时期推迟发货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你买了那么多服饰珠宝高跟鞋,即使快递送到家门口,出不了大门,依然睡衣便能打发了自己。那么对于电商平台,活跃用户甚至有可能还会涨一波。 物流。社会流通受阻,对物流的影响,也是暂时性的随着疫情过去,社会流通重启,疫情期间在家下的单和种的草,很快会社会流通受阻,对物流的影响,也是暂时性的,随着疫情过去,社会流通重启,疫情期间在家下的单和种的草,很快会释放出来,不排除憋的太久了,会报复性下单,疫情持续的越久,后面爆仓的可能性越大,疫情结束后,相信很多人会奔向“海底捞”。对于自建物流的京东一类企业来说,物流受阻的影响也很大,虽然在最后一公里配送端,自建物流显示了特殊时期的优势,但是在供应链端,京东也面临严重的货品供应问题,大量生鲜类商品显示缺货。此外,诸如$美团点评-W(03690)$饿了么这类O2O企业,和京东面临类似的问题,虽然最后3公里配送能力仍然可以维继,但是货源上受到明显阻碍,大量实体店无法正常营业,使得供应端出了问题,再靠谱的配商品供应端。对餐饮业影响较大,进而抑制了O2O服务能力,影响的是能力,不是需求,能力需要线下店一同维系;实物类当中,对生鲜类商家的影响较大,尤其是水果蔬菜类,不易于保存,估计有大量经销商货品要砸手里了。不过这个影响都是暂时的,餐饮和生鲜是生活必须,只要商家不死,疫情恢复后需求还是会持续,只是期间缺的口子,也就这么缺了,无法通过灵活的销售方案弥补。另外,不得不提,对于拼多多,正处在加速扩大品类供应的阶段,丰富商品线这条增长引擎,可能会暂缓,进而可能会影响到公司营销策略的调整(品类供应提升进展,是影响投放力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商家进销货品、扩张开店、营销获客,都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资金紧张的商家可能会面临比较大的压力,不过,只要不是资金周转压力过大,缓解资金压力的方法也不是没有。尤其是对于那些对即时性要求不那么高的品类,商家如果急需用钱周转,会有比较多灵活的措施缓解资金压力,比如:降价促销回笼资金,降低流量购买预算,再加上$阿里巴巴(BABA)$$拼多多(PDD)$这些平台,为了支持商家生态的健康持续发展,都会推出如减免服务费、借款利率打折、低价推广位等措施,帮助商家一起度过难关,平台的长期发展才可期,当然,平台短期的利润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普罗旺斯的狗尾巴草1


毫无疑问,2019年12月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中国零售业过去十七年来最大的“黑天鹅事件”!

2019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635.2亿件,同比增长25.3%。假设其中85%是电商快件,就是539.92亿件,人均就是38.56件,人均平均每月网购3.21次。当然不可能每个中国人都网购,实际渗透率50%不到,也就是7亿网购用户不到,平均每月网购6.42次。

一句话总结,中国人的生活没了网购“活不了”!

但在过去的10天,你的网购选择似乎没有那么多了。因为春节快递员返乡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导致全国快递“歇业”。即使快递没有歇业,工厂和批发档口歇业,各个电商产业园的商家也接到园区管委会通知必须停工。我们老百姓最爱的淘宝和拼多多,却只能“歇业”了。

所以这就有意思了,谁有货,谁有运力,谁还能正常运营,就是过去十天意外的赢家。而这种情况,可能还会延续10-20天。

让已经把网购当成日常购物主流方式的中国消费者来说,十天半个月不网购,是绝对不可能的。更何况疫情的当下,不愿意出门活动,减少不必要的风险情况下,就更需要网购了。

而这种情况,已经直接反应在了生鲜电商数据上了。各家都有披露一些公关的数据,京东生鲜、京东到家、每日优鲜、叮咚买菜,包括阿里旗下盒马鲜生的订单都是暴涨三五倍,客单价基本都直接翻倍。半小时达,一小时达,两小时达基本都不大可能的,盒马鲜生都是提前一天预约下单配送。每日优鲜是半夜12点开启抢菜模式。线下的永辉和物美因为有了电商支撑,线上订单也是暴涨。我和其中半数以上的生鲜电商创始人沟通过,基本属实。

我说第一个结论,这一波电商,谁有运力谁就是最大的赢家,运力是最大的瓶颈之一。因为过年的时候就已经过了冬季旺季,配送员大半都回老家过年了,还一时半会儿回不来。

京东全国全职员工21万,仓配员工16万,估计有超过13万是配送员。在历史以往中,春节不打烊一直都是京东经营差异化的策略。在春节的时候,抢夺阿里天猫的核心客户。现在京东配送员即使只有60%在岗,也有7.8万配送员。这几天在京东购物,问过京东配送员,最近基本每天要送两三百单,超负荷配送。经常在京东网购的童鞋,也感受到了时效延迟的情况。所以京东与同期比,订单基本是翻倍的情况。

