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的人品和作家的作品能放在一起看待吗?


就本人而言,我认为作家的人品和作家的作品应该区别对待。原因有三:

一是不是所有的作家都是人品非常好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只要是人,人品就会有好有坏。不一定人品好的作家写出来的作品就好,人品不好的作家写出来的作品就不好。

二是作品的好坏并不由作家的人品好坏来决定,而是由广大的读者来评判,读者喜欢的、受追捧的书无疑是好的作品,这并不能反映作家的人品的好坏来。

三是判定人品好坏的标准是不尽相同的,既有客观的评判,也有个人的好恶,这样也就难以作出公允的评判来。

因此,我认为应当把作家的人品和作家的作品区别对待,而不是同一看待。当然,这里所指的是那些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这样那样人品的作者而言,并不是为哪一个作者或哪一类作者辩护,更不是为哪一个或哪一类作品站台,只是表达个人的看法和观点而已。


I獨行者


这种问题无非就两种答案,一种是能,另一种就是不能,但是个人认为,人品和作品能不能放在一起看待这个问题其实并不能一棍子打死,不管是能还是不能,都太一刀切了,继而给人一种比较极端的感觉。主要还是看这个作家的人品到底是处于什么状态,人无完人,如果觉得这人是作家,就要把他标榜的跟圣人一样,这完全就是道德绑架了,作家也是人,也有喜怒哀乐,也有爱恨情仇,不能因为人家有那么一点点才华就要把人向着圣人标榜,这是不合理的。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既然能当作家,肯定是读过书有学问有涵养的人了,个人素养肯定要比普通人强一些,但是,如果这个作家三观不正,写的文章颠倒是非,不分黑白,胡乱引导人们往歪门邪道上带,传播不良的社会风气,这就要说道说道了,如果一个人的人品极其的道德败坏,那从他的文章作品中也就能可见一斑,这样的人跟作品都会像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都不用放在一起比较自然会遭到人们的厌恶。

最后也得说两句,不管是什么作品,写出来都是需要有观众看的,只有观众的觉悟高了,可以理性的独立思考问题了,这样才不至于被别有用心的人通过文章所误导,所以,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是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共同提升素养学识才可以的


透过表象看根本


很显然,人品和作品不能对等看待。

首先看什么是作品。作就是创作,文学作品是被创作出来的,里面包含大量的修饰甚至虚幻的成分,并被美丽的词藻所包围,非常像我们的人自身。现在我们经常听到的人设崩塌,就是人们用于伪装自己的、一些虚假的成分被公之于众了。

再来看什么是作家。作家就是创作文学作品的人——是人!是人就有可能伪装自己。这种伪装并不是说他们要去做坏事,而是人类出于对自身的保护而形成的一种本能。当这种伪装无碍于他人时,就显得无关紧要,一旦触及到他人底线,就会被用来反击,人设随之崩塌。

举几个例子,供大家品读。

李绅,唐代诗人,曾任宰相,著有著名的《悯农》诗二首。他曾与元稹、 白居易共倡新乐府诗体,史称新乐府运动,作有《乐府新题》20首,文学造诣颇高。 这样的一个人却为官暴戾,结党弄权,家中私妓成群。“吴湘案”中李绅一意孤行铸成冤案,因此,当案件得以平反,死去的李绅还受到了“削绅三官,子孙不得仕”的处罚。

纪昀,纪晓岚,我们都“熟悉”,清代文学家,总纂《四库全书》,撰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纪文达公遗集》等。在现实中,纪昀白白的比和珅大了26岁,但在官职和实际权力上却根本没法跟这后生晚辈比,当时二十六岁的和珅已是中央一级大员,乾隆身边大热的红人。纪昀为了将来仕途顺利,竟然主动的跟和珅接近,与和珅结成“忘年交”。当年“饥荒连年,死者枕藉,人相食”,而纪昀则是“以肉为饭,无粒米入口”。在生活中,纪昀“日御数女。五鼓如朝一次,归寓一次,午间一次,薄暮一次,临卧一次。不可缺者。此外乘兴而幸者,亦往往而有。”

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诗人,代表作《再别康桥》。浪漫主义诗风成就了他生活中的浪漫。1915年与素未谋面的张幼仪成婚,婚姻并不幸福。1921年认识了才女林徽因,便展开了疯狂追求,之后又在交际场认识了有夫之妇陆小曼,同样求之。1922年,抛妻(张幼仪)弃子后与陆小曼结婚。

通过上面的例子,作家的人品和作家的作品能不能放在一起看待,大家应该会有自己的判断了。当然,我相信这仅是个例,还有众多自律的,表里如一的作家,不应一概而论。但如果有人说,作品和人品能放在一起看待的话,那上面的就是反证。


鼠眼观世界


俗语说:文如其人。这说的是什么样的人,写出什么样的作品。从一定意上讲,作家的人品和作品能放在一起看。因为文学创作的根本目的,是把个人才智和高度教养变成一种“公共财产”。作家的重要时期,是他的创作过程;作品的成就过程,也就是作家的“成长时期”。在这个过程中,作家得到了激情的体验和心灵的扩张,得到了一种成功的快乐。大文豪歌德说过一句话:“我真正的幸福,在于我把心思集中到诗歌和创作上”“有真才实学的人总是在工作中感到快乐!”作为一个写作者,我觉得最大的幸福就在于默默无闻地写作。只有耐得住寂寞,只有不懈地坚持“不受干扰地、天真无邪地、梦游症似的”人格独立地自由创作,才可能产生伟大作品。


文学都是根据现实世界而铸成的另一超现实的意象世界,它一方面是现实人生的返照,一方面也是现实人生的超脱,在让性情怡养在文艺的甘泉中时,我们霎时脱去尘劳,得到精神的解放,心灵如鱼得水地徜徉自乐;或是用另一个比喻来说,在干燥闷热的沙漠里走得很疲劳之后,在清泉里洗一个澡,绿树荫下歇一会儿凉。世间许多人在劳苦里打翻转,在罪孽里打翻转,俗不可耐,苦不可耐,原因只在洗澡歇凉的机会太少。

一个好作家,应该是一个知足且朴素的人,他总是处在欲望的最低点,他从不奢望,从不奢望靠写作来获得什么。如果是这样的人,还有什么能阻挡他写出不朽的作品来呢!我天生愚钝,在做人上始终认为“善良是做人的根本,正直是做人的脊梁”,以做一个善良、正直、老实、本分的人作为人生的目标追求,不善于旁门左道;在写作上始终遵奉“作家要用作品说话”,不善于借势和张扬。

但也有文品人品不一到的情况,那就像口是心非的人,毕竟少一些。


作家崔喜军


这几乎是一个玄学,站在哪一个角度都有自己可以站住脚跟的道理。而如果选择我们可以获益最多的立场,当然是区分对待。

因为往往能写出一鸣惊人东西的人,大多都不是常人,干的也不是普通人能干的事儿。

说白了,就是写出好作品的人都不太正常。

这个说不正常就有点玄学了,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和所谓的普通人定义有那么一点点的出入——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癖好,但都被大众认可或者接受。而有些作家的癖好就会有点莫名其妙,甚至让世人无法理解。

所谓的人品好坏在我的认知里就是,做出无法被世人理解和忍耐的事情的人,就是人品不好。

说了这么多概念,我们来进入正题。

作家的人品和作家的作品能不能放到一起看待?作为个人,这个答案是能或者不能都无可厚非。因为这是你的喜好也是你的权利,我们暂时不在这讨论。

宏观的层面上,作家的人品和作品要不要放到一起看待?我的建议是不要。当然,历史也是这么做的。

我先来举几个例子。

徐志摩,大家公认的大才子。徐死后,蔡元培赠挽联曰: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径都是诗,诗的意味渗透了,随遇自有乐土;乘船可死,驱车可死,斗室生卧也可死,死于飞机偶然者,不必视为畏途。

很高的评价,当然,这个人也是个名副其实的渣男。换句话说,就是人品不大好,喜欢玩弄情感。

鲁迅和徐志摩的情况差不多,在此就不一一说明。不管是被迫还是不情愿,到底这事儿还是他干的,不能说他人品多好,但起码还是有瑕疵的。

巴尔扎克,这位先生文学素养很高,但过的是真的不如意。你完全不得而知他的所有作品,都是为了糊口写的。为了糊口干出来的许多事情甚是自己都不想承认,人品也不大好。

这么长篇大论很多人觉得很烦,那么我再说的通俗一点。就比方说,之前有一阵特别火的“王源抽烟”这个热搜。很多网友在里面骂说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你怎么可以抽烟?你怎么能抽烟呢?还有人曾经以喝酒抽烟为由抵制艺术家,我觉得这大可不必。