这么多电商里面,还有一家大家不太关注的。就是京东控股47%的京东到家(达达集团旗下),他们仅在北京就有超过1万多配送员提供服务。

所以在2020年的2月份,淘宝和拼多多“歇业”,京东订单翻倍情况下,至少在这短暂的一个月,京东可能会超过天猫,成为中国第一大B2C电商。

但从我的角度来看,最重要的还不是京东在2月份获得多少销售额,多卖1000亿本身并不能改变阿里主导中国电商的格局。但改变的是核心用户心智,一大批阿里死忠用户,也不得不倒向京东。所以Q1季度京东的新增用户数据会很漂亮,而这些新增用户不是下沉的低价值用户,而是城市里面的高质量用户,数千万量级的高质量用户。

过去十几年,电商第一次体会到,不要花一分营销广告费,海量用户涌向电商平台,排队抢货。

如果你是二级市场投资人,你应该毫不犹豫的买入京东。客观的说,它真的是一点都不受疫情负面影响的电商公司!

自建物流,京东的核心壁垒!

2015年的时候,马云曾经这样评价过京东说,它未来就是一个“悲剧”,内容大概如下:“京东将来会成为悲剧,这个悲剧是我第一天就提醒大家的,不是我比他强,而是方向性的问题,这是没办法的。你知道京东现在多少人吗?5万人!阿里巴巴是慢慢长起来的,现在才23000人。收购加起来是25000人。你知道我为什么不做快递?现在京东5万人,仓储将近三四万人,一天配上200万的包裹。我现在平均每天要配上2700万的包裹,什么概念?中国十年之后,每天将有3亿个包裹,你得聘请100万人,那这100万人就搞死你了,你再管试试?而且它的60%收入是在中关村,它自己网上不可能这么大量。所以,我在公司一再告诉大家,千万不要去碰京东。别到时候自己死了赖上我们。”

而京东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京东已实现连续15个季度盈利,前三个季度实现盈利近百亿元。所以指望京东死,是不可能了。

疫情发生以后,京东除了自己在第一时间就捐了百万只口罩等医疗物资之外,京东物流还一直都是疫情一线最大的物流服务商之一。

今天被一张图刷屏了,就是钟南山感谢京东第一时间帮助疫情运输重要物资。

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没有自建物流,京东就不会有这些成就,京东也不可能从数以千计的B2C当中杀出一条血路。

但整个春节期间,或者说过去的十天一天疫情期间,京东并非唯一还在正常提供网购服务的电商。就是还包括了过去四五年最热门的生鲜电商,京东到家、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盒马鲜生等等。因为这都属于保障民生的行业,在此期间并不受政策影响。

所以这有了我的第二个结论,生鲜电商真正意义的崛起了。

生鲜电商,虽然以前炒的很热。但即使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城市,生鲜在线消费的比例不会超过10%。而在过去的一周,及未来的两周时间,线上的比例可能会突破40%,甚至更高。

虽然疫情结束后,老百姓还是会回到线下逛超市买菜,但线上可能依然还会保留一半的份额,即20%的比例。

所以在春节前倒下的生鲜电商公司,是倒霉的。或许再撑一个月,或许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吧!虽然发不了国难财,但至少把业务撑下来是可以的。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对疫情的预判是很乐观的。在元宵前后达到峰值,然后逐渐下降,最快在3月底全部结束。但即使没有完全解除疫情,那么在2月10号,除湖北以外也会解除“封锁”,恢复正常生产生活。时间太长了, 中国受不了,世界也受不了,毕竟中国是世界供应链中心。

今天开始测试美国新药瑞德西伟,在中日友好医院的消息,非常有效。即使不考虑这个事情,除湖北以外地区病死率0.5%,其实已经低于很多流感病毒了,大家也没有必要慌。疫情,想必很快会结束。

这意味着在2月10日,中国除湖北以外大多数的工厂将恢复生产,大多数的档口会恢复正常批发零售,三通一达等大多数快递也会恢复营业。老百姓会走上大街小巷,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该买买。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电商,都马上就会进入全速状态。

就我聊过的受影响电商商家和工厂,这只是一个漫长的恢复过程!并不是大家认为的,大家不去线下了,网购就一定会受益,至少不是所有电商人都受益。

这一次黑天鹅疫情,想必也会给很多品牌商和零售人带来更多的思考,电商不只是多了一个渠道!

最后也很自豪的说一句,我所熟悉的电商,没有一家在这个时候乘机涨价,发国难财!


hong891026


受疫情影响,各跨境电商平台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体现在中小卖家经营难、物流配送时效慢、国外消费者短期对中国商品信赖度等方面。综合各种因素,虽包括亚马逊全球开店、eBay、全球速卖通、Wish等在内的跨境电商平台纷纷出台了政策措施,但短期内势必将影响跨境电商平台的交易额、营收等业绩,甚至是上半年的经营业绩。


屁屁哈影视


工厂、物流动起来,疫情对电商的开工影响就不会很大,但由于部分人暂时无法工作,没有收入来源,电商的经营效益就会受到影响。总的来说,对比实体店来看,电商受到的影响较为轻微。


丽江打铁东南行医


影响肯定是有的。受原料,供货,物流几个环节的影响,不会太顺畅。有存货的电商,物流一旦恢复,还是可以运转起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