首先,作家之所以是作家而不是人生导师,是因为他负责写你不一定要负责看。而他选择大众认识他的,只有他的作品而已。

艺术家可以在艺术层面接受批评,却不会接受你在做人方面和他指手画脚。

试想一下,你的同事或者不大熟悉的人张口闭口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教你做人,你会不会烦?会不会觉得这个人莫名其妙。

歌手是以歌示人的,作家是用作品说话的,这就和你干什么工作是一样的。你在工作上都可以做到公事公办,现在却苛责人家说他两面派,觉得因为人品要抵制他的作品。

没必要,因为那样损失的不是他,是你自己。

人无完人,我不觉得这个世界上有哪个人是让人觉得人品极好没有一点瑕疵的。如果你觉得没有,那只能说明你还没有了解到。

最后,一句话结束。

作家的人品和作品能放在一起对待吗?能。那要不要放在一起对待?个人建议不要,当然,只是个人建议,诸君随意。


覃浠


不能;

人性是复杂的,有些人文章写得很好,但是人品低劣;有些人人品很好,但是文章写得一般。当然也有文章与人品都俱佳的,比如诗圣杜甫;至于那些人品与作品都差的人,多了去了,大把,数不清。

就从当代诗人海子开始说起。他的一句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世人皆知,还成了地产商的广告词。“从明天起,做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鼓舞了无数人,可是他自己却没有得到救赎。写完此诗不久后,他就在山海关,卧轨自杀了。死的时候,还写了遗言说:我的死和任何人无关。制造神秘感。轰动一时的诗人就这样落幕了,可是现在随着大量资料的披露,谈论他作品和故事的文章的增多,诗人海子的一生逐渐变得明朗。并没有啥神秘的,又穷又丑还到处自作多情,诗句或许有几句写得挺美,可圈可点,但是人品实在不咋地!但凡他为人有一点靠谱,在八十年代,已经混到大学老师的水平,不至于找不到个老婆。

说完了海子之后说顾城,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可以说是最有影响力的朦胧诗代表。一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追求光明。影响了一代人,甚至传诵到国外。我高中的时候还和同学一起背诵他的诗:《远和近》,你一会儿看我,一会儿看云。我觉得你看云时近,看我时远。这种朦胧飘忽的感觉,释放了当时青春期的懵懂情愫。那个时候我特别崇拜和喜欢这样的诗人。可是后来我看了他的自传记电影《顾城之死》,冯德伦演的,哭了一大场之后,便不再喜欢他了。明显就是个自私到极致的变态神经病啊!他要创建自己的女儿国,要娶两个老婆,不要自己的儿子,不过世俗生活。你说,这样的人,有什么人品,有谁会愿意和他在一起生活?写出的诗歌再美有什么用,都是假的啊!

我们欣赏文学作品,要有自己的真善美的标准。优秀虚伪的东西,美则美矣,但是没有生命力。为更喜欢真实,有生命力的东西。


还有金庸的表哥,徐志摩,写了那么多优美的抒情诗,在当时的文学青年中曾获得了“诗哲”的称号。大量的散文,也是写得洋洋洒洒,感性浪漫。为情人陆小曼写了那么多肉麻情书,不堪入目。可是在金庸的老家,他只是一个情欲狂,神经病,不可理喻。他父亲都和他断绝关系。抛弃怀着身孕的前妻张幼仪,扔她一个人在国外,然后千里迢迢地去追求交际花林徽因。他写信说让张幼仪把孩子打掉,张说打掉做手术有可能会死人的。你猜我们多情的徐大诗人说什么:坐火车也有可能死人,难道都不坐火车了?丢,这就是写了无数情诗的冷血男。但凡有一点责任心的人,有一点人性,都不会说出如此无耻的话。所以,金庸在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专门写了四大恶人之一“云中鹤”这样一个人物形象,就是用来讽刺徐志摩的。因为徐志摩的笔名,其中有一个就是“云中鹤”。想不到吧!那么诗意盎然的“云中鹤”三个字,竟然是这样一个人?

当然,不仅仅是现代诗人是这样,很多古代使人也是如此。比如写出那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唐朝大诗人宋之问,原来是个卑鄙无耻、没有节操的跪舔派,一生都在拍当权者的马屁,谁在当政就拍谁,丝毫没有一点诗人的节操。为武则天写了大量的跪舔诗,可是女皇嫌她有口臭,根本不理他那茬儿。还有宋朝的秦刽,害死“精忠报国”的岳飞的那位,也是穷苦人家出身,曾经写得锦绣华章,获得了当朝状元郎身份的人。你想:这作品该有多么辉煌灿烂,冠盖满京华啊!可是他就是个陷害忠良的弄权者。不仅仅这些人,还有很多。

中国人是这样,老外也是如此。比如写出《悲惨世界》的法国作家雨果,他说的那句名言:比海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心灵。名扬四海,世人皆知。可是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一生汲汲于对女人的疯狂追逐中,情人无数,年老了,还把儿子的女朋友抢跑了。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写出了那么多伟大的作品《战争与和平》、《复活》,随便一步作品都是史诗级别的。他本人也是狂热的宗教信徒,一生致力于诲淫诲盗,劝恶扬善。可是他曾经强奸过家里的女佣人,致其怀孕。诗人拜伦,更是将这种风格发挥到极致,生活中唯一的主题就是喜新厌旧,追腥逐臭,把和女人约会睡觉,当成是一种生活方式。所以民国时期鲁迅曾这样说过老外:外国人就是禽兽!


当然,爆了这么多诗人作家的隐私不堪的一面,并不是让人全部否定他们。他们的作品还是值得一看的,并不影响他们是伟大的作家和诗人。只是让人们看清楚真相:作品和人品是两码事儿。喜欢一个人的坐票就够了,保持远观即可!


作家杨文华


作品写的好并不代表人品就好。应该区别对待好点。

01

徐志摩,相信大家都挺熟悉吧。

《再别康桥》、《偶然》、《沙扬娜拉》等等,诗人徐志摩为读者留下许多篇优秀的诗歌作品。

小时候读书,还背诵过徐志摩先生的作品,那时候觉得。直到高中时期,有一天高中老师像我们说起徐志摩的事迹。才知道,原来一代才子也是不折不扣的渣男呀。确实让我挺讶异。

1915年,徐志摩跟张幼仪成婚,张幼仪随徐志摩到欧洲留学,后来徐志摩遇见林徽因,动了情,竟然抛下怀了身孕的妻子,转身追求林徽因。

后来又遇见陆小曼,更不顾已经成婚的陆小曼,苦苦追求她。

为了自己的爱情,不顾张幼仪,不顾成家的陆小曼,还谈什么人品。

02

顾城

顾城当初疯狂追求谢烨。谢烨最终答应了他。

可惜这段感情并没有让谢烨感到幸福,只是越来越压抑。

因为顾城并不是一个懂得关心对方的人,他甚至不要孩子,把孩子送养,谢烨也答应了他。

顾城是一个自私到极点的男人,谢烨任劳任怨,既当他的保姆,又满足顾城的各种要求,包括隐居小岛、送养亲生孩子。

越来越压抑的谢烨,最终想选择离开,想想一个正常的人一起生活。

就在这时,诗人顾城举起手中的斧子,砍向一个陪伴自己多年,无私奉献的妻子。

即使是多么出名的诗人,写过多么优秀的作品,能做出抛妻弃子,杀妻的人,人品都是很有问题,至少是一个极度自私的人。作品虽好,人品却有大大的问题。


半塘


我国古代即有“人品即文品”

,“文如其人”的说法。

18世纪法国学者布封在名为《论风格》的演说中提出“风格就是人”的命题。认为风格必须以人为本,以人为主的主观精神为根底,包括人的道德、品性、情感、胸襟等。从中得到的是人们对人品是否就是人品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何为人品,何为人品?

思想素质与道德修养归结为一点,落实到每个灵魂深处,就叫“人品”。

文章的品格和风格,即人品理论的变异与总结的不同阶段即“文品”。

笔者相信大部分作者都人品和文品是一致的,但也有少数例外。

作家不是圣人,一定会有自己的缺点。国外如莎士比亚,托尔斯泰,国内如曹雪芹,鲁迅,只要详细了解,一定会找到他们的性格缺陷。

但笔者要说,个人性格上的问题,并非品德问题。

但要把文品和人品统一看待是不适合的,因为这样我们往往会忽视了作者的真实性。比如以下几位:

混乱情史:大仲马

要说情史混乱的作家,大仲马绝对可以算一个。

他虽然只有一次婚姻,但数不清有多少个情妇,写在故居墙上的情妇名字就有五六个。

最有名的私生子就是小仲马,被大仲马称为自己的最佳作品。但小仲马有个剧本就叫《私生子》、《放荡的父亲》,还写过一句话:“使一个穷姑娘做了母亲,又撒手不管,让她独自靠劳力抚养他的孩子,这种男人,他是否意识到,自己究竟干的是什么事情?”

不过必须要说,《基督山伯爵》依然是最好看的复仇经典。

有仇报仇,有德报德,魏璎珞都要算他的学生。

在作家圈里,像大仲马一样的并不少。

狄更斯喜欢上老婆的妹妹,还想死后和她葬在一起(这事被毛姆写进了书)。

太宰治改写了情人的日记,自此《斜阳》流传后世,然后他和另一个情人自杀了。

徐志摩夺走了朋友之妻,又爱上别人,被网友吐槽放在今天要被怼死。

即使如此,他们的文学作品在后世依旧影响很大,深得很多读者喜爱。

文学作品是人心的反映,作家的思想性格品性,都会在笔下表现出来,这是不可避免的。

笔者相信,文学的价值,最终体现在思想的价值。

一个人品极差的作家,是写不出高尚的作品的。可能他们能在表面上把作品写得高尚,但那是出于虚伪,而不是符合自己的本心。

这样的作品,也许能短暂蒙骗大众,但终究会被揭穿谎言,读这样的作品,令人作呕。

人品差的作家,也许能写出华美的辞章,精彩的故事。但这些作品,终究缺乏真诚,不能打动人心。

人品的好与坏,没有绝对的标准,对待作家我们不能仅仅只看一方面。时间会给出最好的答案,不需要一味的指责或评判。因为大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高山磊磊


作家有两种。

一种用作品来征服你,

文章可以很华丽,可以很绚烂,可以口若悬河,可以高屋建瓴,也可以妙笔生花,

人可能靠谱,也可能不靠谱,

因为在他的作品上,

找不到一个正常人的影子;

一种靠人品说话,

文章可以很平淡,可以很灰暗,可以一语不发,可以怯懦不已,也可以质朴粗陋,

因为在他的作品里,

他在用他的一生在歌唱;

所以,

我们会低落,会振奋,会愤怒不已,会热血澎湃,会看到一个个真实的人,举着一束束火把,引领我们前行。

所以,

真正的作家只有一种,

他的人品里,永远折射这这个真实得世界。

而文章,

只是他偶尔一种的工具而已。

所以,

人品在,作家在,

作家在,力量在。


Rutian2018


文章之好坏,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

所猎书籍之广度、所阅履历之丰度、所思问题之深度,是决定作家能否写出优美文章之根基

其次,作家的写作功底、故事的情节设计和人物形象塑造等从某一个度来说是可以通过专一的刻意练习得到一定的发展。

但是这种发展是受到上面提到的根基所约束。在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定会遇到一个难以逾越的“鸿沟”!

我们可以想见,一部伟大的作品,如孔子之《论语》,若人品平庸无奇,怎出此旷世之奇书;如吴承恩之《西游记》,倘其对人之品性不加之以深思,怎得此我国之经典;再如新中国的开创者毛泽东同志,正其心,处其事,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正因其内在修行之高、所思问题之远深,众人难以企及,不但立下丰功伟绩,其所著之文章、诗集、著作更是遒劲有力、直抵人心...

孔子为何周游列国?

鲁迅先生为何弃医从文?

...

没有健全为人品质的作家,也许能写出数十万百万的文章、头条,但绝对创造不出深刻而伟大的作品...

由此观之,作家之人品和文品在本质上是有着重要关联的!于是摆在作家跟前的有多条道路。

是为了吸引粉丝获取利益的话,作家可以写一些愤慨的、吸引眼球“快消费文”。

是为了心中的那份执着与情怀,像路遥先生花数年书写一部《平凡的世界》那般,不为眼前利益,只因为那份情怀、执着与爱...

不想违背自己内心的,但是又想获得即得利益的,那就要靠自己深入思考,思考如何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与力量了!

无论我们选择那条路,都是我们自己的选择,假如心安理得,那么,何乐而不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